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俊梅 付健梅 +4 位作者 张晨子 何志德 王筱春 段昌群 费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4-90,共7页
正确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健康状况是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化管理和建设的基础。论文在研究云南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生态环境特点和生态环境问题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自然生态环境、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管理能力三个方面选取能够... 正确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健康状况是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化管理和建设的基础。论文在研究云南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生态环境特点和生态环境问题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自然生态环境、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管理能力三个方面选取能够表征和反映云南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化程度的18个指标,建立指标体系,确立评价标准,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评价模型。以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为典型案例,确定评价指标及标准,评价其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健康状况。结果表明:2012年勐腊县生态环境整体状况属于健康状态。根据评价结果,明确了影响其城市生态环境健康的限制因素,主要有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水土流失面积及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生态功能区 城市生态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勐腊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志明 徐倩 +3 位作者 王彬 孙虎 耿宇鹏 田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029-4036,共8页
野外数据的获取是生态学研究的挑战之一,而通过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对地球表面的多面立体观测,获取丰富多样的空间信息数据,开展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景观单元(包括物种、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的空间关系研究。传统卫星遥感影像受... 野外数据的获取是生态学研究的挑战之一,而通过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对地球表面的多面立体观测,获取丰富多样的空间信息数据,开展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景观单元(包括物种、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的空间关系研究。传统卫星遥感影像受空间和时间分辨率的限制,难以满足局域尺度或者时间序列上的景观空间生态学研究需求。无人机遥感技术为生态学研究的野外数据获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以其灵活、高效、简便等特点弥补了传统卫星遥感的空间分辨率低、重访周期长、云雾影响等方面的不足,在景观空间生态学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简要介绍无人机类型及其搭载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分别从不同尺度的景观单元,即物种、种群、群落以及生态系统水平上探讨其应用进展,并指出当前无人机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存在的挑战与困难,同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热点,以期对今后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生态调查 生物多样性监测 景观空间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净化与人为调控耦合作用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估 被引量:7
3
作者 高伟 陈岩 +1 位作者 严长安 李金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4803-4812,共10页
针对目前水环境承载力相关研究中未突显生态系统净化作用和人为调控作用的问题,从生态系统污染净化功能和人为调控污染削减功能两个角度,提出基于生态系统净化-人为调控耦合作用的水环境承载力概念,并构建流域环境承载力评估模型。以滇... 针对目前水环境承载力相关研究中未突显生态系统净化作用和人为调控作用的问题,从生态系统污染净化功能和人为调控污染削减功能两个角度,提出基于生态系统净化-人为调控耦合作用的水环境承载力概念,并构建流域环境承载力评估模型。以滇池流域为例,计算了2015年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滇池流域2015年水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为1.16,处于超载状态;流域环境承载力分布呈现北高南低,北部限制因子化学需氧量,南部为总磷;调水工程调入水量出境携带污染物约为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16%,对流域水环境改善十分重要;人为调控污染削减能力在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中所占比例已超过50%,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环境承载力 生态系统净化 人为调控 滇池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空间尺度效应的云南异龙湖流域主要入湖河流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袁梦祥 赵洛琪 +6 位作者 高雨晗 黄律 马旭东 沈春节 刘嫦娥 付登高 段昌群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0-781,共12页
