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5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红塔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佳 付保红 陈维治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4期61-64,共4页
根据红塔区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环境条件、社会经济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密切相关因素选取指标,建立红塔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综合红塔区实际情况确定权重,并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以各街道、乡为单位计算资源环境... 根据红塔区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环境条件、社会经济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密切相关因素选取指标,建立红塔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综合红塔区实际情况确定权重,并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以各街道、乡为单位计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值。结果表明:红塔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因素、资源因素与承载能力相关性高,经济发达程度高、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大的地区承载力相对较高;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短缺是红塔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熵值法 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红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振 付保红 向雨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6期48-50,125,共4页
[目的]对云南省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方法]从自然条件、地质环境安全、资源状况、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6个方面出发,结合罗平县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 [目的]对云南省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方法]从自然条件、地质环境安全、资源状况、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6个方面出发,结合罗平县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以各乡(镇)为评价单元计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值。[结果]罗平县各个乡(镇)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自然条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很大的相关性;综合来看,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结论]该研究可为罗平县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熵值法 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罗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沘江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Pb、Zn、Cd、As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0
3
作者 赵筱青 李丽娇 +1 位作者 杨红辉 谈树成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1-340,共10页
以流经中国铅锌矿储量最大的兰坪金顶铅锌矿区的澜沧江支流——沘江周围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室内实验测定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测定分析了土壤中Pb、Zn、Cd、As的含量及其化学形态分布,以探讨矿产开发对农田土壤重金属... 以流经中国铅锌矿储量最大的兰坪金顶铅锌矿区的澜沧江支流——沘江周围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室内实验测定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测定分析了土壤中Pb、Zn、Cd、As的含量及其化学形态分布,以探讨矿产开发对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沘江流域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蓄积量大,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Ⅱ级)衡量,Pb、Zn、Cd、As含量超标率分别为66.667%、91.667%、100%、16.667%,污染程度为Cd﹥Zn﹥Pb﹥As;(2)土壤中Pb和Cd的化学形态均以水溶态为主,活性大,迁移能力强,水溶态元素能够直接进入生态链,通过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将给人类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而Zn和As化学形态分别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这两种形态在一般环境条件下较稳定,迁移能力弱;Pb和Cd的环境有效态(水溶态、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之和)含量较高,如果发生酸雨或酸性矿山废水的排出,它们的环境有效态会大量增加,对流域具有潜在的危害;(3)土壤中Pb、Zn、Cd、As含量分布和化学形态分布,整体上均为随着与矿区的距离增大而降低的趋势,分布曲线分为单峰状、双峰状两类。另外,Cd、Pb、Zn的化学形态分布与总量分布趋势基本一致,As的腐殖酸结合态、残渣态与总量分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重金属 形态分析 分布特征 沘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技术的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规划——以云南省元阳某金矿矿集区为例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琪 赵志芳 +2 位作者 何彬仙 王頔 习靖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给《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简称二轮规划)方案的动态调整提供可视化的信息参考,为"矿山复绿"行动提供基础信息。该文以云南省元阳某金矿矿集区为试验区,利用GIS和遥感技...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给《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简称二轮规划)方案的动态调整提供可视化的信息参考,为"矿山复绿"行动提供基础信息。该文以云南省元阳某金矿矿集区为试验区,利用GIS和遥感技术,提取该区矿业开发信息,结合自然地理和基础地质等资料,采用网格法对该区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探索性地开展了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规划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比二轮规划方案更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矿山环境状况评价 矿山复绿 元阳某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大气中水资源分布特征初探 被引量:26
5
作者 陶云 赵荻 +3 位作者 何华 高锡帅 郑建萌 黄玮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6-515,共10页
利用1961—2004年云南124个气象站逐月降水(P)和气温(t)观测资料,依据高桥浩一郎的陆面实际蒸散发经验公式(以下简称高桥公式),计算了云南地面蒸发(E)和可利用降水(P-E)等与水资源有关的主要物理量,从大气可提供的水资源部分,分析了云... 利用1961—2004年云南124个气象站逐月降水(P)和气温(t)观测资料,依据高桥浩一郎的陆面实际蒸散发经验公式(以下简称高桥公式),计算了云南地面蒸发(E)和可利用降水(P-E)等与水资源有关的主要物理量,从大气可提供的水资源部分,分析了云南水资源各分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显著周期,并对云南水资源进行了初步的区划。结果表明:云南大气中水资源各分量区域分布差异显著,南多北少,南部梯度大,北部梯度小;云南水资源各分量P,E及P-E季节变化明显,夏季各量最大,多年平均分别为548 mm,236 mm,313 mm,各占全年的55%,45%及67%,冬季各量最小,所占全年的比例也最小,分别为5%,7%,2%;云南P,E及P-E存在明显的月际、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各分量最大值出现在7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或12月,通过功率谱周期分析发现,年降水量和可利用降水量存在显著的2.6年周期,年蒸发量存在显著的2.9年周期;云南省初步可划分为水资源丰富区、缺少区及一般区3个区,它们的区域平均P-E,E及P都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大气中水资源 时空分布 显著周期 水资源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何云玲 刘雪莲 +3 位作者 杨焰 马石林 付保红 谈树成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4-128,共5页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对于协调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河口县为例,建立涵盖多种因素的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极差变换法对各指标原始值进行无量纲处理,通过均...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对于协调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河口县为例,建立涵盖多种因素的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极差变换法对各指标原始值进行无量纲处理,通过均方差决策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表明: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的区域为河口镇,占全县总面积的14.30%;中等的区域为莲花滩乡、桥头乡、老范寨乡和南溪镇,占66.35%;较低的区域为瑶山乡,占19.36%。总体发展形势严峻。地形起伏较大、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有限的土地资源和较差的水环境质量,阻碍了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高。研究结果对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具有理论意义,也为其他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 承载力 均方差决策法 河口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个旧市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谈树成 赵筱青 +2 位作者 薛传东 王学琨 秦德先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2期91-92,共2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制约云南省个旧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 ,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对策。
