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人文视域下云南藏文历史档案资源整合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何志丽 华林 冯安仪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1,共7页
云南藏文历史档案是保护、传承和传播藏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对其进行资源整合有很高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文章提出进行数字人文视域下云南藏文历史档案资源整合,分析整合的已有成效和滞后问题,阐述整合的理论和政策依据,梳理古籍档案... 云南藏文历史档案是保护、传承和传播藏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对其进行资源整合有很高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文章提出进行数字人文视域下云南藏文历史档案资源整合,分析整合的已有成效和滞后问题,阐述整合的理论和政策依据,梳理古籍档案、金石档案、文书档案、口述史料等整合的资源基础,并从提高整合定位、强化整合基础、明确整合模式、重构整合方式、革新整合技术等五方面论证整合路径,以此实现云南藏文历史档案资源优化整合。通过上述整合,推进云南藏文历史档案资源的体系化建设,促使云南藏文历史档案的有效保护、科学管理和资源共建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整合 云南藏文历史档案 数字人文 档案资源 知识重组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各民族“三交”历史档案开发:价值、问题与创新 被引量:2
2
作者 华林 刘菊 宋晓婷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70,共3页
云南省遗存有丰富的各民族“三交”历史档案,对其进行开发有助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在阐释云南“三交”历史档案内涵外延的基础上,阐述档案史料在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记忆、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 云南省遗存有丰富的各民族“三交”历史档案,对其进行开发有助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在阐释云南“三交”历史档案内涵外延的基础上,阐述档案史料在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记忆、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并针对实践工作中存在的开发理念滞后、档案资源散存、开发力度不足等问题,从构建开发工作机制、推进资源体系建设、创新档案开发与多维推送档案信息等方面,提出云南“三交”历史档案开发工作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三交”历史档案 档案开发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学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发展历程(1988-2018)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志东 黄体杨 徐国英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18,共7页
云南大学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起步较早,独立或主导研发了两代自动化管理系统,既是云南图书馆界的翘楚,在全国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在查阅相关文献、档案资料的基础上,与五位当事人深入访谈,系统梳理了云南大学1988-2018年间的图书馆自... 云南大学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起步较早,独立或主导研发了两代自动化管理系统,既是云南图书馆界的翘楚,在全国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在查阅相关文献、档案资料的基础上,与五位当事人深入访谈,系统梳理了云南大学1988-2018年间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建设历程,并分别从研发或引进的缘起、系统概况和评价进行阐述,总结其成功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 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护领海权益视域下的海图历史档案数字化多维编纂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华林 吴皎钰 梁泷予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87,共4页
我国现存有丰富的海图历史档案,从维护领海权益的政治高度,对其开展数字化多维编纂,有助于汇集散存海图,形成专题性编纂产品,为维护领海主权提供历史证据。论文阐述海图历史档案内涵外延,及其数字化多维编纂的理论与价值,在分析数字化... 我国现存有丰富的海图历史档案,从维护领海权益的政治高度,对其开展数字化多维编纂,有助于汇集散存海图,形成专题性编纂产品,为维护领海主权提供历史证据。论文阐述海图历史档案内涵外延,及其数字化多维编纂的理论与价值,在分析数字化编纂存在的理论研究缺失、档案文献散存、汇编方法滞后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档案数字化多维编纂方法。构建编纂工作机制,开展资源性、专题性与嵌入式海图历史档案数字化编纂,多渠道推送档案编纂产品,对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维护我国领海主权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图历史 领海权益 数字档案 档案编研 多维编纂 档案征集 数据库 档案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党的边疆治理方略下边疆档案资源建设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安仪 华林 丁璇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共2页
2024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边疆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做... 2024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边疆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做好边疆治理各项工作,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边疆治理 档案资源建设 治理方略 集体学习 决策部署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中全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时期民族档案学研究:多重面向与深化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富秋 丁璇 华林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40,共6页
“十四五”时期,民族档案学围绕边疆治理现代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议题开展了系列理论研究,但已有成果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层面还存在“四多四少”现象。论文提出,“十五五”时期,民族档案... “十四五”时期,民族档案学围绕边疆治理现代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议题开展了系列理论研究,但已有成果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层面还存在“四多四少”现象。论文提出,“十五五”时期,民族档案学研究要坚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部署、少数民族档案事业当代发展与民族档案学基本问题与方法,以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任务,以构建民族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为理论目标,以民族档案工作实践发展为创新动力,以民族档案学术共同体建设为人才支撑,推动学科系统深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五 民族档案学 知识创新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矿区纠纷到边疆失序:嘉道时期云南社会矛盾的演化逻辑
7
作者 马琦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9,共10页
