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认知心理学中的知识类型与外语教学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陈慧媛
-
机构
云南大学外语系
-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08-111,共4页
-
文摘
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划分为不同类型。在信息处理中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类型有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各种知识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教学中分清所教课程内容中属于不同类型的知识有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本文以英语虚拟语气教学内容为例来演示如何区分外语教学中的知识类型。
-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元认知知识
外语教学
-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陈慧媛
张志红
-
机构
云南大学外语系
-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9-33,共5页
-
文摘
本文就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提出并讨论了三方面问题。第一,如何看待教材选择中的难度与量的问题;第二,课程设置中单项训练与综合素质训练的问题;第三,课堂教学中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问题。通过对这三方面问题的分析讨论,作者认为:在“难度”与“量”的关系中应该注重“量”这一因素;课程设置中应该注重和加强综合素质与实际应用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平衡好语言输出与输入的关系。
-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博士生英语
课堂教学
语言习得
语言的输入与输出
语言输出
博士研究生
语言接触
中介语
课程设置
-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格赖斯意义理论中的意图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陈慧媛
-
机构
云南大学外语系
-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49-52,共4页
-
-
关键词
意义理论
格赖斯
非自然意义
发话人
话语意义
交际行为
句子意义
意图结构
受话人
意向意义理论
-
分类号
B0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共同构筑沟通的桥梁——跨文化交际的途径探索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周真
刘晓红
-
机构
云南大学外语系
-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6-39,共4页
-
基金
世川良一优秀青年教育基金资助
-
文摘
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日趋走向国际化,跨越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交际显得越来越重要而频繁。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行为举止、思维方式、文化价值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在具体的交往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任与理解的障碍。如何超越这些障碍,达到相互沟通与和睦相处,是当今跨文化交际学不断探讨并力图解决的重要问题。尽管不同的文化使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们之间产生隔离,但笔者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不同地区与国家之间的距离在逐渐缩短,特别是通过对一些交际途径和方式进行了解和探讨,可以使不同地区与国家之间的人们多一些相互理解与尊重,少一些彼此误解与冲突。
-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本文化
中心主义
文化差异
不同地区
文化规范
价值观念
交际途径
文化传统
交际学
-
分类号
G114
[文化科学]
-
-
题名布朗族宗教的演进及其影响
被引量:2
- 5
-
-
作者
王向群
-
机构
云南大学外语系
-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5-80,共6页
-
文摘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除了傣族以外,还有汉、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瑶、彝等民族。其中,布朗族有3万多人,主要居住在勐海县中缅边境线附近的布朗山、西定、巴达、打洛等山区。在西双版纳州以外,云南省保山、双江、镇康、云县、永德、...
-
关键词
布朗族
原始宗教
图腾崇拜
费尔巴哈
自然崇拜
“刀耕火种”
布朗山
大乘佛教
西双版纳
小乘佛教
-
分类号
K28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孔子与爱默生
被引量:5
- 6
-
-
作者
杨径青
-
机构
云南大学外语系
-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4-51,共8页
-
文摘
孔子与爱默生杨径青孔子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那充满伦理理性的人学思想对其后中国人的行为模式和准则,以及生活的目标,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支柱之一。爱默生对于美国人来说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他奠定了美国人的精神基...
-
关键词
爱默生
孔子
自我依靠
人学思想
《论语》
《论语译注》
人伦关系
上帝
社会责任感
天人关系
-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妙悟与言荃:诗禅分别论
被引量:2
- 7
-
-
作者
杨径青
-
机构
云南大学外语系
-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6-61,共6页
-
文摘
禅学思想本是一种佛教思想,而许多文学批评家却力图在禅学中为诗学找到支撑点。从理论上讲,禅学与诗学是根本不相同的。从“悟”的角度来看,禅悟所悟的是隐藏于心中的佛性;而诗悟却是由心及外的悟,所悟的是隐藏于诗歌中的作诗之道。从语言的角度来看,禅可以不借助语言而仍能使人悟解;而诗若离开了语言,就什么也没有了。
-
关键词
诗
禅
妙悟
诗悟
语言态度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