关键词 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姜昀 高吉喜 欧晓昆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51,共6页
应用1986与2000年TM遥感影像解译生成的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土地利用现状图,在ArcGIS 8.3软件的支持下,进行图形叠加、空间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获取该流域1986—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图和面积转换矩阵,揭示了该流域1986和2000年土地利用... 应用1986与2000年TM遥感影像解译生成的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土地利用现状图,在ArcGIS 8.3软件的支持下,进行图形叠加、空间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获取该流域1986—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图和面积转换矩阵,揭示了该流域1986和2000年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空间分布规律及14年来的变化特征,并对澜沧江流域云南段14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引发了流域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降低、景观破碎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流域 土地利用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何云玲 张一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8-111,122,共5页
通过建立云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利用德尔菲调查方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研究表明:云南省生态环境处于轻度脆弱的类型区面积仅占该省总面积的19.62%,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优越,以及人类... 通过建立云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利用德尔菲调查方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研究表明:云南省生态环境处于轻度脆弱的类型区面积仅占该省总面积的19.62%,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优越,以及人类活动向有利于生态恢复方向发展的地区;中度脆弱性的类型区面积占了总面积的32.02%;强度和极强脆弱的类型区面积占了总面积的53.63%,主要分布在北部高寒山区,以及植被破坏严重、相对贫困、生态系统处于退化的地区。因此,对强脆弱性地区要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退化,降低对外界干扰的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脆弱性 评价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同乐村村落环境及格局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徐坚 唐富茜 杨敏艳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第6期87-91,共5页
传统村落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中逐步形成,其凝结历史的记忆、反映文明的进步。高原山地传统村落不仅承担传承历史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对于保育自然生态环境、传承特殊环境烙印等具有重要价值... 传统村落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中逐步形成,其凝结历史的记忆、反映文明的进步。高原山地传统村落不仅承担传承历史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对于保育自然生态环境、传承特殊环境烙印等具有重要价值。以云南省同乐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在高原山地复杂的环境特征下、与自然长期适应协调过程中,同乐村在村落格局、形态、建筑形式等方面所体现的地域性特征,旨在科学地维系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改善人居环境条件、保留或突出村落特点,为高原山地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山地 传统村落 同乐村 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怒江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益敏 张丽香 王金花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可以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受到区域资源环境的约束,因此,规避制约因素,挖掘资源禀赋,培育特色优势,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功... 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可以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受到区域资源环境的约束,因此,规避制约因素,挖掘资源禀赋,培育特色优势,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功的基础,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怒江州的约束条件和资源禀赋特征,提出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立足怒江州丰富的林业、草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构建怒江州农、林、牧业协调发展的立体生态农业格局,推动怒江州构建高原山地特色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约束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怒江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研究——以云南兰坪县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益敏 李盈盈 +2 位作者 刘师旖 吴博闻 赵娟珍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59-367,共9页
2014年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简称怒江州)正式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为探讨该轮退耕还林工程对怒江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简称兰坪县)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选择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2013年)、实施中(2017年)和实施末期(2020年)... 2014年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简称怒江州)正式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为探讨该轮退耕还林工程对怒江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简称兰坪县)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选择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2013年)、实施中(2017年)和实施末期(2020年)3个时间,基于遥感生态指数模型,选取绿度、干度、湿度和热度4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兰坪县2013—20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13—2020年兰坪县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上升趋势,中排乡、石登乡和河西乡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较为明显;2)2013—2020年,75%以上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保持不变,其他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呈小幅度变化,生态环境质量变好的区域面积要大于生态环境质量变差的区域面积;3)退耕还林斑块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程度要高于退耕还林2 km缓冲区以及整个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程度,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显著影响,可通过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来改善兰坪县的生态环境质量;4)研究区潜在的退耕区主要分布在中排乡、石登乡、营盘镇和兔峨乡4个乡镇,其可作为进一步退耕还林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退耕还林工程 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 主成分分析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制度驱动的社区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基于中国和泰国的多案例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建萍 丹.凡得.郝斯特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8,共6页
近年来,以地方社区为主体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概念正日益受到重视。结合泰国北部和云南的多个案例,可以看到,以社区为主体的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模式,在平衡快速增长的经济发展需要与有限的生态系统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发挥了积极作... 近年来,以地方社区为主体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概念正日益受到重视。结合泰国北部和云南的多个案例,可以看到,以社区为主体的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模式,在平衡快速增长的经济发展需要与有限的生态系统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发挥了积极作用;地方制度在激发个体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和资源管理中具有相应的潜力、局限,可形成一种机制。同时表明,建立在充足的社会资本、清晰的奖惩制度和强有力的执行机制之上的一套透明、公开、民主和灵活的地方制度,对激发成员有效参与集体环境保护、解决地方层面的资源冲突和促进可持续的自然资源管理有非常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制度能力 社区为主体 自然资源管理 保护与发展 集体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人口、耕地资源、粮食系统平衡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筱青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7年第3期23-27,共5页
