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1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研究”与中国边疆学构筑——以《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边疆学系组织计划纲要》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娄贵品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142,共2页
在中国边疆学构筑的学术历程中,"西南研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早期的"西南研究"以国立中山大学为代表,有着较深厚的积累。"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西迁,西南边疆的地位空前提高。
关键词 国立中山大学 西南边疆 边疆学 组织计划 中国 文学院 学术历程 国民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滇文论 薪火相传——云南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文艺美学
2
作者 杨园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云南大学素有深厚的国学传统,文史之学向为发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的文史系人才济济,名家辈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全国院系调整,文史分家,云南大学中文系仍属全国中文学科之重镇,惜因十年浩劫,饱受摧残,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云南大学 优势学科 文艺美学 传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论 院系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边疆学理论探讨——云南大学专门史国家重点学科“史学高层论坛”系列讲座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黎志刚 田晓忠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12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重点学科 全球化视野 专题讲座 高层论坛 云南大学 专门史 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学研究生论丛《东陆学林》评介
4
作者 缪坤和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93-93,共1页
云南大学研究生论丛《东陆学林》评介缪坤和《东陆学林》是云南大学研究生锻炼科研能力、展示科研成果、进行对外交流的学术论丛。作为我省首家研究生公开出版物,自1991年以来,每年一辑,迄今已刊行六辑,第七辑亦即将面世。每一... 云南大学研究生论丛《东陆学林》评介缪坤和《东陆学林》是云南大学研究生锻炼科研能力、展示科研成果、进行对外交流的学术论丛。作为我省首家研究生公开出版物,自1991年以来,每年一辑,迄今已刊行六辑,第七辑亦即将面世。每一辑均由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多篇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云南大学 陆学 精神文明建设 上乘之作 毕业论文 学术水平 现实问题研究 研究现实问题 经济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西文化交流”系列学术活动综述——杜威·佛克马教授一行访问云南大学
5
作者 魏云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西文化交流”系列学术活动 综述 云南大学石南大学 杜威·佛克马 科学主义 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恩来视察云南大学时间考证
6
作者 朱惠荣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34-135,共2页
195 5年 ,周恩来总理在参加万隆亚非会议时在昆明作短暂停留 ,其间视察了云南大学。由于种种原因 ,周恩来视察云南大学的具体时间没有准确记录 ,一些回忆录甚至志书记载都各执一说 ,差距较大。综合各家之说加以比较 ,再根据新近发现的... 195 5年 ,周恩来总理在参加万隆亚非会议时在昆明作短暂停留 ,其间视察了云南大学。由于种种原因 ,周恩来视察云南大学的具体时间没有准确记录 ,一些回忆录甚至志书记载都各执一说 ,差距较大。综合各家之说加以比较 ,再根据新近发现的当时在场学生的日记分析 ,可以肯定 ,周总理到云南大学视察的准确时间应是 195 5年 4月 10日下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云南大学 视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云南大学图书馆所藏日本古籍看中日印刷文化的相互影响
7
作者 罗江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8-134,共7页
典籍的交流是中日古代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印刷术的影响下,日本印刷了不少汉文古籍,并有部分传到中国。云南大学图书馆现藏有日本线装古籍一百余种,其中刻本62种,活字本4种,铅印本22种,石印本16种,珂罗版6种。分析比较这一... 典籍的交流是中日古代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印刷术的影响下,日本印刷了不少汉文古籍,并有部分传到中国。云南大学图书馆现藏有日本线装古籍一百余种,其中刻本62种,活字本4种,铅印本22种,石印本16种,珂罗版6种。分析比较这一百多种日本古籍,可以看出中日印刷文化相互影响的一些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古籍 刻本 活字本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勋书屋”揭牌暨《张文勋文集·续集》赠书仪式在云南大学举行
8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1,共1页
张文勋先生是全国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文艺理论家、中国古代美学专家、文学史家、民族文化学家、诗人,在全国文学研究界和高校中文学科中具有很高的学术声望。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论稿》、《诗词审美》、《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 张文勋先生是全国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文艺理论家、中国古代美学专家、文学史家、民族文化学家、诗人,在全国文学研究界和高校中文学科中具有很高的学术声望。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论稿》、《诗词审美》、《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华夏文化与审美意识》、《刘勰的文学史论》、《张文勋文集》等。张文勋先生于1948年入云南大学文史系读书,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曾任云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学校文科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在云南大学从教60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勋 文化学家 文学研究界 中文系主任 中国古代美学 学术声望 中文学科 赠书仪式 学术委员会 文学史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边疆问题研究--云南大学专门史国家重点学科史学高层论坛第二期系列讲座综述
