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生态化学计量方法识别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重点区域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晓妮
付登高
+1 位作者
彭珮媛
赵洛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0-165,共6页
基于柴河流域汇水区内不同景观单元土壤与径流中氮、磷养分含量,分析了土壤与径流中污染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并综合评价了面源污染物的"源—流"过程,进而确定汇水区内面源污染防控的重点区域。结果表明:(1)汇水区内的坝平...
基于柴河流域汇水区内不同景观单元土壤与径流中氮、磷养分含量,分析了土壤与径流中污染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并综合评价了面源污染物的"源—流"过程,进而确定汇水区内面源污染防控的重点区域。结果表明:(1)汇水区内的坝平地、大棚种植区和柴河河道的土壤或底泥具有较高的氮磷比,其径流中溶解态氮磷比也较高,而磷矿区和富磷区林地土壤及径流中溶解态氮磷比较低;(2)土壤氮、磷养分与径流中氮、磷污染物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p>0.05);(3)与其他景观类型相比,柴河底泥与大棚种植区的污染物"源"强较高,而大棚种植区和磷矿区污染物的"流"失风险较高,因此,大棚种植区由于其高"源"强和高"流"失性是该汇水区面源污染重点防控区域;(4)单个景观类型下,通过对比"源""流"过程在总流失风险中的比例确定磷矿区的流失、富磷区林地和河道底泥的污染物"源"是各自景观类型下面源污染防控的重点环节;而农业种植区(坡耕地、坝平地和大棚区)需同时在减"源"和控"流"上进行综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
面源污染
养分可利用性
污染物输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高原湖泊湿地湖滨区木本植物的多样性
2
作者
叶媛
项希希
+3 位作者
吴良早
雷苑
张亚男
吴兆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5-983,共9页
【目的】种植绿色植物是湖滨区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木本植物的组成特点。【方法】在云南24个湖泊湿地湖滨区选择149个样点设置1.0 hm2样方调查木本植物,划分植物生长型、来源、栽培/野生类型,计算样点内木本植物丰富度、均匀度...
【目的】种植绿色植物是湖滨区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木本植物的组成特点。【方法】在云南24个湖泊湿地湖滨区选择149个样点设置1.0 hm2样方调查木本植物,划分植物生长型、来源、栽培/野生类型,计算样点内木本植物丰富度、均匀度、Shannon-Wiener指数等,并分析海拔、经纬度、湖泊面积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结果】共记录到木本植物72科155属250种,其中,乔木126种占较大优势(占比50.4%)、灌木108种(占比43.2%)、藤本16种(占比6.4%);本地物种193种(占比77.2%)、外来植物57种(占比22.8%)、栽培物种206种(占比82.4%)、野生物种44种。【结论】云南湖泊湿地水陆交界的狭长湖滨区,储存着丰富的木本植物(特别是乔木)种质资源,这些物种具有以本地、栽培物种为主的特点。外来木本植物呈从滇中地区或从人为干扰大的地方向外蔓延态势,应该注意控制和减少物种入侵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物种多样性
湖滨区
湖泊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滇中常绿阔叶林下滇青冈幼苗净光合速率对土壤水肥的响应
被引量:
3
3
作者
付登高
周苡
+3 位作者
吴晓妮
段昌群
赵洛琪
黄娜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81,共7页
为了探讨不同季节土壤水肥配置下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本文对滇中高原常绿阔叶林林下土壤表层水肥的动态变化、滇青冈实生幼苗的叶片养分含量及其净光合速率进行了监测与分析。对不同季节间的比较与相关性分析表明:(1...
