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白肋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及与国内外烟叶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瑞云 樊在斗 +5 位作者 周海燕 孙红恋 徐发华 孙军伟 杨金鹄 史宏志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4年第1期108-112,共5页
为了解云南白肋烟中性香气物质组成特点及与国内外重要烟区白肋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异同,收集了我国云南8个样点及四川、湖北、重庆及美国、马拉维产区白肋烟样品,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样品的中性香气物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肋烟类... 为了解云南白肋烟中性香气物质组成特点及与国内外重要烟区白肋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异同,收集了我国云南8个样点及四川、湖北、重庆及美国、马拉维产区白肋烟样品,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样品的中性香气物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肋烟类胡萝卜素类总量美国产区的含量最高,苯丙氨酸类、西柏烷类、棕色化产物类及除新植二烯外香气物质总量均是重庆的含量最高。聚类分析将所有样品分为2类,75%的云南样点与马拉维产区为一类,其类胡萝卜素类物质和苯丙氨酸类总量均略大于马拉维产区烟叶中的含量,其余样点则与美国产区为一类,除类胡萝卜素类物质低于美国产区烟叶中的含量外,其余各成分含量均高于美国产区烟叶中的含量。总的来说,云南白肋烟与马拉维白肋烟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产地 中性香气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肋烟TN86晾制期可溶性蛋白质、总游离氨基酸、PRO、MDA含量动态初探 被引量:10
2
作者 柴家荣 李天飞 +6 位作者 杨宏光 尚志强 刘敬业 雷丽萍 黄学跃 管仕军 字正东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40-42,共3页
TN86晾制期可溶性蛋白质和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是随叶位升高而增加、随晾制进程而变动的单峰曲线,且彼此相关联,峰期在3d或4d,下、中、上各叶位降幅最大的时间分别在6~9、9~12、15~18d;脯氨酸(PRO)的含量虽然也随晾制进程而变动,随叶... TN86晾制期可溶性蛋白质和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是随叶位升高而增加、随晾制进程而变动的单峰曲线,且彼此相关联,峰期在3d或4d,下、中、上各叶位降幅最大的时间分别在6~9、9~12、15~18d;脯氨酸(PRO)的含量虽然也随晾制进程而变动,随叶位升高而增加,但叶位间的差距大,是峰值高、峰域较宽的单峰曲线,这与其生理作用有关,丙二醛(MDA)的含量随叶位升高而增加、随晾制进程而下降。晾制21d后总游离氨基酸含量1.5%~2.4%,属优质白肋烟最适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晾制 可溶性蛋白质 总游离氨基酸 脯氨酸 烟叶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营养对白肋烟叶绿体色素、化学成分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柴家荣 尚志强 +4 位作者 戴福斌 黄学跃 杨宏光 雷丽萍 管仕军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6年第2期5-9,共5页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营养对白肋烟叶绿体色素、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水平及氮、磷、钾比例与白肋烟叶绿体色素、内在化学成分关系密切。叶绿体色素含量与施N水平,N:P2O5和N:K2O比例呈正相关,三要素对叶绿素、叶绿素a...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营养对白肋烟叶绿体色素、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水平及氮、磷、钾比例与白肋烟叶绿体色素、内在化学成分关系密切。叶绿体色素含量与施N水平,N:P2O5和N:K2O比例呈正相关,三要素对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的影响作用为N>K>P。施N水平和N:P2O5、N:K2O比例与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而与总糖、还原糖、施木克值、糖/碱、氮/碱呈负相关,三要素对总糖的影响为N>P>K,而对还原糖、烟碱、总氮、蛋白质的影响是N>K>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叶绿体色素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叶数对白肋烟叶片物理特性及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红恋 史宏志 +4 位作者 孙军伟 周海燕 褚睿 字萍 王涵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25,共5页