本文利用Logistic曲线模型预测未来10年云南省人口、耕地资源、粮食等因子的变化趋势,换算出不同人均粮食消费水平下的人口承载量,分析系统不平衡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提出战略措施。
关键词 人口 耕地资源 粮食 预测模型 平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石屏喷珠池的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博 张海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9-51,共3页
喷珠池位于康滇构造带西南侧的石屏 异龙湖坝区 ,它所排放的大量气体以无机成因CO2 为主 (达91 5 9% )。3 He/ 4He值R =7 78× 10 8,R/Ra =0 0 6 ,4 He/ 2 0 Ne =417,表明其中大气成分少 ,属壳源CO2 泉气。喷珠池气体地球化学特... 喷珠池位于康滇构造带西南侧的石屏 异龙湖坝区 ,它所排放的大量气体以无机成因CO2 为主 (达91 5 9% )。3 He/ 4He值R =7 78× 10 8,R/Ra =0 0 6 ,4 He/ 2 0 Ne =417,表明其中大气成分少 ,属壳源CO2 泉气。喷珠池气体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对于该地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地震活动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康滇构造带 气体地球化学 氧、碳、氮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溪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银富 劳洁英 张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8期40-44,共5页
基于玉溪市的实际情况,选取自然、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4个系统17个指标,构建了玉溪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区县为评价单元,应用综合指数法对玉溪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玉溪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基于玉溪市的实际情况,选取自然、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4个系统17个指标,构建了玉溪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区县为评价单元,应用综合指数法对玉溪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玉溪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是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潜力较大,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面临较大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指数法 资源环境承载力 玉溪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17
作者 赵筱青 谈树成 易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2-24,共3页
本文用 195 2~ 1997年云南省耕地面积数据 ,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进行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用 1987~ 1997年各地区耕地面积数据进行空间变化特征分析。据此应用灰色系统和回归分析方法预测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 。
关键词 云南 耕地资源 时空变化特征 趋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的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 被引量:9
18
作者 茶增芬 张翊 +2 位作者 李银富 李佳 王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2期43-46,52,共5页
[目的]评价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方法]基于罗平县的实际情况,从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3个方面选取14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5—2014年罗平县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动态评价,并根据主成分分析... [目的]评价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方法]基于罗平县的实际情况,从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3个方面选取14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5—2014年罗平县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动态评价,并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确定影响其承载力的关键因素。[结果]对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较大的是资源及环境因素;罗平县10年来各乡(镇)资源环境承载力在时序上总体呈上升趋势,各乡(镇)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差异较明显,差异呈减小趋势。[结论]采用的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将时间序列加入到评价体系中,实现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分析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并保证了系统分析的可比性。评价结果可为研究区资源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主成分分析 资源环境承载力 动态评价 罗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昆阳磷矿矿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小燕 谈树成 +3 位作者 马国胤 李永平 杨林 赵志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96,100,共7页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是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并重的重要举措。本文以高分2号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系统地研究了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特征和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据此厘定了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决策分析法确定评...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是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并重的重要举措。本文以高分2号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系统地研究了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特征和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据此厘定了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决策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值,基于ArcGIS技术平台,对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做出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矿山地质环境划分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较严重区、一般区和无影响区。结果表明: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质量总体上较好。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昆阳磷矿地质环境问题区的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ARCGIS AHP决策分析法 昆阳磷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北部地区矿产资源规划监测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魏东伟 谈树成 +5 位作者 赵晓燕 叶辉 马国胤 李小燕 杨林 赵志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27,共9页
矿产资源规划作为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对监管矿业秩序,转变资源利用与管理方式,保障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高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结合GIS信息平台,建立矿山露天开采、地下开采、矿山环境恢... 矿产资源规划作为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对监管矿业秩序,转变资源利用与管理方式,保障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高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结合GIS信息平台,建立矿山露天开采、地下开采、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遥感解译标志,并系统全面地分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规划执行情况,对云南省北部地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简称二轮规划)进行了监测,针对规划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二轮规划监测结果为云南省矿政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简称三轮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可视化的信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规划 监测 云南省北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