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种甘蔗汁酿造的银朗姆酒中杂醇油含量测定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松磊 杨华峰 +4 位作者 于淑娟 曾新安 朱思明 万行海 刘加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7-140,共4页
为探索酿酒原料对银朗姆酒中杂醇油含量的影响,采用冷汁生石灰澄清法对甘蔗汁进行处理,经18℃低温发酵和蒸馏后,选取中间蒸馏组分,调配成40%(V/V)的基础酒,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银朗姆酒中异戊醇含量最高,占杂... 为探索酿酒原料对银朗姆酒中杂醇油含量的影响,采用冷汁生石灰澄清法对甘蔗汁进行处理,经18℃低温发酵和蒸馏后,选取中间蒸馏组分,调配成40%(V/V)的基础酒,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银朗姆酒中异戊醇含量最高,占杂醇油总量的46.70%-63.22%;其次为正丙醇和异丁醇,分别占20.26%-36.08%和14.47%~15.87%;正丁醇和正戊醇含量较低。6种蔗汁原料酒中,大黑熊品种的银朗姆酒中杂醇油含量最高,达到389.54mg/L,其次是蔗94128(316.91mg/L)、台优(312.27mg/L)、粤00236(295.83mg/L),含量较低的为台22(254.76mg/L)和桂00122(239.48mg/L)。本方法可快速、准确检测银朗姆酒中杂醇油的含量,用以选择适宜酿酒的甘蔗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发酵 银朗姆酒 杂醇油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含糖量和二氧化硫对冰红酒挥发酸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华峰 杜文华 刘忠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7-179,共3页
主要研究了在不同初始发酵糖度和SO2添加量的条件下,冰酒发酵过程中挥发酸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葡萄汁初始糖度越高,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其挥发酸也越高;当SO2添加量在30~100mg/L之间时,挥发酸含量随着SO2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当SO2添... 主要研究了在不同初始发酵糖度和SO2添加量的条件下,冰酒发酵过程中挥发酸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葡萄汁初始糖度越高,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其挥发酸也越高;当SO2添加量在30~100mg/L之间时,挥发酸含量随着SO2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当SO2添加量为150mg/L时,挥发酸反而比添加30mg/L时有所上升。葡萄汁初始糖度和SO添加量明显影响冰红酒发酵过程中挥发酸的产生和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度 二氧化硫 挥发酸 冰红酒 赤霞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德钦产区野生酵母菌株的耐受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胜 刘品何 +3 位作者 韩宁 商敬敏 秦绍智 赵新节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3年第6期10-13,共4页
对分离自云南德钦产区的10株野生酵母菌株进行了耐受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酵母菌株的耐受性有显著差异,菌株YE-3和YE-4的综合耐受力较强,均能分别在含糖量高于700 g/L、酒精度12.0%、含SO2700 mg/L、氯化钠浓度100 g/L、高温50℃、低温... 对分离自云南德钦产区的10株野生酵母菌株进行了耐受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酵母菌株的耐受性有显著差异,菌株YE-3和YE-4的综合耐受力较强,均能分别在含糖量高于700 g/L、酒精度12.0%、含SO2700 mg/L、氯化钠浓度100 g/L、高温50℃、低温5℃、pH低于1.5或高于12.5的液体培养基中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酵母 耐受性 云南德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柑果酒的酿造与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卫莹 罗彩连 +2 位作者 杨华峰 刘忠义 潘勇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7期126-130,共5页
研究了菌种与温度对酿造芦柑果酒的影响以及果胶酶对芦柑果酒澄清的影响,同时,萃取了葡萄酒酵母与酿酒酵母发酵的果酒香气物质,并结合GC/MS对芦柑果酒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酵母均能在72h内完成发酵,但葡萄酒酵母起始发酵... 研究了菌种与温度对酿造芦柑果酒的影响以及果胶酶对芦柑果酒澄清的影响,同时,萃取了葡萄酒酵母与酿酒酵母发酵的果酒香气物质,并结合GC/MS对芦柑果酒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酵母均能在72h内完成发酵,但葡萄酒酵母起始发酵速度快,总酸产量比酿酒酵母高0.5g/L,而挥发酸产量低于酿酒酵母。18℃~28℃范围内,温度越高,发酵越快,挥发酸也越高,而最终产酒率和总酸基本一致。果胶酶用量为22μ/mL^26μ/mL可以得到较好的澄清效果。葡萄酒酵母酿造的果酒中共鉴定出香气物质13种,其中相对含量占1%以上的物质分别是3-甲基丁醇37.64%,苯乙醇25.97%,2-甲基丁醇20.08%和2,3-丁二醇6.5%。酿酒酵母酿造的果酒中共鉴定出香气物质14种,其中相对含量占1%以上的物质分别是3-甲基丁醇34.28%,苯乙醇42.57%,2-甲基丁醇15.72%和2,3-丁二醇1.9%。葡萄酒酵母酿造的芦柑果酒香气突出,明显优于酿酒酵母酿造的果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柑 果酒 挥发酸 澄清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分析的葡萄酒品质鉴别技术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华峰 杨勇 +3 位作者 俞凡 董勤 刘加强 杨明挚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3期28-32,共5页
