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怒江流域的市场形成机制与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浩禹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145,共11页
近代怒江流域市场普遍形成和发展,实现了由临时性市场向固定性市场的发展转变,呈现出小市、基层市场、中间市场和中心市场的市场层级结构。怒江流域市场的形成根植于该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并受内地市场的深层影响,同时在国家治理的不断... 近代怒江流域市场普遍形成和发展,实现了由临时性市场向固定性市场的发展转变,呈现出小市、基层市场、中间市场和中心市场的市场层级结构。怒江流域市场的形成根植于该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并受内地市场的深层影响,同时在国家治理的不断深入和加强下,市场得以兴起和勃发,又因该地区处于中缅印交角地区,市场的形成过程中也受到国内国际贸易双循环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国际国内贸易双循环的联动互通,国家治理是根本推动保障的市场机制。怒江流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进一步推动区域市场化和商品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瓦解自然经济,使各民族不断走出自然经济,走向市场,从而加快社会发展进程,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坚雅 市场机制 经济联动 商品经济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