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籽、秆高产栽培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鸿彦 郭孟璧 +5 位作者 胡学礼 许艳萍 伍菊仙 张庆滢 陈璇 杨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88-895,共8页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法,对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的栽培密度及氮、磷、钾肥用量4个关键农艺措施与籽产量和秆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2个数学模型,并对回归模型进行失拟性和显著性检验,证明2个模型皆与实际拟合较好,...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法,对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的栽培密度及氮、磷、钾肥用量4个关键农艺措施与籽产量和秆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2个数学模型,并对回归模型进行失拟性和显著性检验,证明2个模型皆与实际拟合较好,可靠程度较高。优选出同时获得籽产量1500 kg/hm2、秆产量12 750 kg/hm2的兼用型栽培措施为:行距76.16-83.84 cm,施氮(N)量为80.85-83.82 kg/hm2,施磷(P2O5)量为33.32-41.68 kg/hm2,施钾(K2O)量为54.24-65.76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麻1号 籽产量 秆产量 农艺措施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籽用型工业大麻新品种云麻2号的选育 被引量:17
2
作者 郭鸿彦 胡学礼 +6 位作者 陈裕 许艳萍 郭孟璧 伍菊仙 曾民 邓文品 杨明 《中国麻业科学》 2009年第5期285-287,共3页
利用三个品种复合杂交法选育而成的云麻2号,为早熟籽用型工业大麻品种。雌雄异株、雌雄比例为2.2:1,全生育期约120天,株高2.4-3.0m、茎粗1.3-1.7cm,千粒重20g,籽粒含油量33.11%,四氢大麻酚(THC)含量平均0.059%。种子成熟期落粒性不强,... 利用三个品种复合杂交法选育而成的云麻2号,为早熟籽用型工业大麻品种。雌雄异株、雌雄比例为2.2:1,全生育期约120天,株高2.4-3.0m、茎粗1.3-1.7cm,千粒重20g,籽粒含油量33.11%,四氢大麻酚(THC)含量平均0.059%。种子成熟期落粒性不强,便于收获。2003-2004两年异地多点试验结果,麻籽平均产量1545kg/hm2,较对照增产18.84%。在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轻感叶褐斑病,抗倒伏力强。适宜于云南省北纬23°以北、海拔1500-3000m的适宜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 早熟 籽用型 新品种 云麻2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工业大麻杂交新品种云麻3号选育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鸿彦 许艳萍 +4 位作者 郭孟璧 伍菊仙 胡学礼 陈裕 杨明 《中国麻业科学》 2014年第6期270-274,共5页
云麻3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2006年以云南(滇南)农家品种母本、高纬度地区外引品种W1为父本,利用杂种优势组配育成的早熟籽纤兼用型工业大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约120天,THC含量平均为0.13%,2004-2006年品比试验和多点试... 云麻3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2006年以云南(滇南)农家品种母本、高纬度地区外引品种W1为父本,利用杂种优势组配育成的早熟籽纤兼用型工业大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约120天,THC含量平均为0.13%,2004-2006年品比试验和多点试验结果,麻籽平均产量1560kg/hm2,纤维平均产量约1905kg/hm2。轻感叶霜霉病和褐斑病,抗倒伏性和抗旱性强。适宜于云南省纬度23°N以北、海拔1500-2300地区种植,在高纬度的内蒙籽用种植也能表现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 早熟 籽纤兼用型 杂交种 云麻3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利避害,发展工业大麻产业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权 《中国麻业科学》 2007年第B02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工业原料 麻产业 避害 农民脱贫致富 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前景 大麻 毒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花粉萌发的影响因子及花粉储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崔艳芬 杨明 +6 位作者 伍菊仙 胡学礼 许艳萍 曾民 郭孟璧 陈裕 郭鸿彦 《中国麻业科学》 2008年第6期305-310,共6页
利用不同蔗糖浓度、硼酸浓度、Ca2+浓度、温度对6个不同熟性的大麻品种的花粉进行萌发研究,结果表明:大麻花粉培养以15%蔗糖+80mg/L硼酸的液体培养基时花粉的萌发率最高,花粉管的生长速度则以硼酸浓度为20mg/L时最快,加入Ca2+则抑制花... 利用不同蔗糖浓度、硼酸浓度、Ca2+浓度、温度对6个不同熟性的大麻品种的花粉进行萌发研究,结果表明:大麻花粉培养以15%蔗糖+80mg/L硼酸的液体培养基时花粉的萌发率最高,花粉管的生长速度则以硼酸浓度为20mg/L时最快,加入Ca2+则抑制花粉萌发,培养温度25℃最好。花粉储存中,常温下,未干燥的大麻花粉生活力只能保持3d(天);干燥、密封后在1—4℃条件下花粉活力最多可保持30d;干燥、密封后在-20℃条件下,储存120d后的花粉还有较高的萌发率(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花粉 萌发条件 萌发率 花粉管 花粉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种子发芽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许艳萍 杨明 +5 位作者 胡学礼 郭孟璧 陈裕 伍菊仙 邓文品 郭鸿彦 《中国麻业科学》 2009年第3期201-204,共4页
