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化遗产旅游地的空间生产与认同研究——以无锡惠山古镇为例
被引量:
77
1
作者
郭文
王丽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8-716,共9页
旅游开发下的文化遗产旅游地无锡惠山古镇经历着"地方传统"和"现代发展"的冲突与融合。基于文献信息分析法,对空间生产、认同及其在古镇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梳理;采用参与观察法、深度访谈话语分析法以及影视人...
旅游开发下的文化遗产旅游地无锡惠山古镇经历着"地方传统"和"现代发展"的冲突与融合。基于文献信息分析法,对空间生产、认同及其在古镇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梳理;采用参与观察法、深度访谈话语分析法以及影视人类学摄影法对古镇物理、社会和文化多维空间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多元主体认同倾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这场空间转变过程中,古镇物理空间出现资本的空间化形态,社会空间呈现非共同体化、联接业缘化、流动性增强、主体泛化下功能和交往的社会性,文化空间出现混合文化嵌套并存结构。针对多维空间的生产,居民、社会精英和部分游客表现出人本主义认同倾向,侧重主观性构建内生认同;空间开发主导者、开发商和另一部分游客出现结构主义认同倾向,侧重从一种再生产视角观察问题,强调以过程和建构为主。在对社区居民调研中发现,居民对旅游开发表达出"不要无感增长,需要有感发展"的认同倾向,根本上反映了旅游开发成果能否反馈于居民并能共同分享的问题,值得引起关注。认同从根本上说是关涉文化的,而文化总是表现出流变性,如何使生产出来的文化既开放又多元,既让居民和游客无感疑惑,又不心生迷惘,需要保持古镇先进文化的独立性、传承性和生产的方向性,积极营造"第三空间"之上的文化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第三空间
认同倾向
文化安全
惠山古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族旅游村寨仪式实践演变中神圣空间的生产——对翁丁佤寨村民日常生活的观察
被引量:
46
2
作者
郭文
杨桂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103,共12页
文章采用田野调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法对翁丁佤寨仪式实践演变中的神圣空间生产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翁丁佤寨传统仪式实践的神圣空间形态具有多维一体的属性结构,村民的自然生态观体现在生态亲和中的自然敬畏并形成仪式惯习...
文章采用田野调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法对翁丁佤寨仪式实践演变中的神圣空间生产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翁丁佤寨传统仪式实践的神圣空间形态具有多维一体的属性结构,村民的自然生态观体现在生态亲和中的自然敬畏并形成仪式惯习,政治生活观体现在以老人集团为符号的村寨仪式治理形态中,日常生活体现了人神对话的仪式化交往,在人观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共融共存的哲学理念。(2)旅游介入后,传统仪式实践和现代性进行了协商,不可化约的神圣性逐步趋向世俗化,传统政治治理形式遭到消解,并出现结构性张力,资本带动日常空间更迭,并使地方空间发生转向,因失去价值而走下神坛的传统仪式实践被村民当作赚钱和娱乐的工具被大肆利用,带来了社区同共体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分化与隔离。(3)消费主义时代资本正以自身的逻辑重构着地方,相比于传统人神系统中的心态平和,村民宁静的心态被旅游发展打破,昭示着村民思维方式、心理内在感知以及多元地方感的空间生产。研究呼吁国家在引领地方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有必要对象征民族风俗习惯的各类仪式加以引导,并选择性地吸纳在以旅游扶贫为意义符号的仪轨和村寨自身文化自觉建构过程中,寻求传统与现代文化生态的结构性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实践
民族村寨旅游
神圣空间生产
翁丁佤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空间的生产与分析:旅游空间实践和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
73
3
作者
郭文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9-39,共11页
"空间的生产"是新马克思主义关于空间研究最重要的理论进展,该理论的主要主张是将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辩证法翻转为历史辩证法的"空间化",因其在认识和分析问题时表现出的整体性、彻底性和说服力成为人们重新认识空间...
