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1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学生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调查分析研究——以云南大学为例 被引量:33
1
作者 钟洁 杨桂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7,共5页
生态旅游者作为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 ,其生态意识至关重要。本文以云南大学为例 ,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潜在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进行了调查 ,并通过与国内外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旅游者 生态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古村镇资源品质与旅游流的耦合协调演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书虹 李晓光 +2 位作者 孔营营 李琴 李佳懿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85-2194,共10页
旅游资源品质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为旅游流的汇聚提供强大吸引力。基于当前云南省古村镇旅游经济价值实现难、发展不平衡等现实问题,本文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灰色关联度模型等方法剖析了云南省125个县级行政... 旅游资源品质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为旅游流的汇聚提供强大吸引力。基于当前云南省古村镇旅游经济价值实现难、发展不平衡等现实问题,本文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灰色关联度模型等方法剖析了云南省125个县级行政单位2019-2022年古村镇资源品质与旅游流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云南省耦合协调空间分布以“迪庆州–丽江市–大理州–楚雄州–玉溪市”为轴线,轴线两侧的发展水平多低于轴线上的水平。(2)研究期间云南省整体耦合协调水平经历了“低水平耦合–拮抗阶段”的演变历程,但仍属较低耦合水平。(3)市州间及县级行政单位间的耦合协调差异是云南省耦合协调整体差异的来源。(4)第三产业增收在GDP占比、旅游人次等是影响云南省古村镇资源品质与旅游流耦合协调发展的核心影响因子。因此,应从州市、县级行政单位的双重空间维度,推动区域间协同发展、建设多点辐射产业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镇旅游 旅游资源 旅游流 耦合协调 Dagum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产业碳排放效率时空分布差异性及驱动因子变动研究——以西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杜靖川 何昊 崔慧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2,共7页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是反映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能更好评价负面环境影响与经济收入之间的关系,提高碳排放效率可促使旅游业不断发展的同时降低碳排放,加速旅游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西南地区拥有全国19.12%的A级景区,52.89%的...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是反映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能更好评价负面环境影响与经济收入之间的关系,提高碳排放效率可促使旅游业不断发展的同时降低碳排放,加速旅游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西南地区拥有全国19.12%的A级景区,52.89%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中国旅游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根据各省份的面板数据,估算西南地区旅游碳排放量、测算旅游产业碳排放效率、探测影响旅游产业碳排放效率的驱动因子强度。结果表明:(1)旅游碳排放量与旅游收入呈正相关,但贵州在旅游收入快速提升的同时,旅游碳排放量也迅速增加。(2)西南地区旅游碳排放效率整体上逐年增加,但重庆、西藏的旅游碳排放效率明显低于其余三省。(3)西南地区旅游碳排放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其中旅游教育与人才培养、旅游总收入、旅游产业碳排放量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强度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旅游产业 Super-SBM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功能理论视域下茶庄园的内涵及其旅游化实践——以云南为例
4
作者 光映炯 李湘云 《中国茶叶》 2024年第8期52-59,共8页
茶庄园作为人与自然、社会和文化关联的重要“文化集合体”,已成为茶旅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模式。从结构功能理论出发,茶庄园旅游化的生成逻辑源于茶庄园经济功能升级和现代茶产业提质发展,也是茶文化旅游产品消费升级的需求。研究以云... 茶庄园作为人与自然、社会和文化关联的重要“文化集合体”,已成为茶旅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模式。从结构功能理论出发,茶庄园旅游化的生成逻辑源于茶庄园经济功能升级和现代茶产业提质发展,也是茶文化旅游产品消费升级的需求。研究以云南为例,调查梳理了茶庄园旅游化实践路径,如依托景区、依托茶园、联合茶科研机构、借助酒店或茶宿;可归纳为3种融合模式:“茶园+景区”型、“茶园+博物馆”型、“茶园+酒店”型。现代茶庄园的理论阐释视角和功能解析路径的构建,对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茶庄园理论研究和推进中国重要产茶区茶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庄园 结构功能论 文化集合体 旅游化实践 多功能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火气,抚人心?菜市场旅游动机对幸福感的驱动机制研究——以昆明篆新菜市场旅游为例
5
