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ES)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连接人类、社会文化与自然,尤其是与特定区域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纽带作用,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增进人类福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网...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ES)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连接人类、社会文化与自然,尤其是与特定区域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纽带作用,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增进人类福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网站2010—2023年369条文献数据进行主题词网络、高频和中心主题词、主题词聚类等分析,归纳了主要的CES研究类别及其主要开展的视角。结果表明,2010—2023年CES研究获得快速发展,研究对象主要为(1)位于城市内部、具有较高进入性、重视个体身心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园绿地,(2)提供游憩娱乐价值、美学价值、部分精神/宗教价值的旅游地,(3)关注土地利用、景观管理和人地关系等领域的保护地;整体呈现由货币化方法向非货币化方法转向,由微观尺度向宏观微观相结合转向,由关注价值评估向关注人类感知体验转向,由单一视角研究向多学科多视角研究转向等特点。未来研究需加强多学科交叉,尤其是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重视人地关系与CES的相互影响,探索CES价值实现的多元机制和模式,助力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展开更多
为探究1978—2021年国际河流的研究脉络和特征,该文以Web of Science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可视化工具对国际河流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国际河流研究由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转变,多学科、跨领域特征日益明显,在环境...为探究1978—2021年国际河流的研究脉络和特征,该文以Web of Science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可视化工具对国际河流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国际河流研究由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转变,多学科、跨领域特征日益明显,在环境科学、水文学等学科主导下,主要关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国际河流径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和跨区域合作管理等;②机构间的合作多以地理位置为纽带开展,影响地缘合作的关键因素是国家利益、文化需求和内部政治需求;③大多国际河流流域缺乏有效、多边、综合的合作机制,部分国际河流流域研究由域外国主导,域内国参与度较低,导致流域国难以在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④国际河流的研究视野由体制完善的发达国家(莱茵河、多瑙河等流域国家)转移至新兴经济体国家(湄公河、恒河、尼罗河等流域国家),研究方向涉及国际河流自然研究、社会治理研究和国际地缘政治研究,模型、遥感等交叉方法备受关注;⑤未来国际河流研究可从多学科融合下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国际河流理化环境的影响探究、生态系统风险评估、跨境区域合作与管理三方面开展。展开更多
文摘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ES)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连接人类、社会文化与自然,尤其是与特定区域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纽带作用,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增进人类福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网站2010—2023年369条文献数据进行主题词网络、高频和中心主题词、主题词聚类等分析,归纳了主要的CES研究类别及其主要开展的视角。结果表明,2010—2023年CES研究获得快速发展,研究对象主要为(1)位于城市内部、具有较高进入性、重视个体身心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园绿地,(2)提供游憩娱乐价值、美学价值、部分精神/宗教价值的旅游地,(3)关注土地利用、景观管理和人地关系等领域的保护地;整体呈现由货币化方法向非货币化方法转向,由微观尺度向宏观微观相结合转向,由关注价值评估向关注人类感知体验转向,由单一视角研究向多学科多视角研究转向等特点。未来研究需加强多学科交叉,尤其是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重视人地关系与CES的相互影响,探索CES价值实现的多元机制和模式,助力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文摘为探究1978—2021年国际河流的研究脉络和特征,该文以Web of Science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可视化工具对国际河流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国际河流研究由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转变,多学科、跨领域特征日益明显,在环境科学、水文学等学科主导下,主要关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国际河流径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和跨区域合作管理等;②机构间的合作多以地理位置为纽带开展,影响地缘合作的关键因素是国家利益、文化需求和内部政治需求;③大多国际河流流域缺乏有效、多边、综合的合作机制,部分国际河流流域研究由域外国主导,域内国参与度较低,导致流域国难以在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④国际河流的研究视野由体制完善的发达国家(莱茵河、多瑙河等流域国家)转移至新兴经济体国家(湄公河、恒河、尼罗河等流域国家),研究方向涉及国际河流自然研究、社会治理研究和国际地缘政治研究,模型、遥感等交叉方法备受关注;⑤未来国际河流研究可从多学科融合下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国际河流理化环境的影响探究、生态系统风险评估、跨境区域合作与管理三方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