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产玉米须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传水 太志刚 +2 位作者 李爱梅 蔡乐 丁中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041-1044,共4页
从玉米须60%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了14个化合物,经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柯伊利素-7-O-β-D-葡萄糖苷(1)、柯伊利素-6-C-β-波伊文糖-7-O-β-葡萄糖苷(2)、柯伊利素-6-C-β-波伊文糖苷(3)、L-鼠李糖(4)、豆甾-4-烯-3β,6β-二醇(5)、7α... 从玉米须60%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了14个化合物,经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柯伊利素-7-O-β-D-葡萄糖苷(1)、柯伊利素-6-C-β-波伊文糖-7-O-β-葡萄糖苷(2)、柯伊利素-6-C-β-波伊文糖苷(3)、L-鼠李糖(4)、豆甾-4-烯-3β,6β-二醇(5)、7α-羟基谷甾醇(6)、7β-羟基谷甾醇(7)、胡萝卜苷棕榈酸酯(8)、大豆脑苷I(9)、7α-羟基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10)、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1)、棕榈酸(12)、胡萝卜苷(13)和β-谷甾醇(14),其中化合物1、4和7~12为首次从玉米须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黄酮 甾醇 脑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法抑制内源磷释放工程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林志国 苏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9-68,共10页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暴发、水体浑浊、水质变差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切断外源负荷的情况下,抑制内源磷释放成为降低水体磷负荷和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与异位处理技术相比,原位化学钝化由于操作简便、成本低、对生态影响小...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暴发、水体浑浊、水质变差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切断外源负荷的情况下,抑制内源磷释放成为降低水体磷负荷和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与异位处理技术相比,原位化学钝化由于操作简便、成本低、对生态影响小而备受关注。常用的化学试剂大致可以分为4类:钙盐、铁盐、铝盐和镧修饰膨润土,文章综述了各类化学试剂在国内外工程化应用和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以期为湖泊修复工程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磷释放 湖泊修复 原位化学钝化 工程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栝楼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杨 汤俊瑜 +4 位作者 李怡洁 张梁 周瑾荣 王娇娇 肖伟烈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2期1-5,共5页
栝楼属是葫芦科中较大的一个属,在我国以华南和西南地区分布最多。该属植物药用资源丰富,其中多个品种均被作为民族药在云南民间广泛使用,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痰热咳嗽、痈疮肿毒等。栝楼属植物中主要含有萜类、黄酮、甾体、有机酸等... 栝楼属是葫芦科中较大的一个属,在我国以华南和西南地区分布最多。该属植物药用资源丰富,其中多个品种均被作为民族药在云南民间广泛使用,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痰热咳嗽、痈疮肿毒等。栝楼属植物中主要含有萜类、黄酮、甾体、有机酸等化学成分,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等生物活性,极具药用开发价值。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依据,对在云南分布的栝楼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按照结构类型进行分类,并对部分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进行整理归纳,为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利用云南栝楼属植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栝楼属植物 萜类 黄酮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硫自养反硝化处理污废水工程应用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柏利 胡广志 +3 位作者 李再兴 邢琳琼 韩严和 刘艳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9-963,共5页
系统阐述了以无机硫为电子供体的硫自养反硝化系统中微生物特性,分析了不同反应器中硫自养反硝化微生物的优势菌属、无机硫源氧化还原过程中涉及的功能酶,介绍了加快硫自养反硝化启动的方法,如减少S~0颗粒的粒径、外加磁场、添加硫代谢... 系统阐述了以无机硫为电子供体的硫自养反硝化系统中微生物特性,分析了不同反应器中硫自养反硝化微生物的优势菌属、无机硫源氧化还原过程中涉及的功能酶,介绍了加快硫自养反硝化启动的方法,如减少S~0颗粒的粒径、外加磁场、添加硫代谢中间产物或牛血清蛋白等,重点归纳了近年来硫自养反硝化国内外的实际工程应用的情况,并展望了硫自养反硝化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硫自养反硝化体系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自养反硝化 反硝化脱氮 工程应用 反应机理 单质硫电子供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烟草叶片内生及叶际细菌、真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徐慧 杨根华 +4 位作者 张敏 党立志 王文元 王明峰 段焰青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为了解云南烟草微生物种类及其多样性,利用常用分离培养基从云南省保山、文山、弥勒、石林、楚雄、玉溪6个烟区健康烟草叶片中分离、筛选细菌及真菌。