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木蠹象的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宏瑞 叶辉 +1 位作者 徐长山 吕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0-134,共5页
云南木蠹象PissodesyunnanensisLangoretZhang是我国西南地区近年来发现的森林蛀干害虫。该虫在云南西北部的丽江地区一年发生一代。成虫于 6月下旬开始产卵 ,产卵部位为当年生或头年生枝梢。 7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 ,幼虫有 4个龄期。11... 云南木蠹象PissodesyunnanensisLangoretZhang是我国西南地区近年来发现的森林蛀干害虫。该虫在云南西北部的丽江地区一年发生一代。成虫于 6月下旬开始产卵 ,产卵部位为当年生或头年生枝梢。 7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 ,幼虫有 4个龄期。11月中旬后 ,幼虫开始在受害枝内越冬 ,次年 2月中下旬恢复活动。 3月下旬至 5月上旬为蛹期 ,4月中旬开始羽化。该虫主要危害云南松幼树 ,常造成受害树长势下降和树干畸形 ,连续危害 2~ 3年可导致树木干枯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木蠹象 云南松 生活史 生物学 幼虫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横坑切梢小蠹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叶辉 吕军 Francois LIEUTIER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3-228,共6页
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minor (Hartig)是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Franchet的主要次期性害虫之一。 1980年以来 ,该虫与纵坑切梢小蠹T .piniperda(L .)一起在中国西南部大量发生 ,导致数十万公顷云南松林受害。本文报道了横坑切梢小蠹在云... 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minor (Hartig)是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Franchet的主要次期性害虫之一。 1980年以来 ,该虫与纵坑切梢小蠹T .piniperda(L .)一起在中国西南部大量发生 ,导致数十万公顷云南松林受害。本文报道了横坑切梢小蠹在云南地区的生活史、生长、发育、繁殖等生物学特征。横坑切梢小蠹年生活史为一代 ,前后两代在冬春季有部分重叠。成虫羽化于4月下旬开始陆续 ,5月下旬结束。成虫羽化后即飞到树冠上蛀食枝梢 ,直到 11月发育成熟 ,开始繁殖。在此期间 ,每头成虫可以蛀食 4~ 6个枝梢。横坑切梢小蠹在云南没有越冬习性。繁殖期从 11月至次年 3月。成虫主要在已经受到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的树木的中、下部产卵。繁殖期较纵坑切梢小蠹约迟 1周。由于横坑切梢小蠹从枝梢到树干对云南松持续危害 ,对树木的危害性较在其它地区更为严重。横坑切梢小蠹利用受到纵坑切梢小蠹蛀害的树木繁殖产卵 ,加强了蠹虫对云南松树的危害 ,加速了受害树木的死亡进程。横坑切梢小蠹的上述生物生态学特征是该虫对云南松造成严重危害的重要原因。从横坑切梢小蠹虫体和虫坑中检测到伴生真菌云南半帚孢Leptographiumyunnanensis。横坑切梢小蠹对该菌的带菌率在蛀梢期为11 5 % ;在蛀干中期约为 10 %~ 2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坑切梢小蠹 纵坑切梢小蠹 云南松 蓝污真菌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儿七繁殖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51
3
作者 马绍宾 徐正尧 胡志浩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9-55,共7页
以居群为单位研究了桃儿七的繁殖生物学,指出桃儿七为适应分布区内生长季节短暂的环境条件,花各部分的形态在开花前一年就已开始分化,并形成一休眠芽,但大小孢子还尚未进行减数分裂。到了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之后,大小孢子方才进行... 以居群为单位研究了桃儿七的繁殖生物学,指出桃儿七为适应分布区内生长季节短暂的环境条件,花各部分的形态在开花前一年就已开始分化,并形成一休眠芽,但大小孢子还尚未进行减数分裂。到了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之后,大小孢子方才进行减数分裂,并在减数分裂之后,植株通过茎基部的居间生长将花及叶带出地面。桃儿七在开花时先花后叶。花在露出土面的第二、三天随即开放。虽然桃儿七具有一系列适应干虫煤传粉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征,但同时也具有许多和自花授粉有关的适应机制。桃儿七在开花习性及花部形态上常表现出多态。在自然状况下,桃儿七是一种以自花授粉为主的植物,它的有性生殖良好,每株性成熟植株平均可产生60粒左右的种子,多者可达180粒。由种子萌发长成的植株大约需要5-6年的时间方才性成熟。在一般条件下,桃儿七行有性生殖,但在环境条件良好时,也可通过根茎来进行营养繁殖。桃儿七为二倍体,12条染色体组成6个联锁群,在减数分裂时,交叉发生较少。桃儿七具有较大当前适合度,亦具有一定的进化灵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科 桃儿七 繁殖 繁殖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儿七传粉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进化上的意义 被引量:27
4