定量解析污染源对水质影响的贡献是水环境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目前多通过水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以解析水体污染源的研究,忽略了空间尺度的差异性,引发景观配置不合理的后果。为此,本研究依据考虑空间尺度效应的污染源解析方法,基... 定量解析污染源对水质影响的贡献是水环境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目前多通过水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以解析水体污染源的研究,忽略了空间尺度的差异性,引发景观配置不合理的后果。为此,本研究依据考虑空间尺度效应的污染源解析方法,基于异龙湖流域3条主要入湖河流的入湖口监测断面对雨季和旱季的水质数据进行研究。同时利用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APCS-MLR)和bioenv分析揭示河道不同尺度缓冲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质的影响并解析河流主要污染源。研究结果表明:(1)异龙湖主要入湖河流水质表现出季节性差异,旱季期间3条主要入湖河流的浊度、化学需氧量(COD_(Cr))、氨氮(NH_(3)-N)、总磷(TP)和总氮(TN)浓度平均值相比于雨季减幅分别为39.53%、39.93%、94.48%、38.29%和1.72%。其中,入湖河流水体中的TN在旱季和雨季的超标率分别为58%和74%,成为首要污染物;(2)在旱季,20 m缓冲区尺度内河流水质受耕地和裸地占比影响较大,随着空间尺度的扩大,至50~300 m缓冲区尺度时建设用地、林地及水体占比对水质的影响增加;在雨季,COD_(Cr)、NH_(3)-N、TP和TN受20~300 m缓冲区尺度下建设用地占比及200~300 m缓冲区尺度下的水体占比影响,溶解氧受20 m缓冲区尺度内建设用地占比及50~300 m缓冲区尺度下耕地占比影响;(3)异龙湖流域主要入湖河流在旱季的主要污染源是20 m缓冲区尺度内的裸地、20~100 m缓冲区尺度下的耕地、50~300 m缓冲区尺度下的建设用地以及100~300 m缓冲区尺度下的基塘—水库水体;雨季的主要污染源是20~300 m缓冲区尺度下的建设用地、200~300 m缓冲区尺度下的水库—基塘以及50~300 m缓冲区尺度下的耕地。本研究在污染源解析过程中提出考虑不同河道缓冲区的空间尺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受体模型的主观性,提高污染源识别和分配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以帮助管理者明确在不同空间尺度下污染防治的重点,为水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 水质分异特征 土地利用 “源”“汇”景观理论 异龙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对滇池外海的水环境改善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毛建忠 孙燕利 +2 位作者 贺克雕 孔桂芬 杨中兰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2期47-51,共5页
利用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运行前后的水质实测资料,对滇池外海的水环境改善效果进行研究。选取TP、TN、NH_3-N、COD_(Mn)、Chl-a、SD等主要水环境指标,从指标浓度变化、水质类别变化、指标向好率变化和极大值变化等方面分析牛栏江-滇池... 利用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运行前后的水质实测资料,对滇池外海的水环境改善效果进行研究。选取TP、TN、NH_3-N、COD_(Mn)、Chl-a、SD等主要水环境指标,从指标浓度变化、水质类别变化、指标向好率变化和极大值变化等方面分析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对滇池外海的水环境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运行后,滇池外海各监测站点的TP、TN、NH_3-N、COD_(Mn)、Chl-a、SD及营养状态指数均优于调水前,富营养化水平明显好转,水环境改善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 滇池外海 水环境 改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园林植物云南樱花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董文婧 张雪 +4 位作者 申仕康 吴富勤 杨冠松 和树庄 王跃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9-354,334,共7页
云南樱花(Prunus yunnannensis)为蔷薇科(Rosaceae)多年生落叶乔木,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的重要同林观赏植物,其在昆明园林绿化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以昆明地区的云南樱花为研究对象.研究了6个栽培居群120个单株的16个表型性状... 云南樱花(Prunus yunnannensis)为蔷薇科(Rosaceae)多年生落叶乔木,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的重要同林观赏植物,其在昆明园林绿化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以昆明地区的云南樱花为研究对象.研究了6个栽培居群120个单株的16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分析了16个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和广义遗传力.