嘉道时期云南矿业衰落引发经济停滞,矿民间的经济纠纷借助同乡、宗教等社会关系逐渐发展成为矿厂械斗;而随着失业矿民向乡村流散及外来流民的推波助澜,乡村械斗亦不断爆发,其本质上都是对生存资源的争夺。与此同时,政府处置失当使民间... 嘉道时期云南矿业衰落引发经济停滞,矿民间的经济纠纷借助同乡、宗教等社会关系逐渐发展成为矿厂械斗;而随着失业矿民向乡村流散及外来流民的推波助澜,乡村械斗亦不断爆发,其本质上都是对生存资源的争夺。与此同时,政府处置失当使民间矛盾演变为官民冲突,导致社会秩序逐渐失控。嘉道时期云南从矿区纠纷到社会失序的发展历程,呈现出边疆社会由治而乱的演化逻辑,亦可丰富“嘉道中衰”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时期 云南社会 经济停滞 社会矛盾 演化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馆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多维建构
8
作者 华林 张富秋 何爽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7,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两个大局”,相继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概念,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两个大局”,相继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概念,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意涵在于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及边疆民族地区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保存着数量浩繁的反映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下简称“三交”)的历史档案,这些档案蕴含着阐释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是构建各民族共同历史记忆、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交流交融 历史档案 档案馆 文化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访近代中国边疆研究的历史现场——首届中国近代边疆学术史研讨会综述
9
作者 钟荣帆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8-191,共4页
为推动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的建构,2025年3月29日,首届中国近代边疆学术史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四川... 为推动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的建构,2025年3月29日,首届中国近代边疆学术史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四川省社科基地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四川省虚拟教研室“中国边疆民族共同体历史课程群”承办,《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教育部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近代边疆学术史资料整理与研究”课题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近代西方探查中国边疆相关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课题组协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研讨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史与中国边疆学”之新发展
10
作者 张轲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3-174,共2页
云南大学“西南边壢史与中国边疆学”研究自20世纪30年代发轫,方国瑜、江应樑、尤中等学者共同努力,推进西南边疆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基础。2008年,云南大学在历史学一级学科之下自主增设中国边疆学专业博士点,并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云南大学“西南边壢史与中国边疆学”研究自20世纪30年代发轫,方国瑜、江应樑、尤中等学者共同努力,推进西南边疆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基础。2008年,云南大学在历史学一级学科之下自主增设中国边疆学专业博士点,并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9年又获准设立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即集边政、边务、边界、边疆、边民、边防问题研究为一体的“滇学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大学 边疆学 中国 西南 边疆史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博士研究生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的生命与精神”:百年来云南大学中国史学科发展回眸
11
作者 张轲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国立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先生说:“夫大学之重要,不在其存在,而在其学术的生命与精神。”云南大学的中国史学科经历百年峥嵘,“学术的生命与精神”如同血液般灌注其中,培育了基础研究和经世致用兼举并用的优良传统。时逢云南大学百年校... 国立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先生说:“夫大学之重要,不在其存在,而在其学术的生命与精神。”云南大学的中国史学科经历百年峥嵘,“学术的生命与精神”如同血液般灌注其中,培育了基础研究和经世致用兼举并用的优良传统。时逢云南大学百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回顾和总结学科发展百年历程,以期把握方向,认清前路,走出更辉煌的明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校庆 云南大学 百年历程 熊庆来 经世致用 把握方向 生命 回顾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国家综合档案馆少数民族实物档案资源建设案例与启示 被引量:5
12
作者 华林 张伟 +1 位作者 刘为 韩南南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67,共3页
论文认为,少数民族实物档案是少数民族档案的重要构成部分,档案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对传承民族记忆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云南少数民族实物档案资源建设情况为案例,分析存在问题,进而总结这一案例对少数民族实物档案,乃至我国实物档案... 论文认为,少数民族实物档案是少数民族档案的重要构成部分,档案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对传承民族记忆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云南少数民族实物档案资源建设情况为案例,分析存在问题,进而总结这一案例对少数民族实物档案,乃至我国实物档案资源建设提供的启示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少数民族 实物档案 资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民族档案管理的历史研究
13
作者 杨毅 赵局健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9-104,共6页
西南各民族由于记事的需要,从实物记事开始发展,出现了大量用汉文或少数民族文字书写的反映西南民族文化发展的档案文献。从管理机构看,它们分为历代中央政府及派驻西南地区的各级地方政权机构产生的有关西南民族问题、边疆民族地区发... 西南各民族由于记事的需要,从实物记事开始发展,出现了大量用汉文或少数民族文字书写的反映西南民族文化发展的档案文献。从管理机构看,它们分为历代中央政府及派驻西南地区的各级地方政权机构产生的有关西南民族问题、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记录材料,历代在中央政府内部和民族地区设置专门的民族机构和组织产生的有关西南民族地区管理的记录材料,寺院、庄园及民族民间的宗教活动形成的宗教档案,各民族掌握文化的知识分子记录传承本民族文化留存下来的历史档案,民族民间组织或个人形成的契约文书账册、乡规民约、民族产业记录、民间科技等历史文化档案等。按产生的地点来看,民族档案可分为档藏于官衙、档藏于文化宗教活动场所、档刻于金石留存、档藏于私家、档藏于洞穴、档存于民间等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档案 西南民族 西南向度 历史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科竞赛方式提高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基于对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作品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龚雪飞 胡莹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90,93,共5页