针对目前我国大部分大麻种子无统一发芽测定方法及国家标准,种子质量控制无法可依的现状,借鉴《国际种子检验规程》(ISTA)1996版中发芽试验和GB/T3543.4-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的指标,对影响大麻种子发芽试验结果的影响因... 针对目前我国大部分大麻种子无统一发芽测定方法及国家标准,种子质量控制无法可依的现状,借鉴《国际种子检验规程》(ISTA)1996版中发芽试验和GB/T3543.4-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的指标,对影响大麻种子发芽试验结果的影响因子:温度、发芽床及部分指标测定进行了研究。初步得出大麻种子发芽试验的技术规程,为大麻种子检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大麻 种子 发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AFLP分析的大麻干叶DNA快速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尊红 陈璇 +5 位作者 郭鸿彦 许艳萍 张庆滢 郭孟璧 伍菊仙 杨明 《中国麻业科学》 2010年第3期170-175,182,共7页
基因组DNA提取是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的一项基础技术,而高质量DNA是AFLP试验成功的关键。本研究在传统CTAB法的基础上进行4种处理来提取大麻干叶片基因组DNA,以β-巯基乙醇,PVP-40和抗坏血酸不同组合及浓度为因素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 基因组DNA提取是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的一项基础技术,而高质量DNA是AFLP试验成功的关键。本研究在传统CTAB法的基础上进行4种处理来提取大麻干叶片基因组DNA,以β-巯基乙醇,PVP-40和抗坏血酸不同组合及浓度为因素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4种处理中,采用在提取液添加2%β-巯基乙醇(V/V)和3%PVP-40(M/V)提取的DNA质量最高,无褐化,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OD260/OD280为1.8~2.0,经酶切消化,AFLP-PCR扩增的带型清晰稳定,重复性好,说明这种改进DNA提取方法适于大麻AFLP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 干叶 基因组DNA A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LP技术在大麻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尊红 郭鸿彦 +2 位作者 郭孟璧 曾民 杨明 《中国麻业科学》 2009年第5期296-300,共5页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技术是建立在RFLP标记和PCR技术的基础上,利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的不同长度检测DNA多态性的一种DNA指纹分析技术。本文对AFLP技术在大麻遗传研究中的应用做了较为全面,...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技术是建立在RFLP标记和PCR技术的基础上,利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的不同长度检测DNA多态性的一种DNA指纹分析技术。本文对AFLP技术在大麻遗传研究中的应用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LP 大麻 遗传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措施对大麻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伍菊仙 杨明 +3 位作者 郭孟璧 李建成 李鸿 郭鸿彦 《中国麻业科学》 2010年第2期94-98,共5页
不同大麻材料的THC含量,在不同的种植模式、播种时期、肥料、光照因素的影响下,低毒材料都〈0.3%。高毒材料仍〉0.3%。同种大麻材料的THC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减小有增加的趋势,但变幅值很小,为0.01~0.043;随播种时期的推迟... 不同大麻材料的THC含量,在不同的种植模式、播种时期、肥料、光照因素的影响下,低毒材料都〈0.3%。高毒材料仍〉0.3%。同种大麻材料的THC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减小有增加的趋势,但变幅值很小,为0.01~0.043;随播种时期的推迟,含量降低。正常播期范围内的变幅值为0.011—0.048,过晚播种的两个处理较正常播期的低出的值最高达0.505;施用复合肥后THC含量增加,但变幅很小,增加值仅为0.024-0.039;遮荫能明显降低大麻植株的THC含量。总之,栽培措施虽然对THC含量有一定影响,但其含量变化幅度皆不大(0.01-0.048),即最高变化值为0.048,参试的2个低毒品种依然保持其低毒性。3个材料的CBN含量在各种处理下均极低,甚至未检出,CBD含量在各种处理后变化不定。无规律可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 大麻酚类物质 四氢大麻酚(THC) 栽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顶枯现象与原因的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伍菊仙 杨明 +3 位作者 郭孟璧 许艳萍 邓文品 郭鸿彦 《中国麻业科学》 2010年第1期30-32,44,共4页