作者 徐正尧 马绍宾 +2 位作者 胡昌平 杨彩云 胡志浩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7年第3期223-227,共5页
对分布于云南中甸县不同居群的桃儿七进行了传粉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如下:①首次发现其具有一种适应于自花授粉的传粉机制。即在花尚未开放或刚开放时,雌蕊呈直立状,而一旦花完全开放时,子房柄会发生弯曲,以致整个雌蕊靠向某一花... 对分布于云南中甸县不同居群的桃儿七进行了传粉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如下:①首次发现其具有一种适应于自花授粉的传粉机制。即在花尚未开放或刚开放时,雌蕊呈直立状,而一旦花完全开放时,子房柄会发生弯曲,以致整个雌蕊靠向某一花药,从而使柱头与花药贴合实现传粉;当完成传粉后,雌蕊又重新直立,此时受精作用也随之完成。整个传粉、受精过程仅需4~6h。②其生殖节律快,有效率高。从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开始到双受精结束只需4~6d。自然居群中结果率几乎达100%,结籽率达97.32%。③桃儿七是一个种内分化强烈、在表型及生态适应上均表现出多样性的物种,具有较大的当前适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儿七 小檗科 传粉生物学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摇蚊科幼虫和水丝蚓属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丽珍 李砥 +2 位作者 刘永定 肖帮定 刘鲁明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8-50,共3页
报道了昆明滇池摇蚊科幼虫Chironomidae、水丝蚓属Limnodrilus的分类特征、生态学特点 ,分析了滇池摇蚊科幼虫、水丝蚓属优势种的变化及与滇池水质的关系 ;首次对其食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摄食量进行了估算 ,研究结果表明 :1kg摇蚊幼虫每... 报道了昆明滇池摇蚊科幼虫Chironomidae、水丝蚓属Limnodrilus的分类特征、生态学特点 ,分析了滇池摇蚊科幼虫、水丝蚓属优势种的变化及与滇池水质的关系 ;首次对其食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摄食量进行了估算 ,研究结果表明 :1kg摇蚊幼虫每天可消耗鲜藻 0 0 94kg ;1kg水蚯蚓每天可消耗鲜藻 0 0 89kg ;讨论了摇蚊幼虫、水丝蚓在昆明滇池综合治理中起到的控藻作用 ,为滇池的综合治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摇蚊科 幼虫 水丝蚓属 生物学特性 分类特征 优势种 水质 食性 摄食量 蓝藻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抗污染分化进化研究进展及其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文传浩 王震洪 段昌群 《生态科学》 CSCD 1998年第1期19-24,共6页
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地理环境,使植物种群面临一个全新环境.污染敏感种逐渐消失,抗性种质被保存并得以进化.因此,植物的分化进化研究成为进化生态学的重要领域.同工酶、RFLP、PCR、RAPD等分子生物学... 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地理环境,使植物种群面临一个全新环境.污染敏感种逐渐消失,抗性种质被保存并得以进化.因此,植物的分化进化研究成为进化生态学的重要领域.同工酶、RFLP、PCR、RAPD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已成为重要研究手段并广泛应用于植物抗性进化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进化 进化生态学 分子生物学技术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微生物解磷与聚磷作用的实验研究及磷的现代沉积与微生物成矿作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东野脉兴 樊竹青 +3 位作者 张灼 夏学惠 田升平 周建民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2-289,共8页
滇池是世界上磷质来源最丰富的湖泊,是研究磷的现代沉积和微生物对磷循环作用及微生物成矿的天然场所。研究发现,滇池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繁多,但能对磷溶解、转化、迁移、聚集、沉积的微生物主要有解磷菌和聚磷菌两类。这两类微生物与滇... 滇池是世界上磷质来源最丰富的湖泊,是研究磷的现代沉积和微生物对磷循环作用及微生物成矿的天然场所。研究发现,滇池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繁多,但能对磷溶解、转化、迁移、聚集、沉积的微生物主要有解磷菌和聚磷菌两类。这两类微生物与滇池磷的含量之间有一系列规律的相关性:在底泥磷高含量区域,解磷菌的种群和数量与底泥磷含量成负相关关系,与水体磷含量成正相关关系,而聚磷菌的种群和数量与底泥磷含量成正相关关系,与水体磷含量成负相关关系;在底泥磷低含量区域,上述相关性则相反。滇池中这种活着的微生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磷的溶解、转化、迁移、聚集和沉积的作用,对古磷块岩微生物成矿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对以磷为限制性因子的湖、海、江河环境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理论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微生物 解磷作用 实验研究 聚磷作用 磷矿床 现代沉积 微生物成矿 解磷菌 聚磷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瑞丽桔小实蝇成虫种群数量变动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72
