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边疆学理论探讨——云南大学专门史国家重点学科“史学高层论坛”系列讲座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黎志刚 田晓忠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12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重点学科 全球化视野 专题讲座 高层论坛 云南大学 专门史 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迎接挑战 走向未来──1994年全国重点大学历史系系主任会议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林超民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6,共4页
迎接挑战走向未来──1994年全国重点大学历史系系主任会议综述林超民1994年全国重点大学历史系系主任会议于10月11日至10月16日在云南大学召开,国家教委直属的16所重点大学历史系和西北大学、杭州大学、辽宁大学、... 迎接挑战走向未来──1994年全国重点大学历史系系主任会议综述林超民1994年全国重点大学历史系系主任会议于10月11日至10月16日在云南大学召开,国家教委直属的16所重点大学历史系和西北大学、杭州大学、辽宁大学、河北大学、暨南大学、云南大学六所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议综述 重点大学 迎接挑战 历史系 系主任 历史学专业 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 培养目标 基础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学研究生论丛《东陆学林》评介
3
作者 缪坤和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93-93,共1页
云南大学研究生论丛《东陆学林》评介缪坤和《东陆学林》是云南大学研究生锻炼科研能力、展示科研成果、进行对外交流的学术论丛。作为我省首家研究生公开出版物,自1991年以来,每年一辑,迄今已刊行六辑,第七辑亦即将面世。每一... 云南大学研究生论丛《东陆学林》评介缪坤和《东陆学林》是云南大学研究生锻炼科研能力、展示科研成果、进行对外交流的学术论丛。作为我省首家研究生公开出版物,自1991年以来,每年一辑,迄今已刊行六辑,第七辑亦即将面世。每一辑均由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多篇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云南大学 陆学 精神文明建设 上乘之作 毕业论文 学术水平 现实问题研究 研究现实问题 经济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上迁移老挝的“云南人”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平 饶睿颖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56,共5页
由于地缘的关系,在云南与东南亚交往的历史上,有许多操汉语云南方言的中国云南汉族和回族居民逐渐迁徙定居在东南亚各国,与云南直接接壤的老挝也是云南人迁徙的定居的一个目的地。历史上不同时期移居到老挝的云南人,主要分布在老挝的北... 由于地缘的关系,在云南与东南亚交往的历史上,有许多操汉语云南方言的中国云南汉族和回族居民逐渐迁徙定居在东南亚各国,与云南直接接壤的老挝也是云南人迁徙的定居的一个目的地。历史上不同时期移居到老挝的云南人,主要分布在老挝的北部地区,在经济活动方面,他们有的在城镇经商,也有的在农村务农。虽然居住在老挝,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各自从云南带来的传统习俗,仍然操着他们各自的云南方言。因此,他们人数虽然不多,但却是一个一直受到外界关注的独特的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徙 老挝 “云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何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5期45-48,共4页
本文对今天分布在东南亚海岛地区的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南岛语民族先民的主体来自中国南方,与中国古籍中记载的分布在东南沿海的百越民族和分布在云南的土著民族的先民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今... 本文对今天分布在东南亚海岛地区的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南岛语民族先民的主体来自中国南方,与中国古籍中记载的分布在东南沿海的百越民族和分布在云南的土著民族的先民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今天的南岛语民族主要是由从中国云南乃至西南地区先后迁徙出去的"原始马来人"和从中国东南和华南沿海地区迁徙出去的"续至马来人",与当时分布在东南亚各地的黑色人种进一步融合后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岛语民族 起源 中国 南方民族 历史关系 百越民族 土著民族 黑色人种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云南生态环境与瘴气区域变迁初探 被引量:18
6
作者 周琼 李梅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8-85,共8页
边疆民族地区长期存在的瘴气与生态环境有密切联系,其分布区域随自然生态要素的改变而变迁。随着清王朝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统治的加强,很多瘴气密布的地区得到了开发,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迁,瘴区范围从腹里地区向丘陵及深山河谷区退缩... 边疆民族地区长期存在的瘴气与生态环境有密切联系,其分布区域随自然生态要素的改变而变迁。随着清王朝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统治的加强,很多瘴气密布的地区得到了开发,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迁,瘴区范围从腹里地区向丘陵及深山河谷区退缩。瘴气密集的潞江、澜沧江、元江、南盘江流域以及滇中、滇东北的金沙江河谷区、滇黔交界区也出现了瘴气减弱退缩的现象。瘴气区域的变迁反映了生态环境变迁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云南 瘴气区域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木人的形成与早期历史 被引量:4
7
作者 何平 罗圣荣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24,共5页
克木人是操孟高棉语族语言的一个跨国民族群体,过去我国一些学者在探讨这个群体的起源和形成的时候,多是从中国史书关于濮人的发展演变的记载中去寻找线索,而实际上,克木人这个群体的先民很有可能是在濮人之前就已经迁徙到东南亚地区,... 克木人是操孟高棉语族语言的一个跨国民族群体,过去我国一些学者在探讨这个群体的起源和形成的时候,多是从中国史书关于濮人的发展演变的记载中去寻找线索,而实际上,克木人这个群体的先民很有可能是在濮人之前就已经迁徙到东南亚地区,对此史书并未记载。克木人是古代孟高棉语民族的先民中后来分化形成的高棉人这一支在更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旁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木人 形成 历史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代云南士绅阶层的兴起与形成 被引量:23
8
作者 陆韧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1期60-67,共8页
