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轮询多址通信系统门限服务策略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琰 赵东风 +1 位作者 丁洪伟 高飞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9-105,共7页
从两方面对离散时间情况下轮询多址通信门限排队服务系统进行了研究。改进了系统服务策略,运用嵌入式马尔可夫链理论和多维概率母函数的方法,得到了改进后系统查询时间点处的平均排队队长和信息分组平均时延理论解析式,仿真结果表明分... 从两方面对离散时间情况下轮询多址通信门限排队服务系统进行了研究。改进了系统服务策略,运用嵌入式马尔可夫链理论和多维概率母函数的方法,得到了改进后系统查询时间点处的平均排队队长和信息分组平均时延理论解析式,仿真结果表明分析方法有效且系统性能较之原系统得到提高;采用一种简化的近似算法,得到了轮询周期内平均队长的理论解析式,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询多址 服务策略 嵌入式马尔可夫链 多维概率母函数 二级门限 近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B/S混合模式构建云南新华印刷信息网 被引量:3
2
作者 苏红芹 赵东风 孙云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12-213,232,共3页
在C/S和B/S运行模式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C/S和B/S混合模式的信息系统,并在云南新华印刷信息网的创建中实现了该系统,在复杂的运行环境下较为有效地完成了各项功能。
关键词 信息系统 C/S模式 B/S模式 VPN A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时隙式1-坚持CSMA多址通信系统协议分析
3
作者 唐芸 赵东风 丁洪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5期106-108,共3页
文章针对时隙式1-坚持CSMA协议,分别得到了固定占用和随机占用两种控制方式下多通道时隙式1-坚持CSMA多址系统的系统吞吐量和各优先级吞吐量。同时,还给出了计算机仿真实验的结果。
关键词 随机多址 多通道 优先级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门限服务轮询系统MAC离散时间控制协议模型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东风 丁洪伟 +1 位作者 赵一帆 王明贵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95-1499,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级门限服务轮询系统MAC控制协议的分析模型.采用嵌入马尔可夫链理论,对离散时间的多级门限服务轮询系统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轮询时刻系统队长的概率母函数,精确解析了系统的平均排队队长、平均循环周期、信息分组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级门限服务轮询系统MAC控制协议的分析模型.采用嵌入马尔可夫链理论,对离散时间的多级门限服务轮询系统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轮询时刻系统队长的概率母函数,精确解析了系统的平均排队队长、平均循环周期、信息分组的平均等待时延.通过对多级门限服务轮询系统的控制机理研究,分析获得了m控制参数的有效控制取值大小和系统的相关特性.多级门限服务轮询系统综合了基本门限服务轮询系统和完全服务轮询系统,在轮询系统的MAC控制协议的应用方面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时间的轮询系统 多级门限服务 排队队长 循环周期 信息分组等待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优先级控制轮询系统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志军 赵东风 +1 位作者 丁洪伟 赵一帆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52-1456,共5页
本文基于区分业务优先级服务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两级优先级控制的轮询系统,采用门限服务和完全服务的不同服务策略方式实现了基于优先级的控制.然后,应用马尔可夫链和概率母函数的方法建立了系统模型,并精确解析了系统的平均排队队长和... 本文基于区分业务优先级服务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两级优先级控制的轮询系统,采用门限服务和完全服务的不同服务策略方式实现了基于优先级的控制.然后,应用马尔可夫链和概率母函数的方法建立了系统模型,并精确解析了系统的平均排队队长和信息分组的平均等待时间关键特性,理论计算和仿真实验的对比分析说明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的一致性,新的轮询系统实现了优先级的控制并提高了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询系统 优先级控制 门限服务 完全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检测的时隙式多通道随机多址无线通信网络协议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彬彬 赵东风 丁洪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0-75,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检测的时隙式多通道随机多址接入(SPMRM)控制协议,通过对时间离散化的多通道负载均衡、优先级控制、概率p检测控制,实现了系统的多业务通信,使所研究的无线通信网络具有较高的通道利用率。通过数学建模分析,得到了SP... 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检测的时隙式多通道随机多址接入(SPMRM)控制协议,通过对时间离散化的多通道负载均衡、优先级控制、概率p检测控制,实现了系统的多业务通信,使所研究的无线通信网络具有较高的通道利用率。通过数学建模分析,得到了SPMRM控制协议的吞吐量解析结果,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相一致。另外,在仿真实验中还给出了连续时间型系统的比较结果,进一步说明SPMRM控制协议具有较优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多址接入控制 多通道 概率P检测 负载均衡 无线通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局域网中动态优先级轮询控制系统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宇眉 赵东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2-124,225,共4页
