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世纪早期波斯地理文献中的西南丝绸之路 被引量:2
1
作者 姚继德 纳绍骞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8,共11页
中世纪时期波斯地理学文献的代表著作《世界境域志》和《奇异志》对西南丝绸之路有丰富而有趣的反映。基于波斯语、阿拉伯语、中古汉语、古缅语、彝语材料的词源学比较显示:西南地区的三个关键地名在中世纪波斯地理学文献中可以被比定... 中世纪时期波斯地理学文献的代表著作《世界境域志》和《奇异志》对西南丝绸之路有丰富而有趣的反映。基于波斯语、阿拉伯语、中古汉语、古缅语、彝语材料的词源学比较显示:西南地区的三个关键地名在中世纪波斯地理学文献中可以被比定为“徒里拙”“蒙舍”“蛮”,对应着唐代西南丝绸之路沿线的骠国、南诏和东蛮。除波斯文地理文献外,大量的汉文史料和阿拉伯文史料也显示:波斯商人至少在公元10世纪末就已经知道并参与到连接着印度洋、骠国、南诏、东蛮、唐朝之间贸易路线中,棉布、麝香是唐代西南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贸易商品,相关记载印证了上述对音和比定的有效性与可信性。上述波斯地理学文献对西南丝绸之路的记载,不仅为西南丝绸之路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波斯文史料证据,有助于从汉文文献以外的视角来认识印度洋东北部延伸到中国西南境内的古代商贸活动,重新发现中国西南地区在唐代的国际性地位,也为构建中国“面向印度洋的陆海大通道”的理论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 南诏 波斯 地理文献 西南丝绸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地理学家印象中的“中国海” 被引量:1
2
作者 姚继德 乌苏吉 白志所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6-119,共14页
中东地理学上承古代巴比伦、希腊地理学遗产,下纳波斯、印度和中国地理学精华,独辟蹊径,自成一体。公元7世纪后,由于穆斯林朝觐旅行、确定礼拜的“朝向”、编定伊斯兰历法、从事海外贸易等的需要,中东地理学与天文学空前繁荣,在世界地... 中东地理学上承古代巴比伦、希腊地理学遗产,下纳波斯、印度和中国地理学精华,独辟蹊径,自成一体。公元7世纪后,由于穆斯林朝觐旅行、确定礼拜的“朝向”、编定伊斯兰历法、从事海外贸易等的需要,中东地理学与天文学空前繁荣,在世界地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公元9至20世纪初期,中东地理学家的经典地理学著作中,对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海”(中国南海)都有记述。这批地理学著作中系统记载表明,在上述历史时期,阿拉伯、波斯和奥斯曼土耳其的穆斯林地理学家根据与中国广州等地的海上旅行和贸易往来中的记述,一直将自印度洋东端至中国东南沿海之间的今南海海域记载为“中国海”,这为我们今天维护中国南海传统海疆的主权,提供了极好的第三方历史地理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历史地理 穆斯林地理学论著 “中国海”(南海) 记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复初哲学中的“全体大用”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松本耿郎 姚继德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95-99,共5页
马复初(德新)是明清时期"以儒诠经"的回族穆斯林经师之一,他不仅继承了王岱舆、马注、刘智的哲学传统,而且结合其游学天方伊斯兰世界获得的最新成果,把这场"回儒对话"推到了一个崭新高度。马复初哲学思想中的"... 马复初(德新)是明清时期"以儒诠经"的回族穆斯林经师之一,他不仅继承了王岱舆、马注、刘智的哲学传统,而且结合其游学天方伊斯兰世界获得的最新成果,把这场"回儒对话"推到了一个崭新高度。马复初哲学思想中的"全体大用"借用朱熹的概念,但与宋明理学认知宇宙本质的直观知识之认识有所不同,被赋予了伊斯兰教天堂和后世的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复初 伊斯兰哲学 “全体大用” 宋明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