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师范大学汉藏语研究院科研项目立项成绩突出
1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云南师范大学汉藏语研究院自2012年成立以来,科研项目(包括科研平台)立项成绩突出。到今年7月,共获得14个纵向和横向项目立项。其中包括:戴庆厦教授主持的云南省社科重大招标课题“云南跨境语言研究”;余金枝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 云南师范大学汉藏语研究院自2012年成立以来,科研项目(包括科研平台)立项成绩突出。到今年7月,共获得14个纵向和横向项目立项。其中包括:戴庆厦教授主持的云南省社科重大招标课题“云南跨境语言研究”;余金枝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东南亚苗语志”;罗骥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重点项目“中越跨境壮侗语族语言关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项目立项 云南师范大学 研究院 汉藏语 成绩 国家社科基金 科研平台 语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理智地深入开展濒危语言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戴庆厦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57-60,共4页
在濒危语言研究逐渐深入、濒危语言的复杂性不断显现的今天,必须强调"科学、理智"四个字,要正确估量中国濒危语言的国情;要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确定濒危语言的标准;要加强濒危语言结构特点的研究;要将衰变语言保护的研究提上日... 在濒危语言研究逐渐深入、濒危语言的复杂性不断显现的今天,必须强调"科学、理智"四个字,要正确估量中国濒危语言的国情;要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确定濒危语言的标准;要加强濒危语言结构特点的研究;要将衰变语言保护的研究提上日程;要防止"濒危语言扩大化"。中国应根据国情来界定中国濒危语言的标准,制定具体研究方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濒危语言研究理论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语言 濒危语言保护 濒危语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语言关系研究的基本构想与框架设计——以中越跨境壮侗语族语言为例
3
作者 罗骥 陈娥 +1 位作者 侬常生 何艳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1-139,共9页
文章基于中越跨境壮侗语族语言,从研究视角、语种选择、田调选点、思路框架调整对跨境语言关系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框架进行构建。跨境语言研究实质上是对跨境语言关系的考察,相比语言本体的跨境语言关系,语言功能、语言规划、语言对社会... 文章基于中越跨境壮侗语族语言,从研究视角、语种选择、田调选点、思路框架调整对跨境语言关系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框架进行构建。跨境语言研究实质上是对跨境语言关系的考察,相比语言本体的跨境语言关系,语言功能、语言规划、语言对社会的影响等领域的跨境语言关系,因其现实及未来的重要意义而具有更大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空间。文章在8对中越跨境壮侗语族语言中筛选出3对跨境语言壮语-岱侬语(包括岱依语和侬语)、布依语-布依语(热依语)、傣语-泰语作为考察语种,主要从社会视角,基于中越两国对应共7个田野点系统深入的田调材料,使用斯波斯基、李宇明的语言规划和语言管理理论、SIL及卡萨德的语言通解度测试理论及方法、黄行和周庆生等的语言认同理论及方法,分别对中越跨境壮侗语族语言的语言管理、语言通解度和语言认同进行考察描写分析,发现揭示其异同及其背后社会各方面的制约因素。意在为课题研究的实施推进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框架基础,同时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值得借鉴的参考,从而为拓展深化跨境语言研究,为推进中国特色语言学的三大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语言关系 中越跨境壮侗语言 语言管理 语言通解度 语言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泰跨境苗语对比研究”结项获“优秀”等级
