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7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建高校校园绿地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以云南师范大学启园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金远亮 王平 +1 位作者 王晶 牛乐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741-6744,共4页
运用植物群落样地调查和统计方法,就云南师大呈贡新校区启园绿地植物的种类组成、产地、生长型、适应力、多样性、绿地成本以及造景满意度等做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启园绿地植物种类较多,共57科、89属、132种,但引种的乡土树种种类较... 运用植物群落样地调查和统计方法,就云南师大呈贡新校区启园绿地植物的种类组成、产地、生长型、适应力、多样性、绿地成本以及造景满意度等做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启园绿地植物种类较多,共57科、89属、132种,但引种的乡土树种种类较少,仅占18.89%。部分植物适应力较差,长势不良,引种成本较高,而植物景观功能性较差等。今后启园绿化应加强规划,合理配置乔、灌、草等植物,充分应用乡土树种,营造和谐而富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植物 群落调查 适应力评价 造景满意度 云南师范大学启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与加拿大Borders in Globalization Project项目签订合作协议
2
作者 胡志丁 骆华松 《热带地理》 2016年第6期1057-1057,共1页
2016年8月27日下午,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与加拿大Borders in Globalization Project项目在云南昆明签订合作协议。本次合作的背景可追溯至2014年云南师范大学召开的第一届国际政治地理学... 2016年8月27日下午,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与加拿大Borders in Globalization Project项目在云南昆明签订合作协议。本次合作的背景可追溯至2014年云南师范大学召开的第一届国际政治地理学会议。会议期间,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学院与Victor Konrad教授对建立有关边界、边境地区研究的有效合作达成共识,并直接促成了2016年第二届国际政治地理学会议的举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师范大学 政治地理学 遥感科学 地理科学 国际政治 Victor 卡尔顿大学 边境地区 俄罗斯科学 青年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师范大学获批地缘政治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3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2016年11月16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莆大招标项目立项名单,由云南师范大学武友德教授领衔申报的“中缅泰老‘黄金四角’跨流域合作与共生治理体系研究”获批立项。“黄金四角”这一专业术语源自199... 2016年11月16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莆大招标项目立项名单,由云南师范大学武友德教授领衔申报的“中缅泰老‘黄金四角’跨流域合作与共生治理体系研究”获批立项。“黄金四角”这一专业术语源自1993年泰国政府正式提出的“金四角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科基金 云南师范大学 招标项目 政治类 地缘 项目立项 科学规划 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高等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时空演变 被引量:21
4
作者 郭向阳 明庆忠 +2 位作者 穆学青 吴建丽 杨亚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8-95,共8页
基于云南省73家高等级旅游景区,运用最邻近系数法、地理集中度指数、区位熵等分析方法从不同视角综合分析了云南省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利用高等级景区密度指数及数量演化分别分析了高等级旅游景区的动态演变特征、演变模式和驱动因... 基于云南省73家高等级旅游景区,运用最邻近系数法、地理集中度指数、区位熵等分析方法从不同视角综合分析了云南省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利用高等级景区密度指数及数量演化分别分析了高等级旅游景区的动态演变特征、演变模式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云南省高等级旅游景区整体上呈现均匀且部分集聚分布的态势;高等级旅游景区的数量和分布密度呈现阶段性递增,分布密度呈现空间不平衡,由低密度的"面状"向中、高密度的"片状""点状""放射状"演化;高等级旅游景区演变模式经历了"散点状"萌发模式、"点-轴"发展模式和"核心-边缘"扩展模式;其驱动因素包括交通网络日益完善、旅游资源稟赋、政策红利、集聚与扩散效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空间结构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地域模式初步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嘉学 明庆忠 杨世瑜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5-97,101,共4页
乡村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带来严重的旅游污染及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热潮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协调型的新型旅游形式。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促进云南乡村可持续发展、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乡村生... 乡村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带来严重的旅游污染及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热潮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协调型的新型旅游形式。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促进云南乡村可持续发展、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条件及云南自身实际,本文将云南适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乡村初步划分为城市和大型工矿区依托型、交通依托型、景区依托型、资源依托型、复合型五种地域模式,从而为乡村生态旅游选址、决策及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方向与培育机制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地域模式 乡村 云南 发展 旅游形式 培育机制 严重 初步研究 不同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合作背景下的地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研究——以云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例 被引量:15
6
