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沼气工程视角下云南省畜禽养殖业碳减排的生命周期分析
1
作者 常镇 赵兴玲 +7 位作者 吴凯 张箭 梁承月 王昌梅 杨斌 尹芳 张云杰 张无敌 《中国沼气》 2025年第3期70-77,共8页
畜牧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而沼气工程低碳模式为畜禽养殖业降低碳排放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文章基于云南省2013—2022年畜禽养殖碳足迹清单,使用生命周期评价法评估沼气工程模式下的碳减排效益。结果表明:沼气工程循... 畜牧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而沼气工程低碳模式为畜禽养殖业降低碳排放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文章基于云南省2013—2022年畜禽养殖碳足迹清单,使用生命周期评价法评估沼气工程模式下的碳减排效益。结果表明:沼气工程循环经济养殖模式比传统养殖模式能年均有效减少碳排放2243.31万tCO_(2)-eq和增加67.70亿元经济收益;其中对畜禽粪便的有效处理能实现碳减排年均1286.641万tCO_(2)-eq,沼肥替代传统化肥和沼气替代传统煤分别实现碳减排年均103.53万tCO_(2)-eq、1179.94万tCO_(2)-eq。沼气工程畜禽养殖模式不仅能有效处理畜禽粪便,还能增加产业链收益,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工程 循环经济 畜禽养殖 生命周期评价法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的时空分布和资源化利用潜力分析
2
作者 常镇 赵兴玲 +7 位作者 吴凯 张箭 梁承月 王昌梅 杨斌 尹芳 张云杰 张无敌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58-63,76,共7页
为促进云南省畜牧业的发展与环境相适应,评估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和资源化利用潜力,利用畜禽日排泄系数和污染物含量系数测算畜禽粪污排放量、氮磷承载量、区域畜禽理论养殖量、沼气潜力及肥料潜力。结果表明:2010—2020年,在仅考虑农作... 为促进云南省畜牧业的发展与环境相适应,评估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和资源化利用潜力,利用畜禽日排泄系数和污染物含量系数测算畜禽粪污排放量、氮磷承载量、区域畜禽理论养殖量、沼气潜力及肥料潜力。结果表明:2010—2020年,在仅考虑农作物土地播种面积消纳畜禽粪便的情境下,云南省土地播种面积氮磷承载量除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分别在2017和2018年出现磷污染,其余州(市)氮磷承载量有较大上升空间;云南省畜禽粪污年养分总量在84.81万~104.98万t,养分总量可替代化肥用量的37.77%~53.40%;畜禽粪便可产沼气年均量46.67亿m^(3),年均天然气折算量28.00亿m^(3),年均标准煤折算量33.32万t,折年均碳减排潜力22.66万t。由此可得,云南省要进行进一步畜禽养殖产业布局,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推动区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污 土地承载力 时空分布 资源化利用 可持续发展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以云南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薛勇军 扶涛 王焱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8-61,共4页
通过时间序列数据模型、截面数据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了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三类模型得出的结论有所差异。
关键词 空间经济学 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近20年经济发展区域平衡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朱雁春 刘新有 曹洪华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26,共5页
选取人均GDP、农民年均纯收入和职工平均工资三个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为分析对象,以云南省16个州市为分析单元,利用年均复合增长率、相对发展指数、基于"基尼系数"的区域发展平衡度、R/S分析法等方法,对云南省近20年来的... 选取人均GDP、农民年均纯收入和职工平均工资三个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为分析对象,以云南省16个州市为分析单元,利用年均复合增长率、相对发展指数、基于"基尼系数"的区域发展平衡度、R/S分析法等方法,对云南省近20年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平衡程度及其未来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人均GDP、农民年均纯收入和职工平均工资稳步增长,但城乡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2)16个州市间的人均GDP相对发展指数差异较大,而农民人均纯收入、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发展指数差异较小;(3)16个州市间的人均GDP的历年平衡度较低但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农民人均纯收入平衡度较高且呈现上升趋势,职工平均工资平衡度最高但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4)未来各州市间人均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区域差异将进一步缩小,职工平均工资区域差异仍将缓慢增大。研究成果对于客观认识云南省经济发展历程,以及为进一步研究其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平衡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平衡度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评价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唐启明 李美娟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84,98,共5页
云南民族自治县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民族自治县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发展失衡容易引发地区性社会风险。基于县域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社会民生和资源支持四个方面构建云南民族自治县县... 云南民族自治县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民族自治县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发展失衡容易引发地区性社会风险。基于县域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社会民生和资源支持四个方面构建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发展失衡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民族自治县都存在失衡现象,并且绝大多数自治县已处于较严重的失衡状态。为使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地对策以降低失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治县 县域经济 发展失衡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美娟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3-77,共5页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发展失衡容易引发地区性社会风险。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表现形式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各民族自治州、自治县之间,以及少数民族地区与全省平均...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发展失衡容易引发地区性社会风险。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表现形式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各民族自治州、自治县之间,以及少数民族地区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失衡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针对此现象,为使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立,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降低发展失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失衡 原因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变迁对云南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姜海林 申登明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8-112,共5页