论文根据IEEE802.11PCF协议轮询机制的实时特性,以基本业务群(BSS)内站点(STA)的分组数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动态轮询协议。阐述了该协议的基本结构以及实现算法,并对协议性能进行分析。同时也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实现了对... 论文根据IEEE802.11PCF协议轮询机制的实时特性,以基本业务群(BSS)内站点(STA)的分组数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动态轮询协议。阐述了该协议的基本结构以及实现算法,并对协议性能进行分析。同时也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实现了对原有轮询机制性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PCF 周期查询系统 动态轮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无线公交查询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陈赟 赵东风 丁洪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85-187,共3页
进入方便快捷的信息时代,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嵌入式无线公交查询系统是通过短消息的方式获取一个城市公交车乘坐线路的信息,融合了嵌入式系统、GIS、SMS技术和Internet技术,采用J2ME开发的,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的系统。在对... 进入方便快捷的信息时代,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嵌入式无线公交查询系统是通过短消息的方式获取一个城市公交车乘坐线路的信息,融合了嵌入式系统、GIS、SMS技术和Internet技术,采用J2ME开发的,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的系统。在对该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并给出主要的控制流程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公交查询系统 嵌入式系统 SMS GIS J2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it-Linking PCNN和图像熵的彩色图像分割与边缘检测 被引量:14
9
作者 谭颖芳 周冬明 +1 位作者 赵东风 聂仁灿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4-177,180,共5页
在RGB空间中,将最大香农熵准则和最小交叉熵准则两种评价准则与大概率合并和小概率合并两种合并策略相结合,提出基于Unit-Linking PCNN的四种彩色图像分割方案,并在各分量分割结果基础上利用Unit-Linking PCNN实施边缘检测,合并得到彩... 在RGB空间中,将最大香农熵准则和最小交叉熵准则两种评价准则与大概率合并和小概率合并两种合并策略相结合,提出基于Unit-Linking PCNN的四种彩色图像分割方案,并在各分量分割结果基础上利用Unit-Linking PCNN实施边缘检测,合并得到彩色图像的边缘检测结果。分析了各评价准则和合并策略的优劣,比较了各分割方案条件下的图像分割和边缘检测效果。与HSV空间中得到的相关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该文分割和边缘检测结果体现了图像的更多的细节,说明了在RGB空间中进行彩色图像分割和边缘检测的合理性。与相关文献结果相比,该方法的模型参数对图像分割结果的影响较不敏感。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彩色图像分割和边缘检测效果,具有较强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Unit-Linking PCNN 彩色图像分割 彩色图像边缘检测 图像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it-Linking PCNN和图像熵的图像分割新方法 被引量:20
10
作者 聂仁灿 周冬明 赵东风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227,共6页
基于单位链接脉冲耦合神经网络(Unit-Linking PCNN)模型,在图像方差准则基础上将最大香农熵准则,最小交叉熵准则相结合,再组合图像分块策略与图像加权预处理策略,提出了不同准则和策略组合的8种图像分割方案。分析了各种准则和策略的优... 基于单位链接脉冲耦合神经网络(Unit-Linking PCNN)模型,在图像方差准则基础上将最大香农熵准则,最小交叉熵准则相结合,再组合图像分块策略与图像加权预处理策略,提出了不同准则和策略组合的8种图像分割方案。分析了各种准则和策略的优势和不足,比较了各种分割方案条件下的图像分割效果,部分方案的分割结果体现了图像的更多的细节。与已有文献结果比较,具有使用神经元模型参数少的特点,与PCNN模型相比,该模型参数对图像分割结果的影响较不敏感。