作者 廖春花 明庆忠 邱膑扬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53,共6页
地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是当前国内外旅游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旅游合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云南参与泛珠三角旅游区域合作为例,在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指出了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云南旅游产... 地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是当前国内外旅游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旅游合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云南参与泛珠三角旅游区域合作为例,在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指出了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云南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云南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品结构调整 区域合作 云南 泛珠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整理与城镇上山的地理学解读——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14
7
作者 明庆忠 王嘉学 张文翔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53,共6页
山地占陆地地表面积大,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广泛,因而一直以来人们十分重视山地及山地整理;随着全球性城镇化的发展,山地城镇建设越来越普遍,需要研究的问题日益增多,山地城镇拓展方向是其中之一。文章对云南城镇上山进行了地理学解读:... 山地占陆地地表面积大,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广泛,因而一直以来人们十分重视山地及山地整理;随着全球性城镇化的发展,山地城镇建设越来越普遍,需要研究的问题日益增多,山地城镇拓展方向是其中之一。文章对云南城镇上山进行了地理学解读:山地区地貌特征决定了可资利用的平坦用地少;城镇建设场址选择难度较大;城镇拓展发展方向受限等。同时,认为城镇上山必须是科学地上山:既要考虑山地整理的总体特征,又要考虑山地的基本地学特征;既要考虑山地城镇建设的经济适宜性,又要考虑其土地价格等。城镇上山实质上是山地城镇向山前低缓丘陵和台地等方向拓展,使其组团型发展,构筑独特景观的山地型城镇,促进山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谐与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镇 山地整理 拓展方向 地理学解读:城镇上山 科学上山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集分形维数的旅游区空间结构测评与优化——以云南丽江市古城区为例 被引量:20
8
作者 苏章全 明庆忠 陈英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3-107,共5页
旅游区空间结构演化关系到旅游地的产业效应发挥,分形理论可以对景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进行科学的测评,从而为旅游地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相应的策略。以云南丽江古城区为实证,应用随机聚集分形理论对旅游景区(点)系统进行测算,研究发现:... 旅游区空间结构演化关系到旅游地的产业效应发挥,分形理论可以对景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进行科学的测评,从而为旅游地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相应的策略。以云南丽江古城区为实证,应用随机聚集分形理论对旅游景区(点)系统进行测算,研究发现:(1)以鱼米河商业步行街为中心的丽江古城区9 km2范围内旅游产业聚集效应呈现递减状况,9 km2以外的景区(点)呈现出离散状况;(2)丽江古城区旅游空间结构呈现出区域二元分异结构;(3)丽江古城区景区(点)总体布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区域"一体两翼"发展模式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区空间结构 聚集分形理论 旅游景区(点)系统 丽江市古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边疆山区旅游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峰 刘安乐 明庆忠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68,共8页
本文以云南省16州市旅游面板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了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差异模型和ESDA方法对1996-2011年云南省区域旅游发展空间格局特征及驱动机制进行系统性研究,实证研究表明:云南省旅游发展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则呈现... 本文以云南省16州市旅游面板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了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差异模型和ESDA方法对1996-2011年云南省区域旅游发展空间格局特征及驱动机制进行系统性研究,实证研究表明:云南省旅游发展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则呈现出先发散后收敛的动态特征;云南省旅游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表现为:第一阶段云南省各州市间的旅游发展趋于极化状态,呈现出高速发展与低速发展两大集聚区,区域旅游发展趋于不平衡。第二阶段云南省各州市间旅游发展的联系逐步增强,旅游发展渐趋平衡;云南省旅游空间发展不均衡,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空间格局,且这种格局保持着较高的演化稳定性;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发展政策和交通可达性是云南省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空间格局 驱动机制 西南边疆山区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扶贫与社区协同发展模式研究——以云南罗平多依河景区为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何玲姬 李庆雷 明庆忠 《热带地理》 2007年第4期375-378,384,共5页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在肯定旅游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带来正面经济效益,实现旅游扶贫的经济功能的基础上,对旅游扶贫中出现的低层次、单一的社区参与模式给社区居民所带来的对未来生活的不安定感以及使社区发展受到较大局限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剖...