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头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
作者 杨姝 金振辉 +1 位作者 羊晓东 李良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93-295,298,共4页
乌头属植物物种极为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之一。对我国乌头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乌头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乌头属植物 化学成分 二萜生物碱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叶蔓荆子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鸿雁 程伟贤 +3 位作者 冯宇 古昆 杨丽君 张义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82-584,共3页
采用MCI—Gel及硅胶等柱色谱法对云南西双版纳单叶蔓荆子的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5个黄酮类似物,根据其理化性质,结合光谱技术(MS,NMR等)鉴定为紫花牡荆素(1)、3’,5-二羟基-3,4^1,7-三甲氧基黄酮(2)... 采用MCI—Gel及硅胶等柱色谱法对云南西双版纳单叶蔓荆子的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5个黄酮类似物,根据其理化性质,结合光谱技术(MS,NMR等)鉴定为紫花牡荆素(1)、3’,5-二羟基-3,4^1,7-三甲氧基黄酮(2)、4’,5-二羟基-3,6,7-三甲氧基黄酮(3)、牡荆葡基黄酮(4)和山奈酚-3-O-葡萄糖苷(5),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进行了抗羟基自由基氧化和抑菌活性的初步筛选实验,首次报道了化合物2、3的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叶蔓荆子 化学成分 黄酮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胭脂红酸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迷迭香化学成分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
3
作者 程伟贤 陈鸿雁 +2 位作者 张义平 冯宇 古昆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92-693,共2页
关键词 抗氧化活性 分光光度法测定 迷迭香 化学成分 胭脂红酸 天然抗氧化剂 褪色 油脂氧化酸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K_2—新型骨质疏松防治药物 被引量:16
4
作者 雷泽 付正启 +2 位作者 木晓云 温晓江 朱洪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0-63,共4页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系统性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密度减少,骨质量降低,骨强度下降及骨折增加。维生素K2在骨形成及维持骨健康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且具有良好的药用安全性。临床上,可利用维生素K2防治妇...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系统性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密度减少,骨质量降低,骨强度下降及骨折增加。维生素K2在骨形成及维持骨健康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且具有良好的药用安全性。临床上,可利用维生素K2防治妇女绝经导致的骨质疏松及其他类型的骨质疏松症,大量的人体试验研究证实,定期摄入维生素K2不仅可显著增加骨密度,而且可改善骨质量,从而提高骨强度,有效降低骨折风险及减少骨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2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质量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叶算盘子的化学成分研究(Ⅱ)(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杨金 羊晓东 +3 位作者 吴海燕 赵秋玲 赵静峰 李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6期986-988,1012,共4页
从厚叶算盘子(Glochidion hirsutum)的乙醇提取物中,用硅胶和凝胶柱层析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为bergenin(1),isovitexin(2),isovitexin 7-O-xyloside(3),decoumaroylibotanolide(4),n-butyl-α-D-fructofuranoside(5),n... 从厚叶算盘子(Glochidion hirsutum)的乙醇提取物中,用硅胶和凝胶柱层析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为bergenin(1),isovitexin(2),isovitexin 7-O-xyloside(3),decoumaroylibotanolide(4),n-butyl-α-D-fructofuranoside(5),n-butyl-β-D-fructofuranoside(6),4-O-ethylgallic acid(7),3-O-methylgallic acid(8)。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戟科 厚叶算盘子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角茴香中莽草酸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颢 陈玉冲 +2 位作者 张继光 万伟超 李良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4-47,共4页
对八角茴香中莽草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以正交试验设计手段探讨出八角茴香中莽草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以蒸馏水为提取溶剂、原料粒度20目、温度65℃、料液比1∶15、提取时间2.5h,最佳结晶条件是:活性炭用量15%、活性炭脱色时间... 对八角茴香中莽草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以正交试验设计手段探讨出八角茴香中莽草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以蒸馏水为提取溶剂、原料粒度20目、温度65℃、料液比1∶15、提取时间2.5h,最佳结晶条件是:活性炭用量15%、活性炭脱色时间30min、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2.5,此条件下莽草酸得率最高为2.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 莽草酸 正交实验 优化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头果蛋白性质的鉴定及其中性糖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7
7