9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云南大学 高层论坛 中国边疆 学术讲座 国家重点学科 史学 专门史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勋书屋”揭牌暨《张文勋文集·续集》赠书仪式在云南大学举行
10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张文勋先生是全国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文艺理论家、中国古代美学专家、文学史家、民族文化学家、诗人,在全国文学研究界和高校中文学科中具有很高的学术声望。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论稿》、《诗词审美》、《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 张文勋先生是全国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文艺理论家、中国古代美学专家、文学史家、民族文化学家、诗人,在全国文学研究界和高校中文学科中具有很高的学术声望。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论稿》、《诗词审美》、《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华夏文化与审美意识》、《刘勰的文学史论》、《张文勋文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文勋文集》 云南大学 赠书仪式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续集 书屋 中国古代美学 文学史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呈贡县的“魁阁”与“文庙”:社会学中国化进程中的两大学派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海挺 石敏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62,共10页
社会学中国化一直是社会学学术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20世纪30年代孙本文率先提出社会学中国化,并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到抗日战争时期,在云南呈贡县城的魁星阁内有吴文藻、费孝通主持的云南大学社会学研究室,文庙内有陈达、李景汉、戴... 社会学中国化一直是社会学学术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20世纪30年代孙本文率先提出社会学中国化,并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到抗日战争时期,在云南呈贡县城的魁星阁内有吴文藻、费孝通主持的云南大学社会学研究室,文庙内有陈达、李景汉、戴世光负责的西南联大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这两个学术共同体分别以社区调查和人口普查作为社会学中国化的实践方式,在社会学调查的理论、方法及取得科学成果等方面实现了社会学的中国化,形成了"魁阁学派"和"文庙学派",成为早期社会学中国化进程中两个主要的学术流派,对中国社会学及国际社会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魁阁学派 文庙学派 云南大学社会学研究室 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 社会学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前半叶的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立耘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8-102,共5页
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源 ,系统全面地对这些资源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已经历了近百年历程。从 2 0世纪初开始发现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文学价值与学术价值 ,到 2 0世纪 5 0年代~ 60年代民间文学的大规模搜集与整理、 7... 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源 ,系统全面地对这些资源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已经历了近百年历程。从 2 0世纪初开始发现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文学价值与学术价值 ,到 2 0世纪 5 0年代~ 60年代民间文学的大规模搜集与整理、 70年代末及 80年代的系统研究 ,直到 90年代以来的多维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研究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借鉴与超越——建国以来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回顾
13
作者 胡立耘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130-135,共6页
文章分阶段总结了建国以来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对其特点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云南 少数民族 民间文学 学科建设 学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联大《文聚》杂志与云南20世纪40年代文学
14
作者 明飞龙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76-78,共3页
云南20世纪40年代文学是云南现代文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办学,对云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文学则是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之一。《文聚》杂志是当时西南联大学生办的一份影响很大的纯文学刊物,因为载有众... 云南20世纪40年代文学是云南现代文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办学,对云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文学则是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之一。《文聚》杂志是当时西南联大学生办的一份影响很大的纯文学刊物,因为载有众多一流作家、学者的作品,因此可从中看出当时云南文学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文聚》 40年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养老模式研究——以云南少数民族村寨调查为例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跃 王瑜 李超超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3-108,共6页