8
作者 陈鹏 叶辉 刘建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801-2809,共9页
分别于1997、2000、2003和2004年通过诱蝇谜对云南瑞丽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就气候因子及寄主植物对该种群变动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瑞丽常年发生,当年11月至翌年1月份,桔小实蝇种群处于较低水平,2月... 分别于1997、2000、2003和2004年通过诱蝇谜对云南瑞丽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就气候因子及寄主植物对该种群变动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瑞丽常年发生,当年11月至翌年1月份,桔小实蝇种群处于较低水平,2月份以后种群数量逐渐上升,至6月份形成种群的年增长高峰,此后至10月份种群数量迅速下降.经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月均温、月平均最高温、月平均最低温、月极端最高温、月极端最低温和月雨日数是影响瑞丽桔小实蝇种群月变动的主要气候因子.通径分析和决策系统分析表明,月均温对种群数量变动具有正效应,是直接影响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重要指标,月均最低温是影响种群增长的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月雨日数对种群动态的综合影响力最大.瑞丽各月平均温度位于桔小实蝇各虫态生长发育温度范围内,但11~翌年1月份的月均最低温低于桔小实蝇的适温范围,对桔小实蝇种群数量有一定抑制作用.2~5月份雨日数逐渐增多,雨量逐渐增大,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7~8月份持续的强降雨过程被认为是桔小实蝇在该时期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瑞丽的多种瓜果成熟期的交替出现保证了桔小实蝇的食物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种群变动 气候因子 寄主植物 瑞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微生物实验技能 被引量:16
9
作者 沙涛 程立忠 +1 位作者 张汉波 张玲琪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1年第6期85-87,共3页
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微生物学实验课长期以来与理论课一道共同成为生命科学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也是我系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基地重点建设课程之一.近年来,我们对基地班微生物学实验课进行了实验顺序调整、增... 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微生物学实验课长期以来与理论课一道共同成为生命科学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也是我系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基地重点建设课程之一.近年来,我们对基地班微生物学实验课进行了实验顺序调整、增加实验内容和改进实验课考核,并采取了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参观工厂和科研部门等形式多样教学方法,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微生物实验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实验课 实验技能 实验内容 教学法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元江干热河谷桔小实蝇种群动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58
10
作者 刘建宏 叶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6-711,共6页
分别于1992、1998、2003和2004年在云南元江干热河谷通过性诱剂诱捕,对桔小实蝇雄性成虫数量变化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就气候因子及寄主植物对数量变动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桔小实蝇在元江干热河谷常年发生,当年12月至次年2月,桔小实蝇种... 分别于1992、1998、2003和2004年在云南元江干热河谷通过性诱剂诱捕,对桔小实蝇雄性成虫数量变化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就气候因子及寄主植物对数量变动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桔小实蝇在元江干热河谷常年发生,当年12月至次年2月,桔小实蝇种群较低,3月以后逐渐上升,于6~8月形成增长高峰,9~11月种群迅速下降.近两年桔小实蝇种群数量较上世纪90年代明显增大.月均温、月均降雨量和寄主植物是影响元江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主要因子.元江干热河谷各月均温在桔小实蝇适温区内,为其常年发生提供了温度条件.但12~2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低于桔小实蝇的适温下限,而5月的月平均最高温超过桔小实蝇的适温上限,这两方面对桔小实蝇种群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元江夏季6至8月的月降雨量为100~150 mm,有助于桔小实蝇种群增长.芒果和甜橙是元江桔小实蝇最喜好的寄主水果,其种面积、挂果期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重要因素.气温、降雨和寄主植物通过各自的作用方式和发生时间综合影响着元江干热河谷地区桔小实蝇种群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种群动念 气候因子 寄主植物 干热河谷 诱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六库桔小实蝇成虫种群数量变动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51