作者 赵书虹 李佳懿 +3 位作者 李琴 孔营营 李晓光 杨雨婷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87,共19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烟火气”逐渐成为抚平人们现代性焦虑的载体,被人们重新珍视。进而,菜市场作为承载城市浓厚生活氛围以及烟火气的重要场所,也逐渐从传统的市民生活空间转变为备受游客喜爱的新式旅游目的地。为此,文章透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烟火气”逐渐成为抚平人们现代性焦虑的载体,被人们重新珍视。进而,菜市场作为承载城市浓厚生活氛围以及烟火气的重要场所,也逐渐从传统的市民生活空间转变为备受游客喜爱的新式旅游目的地。为此,文章透过城市“烟火气”这层滤镜,采用扎根理论、SEM、fs QCA等研究方法,审视菜市场旅游的旅游者动机维度、旅游者动机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线性与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菜市场旅游者动机分为逃避、追求新奇、放松身心、文化生活体验四个维度。(2)追求新奇对于旅游者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文化生活体验通过感知价值维度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3)逃避*追求新奇*放松身心*~感知价值、追求新奇*放松身心*文化生活体验*感知价值是激发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2条组合路径。其中,追求新奇和放松身心是影响旅游者高主观幸福感的主要维度;而逃避、文化生活体验、感知价值则在一定条件下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研究结果不仅为昆明篆新农贸市场的优化改进提供理论支撑,也为昆明微旅游通过持续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城市新名片提供现实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市场旅游 烟火气 旅游动机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价值共创与民族村寨旅游共生系统演化
6
作者 王桀 吴柳林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6期130-137,共8页
民族村寨共同富裕是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亟需突破的短板。本研究以云南省丘北县仙人洞村为案例研究对象,基于价值共创理论探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共生演化。研究表明:共同富裕是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重要导向,外部环境有助... 民族村寨共同富裕是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亟需突破的短板。本研究以云南省丘北县仙人洞村为案例研究对象,基于价值共创理论探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共生演化。研究表明:共同富裕是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重要导向,外部环境有助于催化民族村寨旅游共生系统的发展;民族村寨在旅游价值推动下,形成“政策驱动”“社区参与”“共商共建”3种价值共创方式,并持续推动共生系统发展、演化。结合实例构建的民族村寨旅游共生系统演化模型,是对共同富裕、价值共创的理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价值共创 旅游共生系统 民族村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云南省旅游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正华 刘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153,共9页
基于旅游业与生态环境耦合作用机理分析框架,以碳排放概念为切入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云南省2008—2019年旅游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并探讨其对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1)云南省旅游业发展... 基于旅游业与生态环境耦合作用机理分析框架,以碳排放概念为切入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云南省2008—2019年旅游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并探讨其对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1)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水平整体上逐年稳步增长,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呈现出从小幅度波动到稳定向好的演变特征;(2)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表现为从“轻度失调”到“良好协调”的逐级向好发展;(3)从相对发展状况来看,二者呈现出从旅游业滞后—同步发展—生态环境滞后的演化历程;(4)系统协调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化水平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均为负向;能源结构、对外开放水平的影响为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审计学”课程“SPOC+课堂+虚拟仿真实验”三混合教学模式探讨——以云南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蒋峻松 乔智 +3 位作者 罗婧瑜 秦若迪 赖雨恬 刘惟瑶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S02期41-46,共6页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推进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审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是适应数智化人才培养教学变革的必然要求。目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仍然存在局限:由于缺乏审计监盘场景供学生学习如何实施审计监盘程序,导致学...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推进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审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是适应数智化人才培养教学变革的必然要求。目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仍然存在局限:由于缺乏审计监盘场景供学生学习如何实施审计监盘程序,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审计监盘实质性程序相关实务操作。针对这一难题,应构建包括“课前设计:SPOC线上课程资源利用、修改更新及补充”、“课中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融入线下课堂教学”和“课后设计:课程成绩评价、教学效果评价及教学研究”三阶段的“三混合”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虚拟仿真实验 三混合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视角下民族村寨旅游社区与景区企业冲突的羊群效应——基于随机博弈分析