作者 袁燕 戴晓畅 +1 位作者 郭丽红 陈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15097-15098,共2页
[目的]鉴定新的植物蛋白质蒜头果蛋白是否为糖蛋白。[方法]采用高碘酸-希夫试剂法进行糖蛋白性质的鉴定,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蒜头果蛋白的中性糖含量。[结果]蒜头果蛋白能被高碘酸-希夫试剂染成紫红色。[结论]蒜头果蛋白为糖蛋白,中性... [目的]鉴定新的植物蛋白质蒜头果蛋白是否为糖蛋白。[方法]采用高碘酸-希夫试剂法进行糖蛋白性质的鉴定,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蒜头果蛋白的中性糖含量。[结果]蒜头果蛋白能被高碘酸-希夫试剂染成紫红色。[结论]蒜头果蛋白为糖蛋白,中性糖含量为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头果蛋白 糖蛋白 中性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K_2与骨健康 被引量:15
8
作者 方瑞斌 雷泽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1-198,共8页
大量维生素K2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展示了其在维护广泛人群骨健康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本文根据文献,从维生素K的种类、分布、来源、人体存在的维生素K2匮乏、维生素K2在人体骨代谢中的作用机制及与常见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应用等方面... 大量维生素K2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展示了其在维护广泛人群骨健康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本文根据文献,从维生素K的种类、分布、来源、人体存在的维生素K2匮乏、维生素K2在人体骨代谢中的作用机制及与常见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应用等方面做了较全面的综述,为包括日趋凸显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及其他更广泛人群的骨亚健康的预防及治疗策略提供较完整的认识及新的方法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2 骨质疏松 营养补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头果蛋白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袁燕 戴晓畅 +3 位作者 王德斌 刘开庆 陈子牛 樊传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638-13638,13642,共2页
[目的]观察蒜头果蛋白(malanin)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灌胃和腹腔注射给药后,观察小鼠的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计算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结果]灌胃和腹腔注射均随着malanin剂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增大,其LD_(50)分别为43.... [目的]观察蒜头果蛋白(malanin)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灌胃和腹腔注射给药后,观察小鼠的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计算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结果]灌胃和腹腔注射均随着malanin剂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增大,其LD_(50)分别为43.11 mg/kg(95%可信限范围为29.11~61.62 mg/kg)和26.22μg/kg(95%可信范围为18.06~36.12μg/kg)。[结论]malanin是一种毒性非常大的植物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头果蛋白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维生素E有益骨健康 被引量:4
10
作者 雷泽 付正启 +2 位作者 木晓云 温晓江 朱洪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9期709-712,共4页
氧化应激与导致骨折风险增加的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天然强抗氧化剂维生素E利用其抗氧化特性帮助内在抗氧化防护体系抵御自由基的侵害及清除脂质过氧化自由基,刺激骨形成及促进骨骼健康,每日定期摄入维生素E补充剂有益中老年人骨质疏松... 氧化应激与导致骨折风险增加的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天然强抗氧化剂维生素E利用其抗氧化特性帮助内在抗氧化防护体系抵御自由基的侵害及清除脂质过氧化自由基,刺激骨形成及促进骨骼健康,每日定期摄入维生素E补充剂有益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骨质疏松 维生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头果蛋白的纯化鉴定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27,31,共5页
采用粉碎、磷酸盐缓冲溶液浸提、硫酸铵沉淀、疏水色谱层析等分离手段,从蒜头果种仁中分离纯化蒜头果蛋白,并对其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组成、等电点、中性糖含量、自由巯基含量、细胞活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蒜头果蛋白是一种糖蛋白,... 采用粉碎、磷酸盐缓冲溶液浸提、硫酸铵沉淀、疏水色谱层析等分离手段,从蒜头果种仁中分离纯化蒜头果蛋白,并对其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组成、等电点、中性糖含量、自由巯基含量、细胞活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蒜头果蛋白是一种糖蛋白,含有18种氨基酸,等电点为4.6,相对分子质量为61875 Da,由A、B 2条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蒜头果蛋白对Hela和Vero细胞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蒜头果蛋白作为一种新的蛋白质,有较好的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头果 蒜头果蛋白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二乙酰氧基黄芩素的一步合成、选择性水解及甲醚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明忠 雷泽 +4 位作者 木晓云 付正启 温晓江 孔兰芬 朱洪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45-847,共3页
