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数民族农科大学生培养现状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周玲 熊思远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6-118,共3页
文章针对少数民族较多的云南省的农科大学生在校层次比例、专业和学习情况以及民族文化保持等方面,进行了调研,找出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看法,对促进边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农科 大学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认识与网络道德教育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泽泉 钟金雁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2-115,共4页
互联网在高校的发展和应用,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道德意志、道德规范、道德行为等方面都产生极大的影响,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取新的对策和措施,加强大学生的网络... 互联网在高校的发展和应用,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道德意志、道德规范、道德行为等方面都产生极大的影响,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取新的对策和措施,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伦理道德 影响 网络道德教育 对策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构建特困民族社会保障制度的特殊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唐新民 王庆玲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7-101,共5页
云南的特困民族包括居住在边境一线的少数民族、人口较少民族和“直过”民族,在这部分人群中已经实行包括实施救灾救济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农村特困救助工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部分特殊保障措施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促进当地民... 云南的特困民族包括居住在边境一线的少数民族、人口较少民族和“直过”民族,在这部分人群中已经实行包括实施救灾救济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农村特困救助工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部分特殊保障措施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促进当地民族的生活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些地区现在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在扩大,为体现社会公平、达到共同富裕、加快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优先对这些地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将传统的保障制度和现代保障制度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特困民族 社会保障 特殊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教育发展 为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南丽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258-260,共3页
人类进入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后,教育和人才在社会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日益凸现。教育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是开拓、创造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加快发展云南教育,为全面建设云南的小康社会服务。
关键词 云南教育 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时间表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唐新民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0-93,共4页
作者分析了制定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时间表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提出了不同保障制度实施的具体时间表及总体时间表,并针对时间表的制定进行了具体的财力和农民承受能力分析。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社会保障 制度建设 时间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城镇化政策的演变及其绩效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洪波 罗宏翔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68,共5页
1978年以前云南省的工业发展方式和限制城乡要素流动的政策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1978年以后云南省调整了思路,城镇化政策经过3个阶段的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城镇化水平 南城 政策制约 绩效评价 要素流动 城乡 工业发展 云南 重大 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云南跨越式发展的哲学思考
7
作者 卢双喜 孙胜珍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12-14,共3页
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而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其核心又在于实现生产力的跨越。
关键词 云南 生产力 跨越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模式及其改革问题解析——兼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评价办法 被引量:46
8
作者 杨泽宇 李维昌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7-32,共6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考核模式与方法直接关系到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考核必须正确选择恰当的检测手段。思政课考试方法改革应遵循如下思路:着眼于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能力来设置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考核模式与方法直接关系到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考核必须正确选择恰当的检测手段。思政课考试方法改革应遵循如下思路:着眼于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能力来设置考试目标,突出对思维方式的考核;着眼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来设置考试目标,加大实践考核内容的权重;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理想来设置考试目标,实现考试的实效性与教育教学实效性的统一。当前的思政课考试应进行如下改革:突出卷面考核的实效性,重构“分数”对理论水平的评价路径;拓展实践考核的时空性,构建“分数”对实践水平的评价模式;将考核考试模式改革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总体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考试模式 思想政治素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少数民族社区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薇琳 侯丽萍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48-52,共5页
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是以特定的地域为空间,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小型社会,可以称之为"民族社区",其社区教育的内涵、外延以及类型目前和都市社区有很大的差别。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地区的社区教育关乎到整个国家、民族共同富... 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是以特定的地域为空间,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小型社会,可以称之为"民族社区",其社区教育的内涵、外延以及类型目前和都市社区有很大的差别。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地区的社区教育关乎到整个国家、民族共同富裕、发展的根本问题,应该引起学者和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社区教育 民族文化 宗教信仰 小康社会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高校院系资料室的改革与建设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慕琪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6-67,共2页
本文联系实际,探讨了高校院系资料室的改革与建设问题。
关键词 高校 资料室 改革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人力资本趋势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任新民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8-81,共4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已逐步显示出其资本化的趋势。这集中表现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广泛化,形成的多样化,使用的社会化及管理的法制化,适应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人力资本趋势需要加强竞争中的平等权,流动的合法权,权益的保护...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已逐步显示出其资本化的趋势。这集中表现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广泛化,形成的多样化,使用的社会化及管理的法制化,适应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人力资本趋势需要加强竞争中的平等权,流动的合法权,权益的保护权,社会保障中的享受权,政治的参与权的研究,增强农民工的维权意识、法制意识、信用意识和社保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人力资本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发展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看中国少数民族教育问题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金结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12,共5页
