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吻蝮蛇蛇毒金属蛋白酶cDNA序列抗原位点分析及免疫保护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志晓 杨彦 +5 位作者 叶锋平 范泉水 李东江 张希 符云新 郑颖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4-368,共5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尖吻蝮蛇蛇毒金属蛋白酶cDNA序列的关键抗原位点,并观察根据这些位点设计合成的新型免疫原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扩增尖吻蝮蛇蛇毒金属蛋白酶cDNA序列,采用Jameson-Wolf方法和ClustalX软件结合的生物信息学方...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尖吻蝮蛇蛇毒金属蛋白酶cDNA序列的关键抗原位点,并观察根据这些位点设计合成的新型免疫原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扩增尖吻蝮蛇蛇毒金属蛋白酶cDNA序列,采用Jameson-Wolf方法和ClustalX软件结合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抗原位点,人工合成筛选的抗原位点序列,并连接到pIRESneo表达载体,3次(0、2、4周)对BALB/c小鼠进行核酸免疫,ELISA法测定免疫后机体抗体水平,出血中和实验和攻毒实验初步观察其免疫保护效果。结果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得到6个关键抗原位点(MPA-1~MPA-6);ELISA法检测抗血清结果表明,抗原位点序列诱导小鼠产生的抗血清相对未免疫的小鼠血清稀释100倍后仍能表现出阳性结果;出血中和实验和攻毒实验表明,将抗原位点序列免疫小鼠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使体内产生抗体,能有效中和蛇毒,从而对尖吻蝮蛇蛇毒引起的出血有防护作用。结论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成功获得尖吻蝮蛇蛇毒金属蛋白酶cDNA序列的6个关键抗原位点,针对这些位点设计合成的新型免疫原展示出初步免疫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尖吻蝮蛇 蛇毒液类 表位 抗蛇毒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12种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分离及抗肿瘤活性菌株筛选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海燕 刘丽 +1 位作者 魏大巧 赵之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65-771,共7页
从马尾树、断肠草和白花蛇舌草等十二种云南药用植物中共分离到内生真菌263株,以卤虫模型对其中130株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有56.9%的菌株LD50≥4,39.2%的菌株LD50≥8,25.4%的菌株LD50≥16。以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对LD50≥16... 从马尾树、断肠草和白花蛇舌草等十二种云南药用植物中共分离到内生真菌263株,以卤虫模型对其中130株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有56.9%的菌株LD50≥4,39.2%的菌株LD50≥8,25.4%的菌株LD50≥16。以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对LD50≥16的高活性菌株进行MTT法复筛,结果表明,有12株菌显示了细胞毒活性,抑制率从39.24%到100%不等。进一步研究表明,菌株D126和MT13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显示了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1∶438和1∶919。在12种植物中,小桐子的抗肿瘤活性菌株比率最高,为37.5%,其次为曼陀罗,为25.0%,而乌头、木瓜红、大花八角和重楼中未分离到抗肿瘤活性菌株。经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内生真菌 卤虫 MTT法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微生物对钛及其合金的腐蚀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何玥 屈庆 李蕾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1-346,共6页
钛及其合金以其良好的耐蚀性能、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牙科领域;口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微生物环境,微生物对钛及其合金的腐蚀影响不可忽视。综述了几种常见口腔微生物对钛及其合金的腐蚀研究现状,探讨了钛材在口腔环境中的... 钛及其合金以其良好的耐蚀性能、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牙科领域;口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微生物环境,微生物对钛及其合金的腐蚀影响不可忽视。综述了几种常见口腔微生物对钛及其合金的腐蚀研究现状,探讨了钛材在口腔环境中的腐蚀机理,并对钛及其合金的口腔微生物腐蚀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及其合金 口腔微生物 研究进展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杠板归中化学成分生防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马青云 黄圣卓 +3 位作者 李红芳 奚家勤 莫明和 赵友兴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245-5247,共3页
首次报道了分离自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的12个单体化合物的抗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杀全齿复活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的活性。结果表明,4个黄酮、苯醌、生物碱等类型化合物对烟草青枯病菌有拮抗活性,7... 首次报道了分离自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的12个单体化合物的抗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杀全齿复活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的活性。结果表明,4个黄酮、苯醌、生物碱等类型化合物对烟草青枯病菌有拮抗活性,7个三萜、甾体、黄酮、糖脂类成分具有杀线虫活性。杠板归对烟草青枯病菌和线虫具有化学防治功效,可为其相关农药研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化学成分 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全齿复活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 生防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发育研究中“长枝吸引”假象概述 被引量:12
5
作者 黎一苇 于黎 张亚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9-667,共9页
