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馈口位置及负载对微波加热效率的影响及其优化 被引量:18
1
作者 姚斌 郑勤红 +3 位作者 彭金辉 钟汝能 李琳 向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1-163,共3页
利用HFSS软件仿真微波腔馈口位置、馈口长度及负载厚度对微波加热效率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仿真获得一系列反射功率最小、可用于微波反应腔加热效率优化的理论依据;以此为基础,重新选取优化后的馈口位置及负载厚度,对垂直馈口和平行馈... 利用HFSS软件仿真微波腔馈口位置、馈口长度及负载厚度对微波加热效率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仿真获得一系列反射功率最小、可用于微波反应腔加热效率优化的理论依据;以此为基础,重新选取优化后的馈口位置及负载厚度,对垂直馈口和平行馈口两种微波反应器进行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加热效率分别达到了95%和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馈口位置 负载 加热效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马艳红 郑保忠 韦良强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36,共5页
综述了目前碳纳米管在填充聚合物来制备介电、导电、吸波、导热等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对常见的几种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及碳纳米管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方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最后对聚合物/碳纳米管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 综述了目前碳纳米管在填充聚合物来制备介电、导电、吸波、导热等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对常见的几种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及碳纳米管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方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最后对聚合物/碳纳米管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相应地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逾渗理论 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电池用多晶硅及其吸杂研究现状 被引量:7
3
作者 吴洪军 陈秀华 +2 位作者 马文会 梅向阳 蒋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35-140,共6页
综述了几类主要的太阳电池用多晶硅及其吸杂研究现状。评述了当前太阳电池领域涉及到的几类多晶硅如铸造多晶硅、冶金法多晶硅、西门子法多晶硅等的优缺点。详细描述了多晶硅的吸杂类型、吸杂过程、吸杂影响因素等。给出了本课题组关于... 综述了几类主要的太阳电池用多晶硅及其吸杂研究现状。评述了当前太阳电池领域涉及到的几类多晶硅如铸造多晶硅、冶金法多晶硅、西门子法多晶硅等的优缺点。详细描述了多晶硅的吸杂类型、吸杂过程、吸杂影响因素等。给出了本课题组关于冶金法多晶硅吸杂实验的一些初步研究结果。展望了多晶硅及其吸杂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 太阳电池 吸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Ni-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罗玉萍 段萍 +2 位作者 张瑾 朱忠其 柳清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43-46,62,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过渡金属Ni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剂(Ni-TiO2),采用XRD、纳米粒度、UVVis和PL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以亚甲基蓝(MB)作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Ni掺杂量以及热处理温度对NiTiO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2.5、n(Ni)∶n(...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过渡金属Ni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剂(Ni-TiO2),采用XRD、纳米粒度、UVVis和PL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以亚甲基蓝(MB)作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Ni掺杂量以及热处理温度对NiTiO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2.5、n(Ni)∶n(Ti)=1%、热处理温度为500℃时制备的样品在普通日光灯下、5h内对MB的光催化降解率达到92.54%,明显优于Degussa P25在相同条件下的降解率(50.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Ni掺杂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罐内低温氮气的温度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罗金龙 任一涛 段金燕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8,共5页
对装有少量液氮的液氮罐内的温度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温度分布模型。研究表明,在10 L容积的液氮罐内注入少量液氮时,罐内温度可保持低于-130℃持续约25天,适用于多种场合的超低温保存。通过调节距离液氮面的高度,可选择保... 对装有少量液氮的液氮罐内的温度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温度分布模型。研究表明,在10 L容积的液氮罐内注入少量液氮时,罐内温度可保持低于-130℃持续约25天,适用于多种场合的超低温保存。通过调节距离液氮面的高度,可选择保存样品的温度范围并控制样品的升降温速度。理论计算的温度分布与测量的结果符合较好,证实了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罐 温度场模型 傅里叶导热定律超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对冶金法太阳能级多晶硅中缺陷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洪军 陈秀华 +4 位作者 马文会 蒋咏 梅向阳 张聪 吴兴惠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57-1365,共9页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退火对冶金法太阳能级多晶硅锭不同部位的位错、晶界及择优生长取向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退火前后多晶硅锭的位错、晶界和择优生长取向的变化规律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退火前后多晶...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退火对冶金法太阳能级多晶硅锭不同部位的位错、晶界及择优生长取向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退火前后多晶硅锭的位错、晶界和择优生长取向的变化规律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退火前后多晶硅中的位错密度大小始终是中部<底部<顶部。1100℃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多晶硅中的位错密度逐渐减小,到5.0h后达到回复的极限程度;小角度晶界比例不断减小,直至消失;大角度晶界中R型晶界比例先增加后减小,CSL晶界比例缓慢增加,孪晶晶界Σ3比例呈稳定地增加,到退火5.0h后,其比例约占30%;主峰〈111〉织构峰强一直增加,〈311〉织构峰强则是逐渐减小至零,而〈511〉、〈531〉、〈620〉织构强度则是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再减小,退火保温5.0h后择优生长取向达到高度一致。另外,还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极限回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 退火 位错密度 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低碳Si-Mn系TRI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张亚江 刘清友 +1 位作者 贾书君 项金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6-170,共5页
采用定量彩色金相、X射线衍射和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及不同的冷轧压下率对低碳Si-Mn系TRIP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退火温度,再结晶铁素体和二次铁素体的含量不同。当冷轧压下率为55%时,经820℃×1... 采用定量彩色金相、X射线衍射和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及不同的冷轧压下率对低碳Si-Mn系TRIP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退火温度,再结晶铁素体和二次铁素体的含量不同。当冷轧压下率为55%时,经820℃×110 s+410℃×440 s热模拟工艺后,实验钢中铁素体量约为60%,贝氏体和马氏体量约为34%,残余奥氏体含量约为6%,残余奥氏体的碳含量为1.3%,可以获得好的相变诱发塑性及好的强韧性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钢 热处理工艺 残余奥氏体 晶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