11
作者 陈鹏 叶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45,共8页
应用诱蝇谜引诱剂诱捕法于2003-2005年调查了云南六库桔小实蝇成虫种群动态,系统分析了气候因子及寄主植物对该种群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六库桔小实蝇种群发生呈季节性,仅出现于3-12月,成虫消长基本为单峰型,高峰出现在7月。... 应用诱蝇谜引诱剂诱捕法于2003-2005年调查了云南六库桔小实蝇成虫种群动态,系统分析了气候因子及寄主植物对该种群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六库桔小实蝇种群发生呈季节性,仅出现于3-12月,成虫消长基本为单峰型,高峰出现在7月。六库桔小实蝇种群数量与气温、降雨量和月雨日数等气象因子有密切关系。决定系数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月降雨量是影响六库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主要决策因素;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最低气温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限制因素,其中,月平均最低温度是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重要指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低温条件主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7.65%。逐步回归分析也证实,影响六库桔小实蝇种群月变动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最低气温。综合分析认为,低温是导致六库桔小实蝇季节性发生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种群变动 气候因子 寄主植物 诱蝇谜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桔小实蝇五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研究 被引量:52
12
作者 施伟 叶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4-388,共5页
对云南省瑞丽、景洪、化念、元江、河口的桔小实蝇 5个地理种群共 2 7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 (COⅠ )基因进行了部分序列测定。序列的碱基变化中转换明显多于颠换、无碱基的插入和缺失。 5个地理种群中共有 2 7个多态位点和2 ... 对云南省瑞丽、景洪、化念、元江、河口的桔小实蝇 5个地理种群共 2 7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 (COⅠ )基因进行了部分序列测定。序列的碱基变化中转换明显多于颠换、无碱基的插入和缺失。 5个地理种群中共有 2 7个多态位点和2 3种单倍型 ,其中 2种为共享单倍型。桔小实蝇 5个地理种群的Fst值在 0 0 36 4~ 0 136 4之间 (P >0 0 5 ) ,Nm值在 3 88~13 2 5之间。对其所有单倍型聚类分析发现 ,单倍型在系统树中的分布散乱、混杂 ,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地理分布族群。分析认为 5个地理种群间已存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 ,但分化的程度还比较低。造成 5个种群这种遗传分化的因素主要与地理隔离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地理种群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氧化酶I基因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会泽铅锌矿污染导致小麦种子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孟玲 王焕校 谭德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75-379,共5页
