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剑川地区大绒鼠线粒体细胞色素b和控制区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沐远 杨涛 +3 位作者 马壮琼 张浩 朱万龙 王政昆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0-34,共5页
通过对云南剑川30个大绒鼠样本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和控制区(D-loop)序列研究,初步探讨剑川大绒鼠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生。结果表明,剑川地区大绒鼠Cyt b包含16个变异位点(占全序列的1.40%),其中转换3个,颠换0个,核苷酸多样性(... 通过对云南剑川30个大绒鼠样本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和控制区(D-loop)序列研究,初步探讨剑川大绒鼠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生。结果表明,剑川地区大绒鼠Cyt b包含16个变异位点(占全序列的1.40%),其中转换3个,颠换0个,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269,单倍型多态度(Hd)0.876±0.041,共定义12个单倍型。D-loop全长987 bp,包含28个变异位点(占全序列的2.84%),其中转换5个,颠换1个,Pi为0.0055,Hd为0.924±0.029,共定义16个单倍型。Cyt b和D-loop单倍型系统树显示,30个样本形成两支,且D-loop序列中显示出的多样性水平可推测其种群比Clethrionomys种群更年轻。其基因的多样性水平可能与其分布范围和生态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大绒鼠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缅树鼩生理生态学研究30年 被引量:1
2
作者 侯东敏 贾婷 +1 位作者 朱万龙 王政昆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6-229,共14页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中国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的生理生态学研究。回顾30年来中国中缅树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与发展:起源和分类、能量代谢和产热特征、脂肪组织、形态学、组学、化学通讯和行为学等。在科学发展的新时期,除进一...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中国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的生理生态学研究。回顾30年来中国中缅树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与发展:起源和分类、能量代谢和产热特征、脂肪组织、形态学、组学、化学通讯和行为学等。在科学发展的新时期,除进一步加强有关中缅树鼩对极端环境的生理适应研究外,还需要借助多组学、遥感与红外技术等,加强对动物生理适应的分子水平的机理性探究。结合全球温室效应的环境背景,从地理分布北线、食性、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实验动物建模等方面对中缅树鼩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缅树鼩 生理适应 产热代谢 形态学 化学通讯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高脂食物条件下高山姬鼠体重及消化道的生理变化
3
作者 杨成瑶 张娟 朱万龙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4,共9页
为探讨横断山区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在高糖高脂条件下体重和消化道组成等生理变化,进一步确定高质量食物对高山姬鼠生理调节的影响,将高山姬鼠随机分为2组:高糖高脂组(实验组)和标准饲料组(对照组),在(25±1)℃、12L∶12D条... 为探讨横断山区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在高糖高脂条件下体重和消化道组成等生理变化,进一步确定高质量食物对高山姬鼠生理调节的影响,将高山姬鼠随机分为2组:高糖高脂组(实验组)和标准饲料组(对照组),在(25±1)℃、12L∶12D条件下驯化28 d,测定体重、整体代谢率和单位基础代谢率、器官重量,以及消化道重量及形态。结果表明:驯化28 d后,实验组的体重和大肠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胃重和整体基础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在高糖高脂食物条件下,高山姬鼠会通过增加体重和消化道重量调节能量稳态,反映了其在高质量食物条件下的生理适应策略,暗示高山姬鼠在季节性食物变化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体重和各消化道器官的重量来增强其对横断山地区食物资源波动性的环境特征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姬鼠 高质量食物 体重调节 能量代谢 消化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人工生境对小型哺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甸南镇为例
4
作者 杨瑾谕 史晓昀 朱万龙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4-573,共10页