该文对同一品种酿酒葡萄酿制的不同档次干红葡萄酒进行了拉曼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并分析光谱扫描图谱、数据与葡萄酒品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紫外可见光谱扫描(200nm^800nm)的光谱图及其参数与葡萄酒... 该文对同一品种酿酒葡萄酿制的不同档次干红葡萄酒进行了拉曼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并分析光谱扫描图谱、数据与葡萄酒品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紫外可见光谱扫描(200nm^800nm)的光谱图及其参数与葡萄酒品质的相关性和重现性最好,进一步的技术细化后可以作为葡萄酒品质鉴定的一种辅助手段。采用萃取物的拉曼光谱谱图及拉曼峰参数与葡萄酒品质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提供的信息量较少;红外光谱由于上样量难于准确控制以及结果分析较为复杂,在应用中受到较大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光谱分析仪 葡萄酒品质鉴别技术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代尔、雷司令冰葡萄酒挥发性物质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秦绍智 史涛涛 +1 位作者 杨华峰 赵新节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2年第1期10-13,共4页
为探讨冰葡萄酒香气物质的品种差异性,选用云南德钦产区威代尔和雷司令品种酿制的冰葡萄酒,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冰酒中的挥发性物质,用GC/MS法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从威代尔冰酒中共鉴定出59种挥发性物质,包括8种醇类(33.89%)、18种酯类(... 为探讨冰葡萄酒香气物质的品种差异性,选用云南德钦产区威代尔和雷司令品种酿制的冰葡萄酒,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冰酒中的挥发性物质,用GC/MS法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从威代尔冰酒中共鉴定出59种挥发性物质,包括8种醇类(33.89%)、18种酯类(24.55%)、4种羧酸类(4.3%)、5种杂环类(7.68%)、6种醛类(7.28%)、7种烷烃(4.7%),3种酚(2.06%)、2种酮(2.4%)和6种苯环类物质(12.06%);从雷司令冰酒中共鉴定出33种挥发性物质,包括4种醇类(34.89%)、12种酯类(47.94%)、1种杂环类(0.25%)、12种烷烃类(3.82%)、1种酚类(0.11%)和3种苯环类(2%)物质。两者最大差异性表现在雷司令冰酒中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高于威代尔冰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代尔 雷司令 冰酒 挥发性物质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冰酒考察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加强 赵新节 +1 位作者 杨华峰 刘涛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8年第4期70-73,共4页
冰酒(icewine)是指以成熟后延迟至自然冰冻状态采收的葡萄为原料酿造而成的甜型葡萄酒。由于冰葡萄原料对自然条件要求苛刻,采摘条件要求高,而且酿造过程中出酒少,因此冰酒自然就酒成了葡萄酒中的珍品。世界上具备冰酒生产条件的... 冰酒(icewine)是指以成熟后延迟至自然冰冻状态采收的葡萄为原料酿造而成的甜型葡萄酒。由于冰葡萄原料对自然条件要求苛刻,采摘条件要求高,而且酿造过程中出酒少,因此冰酒自然就酒成了葡萄酒中的珍品。世界上具备冰酒生产条件的国家和地区极少,传统上只有德国、奥地利和加拿大3个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冰酒 酿造过程 葡萄酒 生产条件 自然 冰葡萄 奥地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胶酶在水晶干白酿造中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秦伟帅 杨华峰 +2 位作者 王玉峰 孙传艳 赵新节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1-112,共2页
通过果胶酶对干白葡萄酒干浸出物影响的研究,初步探讨了适合干白酿造的果胶酶添加量。结果表明:延迟果皮浸渍时间有利于提高干浸出物含量。50mL/t和100mL/t的果胶酶添加量有利于白葡萄果浆的澄清,其澄清效果差别不大,可提高葡萄酒品质,... 通过果胶酶对干白葡萄酒干浸出物影响的研究,初步探讨了适合干白酿造的果胶酶添加量。结果表明:延迟果皮浸渍时间有利于提高干浸出物含量。50mL/t和100mL/t的果胶酶添加量有利于白葡萄果浆的澄清,其澄清效果差别不大,可提高葡萄酒品质,但不利于干浸出物浸提。100mL/t果胶酶配合皂土对干白葡萄酒下胶澄清效果最好,可提高出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酶 干白 酿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