"空间的生产"是新马克思主义关于空间研究最重要的理论进展,该理论的主要主张是将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辩证法翻转为历史辩证法的"空间化",因其在认识和分析问题时表现出的整体性、彻底性和说服力成为人们重新认识空间本体的重要转折点。通过对"空间的生产"及延伸理论内涵的挖掘和解析,认为资本、权力和阶层是主要影响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要素,该理论立足于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和人道主义价值观,基于空间社会统一体的认识,形成了系统性剖析社会空间问题的空间认识论、生产论、批判论和权利论基本框架,是对资本主义种种异化现象进行文化和社会层面批判的有力工具。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旅游蓬勃发展,旅游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功能凸显,完成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跨越;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旅游空间实践也出现了空间的社会化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面对新问题,在研究向度上不能脱离旅游"社会-空间"辩证分析的理论视域;在概念体系分类层面,可以将旅游空间的实践(物理-地理空间)、旅游空间的再现(社会-经济空间)和再现的旅游空间(文化-心理空间)作为旅游"社会-空间"辩证分析范式;未来国家旅游愿景的实现应扬弃旅游空间生产带来的异化现象,警觉资本逻辑对旅游空间实践的另类牵引,并将空间正义作为新的发展伦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的生产
旅游空间生产
空间转向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差异地理之旅游塑造与空间生产权能
被引量:
13
4
作者
郭文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共4页
以1978年为时间界线的现代旅游发展以来,中国不同区域尺度的旅游地理空间实践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政策理念中,创造了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和空间领域的社会性和空间性辩证融合,以及再生产问题。探寻新时期差异...
以1978年为时间界线的现代旅游发展以来,中国不同区域尺度的旅游地理空间实践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政策理念中,创造了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和空间领域的社会性和空间性辩证融合,以及再生产问题。探寻新时期差异地理之旅游塑造与空间生产权能,本质上是对人类自身空间存在意义和生存境遇的追问与反思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领域
空间尺度
空间性
区域尺度
空间关系
生存境遇
文化体验
政策理念
马丁·海德格尔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遗产旅游地的空间生产与认同研究——以无锡惠山古镇为例
被引量:
77
1
作者
郭文
王丽
机构
浙江
工商
大学
旅游与城市
管理
学院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
管理
学院
出处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8-716,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GL07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047)
+3 种基金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基金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M570800)
浙江工商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基金项目(1040XJ2314008)
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JYTyyjj20130105)资助
文摘
旅游开发下的文化遗产旅游地无锡惠山古镇经历着"地方传统"和"现代发展"的冲突与融合。基于文献信息分析法,对空间生产、认同及其在古镇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梳理;采用参与观察法、深度访谈话语分析法以及影视人类学摄影法对古镇物理、社会和文化多维空间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多元主体认同倾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这场空间转变过程中,古镇物理空间出现资本的空间化形态,社会空间呈现非共同体化、联接业缘化、流动性增强、主体泛化下功能和交往的社会性,文化空间出现混合文化嵌套并存结构。针对多维空间的生产,居民、社会精英和部分游客表现出人本主义认同倾向,侧重主观性构建内生认同;空间开发主导者、开发商和另一部分游客出现结构主义认同倾向,侧重从一种再生产视角观察问题,强调以过程和建构为主。在对社区居民调研中发现,居民对旅游开发表达出"不要无感增长,需要有感发展"的认同倾向,根本上反映了旅游开发成果能否反馈于居民并能共同分享的问题,值得引起关注。认同从根本上说是关涉文化的,而文化总是表现出流变性,如何使生产出来的文化既开放又多元,既让居民和游客无感疑惑,又不心生迷惘,需要保持古镇先进文化的独立性、传承性和生产的方向性,积极营造"第三空间"之上的文化平衡。
关键词
空间生产
第三空间
认同倾向
文化安全
惠山古镇
Keywords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he third space
identification tendency
cultural security
Huishan ancient town
分类号
G124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族旅游村寨仪式实践演变中神圣空间的生产——对翁丁佤寨村民日常生活的观察
被引量:
46
2
作者
郭文
杨桂华
机构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浙江
工商
大学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出处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103,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南社区型文化古镇旅游空间生产研究"(13CGL07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民族村寨旅游空间生产与认同建构研究"(2015M570800)共同资助~~