制度变迁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把制度变量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并将制度变迁效应从索洛余值中分离出来,分析制度变迁对云南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根据实证分析,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总影响为:在把制度变量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之后,... 制度变迁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把制度变量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并将制度变迁效应从索洛余值中分离出来,分析制度变迁对云南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根据实证分析,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总影响为:在把制度变量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之后,技术进步率从3.9125%下降到2.3045%,技术进步率下降的部分为1.608%。或者把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总影响看作是:在把制度变量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之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1.85%下降到24.65%,下降部分为1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索洛余值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创新螺旋与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能力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庞磊 阳晓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共12页
数字经济改变了现有产业模式,促使产业链由传统生产者主导向新兴消费者主导逆向转变,重构产业链新格局。基于2017—2022年投入产出表、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和国泰安数据库,结合《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对数字产业化和产业... 数字经济改变了现有产业模式,促使产业链由传统生产者主导向新兴消费者主导逆向转变,重构产业链新格局。基于2017—2022年投入产出表、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和国泰安数据库,结合《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对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行统计分类,采用PSM、渐进DID方法,聚焦数字经济、创新螺旋与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能力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提升产业链中心度和中介度,促进关键环节控制能力提升;二是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能够显著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能力,数字产业化的推动作用强于产业数字化;三是数字经济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能力存在区域异质性、时段异质性和“卡脖子”行业异质性;四是数字技术“创新螺旋”效应承担部分中介作用,数字经济通过“创新螺旋”效应有效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能力。据此,提出数字经济驱动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新螺旋 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预警研究
9
作者 李美娟 唐启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24,共8页
云南民族自治县主要县域经济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自治县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县域经济发展存在很大不平衡,发展失衡容易引发地区性社会风险。文章以县域经济发展失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预警指标体系... 云南民族自治县主要县域经济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自治县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县域经济发展存在很大不平衡,发展失衡容易引发地区性社会风险。文章以县域经济发展失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预警指标体系,界定了预警指标的警限,并对各预警指标进行了预警判断,发现各民族自治县绝大多数预警指标存在较严重的警情,找出了县域经济发展失衡的警源。根据对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预警判断和警源分析,为使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以降低发展失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治县 县域经济 发展失衡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的门槛效应检验--基于2001-2022年八大区域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庞磊 陈晓磊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是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环节。文章运用Heckman两步法,聚焦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问题。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经历了由“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向“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切换的阶段;东部沿海...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是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环节。文章运用Heckman两步法,聚焦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问题。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经历了由“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向“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切换的阶段;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处于“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驱动状态,西北地区尚处于“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驱动状态;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在2001—2010年多为“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驱动状态,2011—2015年多为“高技能劳动+生产资本”驱动,2016—2022年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率先切换为“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驱动状态;此外,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存在研发资本的“双门槛”和高技能劳动的“高门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动力 研发投入 技术创新 高技能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菖山 刘高秀 《农业展望》 2022年第12期11-16,共6页