结果表明,此次分离共得到细菌129株,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属于19个属,假单胞菌... 为了解云南烟草微生物种类及其多样性,利用常用分离培养基从云南省保山、文山、弥勒、石林、楚雄、玉溪6个烟区健康烟草叶片中分离、筛选细菌及真菌。结果表明,此次分离共得到细菌129株,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属于19个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优势属分别占总数量的17.1%,29.4%,16.3%。真菌130株,结果显示分属于23个属,链格孢属(Alternaria)为优势属,占总株数的36.1%。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分离微生物在种群、数量上存在差异,且不同地区分离所得微生物都存在一些特有的种属,这表明微生物分布存在地区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细菌 真菌 分布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云南野生植物籽油脂肪酸的成分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古昆 李聪 +1 位作者 黄相中 陶云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16-117,共2页
选取三种云南特有的野生植物籽油:红花油、青刺果及野香苏油样,对其进行皂化、甲酯化,以毛细管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了其中的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三种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超过80%,主要是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
关键词 野生植物籽油 红花油 青刺果油 野香苏油 成分分析 毛细管色谱-质谱联用法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中游离氨基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快速分析及化学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杨红燕 杨柳 +2 位作者 朱文辉 李春 丁中涛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0-314,共5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对烟草中的游离氨基酸进行了快速分离与测定。烟草中17种氨基酸在8 min之内实现了快速分离和测定。同时采用聚类分析法(CA)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对31个烟草样品(4个品种:烤烟,香料烟,晒烟,白肋烟)中烟草氨基...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对烟草中的游离氨基酸进行了快速分离与测定。烟草中17种氨基酸在8 min之内实现了快速分离和测定。同时采用聚类分析法(CA)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对31个烟草样品(4个品种:烤烟,香料烟,晒烟,白肋烟)中烟草氨基酸含量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草样品中氨基酸总量为:白肋烟>晾晒烟>香料烟>烤烟。聚类分析表明不同种类烟草样品可以完全各自聚为一类,同时主成分分析中第一主成分与第二主成分占到氨基酸总变量的73.3%,其中第一主成分占到总变量的62.3%,表明不同种类间烟草样品中氨基酸组分及含量差异较大,其结果与聚类分析一致。该方法简单快捷,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分布特征能反应不同种类烟丝的特性,可用于不同种类烟草的比较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氨基酸 烟草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8
作者 杨姝 金振辉 +1 位作者 羊晓东 李良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93-295,298,共4页
乌头属植物物种极为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之一。对我国乌头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乌头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乌头属植物 化学成分 二萜生物碱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产玉米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冕 刘传水 +3 位作者 尹田鹏 方海仙 蔡乐 丁中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6-850,共5页
为研究滇产玉米须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进行化合物分离和纯化,采用EI-MS、HR-ESI-MS、1D-和2D-NMR以及化学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从滇产玉米须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3S,4R)-2-[(2... 为研究滇产玉米须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进行化合物分离和纯化,采用EI-MS、HR-ESI-MS、1D-和2D-NMR以及化学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从滇产玉米须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3S,4R)-2-[(2'R)-2'-hydroxydocosanoylamino]-1,3,4-octadecanetriol(1),ent-rosa-ne-5β,15,16-triol(2),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3),豆甾-5-烯-3β,7α-二醇(4)。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玉米须中分离得到,并采用化学方法对化合物1进行结构确证,采用2D-NMR对这化合物2和3的碳氢数据进行准确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二萜 脑苷脂 结构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克芦丁在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洪涛 周群 +3 位作者 段德良 武云 曹秋娥 丁中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76-982,共7页
