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山核桃在祥云县种植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闫生杰 章慧英 徐安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7期221-224,共4页
利用1958—2017年祥云县国家基本气象站资料以及2007—2017年鹿鸣乡多要素自动气象站数据,开展美国山核桃种植的气候适应性研究,分析日照、降雨、温度等气象因素对美国山核桃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在17.0℃左右,极端最低... 利用1958—2017年祥云县国家基本气象站资料以及2007—2017年鹿鸣乡多要素自动气象站数据,开展美国山核桃种植的气候适应性研究,分析日照、降雨、温度等气象因素对美国山核桃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在17.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3.6℃以上,平均年降雨量567 mm以上,年日照时数2 000~2 409 h,海拔低于1 700 m,缓坡地、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灌溉和交通便利的区域适宜种植推广美国山核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山核桃 种植 气候适应性 祥云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断山系云岭余脉点苍山东西侧小时降水特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苏锦兰 李建 +1 位作者 杨桂荣 杨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4,共8页
利用横断山系云岭余脉点苍山东西侧两个国家级气象台站2005-2012年逐小时降水量数据,详细分析东侧和西侧降水特性及差异。结果表明点苍山东西侧多年平均降水气候态相似,两侧年降水量接近,降水季节演变一致,但小时尺度的降水变化却存在... 利用横断山系云岭余脉点苍山东西侧两个国家级气象台站2005-2012年逐小时降水量数据,详细分析东侧和西侧降水特性及差异。结果表明点苍山东西侧多年平均降水气候态相似,两侧年降水量接近,降水季节演变一致,但小时尺度的降水变化却存在明显差异:降水量和降水频次日变化在东侧以单峰型为主,西侧则双峰型变化显著;东西侧均存在后半夜降水量和降水频次高峰,主要由持续6 h及以上的长时降水事件引起,且该高峰对总降水量的贡献东侧略大于西侧、持续时间东侧略长于西侧;西侧在午后至傍晚出现另一个降水量和降水频次高峰,一般由持续6 h以下的中、短时降水事件造成;累积小时降水量和降水频次的最大值东西侧均于凌晨出现,出现时间东侧滞后于西侧3 h;累积小时降水量的最小值东侧出现于傍晚、西侧则在正午发生,而累积小时降水频次的最小值东西侧均出现在正午前后。小时雨强日变化西侧较东侧强烈,尤其是夜间,西侧存在21时和03-04时大雨强时段,东侧雨强则缓慢变化于清晨07-08时达最大。这种小时降水特性的东西差异受点苍山地形影响,南北走向高大山脉的特殊地形使两侧下垫面辐射差异在傍晚达最大,辐射强的西侧容易形成降水量、降水频次、小时雨强的傍晚高峰。该区域降水特性的不均匀分布使其成为西南复杂地形区气候区域差异的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苍山 日变化 降水量 降水频次 小时雨强 降水事件 东侧 西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廓线雷达反演大气比湿廓线的初步试验 被引量:15
3
作者 孙康远 阮征 +2 位作者 魏鸣 葛润生 董保举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7-415,共9页
基于湍流散射理论,运用边界层风廓线雷达(WPR)联合RASS(Radio Acoustic Sounding System),GPS/PWV(Global Position System/Precipitable Water Vapor)进行全遥感系统的大气比湿廓线反演试验,并对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利用2011年8—9月云... 基于湍流散射理论,运用边界层风廓线雷达(WPR)联合RASS(Radio Acoustic Sounding System),GPS/PWV(Global Position System/Precipitable Water Vapor)进行全遥感系统的大气比湿廓线反演试验,并对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利用2011年8—9月云南大理综合探测试验数据的反演结果与探空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WPR联合探空的温度廓线和起始边界比湿(q_0)反演大气比湿廓线,与探空大气比湿廓线相比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标准差为0.84 g·kg^(-1),误差随高度增加呈递增趋势;WPR联合RASS,GPS/PWV数据反演大气比湿廓线,与探空大气比湿廓线的标准差为0.85 g·kg^(-1)。参加反演的数据中,折射指数结构常数C_n^2与谱宽σ_(turb)~2对反演影响最大,反演算法中大气折射指数梯度M符号的判断对反演精度也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大气比湿廓线 大气折射指数梯度 折射指数结构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