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在肯定旅游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带来正面经济效益,实现旅游扶贫的经济功能的基础上,对旅游扶贫中出现的低层次、单一的社区参与模式给社区居民所带来的对未来生活的不安定感以及使社区发展受到较大局限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针对旅游扶贫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在旅游开发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社区参与模式的构想,在充分发挥旅游扶贫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区人的发展和社区文化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扶贫 社区协同发展 参与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效益的SSA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红雨 伊继东 甘建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3期238-241,共4页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Analysis,简称SSA分析法),研究了2003-2012年十年间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效益与国内旅游产业效益的关系、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效益与同期云南省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产业...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Analysis,简称SSA分析法),研究了2003-2012年十年间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效益与国内旅游产业效益的关系、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效益与同期云南省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产业2003-2012年间总体效益呈逐年增长趋势,总的区域竞争力优势增强,对国内旅游产业效益的贡献也呈现出增长的势头,其效益在同期云南省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也呈逐年增长趋势。通过分析,结论认为,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富集、资源品位较好的云南来说,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将民族文化旅游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来发展,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民族文化旅游业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是一条既能传承民族文化又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旅游 产业效益 偏离结构分析法 旅游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芳 易嵘 +2 位作者 李庆雷 李伟 李立晓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1期2195-2200,共6页
首先指出了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的意义。接着分析了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的条件,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边境贸易发达、沿边开放不断深入和"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成为云南发展边境旅游的重要条件。最后,提出了云南... 首先指出了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的意义。接着分析了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的条件,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边境贸易发达、沿边开放不断深入和"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成为云南发展边境旅游的重要条件。最后,提出了云南边境旅游的发展策略:开发边境观光休闲旅游、边境商贸会展旅游、边境生态旅游和边境文化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构建"一轴三区十心"的边境旅游空间布局;并从加强旅游合作、发展边境贸易、挖掘文化内涵和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云南 边境旅游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产业地理: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与主题 被引量:5
13
作者 明庆忠 陈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51-56,共6页
旅游地理学是近30年来发展迅猛的地理学分支学科,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应,有力地促进了地理学学科发展。但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纷繁复杂,研究主题分散,核心内容未能突凸,过分重视实践性应用等导致了旅游地理学理论和方法未能得到迅速提升,... 旅游地理学是近30年来发展迅猛的地理学分支学科,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应,有力地促进了地理学学科发展。但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纷繁复杂,研究主题分散,核心内容未能突凸,过分重视实践性应用等导致了旅游地理学理论和方法未能得到迅速提升,学科地位有被弱化和边缘化的趋势。在今后的研究与发展中,旅游地理学应以地理学的传统——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区域性、综合性、应用性等为基础,聚焦于旅游业地域景观系统——旅游产业地域综合体研究,重点研究旅游产业地理,即旅游产业的形成基础、空间分布、空间格局的形成演化、机制、产业集群、产业地域整合与提升等,只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关于旅游现象研究的学科之中充分发挥地理学的优势,树立其主体地位,推进旅游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的全方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地域系统 旅游产业地域综合体 景观业 旅游产业地理 旅游地理学 核心研究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入境旅游成长规律及时空演化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向阳 明庆忠 +2 位作者 穆学青 吴建丽 胡莹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14-21,共8页
探讨云南省入境旅游客流的成长规律及时空演化过程,为云南省入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利用入境旅游流流质指数与游客密度优势指数的匹配度演化模型,分析云南省及各地州市入境旅游流游客密度优势指数与流质成长过程及匹配度的时空... 探讨云南省入境旅游客流的成长规律及时空演化过程,为云南省入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利用入境旅游流流质指数与游客密度优势指数的匹配度演化模型,分析云南省及各地州市入境旅游流游客密度优势指数与流质成长过程及匹配度的时空演化。结果表明:入境旅游流游客密度优势指数和流质的成长过程大致以2004年为截点,分为前期质优量弱,后期质弱量优的2个阶段;其成长演变特征可以概括为整体降低演变型、整体增长演变型和轻微波动演变型;入境旅游流游客密度优势指数与流质的匹配度整体上正逐步向良性转化,偏离型或双低型发展的地州市演化为同步双高型成为未来区域旅游客流成长演化的理想趋势和重点主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客流 密度优势指数 流质指数 匹配度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溶洞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明庆忠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7年第1期32-35,共4页
