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中华民族建设 被引量:57
1
作者 周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共8页
中华民族的构建,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近代历史留下的重要遗产。中华民族形成以后,便成为中华现代国家的基石和当代中国最为重要的社会政治资源,在国家的统一、稳定和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中华民族内部却不是... 中华民族的构建,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近代历史留下的重要遗产。中华民族形成以后,便成为中华现代国家的基石和当代中国最为重要的社会政治资源,在国家的统一、稳定和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中华民族内部却不是均质化的,而是结构化的。中华民族具有突出的结构性特征。因此,随着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群体被定义为"民族"并朝着民族的方向不断发展,中华民族本身却逐渐地虚拟化了,并面临着被解构的风险。这与中华民族在国家统一、稳定和发展以及实现中国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发挥的基础性作用是相互矛盾的。解决这个"应有"与"现有"的根本性矛盾的惟一途径,便是加强中华民族建设,促进中华民族的巩固、发展和一体化。中华民族建设是一项伟大的社会政治工程,既要从长计议,又必须抓住有利的历史时机而迅速采取行动,尽快在总体谋划的基础上着力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构建性 结构化 解构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的性质和特点 被引量:58
2
作者 周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2,共18页
"民族"(nation)概念的广泛使用是以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建立和普遍化为前提的。"民族"(nation)概念包含着深厚的国家内涵,所以常常被作为国家的代名词使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华民族"概念在20世纪... "民族"(nation)概念的广泛使用是以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建立和普遍化为前提的。"民族"(nation)概念包含着深厚的国家内涵,所以常常被作为国家的代名词使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华民族"概念在20世纪初形成,并很快成为由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群体凝聚而成的新的民族共同体的族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个以"中华民族"为族称的民族共同体取得了国家的形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族"(nation),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然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结构,又导致它具有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和被各个民族群体独立发展而解构的两种可能性。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情况表明,促成后一种可能的力量具体而实在,且明显大于促成前一种可能的力量。于是,中华民族也就逐步被淡化和虚化。这不仅对维护多个民族群体凝聚为中华民族这一宝贵的社会政治遗产,筑牢国家统一和稳定的社会政治基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非常不利,还会不可避免地引出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在如此严峻的现实面前,中华民族需要来一次新的自觉,进而朝着"民族构建"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民族国家 多元一体 国家认同 民族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权威缺失的原因探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龙立军 戴建国 姜子华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4期27-29,共3页
“徒法不足以自行”。当前,在我国的制度建设进程中,树立制度应有权威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制度权威缺失有其内外部原因:制度权威和政治权威缺乏相容性、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缺乏相容性是其外部因素;制度与制度体系的自身不足是其内... “徒法不足以自行”。当前,在我国的制度建设进程中,树立制度应有权威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制度权威缺失有其内外部原因:制度权威和政治权威缺乏相容性、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缺乏相容性是其外部因素;制度与制度体系的自身不足是其内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权威 缺失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崛起与边疆架构创新 被引量:19
4
作者 周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22,共8页
国家关于边疆的认识和实践的总体面貌,可以通过"边疆架构"概念进行描述和分析。我国的边疆架构在王朝国家时代形成后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虽然在当代进行了重大调整,增添了新的内容,但仍然是传统的内敛式的,与中国崛起的要求之... 国家关于边疆的认识和实践的总体面貌,可以通过"边疆架构"概念进行描述和分析。我国的边疆架构在王朝国家时代形成后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虽然在当代进行了重大调整,增添了新的内容,但仍然是传统的内敛式的,与中国崛起的要求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并不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发展的需要。如此一种"现有"与"应有"之间的矛盾,呼唤着边疆架构的创新,并在创新中建立起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边疆及边疆治理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崛起 边疆架构 挑战 创新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边疆观的挑战与创新 被引量:18
5
作者 周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共9页
边疆观是有关边疆的性质、地位、意义的较为稳定的认识,对边疆的界定和边疆治理的实践发挥着根本性的影响。作为对国家治理具有重要影响意识形态,边疆观往往成为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形成于两千多年前并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了... 边疆观是有关边疆的性质、地位、意义的较为稳定的认识,对边疆的界定和边疆治理的实践发挥着根本性的影响。作为对国家治理具有重要影响意识形态,边疆观往往成为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形成于两千多年前并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了丰富内容的传统边疆观,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今天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甚至成为国家构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边疆战略的制约因素。因此,中国须对边疆观进行更新,进而构建适应国家发展要求的新边疆观。新边疆观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而且具有不同于传统边疆观的显著特征。构建这样的边疆观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决策层和学界认真的研究并努力付诸行动,才能取得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边疆观 国家疆域 领土主权 新形态边疆 新边疆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建设与国族建设 被引量:8
6
作者 周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7,共2页
今天的世界仍然处于民族国家时代。民族国家是最基本的国家形态。所有的国家建设,归根到底都是民族国家建设。在民族国家建设中,国族建设不仅是重要内容,而且是基础性工程。国族建设的程度,直接关系着国家建设所能达到的水平,以及... 今天的世界仍然处于民族国家时代。民族国家是最基本的国家形态。所有的国家建设,归根到底都是民族国家建设。在民族国家建设中,国族建设不仅是重要内容,而且是基础性工程。国族建设的程度,直接关系着国家建设所能达到的水平,以及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国家建设 基础性工程 巩固和发展 国家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视阈中的边疆治理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平 《行政管理改革》 2016年第4期51-54,共4页
今天的中国已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空间场域之中。在此条件下,形态多样的边疆及其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空前地凸显,并对国家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然而,边疆及其治理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边疆的发展明显滞后。因此,从国家战略的角... 今天的中国已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空间场域之中。在此条件下,形态多样的边疆及其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空前地凸显,并对国家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然而,边疆及其治理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边疆的发展明显滞后。因此,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看待边疆治理,根据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通过改进和创新边疆治理的方式,全面提升边疆治理的有效性,就成为国家治理和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地理空间场域 边疆治理 新增长点 国家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方制度析论 被引量:6
8
作者 周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2,共8页