9
作者 汪熠杰 吕宛青 +1 位作者 张一 刘亮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4-110,共17页
以村寨居民和景区企业为主体的旅游社区冲突,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现有研究多从经济环境结构和空间权力制度等视角探讨民族村寨旅游冲突问题,但忽视了羊群效应对居民行为决策的影响。文章从居民视角出发,... 以村寨居民和景区企业为主体的旅游社区冲突,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现有研究多从经济环境结构和空间权力制度等视角探讨民族村寨旅游冲突问题,但忽视了羊群效应对居民行为决策的影响。文章从居民视角出发,运用随机博弈模型研究民族村寨旅游社区与景区企业之间冲突行为的羊群效应。研究发现,民族村寨特有的面子文化和熟人社会特征显著增强了居民跟随冲突行为的羊群效应,提升冲突扩散的可能性。当羊群效应权重较弱时,博弈系统仅存在单一稳定状态,冲突行为较易控制;而当羊群效应较强时,博弈系统则表现多重稳定状态,冲突治理难度加大。同时,通过数值仿真进一步厘清景区分红、冲突负外部性、道德受胁等因素对居民跟随村寨社区和景区企业冲突羊群效应的影响机制,为民族村寨社区和景区企业冲突的治理提供措施建议与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冲突 民族旅游 社区居民 羊群效应 随机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关系特征及形成机理
10
作者 赵双 余正勇 蔺吉庆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383,共10页
[目的]探讨云南省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关系,揭示其形成机理,为其协同保护和发展供科学参考。[方法]以云南省国家级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地理集中度及空间分布均衡性分析、空间数量相关性... [目的]探讨云南省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关系,揭示其形成机理,为其协同保护和发展供科学参考。[方法]以云南省国家级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地理集中度及空间分布均衡性分析、空间数量相关性分析、重心模型、空间错位指数揭示云南省国家级传统村落和非遗空间关系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传统村落与非遗在空间分布数量上存在明显差异。前者呈“两核集聚”分布格局,市州层面分布不均衡性较高;后者呈现“多核集聚”特征,市州层面分布不均衡性较低。两者空间分布吻合度整体较低,空间重心和区域分布规模分布上存在明显的错位关系,大致形成正向高低错位和负向高低错位等4种区域错位类型。[结论]人口密度、区域经济、城镇化率、河流水系等社会经济与自然地理因素是传统村落和非遗空间错位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特征 影响因素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线路产品生态效率 被引量:78
11
作者 李鹏 杨桂华 +1 位作者 郑彪 张一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207-2219,共13页
生态效率反映了人们对于经济和生态问题的双重思考,要求整个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力求环境影响最小。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球环境关注的焦点,如何量化旅游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也是旅游环境影响研究的难点。以旅游产品为对象,选用... 生态效率反映了人们对于经济和生态问题的双重思考,要求整个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力求环境影响最小。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球环境关注的焦点,如何量化旅游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也是旅游环境影响研究的难点。以旅游产品为对象,选用旅游者支出和旅游活动CO2-e排放量作为生态效率的指标,构建了旅游线路产品生态效率的计算模型。以云南旅游市场最具代表性的香格里拉"八日游"系列产品为例,对其生态效率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①旅游业内部,各个部门、各种产品之间的生态效率存在很大的差别。②交通、餐饮是影响旅游线路产品生态效率的关键因素。③影响旅游线路产品生态效率的因素主要来自经济量和排放量两个方面。影响经济量的主要因素是包价部分价格和自费部分的花销。影响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产品结构以及能源类型。从产品角度讨论生态效率,有利于旅游者和旅游从业者加深对生态效率的理解,促进其生态意识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旅游线路产品 温室气体 旅游环境影响 香格里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乌蒙山片区所属县旅游扶贫效应分析 被引量:60
12
作者 邓小海 曾亮 +1 位作者 罗明义 肖洪磊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在分析云南乌蒙山片区所属县贫困及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问卷调查法分析了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和当地社区居民的效应。结果表明: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大,但其与区域GDP及三次产业关联度低,存在较严重的旅游漏损;当... 在分析云南乌蒙山片区所属县贫困及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问卷调查法分析了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和当地社区居民的效应。结果表明: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大,但其与区域GDP及三次产业关联度低,存在较严重的旅游漏损;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意愿非常高,但参与比例非常低;旅游发展具有增加收入、改善交通条件及环境卫生、扩大与外地人交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的正面效应,但是也存在房地产和物价上涨、仅有少数人受益、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等方面的负面效应。要实施旅游扶贫政府主导战略,加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整合,加快旅游产业链本地化,增强贫困人口参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乌蒙山片区 旅游扶贫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烟叶工商交接等级质量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轲 孙浩巍 +5 位作者 杨青 龙杰 张晓伟 陈茂建 张冀武 吴恒康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100,共3页