对大麻顶枯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不同熟期的大麻材料顶枯率表现为晚熟﹥早熟﹥极早熟,种植密度小的顶枯率﹥种植密度大的,有顶枯发生和没有顶枯发生的地块土样的测定结果显示,土壤中的大量元素差别不大,微量元素则差别很大,尤其以Na、S... 对大麻顶枯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不同熟期的大麻材料顶枯率表现为晚熟﹥早熟﹥极早熟,种植密度小的顶枯率﹥种植密度大的,有顶枯发生和没有顶枯发生的地块土样的测定结果显示,土壤中的大量元素差别不大,微量元素则差别很大,尤其以Na、S、Ca、Mg差异最大,有顶枯发生的地块土壤Na、S含量明显高于没有顶枯发生的地块,Ca、Mg含量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 顶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纤维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11
作者 伍菊仙 郭孟璧 +5 位作者 杨明 张庆滢 陈璇 许艳萍 郭蓉 郭鸿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32-2437,共6页
选择9个不同来源的大麻近交系为材料作完全双列杂交,分析72个杂交F1代5个纤维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供试材料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株高的除外)、反交效应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同一性状各亲本间及同一... 选择9个不同来源的大麻近交系为材料作完全双列杂交,分析72个杂交F1代5个纤维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供试材料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株高的除外)、反交效应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同一性状各亲本间及同一亲本各性状间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均差异明显;株高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茎粗、分枝率、原麻产量和束纤维断裂比强度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根据杂交子代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从72个杂交组合中初选B145×A001、A001×B198、A005×B111、B145×C197、B172×B198为优良杂交组合,A001、B111、B145和B198为优良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 完全双列杂交 配合力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免耕高留茬抛秧稻氮素吸收、运转和子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3
12
作者 刘代银 伍菊仙 +2 位作者 任万军 吴锦秀 杨文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4-521,共8页
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了氮肥运筹对免耕高留茬抛秧稻氮素吸收、运转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水稻吸氮增多,转移到穗部的比例下降、滞留在叶片中的比例增加,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产谷效率下降。增施氮肥提高了糙米率、精米... 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了氮肥运筹对免耕高留茬抛秧稻氮素吸收、运转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水稻吸氮增多,转移到穗部的比例下降、滞留在叶片中的比例增加,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产谷效率下降。增施氮肥提高了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上升。随施氮量的增加,淀粉RVA谱特征的最高粘度和崩解值降低,消减值和糊化温度升高。基:蘖:穗肥比为7:0:3和4:3:3处理提高了氮素农学效率、稻米蛋白质含量、消减值,降低了最高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运筹 品质 免耕 抛秧 秸秆还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免耕高留茬抛秧稻干物质积累、运转和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任万军 伍菊仙 +3 位作者 卢庭启 吴锦秀 杨文钰 彭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166,共5页
以"富优1号"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不同施氮量和氮肥配比研究了氮肥运筹对免耕高留茬抛秧稻干物质积累、运转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日产干物重和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大;干物质在叶片中的分配率... 以"富优1号"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不同施氮量和氮肥配比研究了氮肥运筹对免耕高留茬抛秧稻干物质积累、运转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日产干物重和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大;干物质在叶片中的分配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茎鞘和穗中的分配率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干物质在叶片中的分配率以10∶0∶0和7∶3∶0的氮肥配比处理较7∶0∶3和4∶3∶3处理高,在穗中的分配率则是后两者较前两者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运筹 干物质 免耕 抛秧 秸秆还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