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中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下红菇科真菌的多样性及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颖 许建萍 +4 位作者 徐远钊 张岩 胡楚娇 黄莹 欧晓昆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52-159,共8页
在大理金光寺、楚雄化佛山和昆明筇竹寺3个研究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下分别设置样地,对红菇科真菌进行详细调查,共采集713份红菇科真菌标本,分属于71种,其中红菇属49种,乳菇属22种;共有食用菌49种,药用菌17种,毒菌10种;按不同月份、林龄... 在大理金光寺、楚雄化佛山和昆明筇竹寺3个研究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下分别设置样地,对红菇科真菌进行详细调查,共采集713份红菇科真菌标本,分属于71种,其中红菇属49种,乳菇属22种;共有食用菌49种,药用菌17种,毒菌10种;按不同月份、林龄、温度、降雨量、日照时数、海拔、坡向、坡度及腐殖质厚度对红菇科真菌的物种数、子实体数、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菇科真菌的生态分布与月份、林龄、温度、降雨量、日照时数显著相关,而坡向、坡度和腐殖质厚度对红菇科真菌的分布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菇科 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多样性 经济价值 生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筇竹寺元江栲林下大型真菌的多样性及其生态分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颖 张岩 +4 位作者 徐远钊 许建萍 胡楚娇 黄莹 欧晓昆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6期137-139,142,共4页
对昆明筇竹寺元江栲林下的大型真菌物种进行调查,采集到154种大型真菌,隶属于37科、55属,其中有红菇科、丝膜菌科、牛肝菌科、小菇科4个优势科和桔色蜡钉菌、粗鳞丝盖伞、白囊耙齿菌、疏褶微皮伞、红蜡蘑5个优势种。对研究区域大型真菌... 对昆明筇竹寺元江栲林下的大型真菌物种进行调查,采集到154种大型真菌,隶属于37科、55属,其中有红菇科、丝膜菌科、牛肝菌科、小菇科4个优势科和桔色蜡钉菌、粗鳞丝盖伞、白囊耙齿菌、疏褶微皮伞、红蜡蘑5个优势种。对研究区域大型真菌的多样性和生态类型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对大型真菌资源的利用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物种多样性 昆明筇竹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化佛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及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颖 许远钊 +3 位作者 郑志兴 柳小康 王丽 欧晓昆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117,共7页
对云南化佛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种类组成和生态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共有233种(含亚种、变种和变型)大型真菌,隶属于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16目48科94属,其中,红菇科(Russulaceae)、小菇科(Mycenace... 对云南化佛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种类组成和生态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共有233种(含亚种、变种和变型)大型真菌,隶属于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16目48科94属,其中,红菇科(Russulaceae)、小菇科(Mycenaceae)、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陀螺菌科(Gomphaceae)和鹅膏科(Amanitaceae)7个优势科的种数较多,分别含37、22、18、17、16、11和10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大型真菌中包括药用菌59种、食用菌97种和毒菌35种;根据生态类型划分,有虫生菌1种、木生菌52种、土生菌39种、外生菌根菌141种。该保护区大型真菌的分布与温湿度、林下光照及林龄等生态环境因子的变化有关,具体表现在不同月份、郁闭度和林型条件下,大型真菌的种类组成和数量、优势类群都出现不同的分布特点。6月份木生菌的种数和个体数最多,8月份和9月份外生菌根菌的种数和个体数最多。在郁闭度60%~70%条件下,以多孔菌科和小菇科种类为主;在郁闭度70%~80%的条件下,以红菇科、丝膜菌科和多孔菌科种类为主;在郁闭度80%~90%条件下,以红菇科、丝膜菌科和牛肝菌科种类为主。在中龄林中大型真菌的种数多于幼龄林,其中,红菇科、丝膜菌科、牛肝菌科和陀螺菌科种类在幼龄林和中龄林中均有分布;鹅膏科种类只分布在中龄林中。根据调查结果,对该保护区大型真菌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化佛山自然保护区 大型真菌 多样性 生态分布特性 优势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