明代云南社会结构的最大变化是知识分子士绅阶层的勃兴与形成,从而改变了原来土酋与土民,或部落首领与部民为主的社会结构,促使云南的社会结构与中国内地基本趋于一致。云南士绅阶层兴起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明朝在云南广泛建立各类儒学,... 明代云南社会结构的最大变化是知识分子士绅阶层的勃兴与形成,从而改变了原来土酋与土民,或部落首领与部民为主的社会结构,促使云南的社会结构与中国内地基本趋于一致。云南士绅阶层兴起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明朝在云南广泛建立各类儒学,实行科举考试和大规模移民等,从而促使云南各少数民族和汉族移民的部分子弟在接受了儒学教育的同时,逐渐改变原来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跻身于“士绅”阶层和社会群体的行列,成为云南社会中新兴的独立阶层,发挥着引领云南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这标志着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人口素质大幅度提高,云南与内地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成为明代云南社会变迁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明清以来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重要驱动力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云南 士绅阶层 移民 儒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内地商人在云南的经济活动 被引量:14
9
作者 林文勋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9-64,共6页
本文认为,明清两代到云南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主要有江西、浙江、湖广、山陕、安徽、闽粤、四川、贵州等地的商人。他们在云南所从事的主要是开中和商屯、商业贸易、高利贷、投资矿业等经济活动。这些活动直接促进了云南农业、矿业和商... 本文认为,明清两代到云南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主要有江西、浙江、湖广、山陕、安徽、闽粤、四川、贵州等地的商人。他们在云南所从事的主要是开中和商屯、商业贸易、高利贷、投资矿业等经济活动。这些活动直接促进了云南农业、矿业和商业的发展,奠定了明清以后崛起的云南商业资本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云南社会性质的质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商 云南矿业 明清时期 江西商人 商屯 开中法 资本力 云南社会 贸易 大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云南地区的民族融合 被引量:10
10
作者 谢国先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3-69,共7页
民族融合是指民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种状态,是世界民族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在中国,自秦汉直到今天,民族融合的过程从未间断.既有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之中,也有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之中.在云南历史上,从汉晋到隋唐,进入云南的汉... 民族融合是指民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种状态,是世界民族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在中国,自秦汉直到今天,民族融合的过程从未间断.既有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之中,也有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之中.在云南历史上,从汉晋到隋唐,进入云南的汉族多认同于少数民族群体之中.自元明开始,云南民族发展的主流是少数民族不断融合于汉族之中.明代云南地区的民族融合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 民族融合 明代云南 汉族移民 汉族文化 民族政策 统治阶级 少数民族化 汉族人口 少数民族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古代货币文化发展的特点 被引量:9
11
作者 林文勋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4-69,共6页
云南古代货币文化发展的特点林文勋云南古代货币文化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这突出地表现在:第一,这一文化既受东南亚的影响,又受中原内地的影响;第二,其文化的发展一直是多种货币形态的共存发展;第三,西南丝绸之路成为... 云南古代货币文化发展的特点林文勋云南古代货币文化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这突出地表现在:第一,这一文化既受东南亚的影响,又受中原内地的影响;第二,其文化的发展一直是多种货币形态的共存发展;第三,西南丝绸之路成为影响云南古代货币文化格局形成的主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货币 西南丝绸之路 东南亚 古代货币 货币文化 文化发展 货币流通 货币形态 商品交换 封建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综合大学学术精神和学术风格之理想境界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鸿武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0-74,共5页
论综合大学学术精神和学术风格之理想境界刘鸿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诸多不同的学科并立而成的所谓“综合大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综合大学发展水平如何,发展特征怎样,在相当大的程度... 论综合大学学术精神和学术风格之理想境界刘鸿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诸多不同的学科并立而成的所谓“综合大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综合大学发展水平如何,发展特征怎样,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大学 学术精神 学术风格 教学模式 教育观念 学术传统 人文科学 科学精神 毕业生 人文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开发——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4
13
作者 袁国友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2-57,共6页