中国自秦统一并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以后,为了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逐渐形成了有关地方的建立、授权、调整和治理以及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框架。这样的地方制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过不断的调整而趋于稳定,并在此基础上形... 中国自秦统一并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以后,为了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逐渐形成了有关地方的建立、授权、调整和治理以及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框架。这样的地方制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过不断的调整而趋于稳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地方制度文化。同时,这样的地方制度及其文化,也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及地方政府的运行、改革和治理。建基于西方国家历史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分析框架,无法全面揭示这样一种植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方制度的独特内涵,因此有必要在全面梳理其历史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对它作出深刻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集权 中央 地方 地方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族际关系的特点和走向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20,共16页
当代中国的族际关系或民族关系,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而是在统一的国家政治共同体内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族际关系的发展和演变,必然要受到国家共同体和中华民族的规约。但是,当代中国长期... 当代中国的族际关系或民族关系,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而是在统一的国家政治共同体内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族际关系的发展和演变,必然要受到国家共同体和中华民族的规约。但是,当代中国长期以"民族主义"取向的族际政策来协调族际关系,在消解了历史上形成的族际关系问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个始料不及的后果,即在促进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群体朝着民族的方向发展的同时,中华民族则日渐虚拟化,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逐渐丧失了对民族关系的规约能力。随着中国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日益融入全球化进程,传统的族体演进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族群或民族现象正在形成并露出了端倪。在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并共同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当代中国的族际关系出现了新的现象和问题。面对这样的变化和新的形势,在族际关系中淡化"分"的倾向,强化"合"的倾向,加强族际政治整合,促进中华民族的巩固、凝聚和一体化,并以此来规约和引导族际关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族际关系 中华民族 民族国家 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特区政府的问责制改革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1,共5页
香港特区政府于2002年7月开始实行主要官员问责制改革。这项旨在适应社会和市民对政府的问责性要求和提高政府能力的改革措施的推行,构建了一种在非责任政府体制下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问责制”实施两年来,虽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改革... 香港特区政府于2002年7月开始实行主要官员问责制改革。这项旨在适应社会和市民对政府的问责性要求和提高政府能力的改革措施的推行,构建了一种在非责任政府体制下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问责制”实施两年来,虽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改革的路向是正确的。它在香港政治发展的历史上首次彰明,政府及其主要官员要以民意为依归,要向民意负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特区政府 主要官员 问责制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自治地方政策过程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8-53,共6页
民族自治地方政策过程周平在现代社会中,政策作为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权威部门对社会作用的主要手段,以其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并成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政策研究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也逐步从对政策自... 民族自治地方政策过程周平在现代社会中,政策作为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权威部门对社会作用的主要手段,以其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并成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政策研究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也逐步从对政策自身的静态研究进入动态研究,即深入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治地方 政策过程 少数民族地区 政策主体 政策问题 政策目标 政治文化 自治机关 政策执行 政策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重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运武 《中州学刊》 CSSCI 1999年第3期62-65,共4页
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学术界已从哲学、文化、政治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较多较深地研究,但却没有从中国教育思想发展的角度进行过讨论。事实上,梁漱溟正是通过此书,第一次较系统地表述了自己对教育根本问题的看法,对中国传统... 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学术界已从哲学、文化、政治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较多较深地研究,但却没有从中国教育思想发展的角度进行过讨论。事实上,梁漱溟正是通过此书,第一次较系统地表述了自己对教育根本问题的看法,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进行了重建,本文对梁漱溟通过《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政党民主制度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有益探索——读《党内民主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13
作者 周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0-210,共1页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地位,决定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也决定了执政党必须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努力探索加强自身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在世情、国...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地位,决定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也决定了执政党必须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努力探索加强自身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在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历来是决策层和理论界长期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制度体系 政党民主 党内民主 党的自身建设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世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
14
作者 张巨成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7,共5页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教育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既有机遇,又有挑战,这必将引起我国教育战略的调整。入世后,我国的义务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方面要进行新的综合、配套改革。我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应...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教育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既有机遇,又有挑战,这必将引起我国教育战略的调整。入世后,我国的义务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方面要进行新的综合、配套改革。我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应向WTO成员中的发达国家看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WTO 教育发展战略 义务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终身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村民自治 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推动了村民自治的发展
15
作者 唐孝坤 袁明旭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33,共5页
村民自治作为我国扩大基层民主、发展基层直接民主的新尝试,20余年来取得了巨大成绩。但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和村民自治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央在农村开展了“三个... 村民自治作为我国扩大基层民主、发展基层直接民主的新尝试,20余年来取得了巨大成绩。但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和村民自治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央在农村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总结和运用好这次活动的经验和成果,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