文摘
文章采用田野调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法对翁丁佤寨仪式实践演变中的神圣空间生产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翁丁佤寨传统仪式实践的神圣空间形态具有多维一体的属性结构,村民的自然生态观体现在生态亲和中的自然敬畏并形成仪式惯习,政治生活观体现在以老人集团为符号的村寨仪式治理形态中,日常生活体现了人神对话的仪式化交往,在人观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共融共存的哲学理念。(2)旅游介入后,传统仪式实践和现代性进行了协商,不可化约的神圣性逐步趋向世俗化,传统政治治理形式遭到消解,并出现结构性张力,资本带动日常空间更迭,并使地方空间发生转向,因失去价值而走下神坛的传统仪式实践被村民当作赚钱和娱乐的工具被大肆利用,带来了社区同共体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分化与隔离。(3)消费主义时代资本正以自身的逻辑重构着地方,相比于传统人神系统中的心态平和,村民宁静的心态被旅游发展打破,昭示着村民思维方式、心理内在感知以及多元地方感的空间生产。研究呼吁国家在引领地方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有必要对象征民族风俗习惯的各类仪式加以引导,并选择性地吸纳在以旅游扶贫为意义符号的仪轨和村寨自身文化自觉建构过程中,寻求传统与现代文化生态的结构性平衡。
关键词
仪式实践
民族村寨旅游
神圣空间生产
翁丁佤寨
Keywords
ritual practice
ethnic village tourism
sacred space production
Wengding Va Village
分类号
F5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间的生产与分析:旅游空间实践和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
73
3
作者
郭文
机构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浙江
工商
大学
旅游与城市
管理
学院
出处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9-39,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南社区型文化古镇旅游空间生产研究"(13CGL07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民族村寨旅游空间生产与认同建构研究"(2015M570800)资助~~
文摘
"空间的生产"是新马克思主义关于空间研究最重要的理论进展,该理论的主要主张是将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辩证法翻转为历史辩证法的"空间化",因其在认识和分析问题时表现出的整体性、彻底性和说服力成为人们重新认识空间本体的重要转折点。通过对"空间的生产"及延伸理论内涵的挖掘和解析,认为资本、权力和阶层是主要影响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要素,该理论立足于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和人道主义价值观,基于空间社会统一体的认识,形成了系统性剖析社会空间问题的空间认识论、生产论、批判论和权利论基本框架,是对资本主义种种异化现象进行文化和社会层面批判的有力工具。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旅游蓬勃发展,旅游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功能凸显,完成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跨越;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旅游空间实践也出现了空间的社会化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面对新问题,在研究向度上不能脱离旅游"社会-空间"辩证分析的理论视域;在概念体系分类层面,可以将旅游空间的实践(物理-地理空间)、旅游空间的再现(社会-经济空间)和再现的旅游空间(文化-心理空间)作为旅游"社会-空间"辩证分析范式;未来国家旅游愿景的实现应扬弃旅游空间生产带来的异化现象,警觉资本逻辑对旅游空间实践的另类牵引,并将空间正义作为新的发展伦理支撑。
关键词
空间的生产
旅游空间生产
空间转向
启示
Keywords
production of space
production of tourism space
spatial turn
enlightenment
分类号
F592.3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差异地理之旅游塑造与空间生产权能
被引量:
13
4
作者
郭文
机构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浙江
工商
大学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出处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南社区型文化古镇旅游空间生产研究”(13CGL07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民族村寨旅游空间生产与认同建构研究”(2015M570800)资助
文摘
以1978年为时间界线的现代旅游发展以来,中国不同区域尺度的旅游地理空间实践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政策理念中,创造了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和空间领域的社会性和空间性辩证融合,以及再生产问题。探寻新时期差异地理之旅游塑造与空间生产权能,本质上是对人类自身空间存在意义和生存境遇的追问与反思2。
关键词
空间领域
空间尺度
空间性
区域尺度
空间关系
生存境遇
文化体验
政策理念
马丁·海德格尔
现代性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化遗产旅游地的空间生产与认同研究——以无锡惠山古镇为例
郭文
王丽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
7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民族旅游村寨仪式实践演变中神圣空间的生产——对翁丁佤寨村民日常生活的观察
郭文
杨桂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空间的生产与分析:旅游空间实践和研究的新视角
郭文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7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差异地理之旅游塑造与空间生产权能
郭文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