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夜间灯光影像的云南省县域光污染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媛婷 李益敏 +2 位作者 吴博闻 王东驰 赵娟珍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105,共8页
为了量化云南省各区县光污染对区域物种丰度与生态安全带来的威胁,基于夜间灯光数据计算了各县域单元的总夜光值和夜光平均值,分析了其时空转移、空间聚集与重心迁移特征,并结合县域哺乳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物种密度分析了夜间灯光威胁... 为了量化云南省各区县光污染对区域物种丰度与生态安全带来的威胁,基于夜间灯光数据计算了各县域单元的总夜光值和夜光平均值,分析了其时空转移、空间聚集与重心迁移特征,并结合县域哺乳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物种密度分析了夜间灯光威胁性。结果表明:从光污染程度来看,云南省整体呈以昆明主城区为中心向四周减弱的分布格局;从光污染时空特征来看,2000—2020年间所有县域均经历了光污染的增加,且光污染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聚类特征;从光污染威胁性来看,整体受光污染威胁不大,但一些光污染程度的最大增长发生在3类物种密度最大的地方,亟需采取科学合理的政策与措施来预防和缓解这些区域内人类活动可能带来的不良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灯光 光污染 空间分析 物种密度 县域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夜光遥感的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益敏 傅星峰 +2 位作者 李媛婷 吴博闻 王东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385,共12页
东南亚地区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必经通道,也是我国发展对外经贸的重要节点区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基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运用重心、标准差椭圆以及莫兰指数等空间分析方法,分析2012—202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 东南亚地区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必经通道,也是我国发展对外经贸的重要节点区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基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运用重心、标准差椭圆以及莫兰指数等空间分析方法,分析2012—202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东南亚国家GDP与夜间灯光数据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从东南亚经济发展方向特征来看,东南亚经济重心整体向西北迁移,大部分灯光集中的中心已向东南亚的西北方向,即向中国的陆地边界移动了476 km,经济重心移动和“一带一路”倡议有关;东南亚总体经济体量增大,经济发展向区域内聚集,东南亚经济发展方向性愈发明显;从东南亚经济发展空间聚集性特征来看,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是东南亚经济发展最显著的两种空间聚集特征,高高聚集地区起到了很好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低高聚集区的发展潜力较大.研究时间段内,东南亚北部低低聚集区大幅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光遥感 东南亚 经济发展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夜间灯光影像的云南省建成区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媛婷 李益敏 +2 位作者 吴博闻 计培琨 杨雪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67,共7页
利用2012年、2015年、2018年和2020年的夜间灯光数据与统计数据,在4期建成区提取结果相对误差均小于5%的基础上,采用局部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进行建成区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建成区扩张速度分布由201... 利用2012年、2015年、2018年和2020年的夜间灯光数据与统计数据,在4期建成区提取结果相对误差均小于5%的基础上,采用局部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进行建成区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建成区扩张速度分布由2012—2015年的从中央到四周递减转变为2015—2020年的四周增速较高而中央较低,2012—2020年扩张强度有所提升,中强度及以上州市占比由2012—2015年的31.25%增加到2018—2020年的50%;建成区扩张速度的高高聚集区与热点区域均分布在滇中与滇东北,且建成区3个时间段内重心呈西北—东北—东南迁移趋势;扩张速度演变的主导单因子为路网密度、用水总量和人口密度,且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均大于单因子作用。因此,需采取多管齐下、因地制宜的合理调控与正向激励政策来促进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灯光遥感 建成区演变 影响因素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MaxEnt模型的怒江州滑坡易发性评价
4
作者 李益敏 向倩英 +1 位作者 邓选伦 冯显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7,共11页
目的 怒江州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地质灾害(滑坡)频发,严重制约着当地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方法 综合考虑怒江州实际情况,从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植被生态和人类活动5个方面选取坡向,高程等14个影响因子,判断滑坡与各影... 目的 怒江州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地质灾害(滑坡)频发,严重制约着当地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方法 综合考虑怒江州实际情况,从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植被生态和人类活动5个方面选取坡向,高程等14个影响因子,判断滑坡与各影响因子间相关性,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最大熵(maximum entropy, MaxEnt)模型的特征类(feature combination,FC)和正则化乘数(regularization multiplier, RM)参数进行优化,对比优化前后小样本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informationcriterion,AIC)、遗漏率(omissionrate,OR)和AUC(areaunder curve),并基于优化的MaxEnt模型预测滑坡灾害的发生,实现怒江州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结果表明:优化后的MaxEnt模型在研究区滑坡易发性预测中适用性优秀(AUC=0.913);运用刀切法(Jackknife)计算各影响因子对易发性的影响程度,高程(S3, 23.2%)、坡度(S9, 22.4%)、居民点密度(S5, 14.2%)、距河流距离(S13, 13.7%)、距道路距离(S4, 9.6%)和岩性(S7, 8.7%)是前六位影响因子,累计贡献度达91.8%;极高、高、中、低滑坡易发性等级的空间占比分别为4.88%,8.96%,18.40%,67.76%,县域中极高和高易发区占比最大的是泸水市,整体上看,极高、高易发区主要沿河流和道路分布于峡谷中,低易发区主要分布于人类活动少、河谷不发育的区域。结论 优化后的MaxEnt模型更适合怒江州滑坡易发性预测,研究结果可为怒江州防灾减灾与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州 最大熵模型 滑坡 易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SAR的玉溪市红塔区地面沉降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恩华 李益敏 +1 位作者 俞文轩 吕圣彬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13-120,共8页
为了准确获取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地表形变时空分布情况,研究采用InSAR技术获取了红塔区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地表形变时空分布特征,并验证了InSAR技术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PS-InSAR和SBAS-InSAR两种技术获得的地表形变结果具有较为一... 为了准确获取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地表形变时空分布情况,研究采用InSAR技术获取了红塔区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地表形变时空分布特征,并验证了InSAR技术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PS-InSAR和SBAS-InSAR两种技术获得的地表形变结果具有较为一致的空间分布与形变趋势,相比于PS-InSAR技术,SBAS-InSAR能够获得更多的地面沉降信息。(2)红塔区主城区地表形变以沉降为主,北部较为稳定,中部和南部存在较为严重的沉降;(3)研究区地表形变存在季节性变化的特征;(4)红塔区地面沉降重心主要由东北向西南方向迁移,且在短轴方向上(西北-东南)具有明显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时序InSAR 标准差椭圆 时空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