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云南少数民族对老人的赡养是建立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上的,表现出不同的特殊性,所形成的养老传统,是一种民族习俗与外来文化、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民族共性与族群特性相... 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云南少数民族对老人的赡养是建立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上的,表现出不同的特殊性,所形成的养老传统,是一种民族习俗与外来文化、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民族共性与族群特性相结合的产物,其中积极的做法、经验以及存在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村寨 养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化社会中的少数民族村民传播实践与赋权——云南大羊普米族村的研究个案 被引量:28
16
作者 孙信茹 杨星星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8,共6页
"媒介化社会"的背景下,对处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结构基本单元的少数民族村寨来说,村民能否积极有效地运用大众传媒并展开相应的传播活动,进而为自身权益的声张和自我发展道路的发掘寻求新的渠道或方式,成为媒介化社会中少数民... "媒介化社会"的背景下,对处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结构基本单元的少数民族村寨来说,村民能否积极有效地运用大众传媒并展开相应的传播活动,进而为自身权益的声张和自我发展道路的发掘寻求新的渠道或方式,成为媒介化社会中少数民族村寨发展的一个思路。少数民族村民传播实践活动及理念的提出,其核心就是要让村民自主地认识和运用媒介、自主地生产信息和传播信息,自主地把信息传播活动与实现社会建构有机结合,最终达成参与式的媒介和传播实践的目标。文章以云南省一个普米族村寨作为调查和实践的个案,分析了在媒介参与实践开展一年多的过程中的得失利弊,认为:村民媒介参与实践活动的意义在于增强边缘性群体在发展活动中的发言权和决策权,进而寻找乡土社会"自有"的发展脉络,发掘当地人特有的"地方性知识",发掘自身独特的传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社会 少数民族村民传播实践 赋权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开发中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云南民族工艺村建设模式及思路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静华 李荣荣 罗梅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8-53,共6页
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将极大地促进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对少数民族在西部开发中的参与性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都将具有现实意义。建设民族工艺村应是当前条件下实现少数民族民间... 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将极大地促进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对少数民族在西部开发中的参与性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都将具有现实意义。建设民族工艺村应是当前条件下实现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民族工艺村建设可作三个层次———个体、社区、社会———和两种状态———静态的与动态的保护开发———的模式区分。建设民族工艺村过程中还有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开发 文化资源 保护与开发 民族工艺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云南矿厂的帮派组织剖析——以大理府云龙州白羊厂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吕昭义 吴彦勤 李志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42-50,共9页
对矿厂资源的争夺是引发咸丰同治年间汉回矛盾和社会大动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云南大学图书馆收藏的白羊厂汉械斗的原始档案材料提供的数据和事实的分析说明,清朝"放本收铜"政策刺激起来的云南铜业畸形发展是以大量劳动... 对矿厂资源的争夺是引发咸丰同治年间汉回矛盾和社会大动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云南大学图书馆收藏的白羊厂汉械斗的原始档案材料提供的数据和事实的分析说明,清朝"放本收铜"政策刺激起来的云南铜业畸形发展是以大量劳动力的虚耗为代价的,致使矿厂积累了大量的非生产人员;而产权的混乱则使组织帮派、依仗暴力实现或维持对资源的占有成为在矿厂进行生产的必要条件,由此而导致了矿厂生产活动、社会组织、基层政权的帮派化和持续不断的帮派争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云南 矿厂 帮派组织 大理府云龙州 白羊厂 “放本收铜”政策 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与乡村社会空间的互动及意义生产——云南兰坪大羊普米族村寨的个案考察 被引量:15
19
作者 孙信茹 苏和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4,共5页
少数民族村寨传统的社会空间在现代传媒影响下发生着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变化,更是各种力量和新的社会关系的集中展现。将空间的叙事视角引入分析研究兰坪大羊普米族村寨的个案,可以发现传媒对该村寨个人、血缘、公共和仪... 少数民族村寨传统的社会空间在现代传媒影响下发生着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变化,更是各种力量和新的社会关系的集中展现。将空间的叙事视角引入分析研究兰坪大羊普米族村寨的个案,可以发现传媒对该村寨个人、血缘、公共和仪式四类空间的介入和影响,凸显现代传媒成为一个传统村寨中空间建构和生产的重要力量和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乡村社会空间 互动 意义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云南生态环境与瘴气区域变迁初探 被引量:18
20
作者 周琼 李梅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8-85,共8页
边疆民族地区长期存在的瘴气与生态环境有密切联系,其分布区域随自然生态要素的改变而变迁。随着清王朝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统治的加强,很多瘴气密布的地区得到了开发,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迁,瘴区范围从腹里地区向丘陵及深山河谷区退缩... 边疆民族地区长期存在的瘴气与生态环境有密切联系,其分布区域随自然生态要素的改变而变迁。随着清王朝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统治的加强,很多瘴气密布的地区得到了开发,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迁,瘴区范围从腹里地区向丘陵及深山河谷区退缩。瘴气密集的潞江、澜沧江、元江、南盘江流域以及滇中、滇东北的金沙江河谷区、滇黔交界区也出现了瘴气减弱退缩的现象。瘴气区域的变迁反映了生态环境变迁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云南 瘴气区域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