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图像分割效果和实验仿真速度性能,具有较强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Unit-Linking PCNN 最大香农熵 最小交叉熵 图像加权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随机多址接入无线传感器网络MAC控制协议与能量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丁洪伟 赵东风 黄毛毛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57,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随机多址接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控制协议,在发送分组的时间1+a中,采用p概率检测与1-坚持的联合控制策略,并对多通道的随机多址接入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了系统的吞吐量和多通道中不同业务的吞吐量,以及信... 提出了一种新的随机多址接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控制协议,在发送分组的时间1+a中,采用p概率检测与1-坚持的联合控制策略,并对多通道的随机多址接入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了系统的吞吐量和多通道中不同业务的吞吐量,以及信息分组的发送时延等参数,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相一致。还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有效性,通过对概率p值的选取,控制忙周期侦听信道的节点数和空闲期的休眠站点数,采用休眠技术实现了系统的节能效果。通过对2种无线传感器网络控制协议的能量有效性分析,证明了改进的控制协议其节点具有更长的生命周期,更适合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控制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随机多址接入 p概率检测 1-坚持 能量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多址信道冲突分解算法及吞吐量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高飞 郭彦平 赵东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4-128,133,共6页
讨论了一种改进的随机多址信道二叉树形、三叉树形冲突分解算法,导出了分解冲突所需平均时隙数的解析表达式。获得了较高的分解效率,并将其结果应用于阻塞接入信道的计算机仿真实验,数值分析表明,可获得较高的系统稳定最大吞吐量。
关键词 随机多址信道 冲突分解算法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无线网络覆盖预测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剑 赵东风 孙云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5期168-170,共3页
在规划设计宽带无线网络过程中,合理地选取接入点(AP)的位置将对系统的性能和造价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无线局域网(WLAN)中,2.4GHzISM频段上宽带无线信号受到楼内不同类型障碍物影响,产生了特有的信号衰减。对宽带无线信号的楼内传播特性... 在规划设计宽带无线网络过程中,合理地选取接入点(AP)的位置将对系统的性能和造价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无线局域网(WLAN)中,2.4GHzISM频段上宽带无线信号受到楼内不同类型障碍物影响,产生了特有的信号衰减。对宽带无线信号的楼内传播特性进行了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和分析数值进行比较,讨论了2.4GHz频段楼内无线传输路径衰耗的计算模型,分析了楼内宽带无线接入的性能,开发了一种用于在规划WLAN时预测AP覆盖范围的辅助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无线接入 WLAN 2.4GHz频段 室内 覆盖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型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及用于多约束QoS路由求解 被引量:3
14
作者 聂仁灿 周冬明 +1 位作者 赵东风 谭颖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72,共8页
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竞争型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用于求解网络最短路由时的脉冲波传播特性,并提出了脉冲波任务的产生、分解和状态转换理论,在模型中实现了脉冲波的多约束传播,成功地应用于网络多约束QoS路... 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竞争型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用于求解网络最短路由时的脉冲波传播特性,并提出了脉冲波任务的产生、分解和状态转换理论,在模型中实现了脉冲波的多约束传播,成功地应用于网络多约束QoS路由问题的求解,并可得到全局最优解。仿真实验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该方法的计算迭代次数最少,且减少较多;而且迭代次数只与网络路由图中源点与目的点之间的最优QoS路由长度有关,而与节点数、链路数和网络的分布构成复杂性无关,体现出较好的计算性能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型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多约束QOS路由 脉冲波任务 最短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与最大相关准则的图像分割 被引量:3
15
作者 聂仁灿 李莎 聂彩仁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202-204,共3页