为了探讨不同季节土壤水肥配置下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本文对滇中高原常绿阔叶林林下土壤表层水肥的动态变化、滇青冈实生幼苗的叶片养分含量及其净光合速率进行了监测与分析。对不同季节间的比较与相关性分析表明:(1)土壤全氮、全钾、速效钾及有机质全年保持稳定,但全磷和有效磷呈下降趋势,而碱解氮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整体来看,除碱解氮外,土壤养分的全量及有效含量经过雨季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7月时幼苗叶片的氮、磷、钾含量最低。与7月相比,5月、9月与11月叶片养分含量均有显著的增加(P<0.05);滇青冈幼苗叶片在500μmol/(m^2·s)光照下净光合速率表现为5月的净光合速率最高,达到2.89μmolCO_2/(m^2·s),7月的净光合速率最低,为1.46μmolCO_2/(m^2·s);光合养分效率的季节变化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9月的光合养分利用效率最低;(3)林内土壤表层养分含量、滇青冈幼苗叶片中的养分含量及其净光合速率三者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雨季后期土壤磷素的缺乏可能是影响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光合养分效率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青冈幼苗
水肥动态
叶片养分
净光合速率
光合养分利用效率
滇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生态化学计量方法识别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重点区域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晓妮
付登高
彭珮媛
赵洛琪
机构
昆明
学院
农学与生命科学
学院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暨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0-165,共6页
基金
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基础研究联合专项(2017FH001-04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60133)。
文摘
基于柴河流域汇水区内不同景观单元土壤与径流中氮、磷养分含量,分析了土壤与径流中污染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并综合评价了面源污染物的"源—流"过程,进而确定汇水区内面源污染防控的重点区域。结果表明:(1)汇水区内的坝平地、大棚种植区和柴河河道的土壤或底泥具有较高的氮磷比,其径流中溶解态氮磷比也较高,而磷矿区和富磷区林地土壤及径流中溶解态氮磷比较低;(2)土壤氮、磷养分与径流中氮、磷污染物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p>0.05);(3)与其他景观类型相比,柴河底泥与大棚种植区的污染物"源"强较高,而大棚种植区和磷矿区污染物的"流"失风险较高,因此,大棚种植区由于其高"源"强和高"流"失性是该汇水区面源污染重点防控区域;(4)单个景观类型下,通过对比"源""流"过程在总流失风险中的比例确定磷矿区的流失、富磷区林地和河道底泥的污染物"源"是各自景观类型下面源污染防控的重点环节;而农业种植区(坡耕地、坝平地和大棚区)需同时在减"源"和控"流"上进行综合防控。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
面源污染
养分可利用性
污染物输移
Keywords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nutrient available
pollution transport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高原湖泊湿地湖滨区木本植物的多样性
2
作者
叶媛
项希希
吴良早
雷苑
张亚男
吴兆录
机构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暨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5-98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472
41471149
31460144)
文摘
【目的】种植绿色植物是湖滨区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木本植物的组成特点。【方法】在云南24个湖泊湿地湖滨区选择149个样点设置1.0 hm2样方调查木本植物,划分植物生长型、来源、栽培/野生类型,计算样点内木本植物丰富度、均匀度、Shannon-Wiener指数等,并分析海拔、经纬度、湖泊面积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结果】共记录到木本植物72科155属250种,其中,乔木126种占较大优势(占比50.4%)、灌木108种(占比43.2%)、藤本16种(占比6.4%);本地物种193种(占比77.2%)、外来植物57种(占比22.8%)、栽培物种206种(占比82.4%)、野生物种44种。【结论】云南湖泊湿地水陆交界的狭长湖滨区,储存着丰富的木本植物(特别是乔木)种质资源,这些物种具有以本地、栽培物种为主的特点。外来木本植物呈从滇中地区或从人为干扰大的地方向外蔓延态势,应该注意控制和减少物种入侵风险。
关键词
木本植物
物种多样性
湖滨区
湖泊湿地
Keywords
woody plants
species diversity
lakeside area
lake wetland
分类号
Q948.15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中常绿阔叶林下滇青冈幼苗净光合速率对土壤水肥的响应
被引量:
3
3
作者
付登高
周苡
吴晓妮
段昌群
赵洛琪
黄娜
机构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暨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
昆明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昆明
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系
出处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8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60133
31360152)
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基础研究联合专项(2017FH001-044)
文摘
为了探讨不同季节土壤水肥配置下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本文对滇中高原常绿阔叶林林下土壤表层水肥的动态变化、滇青冈实生幼苗的叶片养分含量及其净光合速率进行了监测与分析。对不同季节间的比较与相关性分析表明:(1)土壤全氮、全钾、速效钾及有机质全年保持稳定,但全磷和有效磷呈下降趋势,而碱解氮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整体来看,除碱解氮外,土壤养分的全量及有效含量经过雨季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7月时幼苗叶片的氮、磷、钾含量最低。与7月相比,5月、9月与11月叶片养分含量均有显著的增加(P<0.05);滇青冈幼苗叶片在500μmol/(m^2·s)光照下净光合速率表现为5月的净光合速率最高,达到2.89μmolCO_2/(m^2·s),7月的净光合速率最低,为1.46μmolCO_2/(m^2·s);光合养分效率的季节变化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9月的光合养分利用效率最低;(3)林内土壤表层养分含量、滇青冈幼苗叶片中的养分含量及其净光合速率三者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雨季后期土壤磷素的缺乏可能是影响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光合养分效率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滇青冈幼苗
水肥动态
叶片养分
净光合速率
光合养分利用效率
滇中地区
Keywords
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 seedling
water and fertility dynamic
leaf nutrient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hotosynthetic nutrient use efficiency
central Yunnan
分类号
S714.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生态化学计量方法识别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重点区域
吴晓妮
付登高
彭珮媛
赵洛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南高原湖泊湿地湖滨区木本植物的多样性
叶媛
项希希
吴良早
雷苑
张亚男
吴兆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滇中常绿阔叶林下滇青冈幼苗净光合速率对土壤水肥的响应
付登高
周苡
吴晓妮
段昌群
赵洛琪
黄娜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