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是云南省委、省政府会议多次强调的工作要点。以198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支撑,对云南省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从模型实证角度... 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是云南省委、省政府会议多次强调的工作要点。以198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支撑,对云南省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从模型实证角度分析云南省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产值的影响,梳理两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云南省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经济产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财政支农支出是农业经济产值的原因,但农业经济产值不是财政支农支出的原因;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财政支出在短期内能够很好地促进农业经济产值的增长,但长期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逐步减弱。基于此,提出了优化云南省财政支农支出、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财政支农支出 农业经济增长 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调整和优化云南农村经济结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锡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33,共4页
农村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产生的不良后果 ,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从战略高度正确认识云南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意义。这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难的现实问题 ,更要立... 农村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产生的不良后果 ,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从战略高度正确认识云南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意义。这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难的现实问题 ,更要立足于解决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生产力区域布局、农产品转化和农村城镇化等重大问题。为此 ,应立足于云南省的资源优势以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经济结构 战略性调整 资源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马世军 李美娟 《现代化农业》 2023年第9期81-83,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带来了许多机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是必然趋势,但是我国农业信息化起步晚,还面临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化建设滞后、农民对于农业信息化了解较少、农业经济信息化... 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带来了许多机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是必然趋势,但是我国农业信息化起步晚,还面临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化建设滞后、农民对于农业信息化了解较少、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较为欠缺、对农业信息化不重视等问题。文章探究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农业信息化相关对策,包括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加大力度培养高水平专业化人才队伍等,以期能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经济管理 信息化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果林修剪枝条资源评估及生物质能潜力分析
14
作者 常镇 赵兴玲 +7 位作者 吴凯 张箭 梁承月 王昌梅 杨斌 尹芳 张云杰 张无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4期47-51,共5页
以2010—2020年果林修剪枝条及45个水果种植(柑橘、石榴、苹果、梨和葡萄)主要优势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果林修剪系数及折标煤系数,测算云南省果林修剪资源量,估算生物质燃料潜力,解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0—2020年云南... 以2010—2020年果林修剪枝条及45个水果种植(柑橘、石榴、苹果、梨和葡萄)主要优势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果林修剪系数及折标煤系数,测算云南省果林修剪资源量,估算生物质燃料潜力,解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0—2020年云南省果林修剪枝条资源总量呈上升趋势,枝条年均修剪用量为152.27万t,不同区域之间果林修剪枝条资源量差异明显;2020年云南省果林修剪枝条资源量为261.75万t,其中超10万t的县(市、区)6个,5万~10万t的县(市、区)份有8个,低于5万t的有31个;将枝条制成颗粒燃料折算成标准煤,年均量为91.80万t,标准煤折算成天然气和发电量,年均量分别为69.03亿m^(3)和74.72亿kW·h,其产生的年均潜在价值为41.84亿元。云南省果林修剪枝条能源化潜力巨大,发展生物质燃料的资源禀赋条件优异,具备产业化发展生物质颗粒燃料的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林修剪枝条 资源化利用 生物质燃料 时空特征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人工智能发展对女性就业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牛建国 夏飞龙 蒋鑫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6,共10页
人工智能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但其潜在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抽象和不确定的。一方面,人工智能非帕累托式技术进步对包括女性在内的就业市场产生显著、多维度冲击,人工智能系统对性别偏见的“再生产”将提高女性就业门槛;... 人工智能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但其潜在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抽象和不确定的。一方面,人工智能非帕累托式技术进步对包括女性在内的就业市场产生显著、多维度冲击,人工智能系统对性别偏见的“再生产”将提高女性就业门槛;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可抑制“贪婪”工作的负外部性,增加灵活性供给,降低女性选择成本,人工智能发展引致的“情感经济”倾向于强化女性在情感、社交技能方面的禀赋优势,提升其在就业市场中的地位。在与人工智能的“竞赛”中,应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岗位和劳动任务调整、促进高质量女性就业,塑造适应新技术发展、面向人工智能未来的女性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生育政策激励、完善社会化服务,探索高质量人工智能治理、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力市场 女性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创新发展探讨
16
作者 冯艳 李富昌 唐唯 《南方农业》 2024年第21期191-195,共5页