当前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没有能够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将有力地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实现民族文化发展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关键词 文化发展 民族性 时代性 民族教育问题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的中国认同意识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3
作者 何博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2-96,共5页
长期以来,在中华各民族人们的脑海中都客观地存在着一种忠诚、持久而且强烈的对“中国”的归属意识,即中国认同,它包含中华大地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国家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四项基本内涵,它受到来源于传统的具有既定性、持久性和可... 长期以来,在中华各民族人们的脑海中都客观地存在着一种忠诚、持久而且强烈的对“中国”的归属意识,即中国认同,它包含中华大地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国家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四项基本内涵,它受到来源于传统的具有既定性、持久性和可继承性的“被给予”因素和与后天的对现实利益需求的被满足程度密切相关的“选择”因素的制约,对各民族人们的中国认同有着重要影响,从“被给予”和“选择”两方面入手,强化各民族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的中国认同,对于构建边疆社会稳定与民族和谐、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中国认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职能配置 被引量:2
14
作者 纳麒 张劲松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共5页
县级政府职能是国家职能的直接投射和缩影 ,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现实基础。我国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职能配置要充分考虑民族因素、贫困因素和边疆因素。在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 ,政府职能和市场功能之间不仅是一种替代关系 ,而且是... 县级政府职能是国家职能的直接投射和缩影 ,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现实基础。我国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职能配置要充分考虑民族因素、贫困因素和边疆因素。在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 ,政府职能和市场功能之间不仅是一种替代关系 ,而且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只有合理地确定各自的行为边界 ,充分发挥其功能 ,才能促进两者的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政府职能 政府与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属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劲松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8-82,共5页
作者认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具有民族性、政治性与公共性三大属性,其中:民族性是通过发展民族关系、自治机关民族化、自治权以及政府过程等方面反映出来;政治性与民族性结合,在处理民族政治关系和构建民族政治秩序中表现出来;公共性... 作者认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具有民族性、政治性与公共性三大属性,其中:民族性是通过发展民族关系、自治机关民族化、自治权以及政府过程等方面反映出来;政治性与民族性结合,在处理民族政治关系和构建民族政治秩序中表现出来;公共性与民族性融合,通过管理主客体、公共权力、价值取向和公共利益等方面体现出来。民族性是最为突出的属性,是政治性、公共性的内核,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属性是民族性、政治性、公共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性 政治性 公共性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核心--学习中共十七大精神的体会 被引量:2
16
作者 纳麒 吕怀玉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2,共8页
邓小平理论开创性地回答了"什么才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进行了科学定... 邓小平理论开创性地回答了"什么才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进行了科学定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发展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执政理论,创新了发展理论,是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疆少数民族“中国认同”意识缘起初探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博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6-70,共5页
长期以来,在边疆少数民族人们的头脑中客观地存在着一种忠诚、持久而强烈"的中国认同"意识。儒家文化的相对先进性,其在时间维度的"与时俱进"和空间维度的"因地制宜",及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不断交融,为该... 长期以来,在边疆少数民族人们的头脑中客观地存在着一种忠诚、持久而强烈"的中国认同"意识。儒家文化的相对先进性,其在时间维度的"与时俱进"和空间维度的"因地制宜",及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不断交融,为该意识缘起奠定文化基础;统一多民族中国的不断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对中国代表权的争夺与实现,边疆少数民族人们心中"中国"祖国观念的形成,对边疆少数民族及其地区的有效管理的常态存在,为该意识缘起奠定政治基础;中华各民族人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同根"意识,现实中中华各民族的血脉相融,大杂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布局是其缘起的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 少数民族 中国认同 缘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文宇 李德甫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6-107,共2页
信息产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感应度和带动性都很高的产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些年来,我国的信息产业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实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与信... 信息产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感应度和带动性都很高的产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些年来,我国的信息产业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实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与信息产业强国相比,我国信息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依然较低。借鉴美国信息产业成功发展经验,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产业 发展经验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宗教问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国新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1-94,共4页
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 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以爱国主义为切入点,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民族问题 宗教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社会发展观——从社会发展动力角度审视 被引量:1
20
作者 纳麒 张劲松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6,共6页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发展动力影响着社会主义发展观的选择。作者从社会发展动力角度研究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历史脉络,概括了三种发展观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发展动力影响着社会主义发展观的选择。作者从社会发展动力角度研究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历史脉络,概括了三种发展观的本质特征,认为三种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是一脉相承的体系。正确理解和认识三种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领导 社会发展动力 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