以白肋烟TN 8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留叶数对白肋烟叶片的物理特性、经济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留叶数的增多,叶质重、单叶重和梗重都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烟叶的含梗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 以白肋烟TN 8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留叶数对白肋烟叶片的物理特性、经济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留叶数的增多,叶质重、单叶重和梗重都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烟叶的含梗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留叶数为18片时,各个部位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均最大,留叶数为27片时最小.还原糖和烟碱含量逐渐降低,烟碱含量在留叶数为18片和21片时较高,27片时在适宜范围内,24片叶较优;总糖含量表现为先下降再升高的趋势,总氮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氮碱比逐渐升高;糖碱比逐渐升高,两糖比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以留叶数为24片时,两糖比最高.随留叶数的增加,产量逐渐增加,产值和中等烟比例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均价和上等烟比例为先降后升再降趋势,均以24片最高.综合各项指标,白肋烟TN86以留叶数24片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叶数 白肋烟 物理特性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烟碱转化株鉴别标准的白肋烟品种改良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孙红恋 周海燕 +5 位作者 王瑞云 宋莹丽 孙军伟 王新中 轩书章 史宏志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62,共7页
为明确不同转化株鉴别标准的科学性,探讨基于不同转化株鉴别标准的白肋烟品种改良效果。在采用不同烟碱转化株鉴别标准对TN86进行改良的基础上,对不同改良种的烟叶经济性状、烟碱转化率和TSNAs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以烟碱转化率... 为明确不同转化株鉴别标准的科学性,探讨基于不同转化株鉴别标准的白肋烟品种改良效果。在采用不同烟碱转化株鉴别标准对TN86进行改良的基础上,对不同改良种的烟叶经济性状、烟碱转化率和TSNAs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以烟碱转化率低于2.5%作为选择标准得到的改良种1(PNC<2.5)烟碱转化率稳定,上部叶比常规种低37.7%,中部叶低38.3%;总TSNAs含量低,比常规种低17.9%;产量、产值及上中等烟比例也明显优于其他改良种,且后代变异系数最小。改良种2(PNC<3)和改良种3(PNC<5)的烟碱转化性状分离明显,TSNAs含量较高。综合来说,烟株烟碱转化率2.5%作为区别转化株和非转化株的标准较为可靠,选择PNC<2.5的烟株进行留种或制种可以保证后代群体中出现转化株的频率最低,能够更有效地降低降烟碱含量和烟草特有亚硝胺的形成和积累,提高烟叶的香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转化株 鉴别标准 白肋烟 品种改良 烟草特有亚硝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肋烟干物质和氮素营养田间积累动态与基追比和追肥时期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靳双珍 刘国顺 +6 位作者 闫新甫 史宏志 褚睿 程龙 轩书章 沈广材 张春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4,共5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基追比和追肥时期对白肋烟干物质积累,总氮和烟碱积累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烟株干物质积累速度在各生育期内均表现为高追肥处理大于低追肥处理,且基追比例相同时,在移栽后30d内,推迟追肥时期有利于烟株的...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基追比和追肥时期对白肋烟干物质积累,总氮和烟碱积累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烟株干物质积累速度在各生育期内均表现为高追肥处理大于低追肥处理,且基追比例相同时,在移栽后30d内,推迟追肥时期有利于烟株的干物质积累。白肋烟总氮含量随生育期的推进而降低,但随着追肥量的增加和追肥时期的推迟,总氮含量下降幅度减缓。烟碱含量随生育期的推进而增加,在栽后75d出现一个积累高峰,随追肥量的增大和追肥时期的延迟烟碱含量增加,其中上部叶烟碱含量变化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基追肥比例 追肥时期 干物质 总氮 烟碱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砍收时期对白肋烟上部叶晾制前后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孙红恋 赵田 +6 位作者 周海燕 孙军伟 字萍 宋莹丽 王瑞云 吴疆 史宏志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5-150,共6页