并对6个栽培居群进行了聚类分析,旨在探明其在资源应用过程中的表型变异程度及变异规律,为今后优良性状选育与种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云南樱花在居群间及居群内均存在丰富的表型多样性,除雌蕊长以外,其它15个表型性状在各居群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各性状的平均变异幅度为7.73%~94.04%,在居群内的变异幅度为20.74%~28.22%,各性状居群内的变异明显小于居群间,16个表型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介于0.54~0.97之间,其中叶长的广义遗传力最大.而雌蕊长的广义遗传力最小。对云南樱花16个形态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大部分形态指标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利用居群问欧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樱花6个栽培居群可以聚为2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樱花 栽培居群 观赏植物 变异 种质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悬浮颗粒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学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张莉 史玲珑 +1 位作者 王圣瑞 赵海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7-794,共8页
水体ρ(SPM)(SPM表示悬浮颗粒物)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其在湖泊内源释放和水环境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采集不同季节、不同区域、不同水深的洱海SPM,研究其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解析,从而阐明其对洱海水质的影响机制.... 水体ρ(SPM)(SPM表示悬浮颗粒物)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其在湖泊内源释放和水环境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采集不同季节、不同区域、不同水深的洱海SPM,研究其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解析,从而阐明其对洱海水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ρ(SPM)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藻类生长是其夏季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的主要原因,其空间分布规律为中部>北部≥南部,其垂向分布规律为表层>中层>底层.②水体ρ(SPM)与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浓度间的关系表明,上覆水中SPM的迁移转化是影响上覆水溶解性有机物的重要因素.③DON(溶解性有机氮)的Kd(分配系数)(lg Kd为6. 12±0. 47)高于TDN(溶解性总氮)(lg Kd为5. 70±0. 48),表明DON比TDN具有更高的颗粒反应性,DON可以很大程度上被浮游植物吸收利用,产生更高的ρ(SPM),使得湖泊存在富营养化的风险.研究显示,洱海水体ρ(SPM)受入湖河流和湿沉降的影响较小,受内源代谢影响较大,较高水温、较高pH(8. 98)、较低ρ(DO)均是导致藻源性ρ(SPM)增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颗粒物 时空分布 湖泊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容量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与总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白辉 高伟 +1 位作者 陈岩 吴悦颖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3-106,110,共5页
在现有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境容量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能够科学评价区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同时,以水环境承载力结果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考虑水环境承载力的总量控制方法。该方法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对即将... 在现有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境容量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能够科学评价区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同时,以水环境承载力结果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考虑水环境承载力的总量控制方法。该方法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对即将开展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为目前总量控制制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容量 水环境承载力 总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流域不同类型农业经济环境效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肖俞 戴丽 +3 位作者 段昌群 刘嫦娥 吴学灿 李卓卿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9-143,147,共6页