系统发育研究(phylogeny)不仅有助于重建地球所有生物体的进化历史,而且还可以揭示进化生物学领域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清晰了解各生物物种进化历程及不同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是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生物学其他学科的基础。但是现今广泛应用... 系统发育研究(phylogeny)不仅有助于重建地球所有生物体的进化历史,而且还可以揭示进化生物学领域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清晰了解各生物物种进化历程及不同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是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生物学其他学科的基础。但是现今广泛应用的所有系统发育分析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有效消除各种误差,从而不能客观地处理和分析数据,也就不能成功重建生物进化历程,真实反映物种进化关系。系统发育研究中,"长枝吸引"(Long-branch Attraction,LBA)假象是最为困扰研究者的问题。文章从"长枝吸引"问题的产生原由、检测方法以及消除策略等多个方面进行详尽概述,并通过列举典型实例,阐述了解决"长枝吸引"问题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发育研究 长枝吸引 系统发育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重建生命之树的一条迷人途径 被引量:16
6
作者 于黎 张亚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45-1450,共6页
生物基因组计划的相继启动对系统发育学研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将基因组学和系统发育学结合起来的“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这门崭新交叉学科的出现成为重建“生命之树”的一条迷人途径。文章重点围绕系统发育基... 生物基因组计划的相继启动对系统发育学研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将基因组学和系统发育学结合起来的“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这门崭新交叉学科的出现成为重建“生命之树”的一条迷人途径。文章重点围绕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的概念以及分析方法进行扼要介绍,并探讨了它目前潜在的问题以及将来有待发展和完善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发育学 基因组学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 罕有基因组改变 全基因组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子含笑中的杀线虫活性成分及其毒力测定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国红 洪林军 +1 位作者 李可琴 张克勤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0-263,共4页
根据活性追踪分离,从香子含笑叶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到一个杀线虫的倍半萜。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的光谱数据,鉴定该化合物为小白菊内酯。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小白菊内酯对所测试的松材线虫和全齿复活线虫具有毒杀作用,浓度200μg... 根据活性追踪分离,从香子含笑叶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到一个杀线虫的倍半萜。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的光谱数据,鉴定该化合物为小白菊内酯。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小白菊内酯对所测试的松材线虫和全齿复活线虫具有毒杀作用,浓度200μg/ml对两种线虫进行处理,48h的死亡率分别为70.4%和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子含笑 小白菊内酯 松材线虫 全齿复活线虫 杀线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夏内生菌株D126产细胞毒活性物质布雷菲德菌素A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海燕 黄容 +3 位作者 卿晨 沙涛 李凌飞 赵之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4-27,共4页
药用植物法夏内生真菌D126,当进行液体培养时能产细胞毒活性物质,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快原子轰击质谱确定,该物质为布雷菲德菌素A(BFA)。进一步研究表明,BFA对人Burkitts淋巴瘤细胞株Raji、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人非小细胞肺腺癌细胞... 药用植物法夏内生真菌D126,当进行液体培养时能产细胞毒活性物质,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快原子轰击质谱确定,该物质为布雷菲德菌素A(BFA)。进一步研究表明,BFA对人Burkitts淋巴瘤细胞株Raji、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人非小细胞肺腺癌细胞株A549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对植物病原真菌黑曲霉和杨桃炭疽菌等具有抑菌活性。最后,对植物内生真菌产细胞毒活性物质BFA的生态意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夏 內生真菌 布雷菲德菌素A 抗真菌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增效蛋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董琳茜 张克勤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简述国内外病毒增效蛋白的研究状况以及在重组病毒。
关键词 病毒 增效因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富磷区土壤中溶磷真菌的筛选及其对油菜的促生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明会 莫明和 +5 位作者 马莉 段昌群 方敦煌 王勇 杨发祥 周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09-215,共7页
从滇池富磷区的89份土样中筛选出48株溶磷真菌,采用钼蓝法测定这些真菌溶解Ca3(PO4)3的能力。结果表明培养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在14.45~64.87mg/L,其中菌株SPF46、SPF47和Mo-Po的溶磷能力最强,其培养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分别达到55.44、59.78... 从滇池富磷区的89份土样中筛选出48株溶磷真菌,采用钼蓝法测定这些真菌溶解Ca3(PO4)3的能力。结果表明培养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在14.45~64.87mg/L,其中菌株SPF46、SPF47和Mo-Po的溶磷能力最强,其培养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分别达到55.44、59.78和64.87mg/L。结合形态特征及ITS rDNA系统亲缘关系分析,将PSF46鉴定为黄暗青霉(Penicillium citreonigrum),PSF47菌株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Mo-Po菌株鉴定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在Ca3(PO4)3、FePO4.4H2O和AlPO43种磷源中,这3种溶磷真菌对Ca3(PO4)2的溶磷效果最好。通过盆栽试验表明这3种溶磷真菌对油菜具有较好的促生效果,单一菌株处理,根系增长率在10.16%~294.7%,株高增长率在32.19%~134.5%;叶片直径增长率在35.53%~170.5%;鲜质量和干质量增长率分别在30.71%~189.5%,56%~224%。3种溶磷真菌混合处理,根系增长129.4%,株高增加60.41%,叶片直径增加170.5%;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增加246.1%、27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土壤 生长 溶磷真菌 溶磷能力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