以白肋烟TN 86为材料,研究了砍收期对晾制前后上部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晾制前总氨基酸含量为124.47-140.78 mg/g,以酪氨酸含量和比例较高,在各个砍收时期天冬氨酸含量为7.78-11.16 mg/g,表现为打顶后4周〉6周〉5周〉3周〉2周... 以白肋烟TN 86为材料,研究了砍收期对晾制前后上部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晾制前总氨基酸含量为124.47-140.78 mg/g,以酪氨酸含量和比例较高,在各个砍收时期天冬氨酸含量为7.78-11.16 mg/g,表现为打顶后4周〉6周〉5周〉3周〉2周。晾制前甘氨酸和苏氨酸与砍收时期相关性达显著水平。晾制后总氨基酸含量为73.78-97.77 mg/g,以天冬氨酸比例和含量较高,在各个砍收时期天冬氨酸含量为23.73-31.25 mg/g,以打顶后2周砍收的含量较高,打顶后4周砍收比例较高。天冬氨酸在晾制前含量和比例不高,晾制后却大幅度上升。晾制后甘氨酸、苏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与砍收期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天冬氨酸、组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和总氨基酸与砍收期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砍收时期对晾制后氨基酸含量影响大于晾制前。打顶后2周砍收有利于上部叶天冬氨酸积累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上部叶 砍收时期 氨基酸 晾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白肋烟叶绿体色素及相关致香物差异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柴家荣 雷丽萍 +3 位作者 汪安云 夏振远 子宏伟 管仕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68-1471,共4页
采用改进后的Arnon法及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探索不同自肋烟品种叶绿体色素及相关致香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成熟时品种间叶绿素含量0.623—0.735mg/g,变异系数7.07%;类胡萝h素含量0.169—0.217mg/g,变异系数11.8... 采用改进后的Arnon法及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探索不同自肋烟品种叶绿体色素及相关致香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成熟时品种间叶绿素含量0.623—0.735mg/g,变异系数7.07%;类胡萝h素含量0.169—0.217mg/g,变异系数11.82%;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2.887—4.336,变异系数18.0r7%;不同品种间叶绿素/类胡萝h素比值差异〉类胡萝卜素〉叶绿素。调制后品种间叶绿素裂解的产物含量148.12—230.01n,g/g,变异系数17.39%;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53.036—91.344mg/g,变异系数23.33%;品种间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差异〉叶绿素裂解的产物;综合结果,TN90、Kyg07品种成熟时叶绿素含量略低,但类胡萝卜素含量略高,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低,比叶重较适宜,晾制后相应降解的致香物多,更有利烟叶香气品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品种 叶绿体色素 致香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肋烟新品种云白3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柴家荣 管仕军 +3 位作者 字萍 张晨东 轩书章 王涵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4年第4期1-5,共5页
云白3号是采用常规杂交选择途径而育成的白肋烟新品种,2010年经全国烟草新品种农业评审,2012年通过全国烟草新品种审定。该品种生长整齐,长势强,有效叶较多,农艺性状表现较好。较耐肥,适应性较强。高抗TMV,中抗黑胫病,中感南方根结线虫... 云白3号是采用常规杂交选择途径而育成的白肋烟新品种,2010年经全国烟草新品种农业评审,2012年通过全国烟草新品种审定。该品种生长整齐,长势强,有效叶较多,农艺性状表现较好。较耐肥,适应性较强。高抗TMV,中抗黑胫病,中感南方根结线虫病,感赤星病。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较优。全国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产值在4省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丰产性。烟叶总体外观质量、物理特性略优于对照,化学成分协调性、感官质量与对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云白3号 选育 特征特性 Yunbai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肋烟品种田间性状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雷丽萍 字萍 +4 位作者 柴家荣 汪安云 王涵 夏振远 管仕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2期5219-5223,共5页