4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据云南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5年9月11日《2015年度1~8月云南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情况通报》,由云南师范大学汉藏语研究院副院长余金枝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泰跨境苗语对比研究”获得“优秀”等级,这是2015年度... 据云南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5年9月11日《2015年度1~8月云南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情况通报》,由云南师范大学汉藏语研究院副院长余金枝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泰跨境苗语对比研究”获得“优秀”等级,这是2015年度1~8月云南省31个项目中唯一获得“优秀”的项目(结项编号20150856),是国家社科第一个关于跨境少数民族语言比较的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跨境 对比 苗语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省 科学规划 一般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语言热”二十年 被引量:21
5
作者 戴庆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共6页
文章回顾濒危语言热的20年,认为抢救濒危语言的提出是必要的,也是适时的,因为其理念是主张语言多样性,提倡保护语言生态。同时又认为我国的濒危语言研究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做法。中国语言的濒危,没有像国外所说的那么严... 文章回顾濒危语言热的20年,认为抢救濒危语言的提出是必要的,也是适时的,因为其理念是主张语言多样性,提倡保护语言生态。同时又认为我国的濒危语言研究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做法。中国语言的濒危,没有像国外所说的那么严重,小语种并不是想象的那么脆弱。最后认为,必须加强濒危语言理论研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濒危语言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语言热 2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语言学七十年”多人谈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章太 戴庆厦 +3 位作者 陆俭明 冯志伟 张振兴 周庆生 《语言战略研究》 2019年第4期74-80,共7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家亟待建设,社会急需发展,人民生活急待提高。语言文字及其应用同这些方面关系密切,所以党和国家领导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轰轰烈烈的文字改革运动,主要任务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家亟待建设,社会急需发展,人民生活急待提高。语言文字及其应用同这些方面关系密切,所以党和国家领导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轰轰烈烈的文字改革运动,主要任务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加强现代汉语规范化。经过几年的努力,文字改革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学 《汉语拼音方案》 语言文字 国家领导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汉语规范化 人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跨境语言的和谐与冲突——以中缅景颇语个案为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戴庆厦 《语言战略研究》 2016年第2期47-52,共6页
跨境语言的和谐和冲突是跨境语言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所在国的语文方针政策若能符合跨境语言的实际特点和演变规律,就能促进和谐因素的发展,并能化解或减少矛盾,互补互利。国境线两侧的跨境语言,既要受本国语文方针政策的制约,服从主权... 跨境语言的和谐和冲突是跨境语言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所在国的语文方针政策若能符合跨境语言的实际特点和演变规律,就能促进和谐因素的发展,并能化解或减少矛盾,互补互利。国境线两侧的跨境语言,既要受本国语文方针政策的制约,服从主权国家的总利益,又要有利于跨境语言的和谐互补。跨境语言是一种资源,处理得好,有利于两侧民族的和谐发展和稳定安全;处理不好,对民族发展、国家安全会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语言 和谐 冲突 中缅景颇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缅语人称代词格范畴的类型分析——兼以反观上古汉语人称代词格范畴
8
作者 戴庆厦 王洪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43,共10页
文章通过34种藏缅语人称代词格范畴的描写分析,指出藏缅语人称代词格范畴大体存在3种类型:分析式;分析式兼屈折式;粘着式。这3种形式中,第二种形式使用最多,反映了藏缅语人称代词格范畴3种类型并存、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并对各种类型进... 文章通过34种藏缅语人称代词格范畴的描写分析,指出藏缅语人称代词格范畴大体存在3种类型:分析式;分析式兼屈折式;粘着式。这3种形式中,第二种形式使用最多,反映了藏缅语人称代词格范畴3种类型并存、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并对各种类型进行定位,指出藏缅语人称代词格范畴在不同语言中发展不平衡,存在层次性的特点,但其类型主要是分析式,兼有屈折式和粘着式,而有的语言的粘着式和屈折式来自词汇的连音音变,是由分析式到屈折式的"逆向演变"。在此基础上,通过藏缅语反观上古汉语,指出上古汉语已经是分析型语言,缺少形态变化,藏缅语北部语言人称代词格范畴保留较多的形态变化,可以看作上古汉语的前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缅语 人称代词 格范畴 类型分析 上古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的特点究竟是什么
