蚬木(Excentrodendron tonkinense(A. Chev.) H. T. Chang&R. H. Miao)群落是中国南方和越南北方喀斯特季节性雨林最为典型的特有群落之一,对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原生性较强的蚬木群落因人为活动而所剩无几,其物种...蚬木(Excentrodendron tonkinense(A. Chev.) H. T. Chang&R. H. Miao)群落是中国南方和越南北方喀斯特季节性雨林最为典型的特有群落之一,对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原生性较强的蚬木群落因人为活动而所剩无几,其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研究目前还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典型样方法对分布在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蚬木群落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1)4 800 m^(2)样地内共记录维管植物45科78属92种,种子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为主(分别占科、属、种总数的73.68%、94.20%和99.05%),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79.12%),Shannon-Wiener指数为2.84,Simpson指数为0.14,Pielou指数为0.63。(2)群落共分3层,乔木层18科32属38种1 593株,灌木层18科27属29种453株(丛),草本层10科19属22种357株(丛),层间植物17科20属23种232株。(3)乔木层3个亚层的重要值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锦葵科的蚬木为群落的建群种,大戟科的肥牛树(Cephalomappa sinensis(Chun&F. C. How)Kosterm.)为特征种,故将该群落命名为蚬木+肥牛树群落(Excentrodendron tonkinense+Cephalomappa sinensis community)。(4)乔木层优势种年龄结构以“L”型为主。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为物种丰富、组成稳定、结构明显、更新良好的喀斯特季节性雨林原生群落。展开更多
文摘蚬木(Excentrodendron tonkinense(A. Chev.) H. T. Chang&R. H. Miao)群落是中国南方和越南北方喀斯特季节性雨林最为典型的特有群落之一,对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原生性较强的蚬木群落因人为活动而所剩无几,其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研究目前还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典型样方法对分布在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蚬木群落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1)4 800 m^(2)样地内共记录维管植物45科78属92种,种子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为主(分别占科、属、种总数的73.68%、94.20%和99.05%),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79.12%),Shannon-Wiener指数为2.84,Simpson指数为0.14,Pielou指数为0.63。(2)群落共分3层,乔木层18科32属38种1 593株,灌木层18科27属29种453株(丛),草本层10科19属22种357株(丛),层间植物17科20属23种232株。(3)乔木层3个亚层的重要值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锦葵科的蚬木为群落的建群种,大戟科的肥牛树(Cephalomappa sinensis(Chun&F. C. How)Kosterm.)为特征种,故将该群落命名为蚬木+肥牛树群落(Excentrodendron tonkinense+Cephalomappa sinensis community)。(4)乔木层优势种年龄结构以“L”型为主。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为物种丰富、组成稳定、结构明显、更新良好的喀斯特季节性雨林原生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