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科学基础是物理学还是生物学?——再论孔德社会学的内在张力问题 |
方捷
郭台辉
|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理解费孝通:法律和社会科学的视角笔谈 |
苏力
赵旭东
朱晓阳
谭同学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云南大学影视人类学教学实践之路 |
张海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4
|
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简介 |
无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5
|
“中间圈”、云南与文明互鉴的民族学 |
关凯
王铭铭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6
|
人化自然与家园建构:云南一个多民族移民村生态振兴之路 |
倪慧
马翀炜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产业发展与女性参与——以云南咖啡产业为例 |
陈雪
|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8
|
从“不浪费的人类学”到人类学的“隐秀”追求:庄孔韶人类学画展 |
和柳
|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坚守还是改变:中国西南古代民族研究“三大族系说”的多学科讨论 |
李东红
马丽娜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0
|
云南藏区和谐民族关系构建内源性动力研究——以迪庆藏民族发展演变为分析视角 |
李志农
顿云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1
|
族际交往与贫困脆弱性——基于中国边疆地区民族社会发展调查(CBSS)数据的分析 |
晏月平
李昀东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12
|
通往文化空间消费的地名——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地名标识的人类学考察 |
郑佳佳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4
|
|
13
|
重思赞米亚区域的稻作与社会——物种间民族志角度的观察 |
张海超
张晗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4
|
20世纪中国社会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与方法反思——海外中国研究的视角 |
章立明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5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西部地区社会建设论坛”综述 |
张辉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6
|
西南山地民族传统生态观的多维实践及当代价值——以基诺族为例 |
朱映占
魏婷婷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7
|
云南迪庆的民主改革及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意义 |
李志农
周丽梅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8
|
旅游目的地东道主群体内部关系的人类学考察——以云南大理白族古村为例 |
苏醒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9
|
边境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成效与经验——以西藏勒布沟地区为例 |
李志农
杨勋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0
|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的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基于云南M彝村的经验 |
刘芳
徐兴文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9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