利用2011年云南省烟叶工商交接等级质量监督检查数据对云南省烟叶工商交接7个主收等级(B2F、B3F、C2F、C3F、C4F、X2F和X3F)的等级质量(用等级合格率表示)与等级纯度、混级个数以及混高、混低、混杂、混部位和混V+GY比例7个影响因素进... 利用2011年云南省烟叶工商交接等级质量监督检查数据对云南省烟叶工商交接7个主收等级(B2F、B3F、C2F、C3F、C4F、X2F和X3F)的等级质量(用等级合格率表示)与等级纯度、混级个数以及混高、混低、混杂、混部位和混V+GY比例7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7个主收等级的等级合格率主要受等级纯度、混低、混杂、混V+GY比例和混级个数的影响,各影响因素对烟叶等级质量的影响趋于等级纯度>混低>混杂>混V+GY>混级个数>混部位>混高。提高烟叶等级纯度,控制烟叶收购中的混低、混杂、混V+GY和中部主收等级(C2F、C3F和C4F)混部位现象是提高烟叶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主收等级 等级质量 影响因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线路产品生态足迹 被引量:53
14
作者 李鹏 杨桂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954-2963,共10页
旅游生态足迹分析是测度旅游环境影响的最新和有效方法之一,运用成分法构建了旅游线路产品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探索出了以"串珠"状的旅游线路产品为对象、旅游行程为基础的生态足迹计算方法。运用该模型对云南香格里拉"... 旅游生态足迹分析是测度旅游环境影响的最新和有效方法之一,运用成分法构建了旅游线路产品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探索出了以"串珠"状的旅游线路产品为对象、旅游行程为基础的生态足迹计算方法。运用该模型对云南香格里拉"八日游"典型旅游线路产品进行了实证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①旅游是一种生态消耗很大的生活方式,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生态足迹高于客源地居民人均日常生活消费生态足迹,也高于目的地居民人均日常生活消费生态足迹;②根据成分法,旅游线路产品生态足迹可分为7个组分,其中行、食、住、垃圾是最主要的4个组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旅行距离的增加,旅游线路产品生态足迹逐步聚集于行组分;③旅游产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生态效率差异很大,食、住等部门的生态效率较低,而游、娱等部门的生态效率较高。根据研究结果,对所构建模型进行了简化,简化模型可以对旅游者消费旅游线路产品所产生的生态消耗进行更加简洁、方便的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足迹 旅游线路产品 生态消耗 组分 香格里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健康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被引量:26
15
作者 薛群慧 邓永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5-249,共5页
对于旅游行业而言,健康旅游时代已经来临。在国内,健康旅游潮流涌动,已经成为旅游业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温泉、森林、湖泊、山地、多姿多彩的民俗等丰富多样的资源为健康旅游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多民族的保健、... 对于旅游行业而言,健康旅游时代已经来临。在国内,健康旅游潮流涌动,已经成为旅游业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温泉、森林、湖泊、山地、多姿多彩的民俗等丰富多样的资源为健康旅游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多民族的保健、康体等自然疗法为健康旅游提供了丰厚的题材。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健康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云南少数民族健康旅游资源的开发战略,利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建立本地的健康旅游产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健康旅游资源 开发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展演与活态保护的互动与发展路径——以云南纳西族东巴文化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田里 光映炯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4-201,共8页
本研究以纳西族东巴文化为例,通过对三个案例点的实地调查分析说明旅游展演与活态保护之间存在着特定的互动关系,基于旅游开发的不同程度及旅游展演的类型差异所产生的活态保护效应也不同,而且其互动差异主要与旅游场域的特殊社会结构... 本研究以纳西族东巴文化为例,通过对三个案例点的实地调查分析说明旅游展演与活态保护之间存在着特定的互动关系,基于旅游开发的不同程度及旅游展演的类型差异所产生的活态保护效应也不同,而且其互动差异主要与旅游场域的特殊社会结构、社会群体和发展趋势有关。同时,"生境—空间—仪式—物—人"的保护机制构建有利于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的活态性,而过度地进行旅游展演或强调其作用都极易导致文化商业化,良性的互动可维护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现代民族文化的和谐共赢发展并产生积极的社会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展演 活态保护 良性互动 旅游场域 社会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利让渡与利益分歧:边境旅游与国家安全关系研究——以云南省打洛镇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田里 孟帅康 王桀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91-2100,共10页