研制了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SWCNTs-COOH/GCE)。用交流阻抗谱法(EIS)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电极膜性能,应用循环伏安法(CV)考察了曲克芦丁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SWCNTs-COOH修饰电极对曲克芦丁的氧化有良好的... 研制了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SWCNTs-COOH/GCE)。用交流阻抗谱法(EIS)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电极膜性能,应用循环伏安法(CV)考察了曲克芦丁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SWCNTs-COOH修饰电极对曲克芦丁的氧化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其氧化反应为单电子单质子过程,结合恒电位电解实验产物推测其氧化过程可能为曲克芦丁分子上的酚羟基被氧化为羰基。电极反应的扩散系数及速率常数分别为1.10×10-6 cm2.s-1、9.87×10-3 mol.L-1.s-1。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氧化峰(0.85V)电流与曲克芦丁浓度在8.04×10-7~6.41×10-4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检出限达5.01×10-7 m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3.1%,方法可用于曲克芦丁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 化学修饰电极 曲克芦丁 循环伏安 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木香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被引量:52
11
作者 杨辉 谢金伦 孙汉董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0-98,共9页
本文对云木香的研究作了总结,主要包括它的植物形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并对今后的综合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些信息。
关键词 云木香 菊科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开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草中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5
12
作者 丁智慧 张学镅 +2 位作者 刘吉开 丁靖垲 古昆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2-24,共3页
从飞机草 (EupatoriumodoratumLinn)中分离得到 7个化合物 ,经光谱分析鉴定为 :山萘酚 4’ 甲基醚 (1)、槲皮黄素 7,4’ 二甲基醚 (2 )、刺槐素 (3)、柑桔素 4’ 甲基醚 (4 )、豆甾醇 (5 )、β 谷甾醇 (6 )及β 胡萝卜甙 (7)。
关键词 飞机草 黄酮 化学成分 泽兰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叶蔓荆子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鸿雁 程伟贤 +3 位作者 冯宇 古昆 杨丽君 张义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82-584,共3页
采用MCI—Gel及硅胶等柱色谱法对云南西双版纳单叶蔓荆子的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5个黄酮类似物,根据其理化性质,结合光谱技术(MS,NMR等)鉴定为紫花牡荆素(1)、3’,5-二羟基-3,4^1,7-三甲氧基黄酮(2)... 采用MCI—Gel及硅胶等柱色谱法对云南西双版纳单叶蔓荆子的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5个黄酮类似物,根据其理化性质,结合光谱技术(MS,NMR等)鉴定为紫花牡荆素(1)、3’,5-二羟基-3,4^1,7-三甲氧基黄酮(2)、4’,5-二羟基-3,6,7-三甲氧基黄酮(3)、牡荆葡基黄酮(4)和山奈酚-3-O-葡萄糖苷(5),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进行了抗羟基自由基氧化和抑菌活性的初步筛选实验,首次报道了化合物2、3的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叶蔓荆子 化学成分 黄酮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光灿 师真 +3 位作者 朱光辉 曹胜兰 尹家元 王丽坤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01-806,共6页
综述了碳纳米管所特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碳纳米管的制备、纯化和修饰,重点介绍了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引用文献73篇。
关键词 碳纳米管 修饰电极 分析化学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凤庆绿茶自溶液中对Ag^+的吸附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杨中民 杨春芬 木冠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0-83,共4页
研究了凤庆绿茶自溶液中对Ag+的吸附特性。绘制了吸附速度曲线,并求出了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中的有关参数。考察了温度、pH值对吸附的影响以及酸、碱和不同配合剂对Ag+的解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吸附... 研究了凤庆绿茶自溶液中对Ag+的吸附特性。绘制了吸附速度曲线,并求出了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中的有关参数。考察了温度、pH值对吸附的影响以及酸、碱和不同配合剂对Ag+的解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吸附具有以化学吸附为主的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特征,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银离子 吸附 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牡荆的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被引量:14
