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媒介化社会中的少数民族村民传播实践与赋权——云南大羊普米族村的研究个案 被引量:28
1
作者 孙信茹 杨星星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8,共6页
"媒介化社会"的背景下,对处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结构基本单元的少数民族村寨来说,村民能否积极有效地运用大众传媒并展开相应的传播活动,进而为自身权益的声张和自我发展道路的发掘寻求新的渠道或方式,成为媒介化社会中少数民... "媒介化社会"的背景下,对处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结构基本单元的少数民族村寨来说,村民能否积极有效地运用大众传媒并展开相应的传播活动,进而为自身权益的声张和自我发展道路的发掘寻求新的渠道或方式,成为媒介化社会中少数民族村寨发展的一个思路。少数民族村民传播实践活动及理念的提出,其核心就是要让村民自主地认识和运用媒介、自主地生产信息和传播信息,自主地把信息传播活动与实现社会建构有机结合,最终达成参与式的媒介和传播实践的目标。文章以云南省一个普米族村寨作为调查和实践的个案,分析了在媒介参与实践开展一年多的过程中的得失利弊,认为:村民媒介参与实践活动的意义在于增强边缘性群体在发展活动中的发言权和决策权,进而寻找乡土社会"自有"的发展脉络,发掘当地人特有的"地方性知识",发掘自身独特的传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社会 少数民族村民传播实践 赋权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民族地区传播调查引出的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建斌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32-134,共3页
关键词 云南民族地区 传播学理论 传播学研究 社会发展 传播发展史 中国传播学 电视机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拥有情况 传播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90年代的女性主义文学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绍军 郭建斌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69-73,共5页
新时期文学的女性写作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特别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中国女性作家对自已的女性意识有了更深的自觉。女性作家对自已的“女性”不再采取回避... 新时期文学的女性写作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特别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中国女性作家对自已的女性意识有了更深的自觉。女性作家对自已的“女性”不再采取回避的姿态,无论是在写作观念上,还是在更深层次的艺术处理上,都较以往有了显著的变化。女性作家以女性视角直面人生的书写更有力度,对商业社会的把握更有穿透力;女性个人与历史的对话更加孤独也更加执著;商业视野下的女性写作也有了更为广阔和自由的艺术空间;一些女性作家如陈染、林白、海男、徐小斌等,则将女性的生存体验以一种执拗的“私语”化(或曰“个人化”)方式描绘出来,渐渐形成一股90年代新的女性写作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 中国女性作家 女性文学 生存体验 女性写作 陈染 姐妹情谊 女性意识 90年代 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在场·媒介逻辑·媒介意义——民族传播研究的取向和进路 被引量:19
4
作者 孙信茹 杨星星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20,共6页
在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与传播的研究中,无论从宏观层面分析乡村社会信息传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乡村社会信息传播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还是借用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从微观层面考察具体场域中民族社区和日常生活的变迁。这些研究... 在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与传播的研究中,无论从宏观层面分析乡村社会信息传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乡村社会信息传播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还是借用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从微观层面考察具体场域中民族社区和日常生活的变迁。这些研究取向都要面对如下的问题:我们如何在这些研究中寻找到不同个案之间的关联,从而建立起民族传播研究的理论框架?本文将民族传播的研究置于"媒介化社会"的语境下,提出民族传播研究的三个基本概念,即"媒介化"、"日常语态"和"超越乡土",并阐述这三个基本分析概念的彼此关联。最后,文章提出民族传播研究的进路应该把握住"媒介在场"、"媒介逻辑"和"媒介意义"三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播 媒介在场 媒介逻辑 媒介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传播语境中的少数民族乡村文化建构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星星 孙信茹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25,共5页
当下,"电视时代"依然可以视为传播格局的重要表征。文章以此为背景,依托长期的云南少数民族乡村田野观察,从电视与农村日常生活、电视与农村文化变迁与互动的关联性分析出发,提出电视是农村文化建构的重要力量,并应从先进文... 当下,"电视时代"依然可以视为传播格局的重要表征。文章以此为背景,依托长期的云南少数民族乡村田野观察,从电视与农村日常生活、电视与农村文化变迁与互动的关联性分析出发,提出电视是农村文化建构的重要力量,并应从先进文化、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三个层次实现电视传播与农村文化建设的整合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 电视传播 农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传播符号与受众心理真实 被引量:8
6
作者 敬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38-42,共5页
符号是为传播一定的意义而使用的。国内外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已成为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①人们感知的对象世界绝大部分是大众传播媒介用符号描述的现实世界。受众在接触媒介符号的过程中,受符号陈... 符号是为传播一定的意义而使用的。国内外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已成为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①人们感知的对象世界绝大部分是大众传播媒介用符号描述的现实世界。受众在接触媒介符号的过程中,受符号陈述的影响,形成了符号化的记忆联想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真实 符号化 传播符号 受众心理 大众传播媒介 情感态度 大众传播活动 大众媒介 符号意义 所指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文化产业与广告运用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孙信茹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68,共4页
在现代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符号在现代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符号和观念控制的基础使得文化产业得以成为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广告不仅是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广告还不可避免地嵌入到了各类文化产品的制作中。因此... 在现代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符号在现代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符号和观念控制的基础使得文化产业得以成为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广告不仅是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广告还不可避免地嵌入到了各类文化产品的制作中。因此,广告与民族文化产业关注的核心及重点正是将广告看作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种典型类型,探讨在民族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文化要素何以能够被运用、如何被有效运用、以什么方式来运用、以及这些文化要素如何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等问题。这一研究视角能够清楚展示广告和民族文化产业交织在一起的社会语境,无论理论探讨,还是实践层面的思索,都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文化产业 广告 民族性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的“微观实践”与话语想象——对某少数民族自治县电视台的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星星 孙信茹 薛园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48,49-51,共4页