传统的农业生产具有依靠人力畜力进行耕作、技术水平较低、对自然条件依赖性高、经营规模小等特征。这些因素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附加值不高,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求。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作为云南省的“芯片”产业,面临农业基... 传统的农业生产具有依靠人力畜力进行耕作、技术水平较低、对自然条件依赖性高、经营规模小等特征。这些因素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附加值不高,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求。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作为云南省的“芯片”产业,面临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现代种业体系不完善、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机械化程度低下、品牌建设滞后、数字化建设不足等挑战。为了推动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创新发展,需要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以农业技术革命性突破为导向,以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为主线。通过实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可以加快推进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原特色农业 科技创新 生产要素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案例对西南边陲山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以云南省B市为例
17
作者 刘宇 王华斌 +7 位作者 刘莹 刘娜 张伟 胡鹏 兰青 李兴勇 徐高翔 陈玉保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9期188-192,共5页
中央工作多次指出全方位执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将妥善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首要责任,聚集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但由于地理、历史、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原因,西南边陲山区在乡村振兴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当前结合西南边陲山... 中央工作多次指出全方位执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将妥善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首要责任,聚集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但由于地理、历史、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原因,西南边陲山区在乡村振兴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当前结合西南边陲山区实际的乡村振兴案例研究较少。该文充分结合日、韩、德、法等国家的乡村发展情况,着重分析国外乡村振兴的演变历程,借鉴其乡村建设和农业农村发展的丰富经验,通过对其乡村振兴的背景、政策视角、政策目标的研究和对比,深入分析云南省B市农业农村的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提出乡村建设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我国边陲山区、民族融合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国外经验 西南边陲山区 产业带动 农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工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关系分析
18
作者 李欢 《现代化农业》 2019年第10期35-38,共4页
基于云南省2017年16个州市的经验数据,采用标准化处理方法,分析云南省工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关系。研究表明:①云南省16个州市划分为4种类型。工业碳排放中度协调型3个,工业碳排放轻度协调型3个,工业碳排放轻度偏离型7个,工业... 基于云南省2017年16个州市的经验数据,采用标准化处理方法,分析云南省工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关系。研究表明:①云南省16个州市划分为4种类型。工业碳排放中度协调型3个,工业碳排放轻度协调型3个,工业碳排放轻度偏离型7个,工业碳排放中度偏离型3个。②云南省各州市的工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呈明显的内外差异格局,滇中地区州市与滇边缘州市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碳排放 经济发展水平 地区关系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生猪产业竞争力初步分析
19
作者 李新荣 杨馨 +4 位作者 吴晶 胡骑 夏飞龙 贾雁岭 孙强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3期68-71,共4页
基于2011—2020年西南地区各省(市、区)畜牧产业的相关数据,采用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方法,对云南省生猪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2011-2020年的EAI、SAI和AAI均值分别为1.21、2.49、1.74;与云南省内... 基于2011—2020年西南地区各省(市、区)畜牧产业的相关数据,采用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方法,对云南省生猪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2011-2020年的EAI、SAI和AAI均值分别为1.21、2.49、1.74;与云南省内其他畜牧产业相比,生猪产业综合优势低于肉牛产业,高于肉羊和家禽产业;西南5省(市、区)生猪产业中云南省规模优势最明显,贵州综合比较优势最突出,西藏竞争力最弱。建议云南省继续将生猪产业纳入重点发展对象,通过扩大适度养殖规模,加大猪肉精深加工企业的培育力度和产品的开发力度,从而实现从规模优势向效率优势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产业 竞争力 分析 比较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主体参与的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研究
20
作者 胡晓辉 干雨含 李富昌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05-110,共6页
自201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一年强调了农村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性。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推动农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明晰和细化对农村电子商务多维驱动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推动... 自201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一年强调了农村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性。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推动农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明晰和细化对农村电子商务多维驱动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推动其高质量发展。以我国农村为研究领域,从新发展理念构建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障碍因素分析法分析了2014-2022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成效水平和主要障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成效主要得益于创新、共享发展,同时也离不开协调、开放、绿色发展的保障。绿色生产、外商投资、城乡协调、技术创新、人才创新是阻碍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电子商务 高质量发展 熵值法 障碍因素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