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为案例地,在梳理边境旅游与国家安全研究基础上,构建边境旅游与国家安全关系的分析框架,探索边境旅游与国家安全关系演化的过程和结果。研究发现:(1)边境旅游与国家安全关系的演化受到边境旅游(... 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为案例地,在梳理边境旅游与国家安全研究基础上,构建边境旅游与国家安全关系的分析框架,探索边境旅游与国家安全关系演化的过程和结果。研究发现:(1)边境旅游与国家安全关系的演化受到边境旅游(空间跨境、主体多元、活动敏感)和国家安全(安全威胁、安全能力、安全研判)共同作用,包含权利让渡与利益分歧主路径、社会放大辅路径;(2)在主导力量变化中,边境旅游与国家安全关系形成风险累积模式、完全对立模式和协同发展模式,对应打洛镇边境旅游发展的快速攀升阶段、全面停滞阶段和重新发展阶段;(3)空间跨境通过权利让渡形成安全威胁来源,主体多元通过利益分歧削弱安全治理能力,社会放大通过放大权利让渡和利益分歧来扰乱安全主体研判。基于此,边境旅游发展与国家安全治理需从权利让渡考量、主体利益协调和社会放大抑制开展系统治理,为处理边境地区旅游发展与国家安全关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旅游 国家安全 权利让渡 利益分歧 打洛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云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构想 被引量:8
18
作者 田里 吕天云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4-88,共5页
建立综合改革试验区已成为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云南旅游业在下一轮的竞争中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必须以建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方式进行二次创业。借鉴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建立开发实验区和综... 建立综合改革试验区已成为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云南旅游业在下一轮的竞争中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必须以建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方式进行二次创业。借鉴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建立开发实验区和综合改革区等方式的发展经验,探索建立云南省"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可为云南省发展"特色经济"开拓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方式 综合改革试验区 云南旅游二次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口号名实相符度和接受度测量——以云南16个州市旅游口号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田里 徐尤龙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16,共5页
旅游口号测量是旅游口号评价的基础。旅游口号测量要基于资源和市场两个方面。运用旅游目的地品牌承诺理论和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理论,提炼出名实相符度和大众心理接受度为旅游口号测量的两个指标,可构建旅游口号相符度—接受度测量模型... 旅游口号测量是旅游口号评价的基础。旅游口号测量要基于资源和市场两个方面。运用旅游目的地品牌承诺理论和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理论,提炼出名实相符度和大众心理接受度为旅游口号测量的两个指标,可构建旅游口号相符度—接受度测量模型。根据两个维度数值的高低组合,将旅游口号分为4种类型:优质口号、劣质口号、夸张口号和保守口号。以云南16个州市的旅游口号为实证研究案例,运用问卷调查和聚类分析,测量出5个优质口号、3个劣质口号、4个夸张口号和4个保守口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口号 名实相符 测量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旅游资源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及障碍因子分析 被引量:52
20
作者 赵书虹 白梦 +1 位作者 阮梦枝 钱海燕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3-503,共11页
自然、经济和社会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为旅游资源的赋存和开发提供条件,而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能够促进旅游业发展,也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力量。运用线性加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趋势分析等方法探究了云南省16个... 自然、经济和社会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为旅游资源的赋存和开发提供条件,而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能够促进旅游业发展,也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力量。运用线性加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趋势分析等方法探究了云南省16个州市旅游资源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发展现状及其障碍因子,研究发现:①尽管云南87.50%的州市旅游资源与生态安全处于中度耦合协调发展阶段,两系统具有明显的耦合互动关系,但整体耦合协调发展趋于稳定,且呈现以昆明市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仍需增强,空间分布格局有待完善。②从局部演化特征来看,除滇中和滇东南旅游区,其余四大旅游区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逐渐缩小,旅游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扩散效应”。③50%的州市旅游资源障碍度具有“组合度>品位度>类型>丰度”的特征,而生态安全障碍度层面,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不高,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驱动力不足,生态安全响应机制不健全是影响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生态安全 耦合协调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