以黄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芩苷为原料,在醋酸钾、吡啶催化回流条件下,用醋酐为乙酰化试剂,以67.6%的收率实现了6,7-二乙酰氧基黄芩素一步合成,该化合物经K2CO3/丙酮-水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或Me2SO4/K2CO3/丙酮中的甲醚化反应以良好收率及... 以黄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芩苷为原料,在醋酸钾、吡啶催化回流条件下,用醋酐为乙酰化试剂,以67.6%的收率实现了6,7-二乙酰氧基黄芩素一步合成,该化合物经K2CO3/丙酮-水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或Me2SO4/K2CO3/丙酮中的甲醚化反应以良好收率及高选择性分别得到6-乙酰氧基黄芩素或7-甲氧基-6-乙酰氧基黄芩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二乙酰氧基黄芩素 选择性水解 甲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失活蛋白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袁燕 毛宇 +1 位作者 黄晓麒 戴晓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69-174,共6页
核糖体失活蛋白是一类可使真核细胞核糖体失活而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植物毒蛋白。它广泛存在于植物界,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骨髓净化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就核糖体失活蛋白在植物中的分类、分布和性质、功能特性、在生物医学中... 核糖体失活蛋白是一类可使真核细胞核糖体失活而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植物毒蛋白。它广泛存在于植物界,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骨髓净化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就核糖体失活蛋白在植物中的分类、分布和性质、功能特性、在生物医学中应用及其应用前景等作简要全面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叶草乌的二萜生物碱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秋玲 吴海燕 +3 位作者 杨姝 羊晓东 赵静峰 李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4期636-638,共3页
对细叶草乌(Aconitum macrorhynchum)中的二萜生物碱进行研究。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方法从中分离得到了5个二萜生物碱,用有机波谱学和理化常数测定鉴定了其结构,分别是:查斯曼宁(chas-manine,1)、塔拉萨敏(talatisamine,2... 对细叶草乌(Aconitum macrorhynchum)中的二萜生物碱进行研究。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方法从中分离得到了5个二萜生物碱,用有机波谱学和理化常数测定鉴定了其结构,分别是:查斯曼宁(chas-manine,1)、塔拉萨敏(talatisamine,2)、滇乌碱(yunaconitine,3)、印乌碱(indaconoitine,4)、粗茎乌碱甲(crassi-cauline A,5)、同时还得到β-谷甾醇(β-sitosterol,6)和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7)。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草乌 化学成分 二萜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草乌内生真菌接骨木镰孢菌B10.2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萍 舒燕 +2 位作者 朱丽 丁中涛 蔡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00-1005,共6页
本文对分离自黄草乌(Aconitum vilmorinianum Kom.)的一株接骨木镰孢菌(Fusarium sambucinum B10.2)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cyclonerodiol(1)、trichoderiol A(2)、T-2 tetraol(3)、sambacide(4)、12β-ace... 本文对分离自黄草乌(Aconitum vilmorinianum Kom.)的一株接骨木镰孢菌(Fusarium sambucinum B10.2)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cyclonerodiol(1)、trichoderiol A(2)、T-2 tetraol(3)、sambacide(4)、12β-acetoxy-4,4-dimethyl-24-methylene-5α-cholesta-8,14-diene-3β,11α-diol(5)、bisphenol A(6)、β-谷甾醇(7)、木兰脂素(8)、吲唑(9)、尿嘧啶(10),1~3和5~10均是首次从接骨木镰孢菌中分离得到,其中6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活性研究表明6和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与阳性对照相同,为64μg/mL;4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为32μg/mL;2、3和4具有中等强度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木镰孢菌 黄草乌 次生代谢产物 抑菌活性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漆二萜化合物体外抗寨卡病毒机制
16
作者 庞攀攀 邱雄 +5 位作者 江英杰 刘欣月 马维喆 尹健秋蓉 肖伟烈 郑昌博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5年第8期1436-1444,共9页
目的探究泽漆二萜类化合物9体外抗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建立ZIKV感染Vero细胞模型,通过RT-qPCR、病毒噬斑实验、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技术评价抗病毒活性;结合多细胞系验证、纳米粒度... 目的探究泽漆二萜类化合物9体外抗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建立ZIKV感染Vero细胞模型,通过RT-qPCR、病毒噬斑实验、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技术评价抗病毒活性;结合多细胞系验证、纳米粒度分析、细胞热位移及分子对接技术阐明作用机制。结果化合物9在Vero细胞中对ZIKV的EC 50为(3.95±0.15)μmol·L^(-1),CC 50为(272.12±8.56)μmol·L^(-1),抗病毒效力明显优于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ribavirin,RBV)。其灭活病毒作用呈现时间依赖性,可明显降低病毒载量和斑块形成。研究表明,化合物9可改变ZIKV颗粒的理化特性,包括降低表面电荷、增加粒径分布,并明显增强prM蛋白热稳定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9与prM蛋白形成高亲和力结合(结合能为-38.52 kJ·mol^(-1)),并通过疏水相互作用稳定蛋白结构。结论化合物9通过直接灭活病毒、干扰病毒粒子完整性及靶向prM蛋白发挥体外抗ZIKV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泽漆二萜类化合物 病毒进入抑制 prM蛋白 分子对接 天然产物抗病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