以长期生长于云南会泽铅锌矿区和非污染区的3个小麦品种(云麦29,1257,5118)种子为材料,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长期铅、镉、锌污染对小麦种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还比较分析了这些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长期铅镉锌污染对... 以长期生长于云南会泽铅锌矿区和非污染区的3个小麦品种(云麦29,1257,5118)种子为材料,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长期铅、镉、锌污染对小麦种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还比较分析了这些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长期铅镉锌污染对小麦种子蛋白基因表达有明显影响,这种影响还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即这种影响引起的变化是有方向性的。但在长期铅镉锌复合污染下,这3个小麦品种在品种间,同一品种不同个体间,种子蛋白基因表达发生变化的程度不同,反映出在长期铅、镉、锌污染下小麦的微进化。比较种子蛋白电泳与种子发芽率结果,推测铅、镉、锌污染对种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可能与其种子发芽率降低有关。对种子醇溶蛋白的电泳分析,可作为研究重金属对植物的遗传毒理作用的一种快速,灵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污染 小麦 种子蛋白 基因表达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铅锌矿渣中分离的微生物对重金属吸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汉波 王力 +1 位作者 沙涛 程立忠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4-37,共4页
从铅锌矿渣中分离到 16种菌 (包括 7株细菌和 9株真菌 ) ,并研究了它们对Zn2 + ,Pb2 + ,Cu2 + 的吸附特性。发现大多数菌株对Pb2 + 与Zn2 + 有不同程度的吸附 ,但对Cu2 + 的吸附能力较小。菌株对Zn2 + 的吸附率大于对Pb2 + 的吸附 ,能吸... 从铅锌矿渣中分离到 16种菌 (包括 7株细菌和 9株真菌 ) ,并研究了它们对Zn2 + ,Pb2 + ,Cu2 + 的吸附特性。发现大多数菌株对Pb2 + 与Zn2 + 有不同程度的吸附 ,但对Cu2 + 的吸附能力较小。菌株对Zn2 + 的吸附率大于对Pb2 + 的吸附 ,能吸附Pb2 + 的菌株也能吸附Zn2 + 。pH 4~ 6是真菌吸附金属离子的较好范围 ,细菌仅在pH =5 .0条件下 ,对Pb2 + 与Zn2 + 有吸附。在测试的不同金属离子浓度范围内 (5 0mg/L <Pb2 + <70 0mg/L ,2 0mg/L <Zn2 + <32 0mg/L) ,真菌对Pb2 + ,Zn2 + 的吸附率随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细菌仅在一定的浓度值以下 (Pb2 + <10 0mg/L ,Zn2 + <80mg/L)表现吸附率增加。真菌 2个菌株的吸附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表明 ,菌株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符合“吸附 +细胞膜传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生物吸附 铅锌矿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四个地理种群同工酶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邹平 叶辉 +1 位作者 谭德勇 昝瑞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7-31,共5页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纵坑切梢小蠹(Tom icus piniperda L.)4 个自然种群的9 个同工酶基因座。4 个种群均在Es- 1、Es- 2、Es- 4、Mdh- 1、Mdh- 2 及AAT- 1 基因...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纵坑切梢小蠹(Tom icus piniperda L.)4 个自然种群的9 个同工酶基因座。4 个种群均在Es- 1、Es- 2、Es- 4、Mdh- 1、Mdh- 2 及AAT- 1 基因座上存在遗传多态现象。路南长湖、楚雄、蒙自3 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0036~0.0173, 平均值为0.0105, 表明其遗传结构基本相似。丽江种群与上述3 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421~0.2035, 平均值为0.1765,表明丽江种群与上述三种群已有了遗传分化。丽江种群近交系数较大,近亲繁殖程度较高。种群遗传结构的差异可能与不同蠹害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坑切梢小蠹 同工酶 等位基因频率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法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装置及其操作特性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珮石 杨显万 +2 位作者 黄若华 黄兵 张玲琪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16-321,共6页
对生物法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的适宜装置及其操作特性的研究表明,生物膜填料塔对低浓度甲苯废气的净化性能优于筛板塔及鼓泡塔;生物膜填料塔采用逆流并在液气比0.03~0.1、气速(30~60)m·h^(-1)的条件下操作时,低浓度甲苯废气... 对生物法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的适宜装置及其操作特性的研究表明,生物膜填料塔对低浓度甲苯废气的净化性能优于筛板塔及鼓泡塔;生物膜填料塔采用逆流并在液气比0.03~0.1、气速(30~60)m·h^(-1)的条件下操作时,低浓度甲苯废气净化效率可保持在90%以上.经实验验证,本生物膜填料塔对废气中甲苯的同系物同样具有净化作用.并且对再生胶厂、印刷厂、铸造厂、油漆厂等企业的实际生产废气也有良好的净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气净化 甲苯废气 废气处理 生物膜 低浓度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潞江坝桔小实蝇成虫种群变动规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鹏 叶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3-640,共8页