16
作者 程伟贤 陈鸿雁 +2 位作者 张义平 秦秀玲 古昆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44-246,共3页
研究山牡荆根茎的化学成分。山牡荆根茎经80%丙酮提取,采用硅胶和凝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山牡荆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牡荆葡基黄酮(2)、20-羟基蜕皮素-20,22-单丙酮化合物(3)、3,5-O-... 研究山牡荆根茎的化学成分。山牡荆根茎经80%丙酮提取,采用硅胶和凝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山牡荆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牡荆葡基黄酮(2)、20-羟基蜕皮素-20,22-单丙酮化合物(3)、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4)和胡萝卜甾醇(5),这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牡荆 马鞭草科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碘释放法研究低频超声的声化学产额 被引量:23
17
作者 陈兆华 朱昌平 +2 位作者 赵逸云 王惠 冯若 《声学技术》 CSCD 1997年第4期192-193,197,共3页
本文用碘释放法研究了28kHz超声的声化学产额随声强和辐照时间的变化。表明声化学产额随声强呈非线性变化,而随辐照时间近似呈线性变化。进而研究了由28kHz与1.06MHz组成的正交辐照系统的声化学产额。结果表明该双频... 本文用碘释放法研究了28kHz超声的声化学产额随声强和辐照时间的变化。表明声化学产额随声强呈非线性变化,而随辐照时间近似呈线性变化。进而研究了由28kHz与1.06MHz组成的正交辐照系统的声化学产额。结果表明该双频辐照产生的声化学产额远远大于两个单频分别辐照产额之和。这一结果,对探讨如何提高声化学产额具有令人鼓舞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化学 超声空化 碘释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背桂花化学成份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汪云松 黄荣 +2 位作者 张洪彬 李良 杨靖华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6-159,共4页
利用色谱技术对云南西双版纳产红背桂花(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 Lour.)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从其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理化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桦木酸(1)、没食子酸(2)、对羟基苯甲醛(3)、β-谷甾醇... 利用色谱技术对云南西双版纳产红背桂花(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 Lour.)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从其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理化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桦木酸(1)、没食子酸(2)、对羟基苯甲醛(3)、β-谷甾醇(4)、胡萝卜甙(5)、豆甾醇(6)、棕榈酸(7)、6-羟基豆甾醇(8)。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红背桂花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背桂花 大戟科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照下化学沉积法制备Cu/Al_2O_3复合粉体材料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骏 赵逸云 +2 位作者 莫威 鲍慈光 冯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9-101,共3页
声化学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产生局部高温高压等极端物理条件加速化学反应或改变化学反应途径的一门新学科.Cu/Al2O3复合粉末材料是一种近年来倍受关注的新型金属/非金属复合粉末材料.本文报道了超声在化学沉积法制备Cu... 声化学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产生局部高温高压等极端物理条件加速化学反应或改变化学反应途径的一门新学科.Cu/Al2O3复合粉末材料是一种近年来倍受关注的新型金属/非金属复合粉末材料.本文报道了超声在化学沉积法制备Cu/Al2O3复合粉末材料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化学沉积 氧化铝 复合粉末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籽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闵勇 张丽 +2 位作者 郭俊明 古昆 邱明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635-2637,共3页
为研究石榴籽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的方法从石榴籽中分离到8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旋光等波谱方法鉴定为:罗汉松脂苷(Ⅰ),牛蒡子苷(Ⅱ),2α,3β-二羟基-12-烯-28-乌索酸(Ⅲ),乌索酸(Ⅳ),齐墩果酸(Ⅴ),没食子酸(Ⅵ),β... 为研究石榴籽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的方法从石榴籽中分离到8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旋光等波谱方法鉴定为:罗汉松脂苷(Ⅰ),牛蒡子苷(Ⅱ),2α,3β-二羟基-12-烯-28-乌索酸(Ⅲ),乌索酸(Ⅳ),齐墩果酸(Ⅴ),没食子酸(Ⅵ),β-谷甾醇(Ⅶ),胡萝卜苷(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籽 木脂素 三萜 甾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