9
作者 戴庆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4,共7页
本文认为,从宏观上把握汉语的特点,比较切合实际地认识到究竟有哪些特点是汉语独有的,或起关键作用的,这样在汉语的教学、研究中就会减少主观性、片面性、盲目性,防止局部"摸象"或"一叶遮目"。作者通过汉语与非汉... 本文认为,从宏观上把握汉语的特点,比较切合实际地认识到究竟有哪些特点是汉语独有的,或起关键作用的,这样在汉语的教学、研究中就会减少主观性、片面性、盲目性,防止局部"摸象"或"一叶遮目"。作者通过汉语与非汉语的比较,认为汉语在宏观上至少有四大特点值得重视:一是汉语属于超分析性语言;二是汉语属于隐性特征丰富的语言;三是汉语的语义属于具有超强伸张力的语言;四是汉语是特别注重韵律的语言。还认为,准确把握汉语的特点必须进行语言比较,要深入挖掘汉语的微观特点,从汉语本身提取切合语言实际的认识,要防止机械地用非汉语的眼光、标准去套用汉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非汉语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舜典》三危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骥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3-95,共13页
迄今为止关于《舜典》三危所在的主要观点都不能成立,这些观点都存在系统性的问题,其核心证据都有致命的缺陷。数词+地名是上古与部族迁徙有关的表示空间位置的特有语词模式。三危不是一个地名,危才是地名,三危是一个数词+地名的词组而... 迄今为止关于《舜典》三危所在的主要观点都不能成立,这些观点都存在系统性的问题,其核心证据都有致命的缺陷。数词+地名是上古与部族迁徙有关的表示空间位置的特有语词模式。三危不是一个地名,危才是地名,三危是一个数词+地名的词组而非词,因而三危不是指一个称为三危的地方,而是指三个称为危的地方。古史中,部落间战争战败者往往被安置在战胜者的主要活动地区,而不是被远远地流放到偏僻蛮荒之地,所以三危的合理区域应该在尧舜的主要活动区域。殷商卜辞中发现的三个危地与《舜典》三危所指应该相同,其具体地域应大致重叠。尧舜时期三苗并未被窜往尧舜主要活动区域以外的地方,更没有被窜往遥远的西羌、西南乃至今缅甸萨尔温江流域。西羌地区的古羌族及其他部族的源流与三苗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舜典》 三危 所在 甲骨卜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颇语两类句尾词的功能互补 被引量:2
11
作者 戴庆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4,共6页
本文发现景颇语句尾词有"尾1"、"尾2"两类。文中使用功能系统理论来分析这两类句尾词的特点及功能互补。指出"尾1"紧跟在谓语之后,数量多达316个,通过形态变化表达谓语的语气以及人称、数、体、方向等语... 本文发现景颇语句尾词有"尾1"、"尾2"两类。文中使用功能系统理论来分析这两类句尾词的特点及功能互补。指出"尾1"紧跟在谓语之后,数量多达316个,通过形态变化表达谓语的语气以及人称、数、体、方向等语法意义;"尾2"位于"尾1"之后,数量少,没有形态变化,表示情态意义,包括信息来源的性质、状态、可靠性、确定性等语法意义。二者功能不同,相互补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颇语 两类句尾词 功能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缅语前缀的动态演化:澄清一些误解 被引量:4
12
作者 詹姆斯A.马提索夫 孙天心 田阡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2,共12页
前缀对汉藏语/藏缅语历史音韵与共时语法至关重要。本文探讨的课题包括前缀对音节结构的影响、前缀与词根声母的关系及前缀对词义内涵的贡献程度。最后,本文也阐述了汉藏语/藏缅语里前缀化与复合词化程序之间的循环性关系。
关键词 前缀 一个半音节 前缀与词根声母 复合词化与前缀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依语四音格并列复合词的韵律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23,共6页
本文对布依语四音格并列复合词的韵律特征进行了共时分析,发现制约布依语四音格并列复合词的主要因素是元音舌位的高低。统计数据显示,受高元音居前规律制约的占了71.9%,不受高元音居前规律制约的占28.1%。
关键词 布依语 四音格 并列复合词 韵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苗语的连动结构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金枝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7,共9页