于2004—2006年采用诱蝇谜对云南潞江坝桔小实蝇成虫种群动态进行诱捕监测,并就气候因子及寄主植物对该种群变动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云南潞江坝桔小实蝇成虫种群表现出全年性发生,并明显分为种群高位(5~11月)和低位(12~4月)2... 于2004—2006年采用诱蝇谜对云南潞江坝桔小实蝇成虫种群动态进行诱捕监测,并就气候因子及寄主植物对该种群变动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云南潞江坝桔小实蝇成虫种群表现出全年性发生,并明显分为种群高位(5~11月)和低位(12~4月)2个时期,成虫种群增长呈单峰型,高峰期出现在8月.芒果、龙眼、柑桔、番木瓜、荔枝、番石榴是桔小实蝇在该地区的主要寄主水果,其种植面积、挂果期和产量对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影响较大,是影响该地区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主要因素之一.逐步回归分析揭示,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降雨量、月雨日数、月日照时间和月相对湿度综合影响5~11月潞江坝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其中雨日数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最为明显;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日照时间和空气相对湿度综合影响12~4月潞江坝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其中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月平均气温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种群动态 气候因子 寄主植物 潞江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蛀干期虫坑真菌类群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旭东 叶辉 丁骅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56-560,共5页
Egg galleries of Tomicus piniperda attacking Pinus yunnanensis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different period of trunk attack in mid Yunnan Province. 30 Genus of fungi,which belong to 12 families,were isolated. Among them,... Egg galleries of Tomicus piniperda attacking Pinus yunnanensis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different period of trunk attack in mid Yunnan Province. 30 Genus of fungi,which belong to 12 families,were isolated. Among them,12 are saprophytes,10 facultative fungi and 8 parasites. Moreover,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tiation in the dominant populations including Debaryomyces,Penicillium and Paecilomyces with the damage level of localities and there exists no close interior relation between bark beetle attacks and dominant populations. Besides these,blue stain fungi which identified as Leptographium spp.were isolated from Tomicus piniperda and trunk tunn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坑切梢小蠹 云南松 蓝色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巍山鸟道雄关2003年度鸟类环志研究简报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荣 王紫江 +1 位作者 赵正军 马赛龙 《四川动物》 CSCD 2004年第2期120-122,共3页
2003年9月17日至10月22日,在云南省巍山县鸟道雄关开展了秋季鸟类环志研究工作,累计环志鸟类5603只,计103种,分别隶属于10目20科。
关键词 云南 巍山县 鸟道雄关 鸟类 环志 2003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河口县热带生态旅游景观开发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桂华 王跃华 《生态经济》 1997年第5期33-37,共5页
云南河口县具有丰富而独特的热带生态旅游景观,其热带性比西双版纳更为原始和典型。本文系统地分析研究了其景观形成、分类、特点,结合旅游市场需求和河口县的经济状况,提出了在河口建立三大生态旅游区和一个旅游中心城镇的建议。
关键词 热带 生态旅游景观 云南 生态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