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广泛存在,对动物种群数量和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但人类干扰对物种共现的影响尚不明确。小型哺乳动物因对环境变化敏感,常作为研究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模式类群。2005—2017年,对横断山脉甸南镇人工生... 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广泛存在,对动物种群数量和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但人类干扰对物种共现的影响尚不明确。小型哺乳动物因对环境变化敏感,常作为研究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模式类群。2005—2017年,对横断山脉甸南镇人工生境和自然生境中的小型哺乳动物进行捕获,通过对比2类生境物种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共现网络结构,探究人工生境对小型哺乳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2类生境的物种组成、多样性指数和共现网络存在差异;人工生境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比自然生境高,Pielou均匀度指数比自然生境低;人工生境保留的物种对数更多,其共现网络具有高平均度、高聚类系数、低图密度和低模块化的特征。研究表明,甸南镇的人工生境因复杂的农业作物资源,多样性比自然环境更丰富。本研究结果为未来人类干扰下小型哺乳动物群落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生境 小型哺乳动物 物种多样性 共现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照条件下下丘脑神经肽表达量对中缅树鼩体重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朱万龙 陈金龙 +3 位作者 蔡金红 张浩 孟丽华 王政昆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9-43,共5页
为了研究光照对下丘脑神经肽中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刺鼠相关蛋白(Agouti Aelated Peptide,AgRP)、阿片促黑色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和可卡因-安他非明转录调节肽(Cocaine and Amphetamine Regulated Transcript pep... 为了研究光照对下丘脑神经肽中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刺鼠相关蛋白(Agouti Aelated Peptide,AgRP)、阿片促黑色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和可卡因-安他非明转录调节肽(Cocaine and Amphetamine Regulated Transcript peptide,CART)表达量在中缅树鼩体重调节中的作用,对中缅树鼩的体重、体脂、食物摄入量、瘦素含量和下丘脑神经肽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短光增加中缅树鼩的体重和体脂,增加食物摄入量。光照不影响中缅树鼩瘦素含量,但瘦素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下丘脑神经肽基因NPY差异显著,而AgRP、POMC和CART表达量差异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短光可以增加中缅树鼩的体重和体脂,增加摄入量。瘦素通过调节NPY表达量来调节中缅树鼩的体重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缅树鼩 下丘脑 神经肽 血清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头骨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朱万龙 付家豪 +2 位作者 杨晓蜜 孟丽华 王政昆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40-42,共3页
头骨形态与动物的栖息环境密切相关,生境的变化可引起其头骨形态上的变化,因此动物头骨形态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研究了中缅树鼩的头骨特征。结果表明:中缅树鼩头骨特征与其它树鼩显著不同,尤其是中缅树鼩的头骨与马来树鼩存... 头骨形态与动物的栖息环境密切相关,生境的变化可引起其头骨形态上的变化,因此动物头骨形态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研究了中缅树鼩的头骨特征。结果表明:中缅树鼩头骨特征与其它树鼩显著不同,尤其是中缅树鼩的头骨与马来树鼩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在颅全长、基长、颧宽、齿长、吻长、最大颅宽和最大腭宽。结合聚类分析和形态系统树表明头骨形态的差异说明中缅树鼩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分类单位,而不是马来树鼩的亚种。中缅树鼩头骨特征与其它树鼩的差异可能与其食性、栖息方式、生活环境、所处的海拔和纬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缅树鼩 头骨特征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性模拟条件下中缅树鼩内分泌激素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万龙 谢静 +1 位作者 蔡金红 王政昆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2-45,共4页
