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个有利于”——新时期的最高价值标准 被引量:2
1
作者 薛祖国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5期36-39,共4页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实践要求我们树立一种崭新的价值观,确立一个根本的价值标准,以指引我们正确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本文分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真理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发展...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实践要求我们树立一种崭新的价值观,确立一个根本的价值标准,以指引我们正确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本文分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真理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发展过程;论述了作为新时期最高价值标准的“三个有利于”的特点,即:强调认识的实践标准与实践结果的价值标准的统一;以生产力标准为核心;坚持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的高度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 价值标准 三个有利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帝国主义侵华是非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丽琼 钱明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6期14-18,共5页
本文以历史事实为根据,史论结合,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论证了没有国家主权中国就不可能走向富强的历史结论,批驳了“侵略有功”的种种论调。文章对澄清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本文以历史事实为根据,史论结合,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论证了没有国家主权中国就不可能走向富强的历史结论,批驳了“侵略有功”的种种论调。文章对澄清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略 灾难 文明 富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经济”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沈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5期43-47,共5页
在我国现实生活中,权力经济所引发的乘数效应,已远远超越了其自身的范围和纯粹的经济领域。本文从权力经济的界定、权力经济的表现形式、研究权力经济的现实意义以及权力经济的防治等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关键词 权力经济界定表现形式研究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历史阶段超越问题争论中的误区
4
作者 贾星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24-30,共7页
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来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思想,特别是其中关于超越历史发展的已有阶段的可能性的探索,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是在我们对这个历史阶段超越的可能性问题的研究中,存在着一... 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来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思想,特别是其中关于超越历史发展的已有阶段的可能性的探索,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是在我们对这个历史阶段超越的可能性问题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些理论视野上和研究方法上的误区,要走出这些误区,首先需要做的是完整而全面地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文献的全面考察,对上述理论和方法上的误区进行了剖析。并对如何正确地理解“超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发展阶段 超越 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农村公社 民粹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向目标体系与高校发展——泰国朱拉隆宫大学发展导向目标体系评述
5
作者 张云钢 熊术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6期75-79,共5页
朱拉隆宫大学(简称朱大)是泰国最现代化、最负盛名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朱大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分层次的导向目标体系。这一导向目标体系,对朱大的发展方向和管理体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分析研究朱大的导向目... 朱拉隆宫大学(简称朱大)是泰国最现代化、最负盛名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朱大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分层次的导向目标体系。这一导向目标体系,对朱大的发展方向和管理体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分析研究朱大的导向目标体系,对我国当前进行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向目标体系 社会导向 科研导向 项目导向 学术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矛盾
6
作者 贾星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1-16,共6页
自发与自觉是人类主体性发展过程中的一对矛盾。这一对矛盾在当代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得到典型的体现。“垄断调节”、“国家调节”和“国际调节”是当代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的三个阶段。人类通过这三个阶段从自发走向自觉。资本的... 自发与自觉是人类主体性发展过程中的一对矛盾。这一对矛盾在当代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得到典型的体现。“垄断调节”、“国家调节”和“国际调节”是当代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的三个阶段。人类通过这三个阶段从自发走向自觉。资本的自发本性与人类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社会化生存组织所要求的自觉性在根本上是对立的,分裂的资本所有权与生态环境的公共性质也是在根本上对立的,资本仅仅从量上无限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与生态环境在质上的整体相关性也是根本对立的。资本主义自我否定的历史辩证过程,要求新型的自觉主体。这个新型的自觉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和自觉 垄断调节 国家调节 国际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7
作者 吴承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53-56,共4页
本文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重点论述了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所必须,符合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这个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等问题。
关键词 过渡时期 总路线总任务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8
作者 张天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15-19,共5页
中央多次强调,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要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本文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其... 中央多次强调,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要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本文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思想保证 精神动力 智力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9
作者 吴承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4-6,共3页
邓小平科学地考察了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条件,充分揭示了中国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合理性和进步性。本文对此作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历史必然性 合理性 进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伟大意义
10
作者 李申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4-8,共5页
“一国两制”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国际国内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社会主义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本文全面论述了“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一... “一国两制”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国际国内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社会主义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本文全面论述了“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一国两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及“一国两制”的实施和影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基本内容 理论和现实意义 实施和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与“一国两制”
11
作者 张传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14-19,共6页
香港是我国神圣的领土,由于历史的原因,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1997年7月1日香港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国人民都在关心,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本文就香港与不平等条约、香... 香港是我国神圣的领土,由于历史的原因,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1997年7月1日香港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国人民都在关心,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本文就香港与不平等条约、香港与英国殖民统治、香港与世界贸易金融中心、香港与恢复行使主权等,作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主权 “一国两制” 1997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12
作者 张天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5期40-42,共3页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它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体系的主要条件,又是国家宏观调控决策科学化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 现代科学技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体系 宏观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道:中国宇宙本体论的新阐释
13
作者 陈杰思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6期8-11,共4页
本文以“元道”一词来表示中国古代宇宙本体范畴。元道作为宇宙终极本体,既是万象万物产生的根源,又是万象万物存在的基础;既是万象万物皈依的根本,又是人类道德生命的归宿。元道有三大特征:一是“虚无”,二是“动静”,三是“至... 本文以“元道”一词来表示中国古代宇宙本体范畴。元道作为宇宙终极本体,既是万象万物产生的根源,又是万象万物存在的基础;既是万象万物皈依的根本,又是人类道德生命的归宿。元道有三大特征:一是“虚无”,二是“动静”,三是“至善”,以上观念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道 虚无 动静 至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