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 ,是整个人类文明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历史责任。昆明是 1982年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其文化遗产价值不容低估。在建设与发展之中 ,必须正确处理好历史文... 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 ,是整个人类文明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历史责任。昆明是 1982年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其文化遗产价值不容低估。在建设与发展之中 ,必须正确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寻求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名城 昆明市 问题 症结 思路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云南改土归流的文化条件 被引量:5
14
作者 沈海梅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2-76,共5页
明清云南改土归流的文化条件沈海梅一明承元制,在平定云南后,分封了一些土官、土司。同时,明王朝对土司的承袭、衔品、考覆、贡赋、征调作了规定,从而形成一套完备的土司制度。据《土官底簿》所载及一些学者的统计,〔1〕明初在云... 明清云南改土归流的文化条件沈海梅一明承元制,在平定云南后,分封了一些土官、土司。同时,明王朝对土司的承袭、衔品、考覆、贡赋、征调作了规定,从而形成一套完备的土司制度。据《土官底簿》所载及一些学者的统计,〔1〕明初在云南任用了一大批土官,共150家之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云南 明实录 忠君观念 明王朝 流官 明清 万历年间 儒学教育 国子监 土司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霞客与云南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惠荣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7-87,共11页
徐霞客与云南朱惠荣徐霞客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一生从事旅游探险和地理考察,足迹遍及当时设治的两京十三布政司,相当于现今的19个省市自治区和归途中可能到过的四川省。然而,各省和徐霞客的关... 徐霞客与云南朱惠荣徐霞客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一生从事旅游探险和地理考察,足迹遍及当时设治的两京十三布政司,相当于现今的19个省市自治区和归途中可能到过的四川省。然而,各省和徐霞客的关系却不一样,在徐霞客一生旅游过的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云南 《游记》 鸡足山 中原文化 高黎贡山 丁文江 徐学研究 徐霞客精神 陈继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朝海商在中外关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纯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8-83,77,共7页
论宋朝海商在中外关系中的作用黄纯艳宋代把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称为海商或舶商。宋代海外贸易是我国海外贸易史中的一个高潮。其中的推波助澜之功主要归之于那些航行于东西大洋的海商。由于两宋特殊的历史条件,海商空前地兴盛和活跃,... 论宋朝海商在中外关系中的作用黄纯艳宋代把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称为海商或舶商。宋代海外贸易是我国海外贸易史中的一个高潮。其中的推波助澜之功主要归之于那些航行于东西大洋的海商。由于两宋特殊的历史条件,海商空前地兴盛和活跃,并在当时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关系 海商 海外贸易 宋政府 宋会要辑稿 航海技术 阿拉伯地区 日本 交趾 书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币之路:沟通中外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被引量:8
17
作者 林文勋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92-98,共7页
我国古代不仅存在着西北丝绸之路、东南海上陶瓷之路,而且还存在着中外钱币相互流动的“钱币之路”。钱币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世界各国货币经济的发展。从钱币之路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通道本质上是包括“丝绸... 我国古代不仅存在着西北丝绸之路、东南海上陶瓷之路,而且还存在着中外钱币相互流动的“钱币之路”。钱币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世界各国货币经济的发展。从钱币之路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通道本质上是包括“丝绸之路”、“陶瓷之路”、“钱币之路”等多种复合型文化形态。钱币除经济职能外,还另有文化职能。中国对古代世界的影响不只是“要素刺激型”,更重要的还体现出“整体拉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币之路 中外关系 内在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商、周——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埏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3-58,共6页
夏、商、周———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李埏宋孙宗《东皋杂录》载一轶事曰:“王荆公一日问刘贡父曰:‘三代夏商周,可对乎?’贡父应声曰:‘四诗风雅颂。’荆公拊髀曰:‘天造地设也。’”这则轶事也许是传闻或假托,但不管... 夏、商、周———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李埏宋孙宗《东皋杂录》载一轶事曰:“王荆公一日问刘贡父曰:‘三代夏商周,可对乎?’贡父应声曰:‘四诗风雅颂。’荆公拊髀曰:‘天造地设也。’”这则轶事也许是传闻或假托,但不管怎样,都反映了一个现象,就是,在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社 中国古代 二里头文化 历史发展阶段 夏商周三代 考古发现 奴隶制 《春秋经传集解》 封建制 孔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缅铁路的历史构想及现实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群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9-34,共6页
滇缅铁路的历史构想及现实意义罗群云南铁路修筑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条晚清时期便已提出、抗战时期着手修筑过部份地段、后因种种原因而夭折的铁路,这便是滇缅铁路。本文拟就该铁路修筑的历史构想及目前重提这一构想的现实意义做一些... 滇缅铁路的历史构想及现实意义罗群云南铁路修筑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条晚清时期便已提出、抗战时期着手修筑过部份地段、后因种种原因而夭折的铁路,这便是滇缅铁路。本文拟就该铁路修筑的历史构想及目前重提这一构想的现实意义做一些分析,以供决策者和同行研究参考。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缅铁路 云南省 铁路运输 云南经济 缅甸 铁路专用材料 构想 云南人民出版社 现实意义 孙中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云南省会警察制度创设初探 被引量:3
20
作者 冷琪雯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警察机构 云南昆明 制度创设 省会 清末 近代社会 社会治安 中国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