发展节约清洁型农业是解决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措施。为了遴选这类型的农业,选取了滇池流域涵盖种植业、养殖业、蔬菜加工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内的粮食种植、蔬菜种植、水果种植、生猪养殖等16类农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 发展节约清洁型农业是解决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措施。为了遴选这类型的农业,选取了滇池流域涵盖种植业、养殖业、蔬菜加工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内的粮食种植、蔬菜种植、水果种植、生猪养殖等16类农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生态足迹法和污染物输出系数模型法等方法计算四类农业的经济效益、万元产值水资源占有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研究结果显示:粮食种植相比其他类型农业经济产值是亏损的,说明产品价格和生产成本投入是影响农产品收益的主要原因;生育期的长短是影响不同类型农业单位面积水资源占有量最大的因素,在本研究中水果种植的水资源占有量比蔬菜种植的水资源占有量要多;种植业中化肥施用量是影响农业生产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原因,万元产值养殖业的污染物排放量较种植业要大得多。16种不同农业类型综合经济效益的排名为苗圃>蔬菜加工>桃树>大棚花卉>科技示范园>生猪>蛋鸡>葡萄>西葫芦>休闲农家乐>青花>大棚蔬菜>烤烟>梨树>玉米>奶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流域 农业类型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综合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大气环境安全距离测度模型与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西琴 张远 高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292-3300,共9页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群的增加,城市之间的重叠污染现象日益显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提出大气环境安全距离指数(AEI)用于评估城市之间重叠污染,建立大气环境安全距离优化模型,分别是:污染物总量削减优化模型,污染...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群的增加,城市之间的重叠污染现象日益显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提出大气环境安全距离指数(AEI)用于评估城市之间重叠污染,建立大气环境安全距离优化模型,分别是:污染物总量削减优化模型,污染源空间位置优化模型和城市之间下垫面土地利用类型优化模型.以H地区为例,评估了SO_2和NOx两种污染物在基准年排放量情景下,H地区与相邻5个地区之间的大气环境安全距离.结果表明,H地区与K地区之间的AEI大于1,揭示两者之间存在重叠污染现象.采用3种优化模型对H地区与K地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通过削减H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可实现两个地区大气环境安全距离的目标,H区SO_2和NOx排放量需在基准年的基础上分别削减62.3%和63.7%.通过调整H地区污染源空间位置,污染源整体需向西南方向移动,H区与相关客体之间的单指标污染扩散距离可达标,其中SO_2的AEI介于0.15~1.00,NOx的AEI介于0.17~1.00;通过对两个地区之间下垫面土地利用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H地区和客体之间的大气环境安全距离,H地区与K地区之间SO_2和NOx的AEI比实际分别降低了8.8%和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大气污染 重叠污染 环境安全距离指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空缺分析 被引量:29
11
作者 卢元平 徐卫华 +5 位作者 张志明 张路 谢世林 张晶晶 范馨悦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84-691,共8页
红树林作为海岸带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具有维持海岸生物多样性、防风固岸、促淤造陆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认识红树林受保护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以基于遥感解译的红树林分类数据为基础,通过空缺分析,分析了我国... 红树林作为海岸带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具有维持海岸生物多样性、防风固岸、促淤造陆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认识红树林受保护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以基于遥感解译的红树林分类数据为基础,通过空缺分析,分析了我国红树林的就地保护状况,结果显示我国分布的红树林总面积为264 km^2(尚不含我国港、澳、台的统计数据),其中61.4%在自然保护区内受到保护。从红树林分布的主要省份来看,在海南省分布的红树林面积较少但保护比例高,广西和广东省分布的红树林面积大但受保护面积比例相对较低。在3种红树林类型中,红树-木果楝林和红海榄-木榄林分布面积较小,但受保护的面积都在90%以上,秋茄-桐花树-白骨壤林分布的面积最大,但受保护的面积为52.6%。研究提出自然保护区外红树林分布的关键区域,并建议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方式来进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 海岸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阳宗海大气氮、磷沉降特征 被引量:17
12