[目的]综合鉴定引进云南白肋烟品种资源田间性状,为品种的选育及利用奠定科学依据。[方法]以大面积种植品种TN86为对照,结合田间植物学、农艺、产量性状进行外观质量评价及内在化学成分分析。[结果]B49、B64、CSC220、CSC224生长较整齐... [目的]综合鉴定引进云南白肋烟品种资源田间性状,为品种的选育及利用奠定科学依据。[方法]以大面积种植品种TN86为对照,结合田间植物学、农艺、产量性状进行外观质量评价及内在化学成分分析。[结果]B49、B64、CSC220、CSC224生长较整齐、成熟集中、长势强表现较好。有效叶B64最多,B49、Clay102、CSC220、CSC224接近CK。平均产量B10、B151、Clay102、B37、B49超过CK,其他品种产量低于CK。晾制后烟叶B37、B64、Clay102、CSC220、CSC254成熟度好、叶片结构疏松、叶面展或舒展、光泽明亮或亮,外观质量较好,B10、B151、T11406成熟度差、叶片结构较密、光泽较暗,外观质量较差。化学成分B10、B151总糖、还原糖偏高,比例欠协调,;B37、B64、Clay102、CSC220、CSC221、SCS254各成分含量适宜,比例较协调。[结论]综合性状以B37、B64、Clay102、CSC220较优,其次是B49、CSC224、SCS254,其他品种表现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品种 田间性状 外观质量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肋烟品种TN86引种试验示范 被引量:10
11
作者 柴家荣 李天飞 +4 位作者 雷丽萍 黄学跃 管仕军 程政文 米建华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3年第3期42-46,共5页
TN86品种1989年从美国引进,经过田间观察、品种比较试验、小面积示范及内、外在质量鉴定工业验证,该品种各性状表现稳定,田间长势整齐,一致性好,封顶株高115cm,有效叶数22片,腰叶长椭圆形,长72.5cm,宽31.5cm,茎围11.5cm,节距5.5cm,株形... TN86品种1989年从美国引进,经过田间观察、品种比较试验、小面积示范及内、外在质量鉴定工业验证,该品种各性状表现稳定,田间长势整齐,一致性好,封顶株高115cm,有效叶数22片,腰叶长椭圆形,长72.5cm,宽31.5cm,茎围11.5cm,节距5.5cm,株形紧凑。苗期65~70d,大田生育期95d,成熟集中,易于砍收晾制。生长前期稍慢,中后期较快,耐肥水,适应性较强。中抗TMV,抗黑胫病、赤星病及青枯病。多年异地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产量较对照和其它品种高2.52%~13.37%,均价高8.76%~39.38%,上等烟高7.7~17.8个百分点。外观品质较好,内在化学成分适宜,比例较协调,香型特点明显,香气量尚足,综合评吸指标优于其它品种。具有良好的农业经济效益和工业利用价值。2001年8月通过云南省烟草品种审评委员会审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品种 TN86 引种试验 性状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肋烟TN86晾制期PPO、POD活性及总酚、类黄酮含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柴家荣 李天飞 +6 位作者 杨宏光 尚志强 刘敬业 雷丽萍 黄学跃 字正东 管仕军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3年第1期31-33,共3页
TN86晾制期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是随晾制进程而增加的双峰曲线,第一峰域矮而小、时值短、在0~6d,第二峰域高而宽大、时值长、在6~21d,酶的活动主要在6d后烟叶的变褐期;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是随晾制进程而变动的双峰曲线,3d与6d时为... TN86晾制期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是随晾制进程而增加的双峰曲线,第一峰域矮而小、时值短、在0~6d,第二峰域高而宽大、时值长、在6~21d,酶的活动主要在6d后烟叶的变褐期;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是随晾制进程而变动的双峰曲线,3d与6d时为高峰期,且第一峰值比第二峰值高,其活动主要在烟叶的凋萎期,其次才是变黄期,PPO与POD活性均随叶位升高而增大。总酚与类黄酮的含量都随晾制进程而下降,随叶位升高而增添,其含量变化稍滞后于PPO的活性动态,证实二者密切相关;晾制后各叶位总酚含量为0.35%~0.58%,属优质白肋烟相应指标,证明本研究的晾制技术规范切实可行,保持了白肋烟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黄酮 白肋烟 晾制 多酚氧化酶 总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营养及磷钾比对白肋烟产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柴家荣 戴福斌 +7 位作者 李天飞 杨宏光 尚志强 郭生云 黄学跃 殷端 管仕军 字正东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0-25,共6页
N,P,K是烟草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其对产质量及效益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本研究结果表明,产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随K的增加呈下降趋势,3要素对产量的影响作用N>K>P;上中等烟比例随施P量增加呈下降趋势,施N以360kg/hm2为高,施K以N... N,P,K是烟草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其对产质量及效益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本研究结果表明,产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随K的增加呈下降趋势,3要素对产量的影响作用N>K>P;上中等烟比例随施P量增加呈下降趋势,施N以360kg/hm2为高,施K以N∶K为1∶2的高,其影响作用P>K>N;均价随施P量增加有下降趋势,施N以360kg/hm2为高,施K以N∶K为1∶2的最高;内外在品质以处理组合4最好。从优质、高效、低成本考虑,综合试验结果,以施N300kg/hm2,P2O5150~300kg/hm2,K2O600kg/hm2,N∶P2O5∶K2O=1∶0.5~1∶2为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氮素营养 磷钾比例 质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