本文基于第一手材料,从连动结构与域内论元的制约关系、语义原则、语法化等视角对湘西苗语的连动结构进行分析,揭示了湘西苗语连动结构的几个特点:连动结构不受动词及物性的制约;域内论元共享;连动结构是体现事件时间顺序的句法语义构式... 本文基于第一手材料,从连动结构与域内论元的制约关系、语义原则、语法化等视角对湘西苗语的连动结构进行分析,揭示了湘西苗语连动结构的几个特点:连动结构不受动词及物性的制约;域内论元共享;连动结构是体现事件时间顺序的句法语义构式;连动结构是动词语法化的重要句法环境。认为湘西苗语连动结构发达与形态不发达、分析性强相关,连动结构发达与形态缺乏存在倾向性的蕴含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苗语 连动结构 时序原则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语方言时间单位词的两种计量方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侬常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58,共7页
壮语方言时间单位词的计量方式除了各语言常见的"数词+时间单位词"外,还有"数词+?an^1+时间单位词"方式。这与壮语常见的计量结构"数+量+名"语序一致,说明某些壮语方言中在共时的语法层面上量词的使用是... 壮语方言时间单位词的计量方式除了各语言常见的"数词+时间单位词"外,还有"数词+?an^1+时间单位词"方式。这与壮语常见的计量结构"数+量+名"语序一致,说明某些壮语方言中在共时的语法层面上量词的使用是强制的。壮语方言"数词+?an^1+时间单位词"方式是受汉语"数词+时间单位词"方式通过影响壮语原本"数词+时间单位词"与"时间单位词+数词"互补并行的规则系统而产生的,其在语义地图上呈连续性分布,这说明汉语的影响是在类型共性的基础上起作用的,这是梳理壮语方言特征成因中需要注意的、重要的地方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语 时间单位词 计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系族群父辈女性亲属称谓的类型及地理分布
16
作者 和智利 赵文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29,共8页
本文通过35个调查点的语料,对纳系族群父辈女性亲属称谓的类型和地理分布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发现父辈女性亲属称谓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些亲属称谓的分合存在合一型、二称型、四称型、五称型等4种类型,这种不平衡性主要是由于纳系族群... 本文通过35个调查点的语料,对纳系族群父辈女性亲属称谓的类型和地理分布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发现父辈女性亲属称谓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些亲属称谓的分合存在合一型、二称型、四称型、五称型等4种类型,这种不平衡性主要是由于纳系族群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所致。还发现父辈单个女性亲属称谓的同言线与分合类型的同言线一致,这些同言线与金沙江河流流向及政区分界线一致,印证了自然屏障、政区分界的阻隔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形成亲属称谓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辈女性亲属称谓 分合类型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西霍尔语动词词干重叠形式数标记
17
作者 田阡子 孙天心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21,共7页
格西霍尔语属于汉藏语系羌语支嘉戎语组霍尔语群。格西话动词人称与数的对谐形态已十分简化,但也有以重叠动词词干表达复数对谐主控者的代偿性形态。创新形式的产生与互动构造的演变息息相关,适用的语境则受制于表"数"人称后... 格西霍尔语属于汉藏语系羌语支嘉戎语组霍尔语群。格西话动词人称与数的对谐形态已十分简化,但也有以重叠动词词干表达复数对谐主控者的代偿性形态。创新形式的产生与互动构造的演变息息相关,适用的语境则受制于表"数"人称后缀的分布。以动词词干重叠形式表达复数论元在汉藏语系中极为罕见,对语言类型学以及本语群的谱系分类与历史构拟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人称与数范畴 内部重叠 互动态 形态创新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缅语“十”以下基数词的类型学特征
18
作者 彭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32,共9页
本文通过藏缅语的内外比较,揭示了藏缅语"十"以下基数词的4个类型学特征:词的音节结构存在3种不同类型;作为系数词与位数词组合时位置类型有多种;形态变化少,只有少数个体名量词不发达语言的基数词能重叠;"十"以下... 本文通过藏缅语的内外比较,揭示了藏缅语"十"以下基数词的4个类型学特征:词的音节结构存在3种不同类型;作为系数词与位数词组合时位置类型有多种;形态变化少,只有少数个体名量词不发达语言的基数词能重叠;"十"以下的基数词多为原始固有词,借用现象少。文章认为这些特征与藏缅语内部分析性的强弱有关。形态变化比较多的北部语群,多数语言"十"以下基数词的音节结构以双音节占优势,而南部语群多数语言"十"以下的基数词全是单音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缅语 “十”以下的基数词 类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