作者 余功友 杨常亮 +2 位作者 刘楷 杨海燕 张佳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34-1142,共9页
大气氮、磷沉降是湖泊水体氮、磷入湖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解阳宗海氮、磷沉降对湖泊富营养化的潜在影响,于2012年5月-2014年4月通过监测阳宗海大气氮、磷沉降,估算氮、磷的大气沉降通量,揭示阳宗海大气氮、磷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分析... 大气氮、磷沉降是湖泊水体氮、磷入湖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解阳宗海氮、磷沉降对湖泊富营养化的潜在影响,于2012年5月-2014年4月通过监测阳宗海大气氮、磷沉降,估算氮、磷的大气沉降通量,揭示阳宗海大气氮、磷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分析其来源、影响因素等.由于阳宗海是磷限制湖泊,本研究在估算大气氮、磷沉降通量的基础上,特别比较了大气磷沉降入湖量与非点源磷的入湖量,以此评估大气沉降输入磷对湖泊富营养化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阳宗海总氮年平均沉降通量为248 mg/m^2,春、夏、秋和冬季平均分别为200、306、274和214 mg/m^2,其中夏季沉降通量最大,原因与降雨量增加有关;总磷年平均沉降通量为24 mg/m^2,春、夏、秋和冬季平均分别为18、31、19和27 mg/m^2.大气磷沉降与输入阳宗海的总磷量相比很小,对阳宗海富营养化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沉降 阳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沉积物溶解性有机氮释放及环境影响机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史玲珑 张莉 +5 位作者 王圣瑞 段昌群 李文章 席银 李秋才 许可宸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715-2722,共8页
通过模拟实验,结合紫外与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洱海表层沉积物DON释放特征,并探讨其环境影响因素及环境学意义.结果表明:(1)一级动力学模型可很好地拟合洱海表层沉积物DON释放动力学过程,其最大释放量在24.387~46.949mg/kg之间,空间分布... 通过模拟实验,结合紫外与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洱海表层沉积物DON释放特征,并探讨其环境影响因素及环境学意义.结果表明:(1)一级动力学模型可很好地拟合洱海表层沉积物DON释放动力学过程,其最大释放量在24.387~46.949mg/kg之间,空间分布呈现北部>南部>中部;最先释放(10min内达到最大值)组分主要为类蛋白组分P_(Ⅰ+Ⅱ,n),而释放量最大的组分是类腐殖质组分P_(Ⅲ+Ⅳ,n),约占76%;(2)洱海沉积物DON在好氧(DO=8~10mg/L)和适中pH值(pH=8)的环境中释放量相对较小,pH值增加或DO含量降低均会促进其释放.(3)洱海沉积物DON组成特征参数与其释放量显著相关(r=0.813~0.919,P<0.01),随沉积物DON取代基增多,分子量增大,芳香性增强,释放量逐渐增大;类蛋白与类腐殖质组分比值P_(Ⅰ+Ⅱ,n)/P_(Ⅲ+Ⅳ,n)也可间接作为衡量沉积物DON释放量的指标,即沉积物DON结构组分特征参数可反映其释放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指示洱海沉积物DON释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沉积物 溶解性有机氮释放 三维荧光光谱 F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茎泽兰对桉树幼苗生长及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胡凯茜 郑元 +1 位作者 黄新会 于福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55,共5页
为探索紫茎泽兰对桉树的生态影响,采用盆栽实验法,测定了紫茎泽兰叶片干粉末添加(添加量:20g/盆、40 g/盆、80 g/盆,添加比例:单盆基质重量的0.5%、1%、2%)对直杆桉Eucalyptus maidenii盆栽苗生长及生理生态指标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1... 为探索紫茎泽兰对桉树的生态影响,采用盆栽实验法,测定了紫茎泽兰叶片干粉末添加(添加量:20g/盆、40 g/盆、80 g/盆,添加比例:单盆基质重量的0.5%、1%、2%)对直杆桉Eucalyptus maidenii盆栽苗生长及生理生态指标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1)对桉树生长指标均显示促进作用,其中,对受体株高的促进强度20 g/盆>40 g/盆>80 g/盆,对地径和叶片数量的促进强度40 g/盆>20 g/盆>80 g/盆,对叶面积的促进强度40 g/盆>80 g/盆>20 g/盆。(2)对桉树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为:叶绿素总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被抑制,且抑制强度20 g/盆>40 g/盆>80 g/盆;丙二醛含量,20 g/盆时被抑制,80 g/盆、40 g/盆时则被促进;游离脯氨酸含量,20 g/盆时被促进,80 g/盆、40 g/盆则被抑制。(3)对桉树生长指标的综合影响为促进作用,促进强度40 g/盆>20 g/盆>80 g/盆,综合化感效应指数(SEI)介于0.214~0.343;对桉树生理生态指标的综合影响为抑制作用,抑制强度40 g/盆>20 g/盆>80 g/盆,SEI值介于-0.084^-0.174.可见添加不同质量的紫茎泽兰叶片干粉末可对桉树盆栽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生态指标产生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桉树 化感作用 生长指标 生理生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富营养城市湖泊原位生态修复效果分析--以武汉南湖为例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苗 李明梦 +7 位作者 刘律 李忠超 苗滕 余业鑫 赵永晶 李艳 王海军 王洪铸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99-1407,共9页