本文基于两届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对其参赛作品进行分析,从而指出参赛作品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此为例,分析竞赛作品所显露的人才培养问题,关联延伸至档案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而提出将学科竞赛引入档案学专业人才培... 本文基于两届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对其参赛作品进行分析,从而指出参赛作品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此为例,分析竞赛作品所显露的人才培养问题,关联延伸至档案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而提出将学科竞赛引入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并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论证,为培养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 学科竞赛 人才培养 竞赛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发掘利用问题 被引量:9
15
作者 华林 王柳 梁思思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46,共4页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价值珍贵,其发掘利用对传承民族科技记忆,推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有现实性。本文阐述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发掘意义,分析存在问题,从丰富建档档案资源、创新发掘利用方式等方面提出开发建议。
关键词 云南省 传统手工艺 非遗档案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彝族土司档案编纂出版述略
16
作者 陈子丹 黄洛锋 陈艳芳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0-74,共5页
云南彝族土司档案是重要的彝族史料和文献遗产,其编纂出版历史悠久。近年来,云南彝族土司档案的编纂出版进展较大,检视这类档案的编纂出版工作,有助于业界同人发现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编纂出版受思维惯性和传统工作模式的局限;大多关注... 云南彝族土司档案是重要的彝族史料和文献遗产,其编纂出版历史悠久。近年来,云南彝族土司档案的编纂出版进展较大,检视这类档案的编纂出版工作,有助于业界同人发现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编纂出版受思维惯性和传统工作模式的局限;大多关注和重视几个彝族大土司的档案史料编纂出版;文献收录局限于当地土司衙署及土司后裔遗留下来的档案资料,视角单一;专题性编纂成果偏少。针对这些问题,相关单位应系统摸底调查和收集复制云南彝族土司档案史料,编制云南彝族土司档案文献总目,加强对云南彝族土司档案文献的文本挖掘和分析,建立馆藏土司档案题名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以推进云南彝族土司档案编纂出版,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纂出版 土司档案文献 云南彝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非遗项目:云南剑川木雕非遗档案新媒体开发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杜其蓁 丛佳 邱雨晖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69,共2页
云南剑川木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其非遗档案,有利于传播剑川木雕文化,促进剑川木雕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论文从意义、优势、问题、对策四个方面探讨云南剑川木雕非遗档案新媒体开发问题,以对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 云南剑川木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其非遗档案,有利于传播剑川木雕文化,促进剑川木雕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论文从意义、优势、问题、对策四个方面探讨云南剑川木雕非遗档案新媒体开发问题,以对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创新开发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川木雕 非遗档案 新媒体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记忆传承视域下的云南傣文宗教档案文献遗产抢救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华林 成灵慧 王柳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16,共4页
傣文宗教档案文献遗产抢救是傣族记忆与传承的重要方式。此文论述了傣文宗教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分析其保护优势与存在问题,提出傣文宗教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建议。依托云南省"十二五"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规划,采用原件... 傣文宗教档案文献遗产抢救是傣族记忆与传承的重要方式。此文论述了傣文宗教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分析其保护优势与存在问题,提出傣文宗教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建议。依托云南省"十二五"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规划,采用原件收集、载体修复与发掘利用等方式抢救傣文宗教档案文献遗产,对构建傣族社会记忆、传承傣族文化遗产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文化遗产 宗教档案文献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乡规民约档案文献发掘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华林 邱雨晖 李莉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2-93,共2页
本文阐述少数民族乡规民约档案文献乡村治理价值,分析滞后问题,提出转化创新发掘对策。通过道德教化、法律化转化和创新性实践等方式发掘利用少数民族乡规民约档案文献,对开展乡村社会治理,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发展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乡规民约档案文献 少数民族 文献征集 民族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海安全视域下我国海疆历史档案音像化开发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华林 白沂鑫 彭媛媛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90,95,共4页
我国现存有丰富的海疆历史档案,从维护国家领海安全的政治高度,对档案进行音像化开发,有助于利用其可视化、形象性优势,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维护领海安全。论文基于海疆历史档案开发背景、现状,提出海疆历史档案音像化开发问题;在阐述档... 我国现存有丰富的海疆历史档案,从维护国家领海安全的政治高度,对档案进行音像化开发,有助于利用其可视化、形象性优势,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维护领海安全。论文基于海疆历史档案开发背景、现状,提出海疆历史档案音像化开发问题;在阐述档案内涵外延,音像化开发含义、优势的基础上,提出海疆历史档案音像化开发对策。依托证据链理论,从构建营运机制、策划开发选题、征集组合档案、制作音像产品等维度对海疆历史档案进行音像化开发,可形成可视化档案证据产品,从文化宣示主权的高度,维护国家领海完整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海安全 海疆 历史档案 档案证据 证据链 音像化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