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tral Network,PCNN)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Canny算法的图像预处理方法,增强了图像的模糊边缘,提高或抑制了对应神经元的相似群捕获能力,利用最大相关准则确定神经元的衰减阈值和实现神经元相似群... 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tral Network,PCNN)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Canny算法的图像预处理方法,增强了图像的模糊边缘,提高或抑制了对应神经元的相似群捕获能力,利用最大相关准则确定神经元的衰减阈值和实现神经元相似群捕获强度的控制,避免了神经元完全捕获对分割图像的过平滑,成功实现了灰度图像的自动分割。该方法得到的分割图像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体现了更多细节,与相关文献相比,大大减少了神经元参数对分割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最大相关准则 图像预处理 捕获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检测的多通道随机多址Ad hoc网络协议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彬彬 赵东风 丁洪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19-724,共6页
该文从提高Adhoc网络QoS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检测的多通道多址接入(PDMCMA)协议,通过系统建模分别分析了固定占用式与顺序占用式中的系统吞吐量及优先级吞吐量的解析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的一致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 AD HOC网络 QoS 随机多址 多通道 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时隙控制的双概率随机多址接入ad hoc网络MAC协议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春芬 赵东风 +1 位作者 丁洪伟 赵一帆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8,共5页
提出了一种动态时隙控制的双概率随机多址接入MAC(DSTPMA)协议,用户终端以p1概率侦测空闲信道,以p2概率检测忙信道,并在发送状态调整时隙定位后接入信道发送信息分组。通过对多通道的DSTPMA协议的建模分析,得到了控制协议的系统吞吐量... 提出了一种动态时隙控制的双概率随机多址接入MAC(DSTPMA)协议,用户终端以p1概率侦测空闲信道,以p2概率检测忙信道,并在发送状态调整时隙定位后接入信道发送信息分组。通过对多通道的DSTPMA协议的建模分析,得到了控制协议的系统吞吐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概率CSMA 动态时隙控制 多通道 吞吐量 AD HOC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时延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AOV-网拓扑排序 被引量:2
18
作者 聂仁灿 周冬明 赵东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7-60,共4页
在时延脉冲耦合神经网络DPCNN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通道时延脉冲耦合神经网络(DCDPCNN,Dual Channels DPCNN)模型,并提出了利用DCDPCNN来实现AOV-网拓扑排序算法。该算法在深度优先搜索的同时兼顾广度优先搜索,同时忽略节点进栈顺序,在求得... 在时延脉冲耦合神经网络DPCNN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通道时延脉冲耦合神经网络(DCDPCNN,Dual Channels DPCNN)模型,并提出了利用DCDPCNN来实现AOV-网拓扑排序算法。该算法在深度优先搜索的同时兼顾广度优先搜索,同时忽略节点进栈顺序,在求得的拓扑序列的个数、计算中的临时数据量、有向环判断、计算速度方面,比传统算法有了较大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时延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AOE-网 拓扑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稳定激光器输出光强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余江 蔡光卉 +1 位作者 杨齐民 宗容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9-440,443,共3页
介绍一种采用数字PID控制技术稳定激光器输出光强的新方法。利用输出光强变化 ,通过数字PID调节器反馈控制激光管电流可获得较为稳定的激光输出。采用单片机控制 ,使得控制电路简化 ,控制精度提高 ,整机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关键词 激光器 光强稳定 数字PID调节器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在反射体积全息图片的拍摄中稳定干涉条纹的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余江 杨齐民 +1 位作者 施继红 杨俊东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43,共2页
介绍一种在反射体积全息图片的拍摄中采用单片机控制稳定干涉条纹的方法。外界扰动常造成干涉条纹的随机漂移 ,从而使拍摄到的反射体积全息图片质量下降。在组成迈克尔逊光路中 ,利用带有数字PID调节器的反馈控制系统去控制压电陶瓷PZT... 介绍一种在反射体积全息图片的拍摄中采用单片机控制稳定干涉条纹的方法。外界扰动常造成干涉条纹的随机漂移 ,从而使拍摄到的反射体积全息图片质量下降。在组成迈克尔逊光路中 ,利用带有数字PID调节器的反馈控制系统去控制压电陶瓷PZT产生位移 ,补偿干涉条纹的漂移 ,获得了比光学双稳态调节更为稳定的干涉条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体积全息 干涉条纹 相位补偿 单片机 光学双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