城市湖泊普遍面临富营养化问题,许多湖泊甚至处于超富营养状态。鉴于其在供水、气候调节、景观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水质提升为目标的生态修复对于恢复湖泊生态功能、提升城市景观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超富营养城市湖泊--武汉南湖... 城市湖泊普遍面临富营养化问题,许多湖泊甚至处于超富营养状态。鉴于其在供水、气候调节、景观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水质提升为目标的生态修复对于恢复湖泊生态功能、提升城市景观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超富营养城市湖泊--武汉南湖为例,尝试通过围隔构建、鱼类清除、水生植被重建等生态措施改善示范区水质,探究超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技术。于2019年8月至12月在示范区进行实验。结果表明:(1)示范区修复措施实施后,挺水植物植株高度显著增加(P<0.01),芦苇平均株高由0.7 m增加至1.2 m,香蒲的新生叶片在种植后50 d高达1.4 m,二者在种植后90 d,覆盖率均由种植时的10%上升至70%;(2)示范区内透明度由修复前的0.26 m上升至0.77 m,显著高于外湖区(0.26 m)(P<0.01);(3)示范区内浮游藻类叶绿素a(chl a)由修复前38.90μg/L降低至3.41μg/L,显著低于外湖区(101.91μg/L)(P<0.01);(4)示范区总氮(TN)由4.78 mg/L降低至2.60 mg/L,总磷(TP)由0.76 mg/L降低至0.08 mg/L,二者均略低于外湖区,但均不显著(P>0.05)。总体来看,经过一系列修复措施后,示范区内水生植被得到很好的恢复,水质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透明度提升较多,chl a下降明显。氮、磷等营养水平虽然也有所降低,但与外湖区差异不大,可能是沉积物内源营养释放导致。研究表明,围隔构建、鱼类清除、水生植被重建等生态修复措施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富营养湖泊水质状况,但未能有效控制内源负荷,仍需采取底质改良措施以达到降低水体营养含量的目的。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超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及水质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湖泊 超富营养 生态修复 水生植物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昆明市观赏种子植物资源与多样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冠松 吴富勤 +5 位作者 申仕康 张新军 董文婧 张雪 和树庄 王跃华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59,共4页
通过文献、标本查阅与野外调查对云南省昆明市观赏种子植物进行了系统研究,整理得出昆明市观赏种子植物共有140科440属694种,其中被子植物131科415属642种,裸子植物只有9科25属52种,优势科为蔷薇科、木犀科、菊科和百合科。按照生活型分... 通过文献、标本查阅与野外调查对云南省昆明市观赏种子植物进行了系统研究,整理得出昆明市观赏种子植物共有140科440属694种,其中被子植物131科415属642种,裸子植物只有9科25属52种,优势科为蔷薇科、木犀科、菊科和百合科。按照生活型分类,乔木的有54科209种;灌木为53科168种;草本为72科297种;藤本为13科120种,其中观花类植物所占比例最大,其次分别为观植株类、观叶类和观果类。栽培植物有91科275属462种。研究探明了昆明市观赏植物资源的现状,并对昆明市观赏种子植物资源可持续化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地区 观赏种子植物 种质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宋雪燕 高丽枝 +3 位作者 罗迪 邱飞 赵琦琳 陆轶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8,共13页
为研究云南省臭氧(O3)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基于统计学方法及Arc GIS空间差异分析、线性趋势分析、空间离散系数等方法,对全省16个市(州) 2015—2017年33个环境监测站点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O3逐渐取代其... 为研究云南省臭氧(O3)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基于统计学方法及Arc GIS空间差异分析、线性趋势分析、空间离散系数等方法,对全省16个市(州) 2015—2017年33个环境监测站点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O3逐渐取代其他大气常规污染物成为首要污染物,其浓度变化范围为19~138μg/m^3。云南省各市(州) O3浓度年变化呈现周期性,月度峰值集中出现在春季(3—5月);日变化呈单峰形,峰值集中在14:00—17:00。O3浓度的空间格局由纵向集聚为主转变为横向集聚为主,各集聚区交错分布,低值区由西北部转移到西南部;O3浓度增长率为正的区域集中于东北部和中部,面积约为20.81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54.29%,其余半环状区域增长率为负。迪庆州O3污染情况与其他市(州)明显不同,且受其他市(州)传输的影响较小。气象因子对O3浓度的影响随时间和地域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对典型市(州)(迪庆州、丽江市、昭通市) O3浓度影响最大的为偏南风,影响的浓度区间为20~160μ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污染特征 时空特征 气象因子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程海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立成 周远洋 +4 位作者 周起超 王玮璐 董云仙 李凯迪 常军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24-1436,共13页