为了阐明内分泌激素在中缅树鼩体重调节中的作用,模拟夏季和冬季环境,测定了其血清瘦素含量、胰岛素含量和甲状腺素含量。结果表明:中缅树鼩的血清瘦素水平在模拟冬季环境中显著降低;胰岛素水平与瘦素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中缅树鼩... 为了阐明内分泌激素在中缅树鼩体重调节中的作用,模拟夏季和冬季环境,测定了其血清瘦素含量、胰岛素含量和甲状腺素含量。结果表明:中缅树鼩的血清瘦素水平在模拟冬季环境中显著降低;胰岛素水平与瘦素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中缅树鼩胰岛素能够正向调节和刺激瘦素的分泌;模拟冬季环境显著增加甲状腺素T3含量,从而增强其产热能力,而模拟夏季环境对其影响不大,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产热。以上结果说明中缅树鼩在季节性变化过程中会通过调整内分泌激素的含量来调节其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缅树鼩 内分泌激素 体重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通讯介导对中缅树鼩个体识别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侯东敏 刘春燕 +2 位作者 谌立新 王政昆 朱万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528-3532,共5页
为了探究尿液、粪便及胸腺分泌物对中缅树鼩个体识别的影响,通过Y-迷宫对中缅树鼩尿液、粪便和胸腺分泌物三种气味源的选择频次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用三种气味源与对照作为刺激源时,中缅树鼩均显著选择尿液和胸腺分泌物(P<0.0... 为了探究尿液、粪便及胸腺分泌物对中缅树鼩个体识别的影响,通过Y-迷宫对中缅树鼩尿液、粪便和胸腺分泌物三种气味源的选择频次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用三种气味源与对照作为刺激源时,中缅树鼩均显著选择尿液和胸腺分泌物(P<0.05);在习惯性实验中中缅树鼩对同性尿液和胸腺分泌物的选择频次持续下降,对陌生个体尿液和胸腺分泌物的选择频次显著增加(P<0.05);尿液、胸腺分泌物在雌雄中缅树鼩个体识别的影响表现出明显差异,中缅树鼩对尿液和胸腺分泌物的选择频次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而且雄性胸腺分泌物较雌性更受关注(P<0.05),但雌性尿液比雄性更受关注(P<0.05)。以上所有结果说明,中缅树鼩的尿液和胸腺分泌物中包含个体信息并用以识别个体,这两种气味源中所包含的化学信号对中缅树鼩个体间的交流极为重要,而粪便可能仅为单纯的排泄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缅树鼩 尿液 粪便 胸腺分泌物 个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光照对大绒鼠能量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朱万龙 罗谦 +1 位作者 刘军 王政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194-197,226,共5页
为了研究温度和光照对大绒鼠能量收支的影响,测定了低温短光(5℃-short photoperiod,5-SD)、低温长光(5℃-long photoperiod,5-LD)、高温短光(30℃-short photoperiod,30-SD)和高温长光(30℃-long photoperiod,30-LD)条件下大绒鼠的体... 为了研究温度和光照对大绒鼠能量收支的影响,测定了低温短光(5℃-short photoperiod,5-SD)、低温长光(5℃-long photoperiod,5-LD)、高温短光(30℃-short photoperiod,30-SD)和高温长光(30℃-long photoperiod,30-LD)条件下大绒鼠的体重、摄入能、消化能、可代谢能、粪尿能、消化率和可代谢能效率。结果表明:大绒鼠在5-SD和5-LD驯化下,体重随驯化时间逐渐降低;摄入能、消化能、可代谢能则逐渐增加;粪尿能、消化率、可代谢能效率无显著变化。在30-SD和30-LD驯化下,体重随驯化时间逐渐增加;摄入能、消化能、可代谢能则逐渐降低;粪尿能、消化率、可代谢能效率无显著变化。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大绒鼠能量代谢特征对温度比较敏感。以上结果说明温度是影响大绒鼠能量收支策略的重要环境因子。大绒鼠在寒冷的环境条件下,低温诱导体重降低、摄食量增加,这是大绒鼠在抵抗低温胁迫维持能量平衡时重要的适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绒鼠 温度 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高糖食物下中缅树鼩脂肪组织的形态学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左木林 柏春玲 +3 位作者 朱万龙 董馨忆 曾天雷 王政昆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6-50,共5页
采用石蜡组织切片和HE染色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研究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在高脂高糖食物下脂肪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中缅树鼩脂肪细胞在高脂高糖食物作用下会发生形态改变,小脂滴的多泡脂肪细胞大量... 采用石蜡组织切片和HE染色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研究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在高脂高糖食物下脂肪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中缅树鼩脂肪细胞在高脂高糖食物作用下会发生形态改变,小脂滴的多泡脂肪细胞大量出现,脂肪滴直径明显变大。白色脂肪组织与褐色脂肪组织在28 d时UCP1阳性表达增强,49 d时UCP1阳性表达减少。表明白色脂肪组织中存在米色脂肪细胞,高热量食物对产热具有诱导作用,过于肥胖时,动物的产热会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缅树鼩 高脂高糖食物 脂肪组织 米色脂肪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