在中国电视业结构系统中县级电视台居于"神经末端"。本文以云南省L民族自治县电视台为个案,通过"故事系列"的呈现与解读,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电视在实际运作中成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和媒介等诸多权力实现和强... 在中国电视业结构系统中县级电视台居于"神经末端"。本文以云南省L民族自治县电视台为个案,通过"故事系列"的呈现与解读,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电视在实际运作中成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和媒介等诸多权力实现和强化的博弈场,并成为社会权力系统的连结点和转换点。在此背景下,文章认为对基层电视台不能仅从一般意义和功能层面理解,更要看到其作为国家权力抵达的一种方式,还是地方社会权力实现和博弈的场所。基于此,文章提出县级电视台可以发挥社会整合功能,并成为地方社会文化的一种象征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基层电视 权力博弈 文化象征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频道与栏目传播论
9
作者 张宇丹 单晓红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1-125,共5页
随着媒介传播竞争的加剧和媒介产业化的发展,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倍受关注。研究电视频道的综合化、差别化和公众化,探讨电视栏目的品牌化建设,对于电视媒介的创新发展具有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综合频道 专业频道 栏目品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在传播中繁荣——“盘龙江艺术节现象”的传播学审视
10
作者 郭建斌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87-90,共4页
1980年,昆明市盘龙区举办首届“盘龙江音乐会”,历时6天,共有46个单位参加,演唱各类歌曲170多首,创作歌曲40首。从此,这项以“歌、舞、奏”为主的大型综合性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每年举行一次,从未间断,至今已是第18... 1980年,昆明市盘龙区举办首届“盘龙江音乐会”,历时6天,共有46个单位参加,演唱各类歌曲170多首,创作歌曲40首。从此,这项以“歌、舞、奏”为主的大型综合性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每年举行一次,从未间断,至今已是第18届。1984年起“盘龙江音乐会”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盘龙江 社区文化 艺术节 文化现象 传播中 指导意义 文化效应 议题设置 大众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发行学刍议
11
作者 刘建华 郑思礼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46,共3页
本文按照传统的新闻学科建设从发行理论、发行史及实务对发行学进行学理上的简要阐析,重点是对发行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和发行史的梳理。
关键词 媒介(报纸) 发行 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虚拟田野"——互联网与民族志调查 被引量:37
12
作者 朱凌飞 孙信茹 《社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1-63,共3页
一 作为一门发展已趋于成熟的学科,文化人类学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及独特的方法论.在人类学发展的早期,进化论和传播论学者由于没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只能进行书斋式的工作,被称为'摇椅上的人类学家'.这种情况一直持... 一 作为一门发展已趋于成熟的学科,文化人类学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及独特的方法论.在人类学发展的早期,进化论和传播论学者由于没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只能进行书斋式的工作,被称为'摇椅上的人类学家'.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马林诺夫斯基形成他独特的田野工作方法,他在特洛布里恩群岛的调查为现代人类学田野工作树立了典范.广义而言,田野调查包括长期与另一种文化的民族住在一起,学习、使用他们的语言,与他们建立密切的社会关系,进行长时间的记录和观察,记下详细的笔记,参加日常活动等一系列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田野” 互联网技术 民族志 调查研究 人类学 “网络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跺脚:一种乡村话语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慧民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176-177,186,共3页
作者从言语和规范两个层面分析了民间流行的三跺脚与乡村社会结构和实践之间的联系,认为它是一种典型的乡村话语。
关键词 三跺脚 乡村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校园媒体及其广告经营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蒋俊佩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95-197,共3页
在我国,校园媒体仍处于不完全开放甚至封闭的状态,且由于缺乏社会资金的注入,处于自负盈亏阶段。我国校园媒体的各方面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比如校园媒体的广告作用未完全发挥出来,整个运行模式和体制均处于探索阶段。
关键词 校园媒体 校园广告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景观之下Jimmy Choo高跟鞋符号意义的生成原因
15
作者 左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15-216,共2页
Jimmy Choo高跟鞋利用奥斯卡颁奖礼这样"无意的载体"来塑造自我品牌形象并使之成为一种符号,正是得益于当下人们自我身份寻求中对媒体奇观的盲目膜拜。
关键词 JIMMY Choo高跟鞋 媒体奇观 消费和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的电影电视
16
作者 罗洪生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46-148,共3页
电影自1895年在巴黎一个咖啡馆的地下室里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一百余年的历程,而电视从1936年在英国伦敦正式开播到现在,也已经有了6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类文化事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电影、电视也在不断的发展... 电影自1895年在巴黎一个咖啡馆的地下室里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一百余年的历程,而电视从1936年在英国伦敦正式开播到现在,也已经有了6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类文化事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电影、电视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电影经历了由简单的机械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清晰度电视 21世纪 电影 全球信息高速公路 计算机多媒体系统 影视艺术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高科技 影视文化 并行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