2016年4月-2017年2月,采用黑白瓶法研究了云南程海单点(码头点位)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垂直分布及其季节变化,同时基于全湖9个点位的现场调查和生产力垂向归纳模型(VGPM)估算并探讨了程海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2016年4月-2017年2月,采用黑白瓶法研究了云南程海单点(码头点位)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垂直分布及其季节变化,同时基于全湖9个点位的现场调查和生产力垂向归纳模型(VGPM)估算并探讨了程海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显示,码头点位的年均(均值±标准误)水柱(0~3m)总初级生产力(GPPC)、净初级生产力(NPPC)和呼吸消耗量(RC)分别为5.40×10^3±0.64×10^3、2.36×10^3±0.63×10^3和3.06×10^3±0.82×10^3mgO2/(m^2·d);不论春夏季(4-8月)、秋冬季(9月-次年2月)还是全年,码头点位的单位生物量GPP(GPP/Chl.a)和单位生物量NPP(NPP/Chl.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分别出现在水下0.5m和3.0m处.经VPGM估算,程海全湖的初级生产力(PPeu)年均值为6.54×10^3±0.30×10^3mgC/(m^2·d)(2.74×10^3~18.62×10^3mgC/(m^2·d)).PPeu的时空变化方面,春夏季是PPeu快速上升的时节,秋冬季PPeu的月变化则呈波动状态,春夏季与秋冬季PPeu无显著性差异;PPeu整体空间异质性较弱,仅在降水最为充沛的7、8月表现出南北向的异质性,这与降水条件和流域营养盐输入的空间异质性有关.回归分析发现,虽然程海PPeu的主要影响因子具有季节异质性,但不论春夏季、秋冬季还是全年,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是重要的影响因子,水温亦是春夏季的重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 黑白瓶法 生产力垂向归纳模型 时空分布 程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养分的农林生态系统生态交错带宽度测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熊丹 欧晓昆 +4 位作者 黄文君 杨济达 王婷 呙靖雯 张志明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4-602,共9页
生态交错带变化最显著的是物种组成和植被结构,然而植物群落与土壤养分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两个系统。前期利用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测定出退耕还林政策驱动下,退耕撂荒地—云南松林(Pinus yunnanensis Franch)交错带宽度约9 m。假... 生态交错带变化最显著的是物种组成和植被结构,然而植物群落与土壤养分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两个系统。前期利用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测定出退耕还林政策驱动下,退耕撂荒地—云南松林(Pinus yunnanensis Franch)交错带宽度约9 m。假设利用土壤养分变化与前期利用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测定出的生态交错带宽度和类型一致。为验证此假设,选取滇西北维西县永春乡退耕还林政策下形成的退耕撂荒地—云南松林交错带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并利用移动窗口法进行交错带位置和宽度的测定。结果表明:(1)相对于云南松林,退耕撂荒地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均显著偏低;(2)pH,有机质,碱解氮的变化趋势能更好的用于测定交错带的位置和宽度,且SED指数优于PD指数;(3)最终测定农林生态交错带的宽度为11 m,属于急变型交错带,与前期利用植物多样性变化测定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窗口法 土壤养分 宽度测定 生态交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方式对生态碎石床去除生活污水中氮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鑫 和树庄 +5 位作者 陆轶峰 卢少勇 张俊朋 胡桃 张森霖 陈方鑫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481-487,共7页
为提高生态碎石床对生活污水中氮的去除率,设计了空白床、芦苇床、水葱床、香蒲床4组生态碎石床,研究在连续进水(水力负荷7.5 cm/d,水力停留时间1.8 d)和间歇进水(水力负荷7.5 cm/d,水力停留时间5.4 d)2种进水方式下对生活污水中总氮(TN... 为提高生态碎石床对生活污水中氮的去除率,设计了空白床、芦苇床、水葱床、香蒲床4组生态碎石床,研究在连续进水(水力负荷7.5 cm/d,水力停留时间1.8 d)和间歇进水(水力负荷7.5 cm/d,水力停留时间5.4 d)2种进水方式下对生活污水中总氮(TN)、氨氮(NH+4-N)和硝氮(NO-3-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碎石床在2种进水方式下对氮的去除率差异较大,连续进水时对TN、NH+4-N的去除率依次是香蒲床>水葱床>空白床>芦苇床,香蒲床对TN、NH+4-N去除率较高,分别为77.68%和81.33%;对NO-3-N的去除率依次是空白床>芦苇床>香蒲床>水葱床,空白床去除率最好,为65.29%。间歇进水时对TN、NH+4-N的去除率依次是水葱床>芦苇床>香蒲床>空白床,水葱床对TN、NH+4-N去除率较高,分别为89.54%和91.79%;对NO-3-N去除率依次是水葱床>香蒲床>空白床>芦苇床,水葱床去除率最佳,为46.43%。间歇进水有利于提高生态碎石床对TN和NH+4-N的去除率,其中芦苇床对TN去除率增加19.63%,对NH+4-N去除率增加14.76%,水葱床对TN去除率增加19.14%,对NH+4-N去除率增加18.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碎石床 进水方式 生活污水 氮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