分析云南溶洞旅游资源的特征、开发利用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溶洞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云南 溶洞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与对策研究——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庆雷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8-32,共5页
旅游循环经济对于边疆民族地区资源与环境保护、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边疆民族地区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考虑生态系统的特点、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旅游资源类型、产业结构等因素,重视民族生态文... 旅游循环经济对于边疆民族地区资源与环境保护、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边疆民族地区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考虑生态系统的特点、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旅游资源类型、产业结构等因素,重视民族生态文化作用的发挥、跨境生态安全与国际交流合作,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促进特色旅游品牌建设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旅游循环经济 西双版纳 民族生态文化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云南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华 明庆忠 《西北人口》 2003年第3期39-42,共4页
国内外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给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机遇。本文将从老年旅游开展的现状、云南老年旅游市场的构成、云南开发老年旅游市场所具有的资源优势等方面入手,探讨了云南省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思路,并提出了开发中应注意的一... 国内外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给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机遇。本文将从老年旅游开展的现状、云南老年旅游市场的构成、云南开发老年旅游市场所具有的资源优势等方面入手,探讨了云南省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思路,并提出了开发中应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老年旅游 旅游市场 旅游开发 云南 旅游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研究的地理学范式——中国云南语言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构想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玉君 骆小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7-9,共3页
中国云南因人地关系、区域联系和历史过程等的多重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资源。这些语言资源具有鲜明的地理空间性。这为全面研究中国云南的语言地理进而构建区域语言地理学的基本范式奠定了重要的客观基础。对于区域语言地理学的研... 中国云南因人地关系、区域联系和历史过程等的多重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资源。这些语言资源具有鲜明的地理空间性。这为全面研究中国云南的语言地理进而构建区域语言地理学的基本范式奠定了重要的客观基础。对于区域语言地理学的研究,我们认为应该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基本框架或理论支撑,通过空间秩序、时间序列和动因机制等的研究,进而为语言区划和语言管理方略的科学制定奠定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地理 中国云南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民族的传统人地观与生态旅游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维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29-132,共4页
作为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实现形式 ,生态旅游一经提出 ,就迅速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本文试图从哲学层面上对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内涵进行分析 。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环境伦理 环境教育 传统人地观 云南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智慧旅游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穆学青 郭向阳 陈亚颦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3-129,共7页
智慧旅游发达程度对区域旅游提质增效发展意义重大。从旅游经济、旅游创新、旅游潜力、旅游环境等维度构建了测度智慧旅游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与综合功效法对云南省16个州市智慧旅游水平进行测度,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 智慧旅游发达程度对区域旅游提质增效发展意义重大。从旅游经济、旅游创新、旅游潜力、旅游环境等维度构建了测度智慧旅游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与综合功效法对云南省16个州市智慧旅游水平进行测度,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对其空间关联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云南省各州市智慧旅游综合水平差距较为明显,依据智慧旅游综合得分可分为高水平区、较高水平区、一般水平区和低水平区。高水平区主要集中在昆明,形成了“单极核”格局;较高水平区有迪庆、大理、丽江,呈现“趋同俱乐部”格局;一般水平区主要围绕昆明周边,呈现出“同质性组团状”空间格局;低水平区分布于云南省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交通区位欠佳、旅游创新能力落后的边缘山区,呈现“离散状”空间格局。2)云南省智慧旅游综合水平在空间上表现出随机布局态势,尚未形成地理上的空间关联性;高水平智慧旅游区与低水平智慧旅游区表现出“强弱掣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旅游 空间分异 空间关联 旅游发展水平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