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主要地质背景区钴、铁和硒在岩石—土壤—饲料中的分布与转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席冬梅 邓卫东 +1 位作者 毛华明 高宏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0-665,共6页
对云南省反刍家畜主要生产基地所属的6个地质背景区的土壤、岩石和饲料样品的钴、铁和硒元素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和饲料钴、铁和硒元素含量在玄武岩(Ⅴ)和碳酸岩盐红壤区(Ⅰ)较丰富;碳酸岩盐、碎屑岩和玄武岩混合型黄红壤区(Ⅱ... 对云南省反刍家畜主要生产基地所属的6个地质背景区的土壤、岩石和饲料样品的钴、铁和硒元素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和饲料钴、铁和硒元素含量在玄武岩(Ⅴ)和碳酸岩盐红壤区(Ⅰ)较丰富;碳酸岩盐、碎屑岩和玄武岩混合型黄红壤区(Ⅱ)居中;而由碎屑岩(Ⅲ)和变质岩(Ⅵ)发育的土壤区土壤和饲料钴、铁和硒元素最低。饲料中钴、铁和硒的含量受地质背景值,特别是土壤中元素的丰度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背景区 岩石 土壤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S/PS-InSAR技术在复杂山区地质灾害探测中的对比研究——以云南省福贡县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易邦进 吴帆 +2 位作者 傅涛 黄成 钟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54-61,共8页
地质环境脆弱、气候条件复杂的高山峡谷区容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但长期以来受到调查手段的局限,难以实现对高位、隐蔽林区的全面地质灾害调查和隐患排查。因此,高位隐蔽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位置、影响范围和灾害链往... 地质环境脆弱、气候条件复杂的高山峡谷区容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但长期以来受到调查手段的局限,难以实现对高位、隐蔽林区的全面地质灾害调查和隐患排查。因此,高位隐蔽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位置、影响范围和灾害链往往难以预测,容易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本文以位于横断山脉北段的云南省福贡县为研究区,采用对两种典型时间序列InSAR技术开展地表变形监测研究,探索适用于高山峡谷区的地质灾害隐患探测技术。研究表明,SBAS-InSAR技术的监测密度和范围远超PS-InSAR技术,检测出接近70%的地质灾害台账点存在变形迹象,可以有效弥补地面调查的不足。研究区地质灾害隐患大都分布于怒江及其支流沿岸的河谷和两侧高山,建议对这些地区进一步开展详查和监测工作。本文研究可对类似复杂山区地质灾害变形监测和调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SBAS PS INSAR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麻花坪钨铍矿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来自流体包裹体与H-O-He-Ar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昱 李文昌 +5 位作者 孔志岗 闫阔 安鹏 张必宏 牟明海 余博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88-2105,共18页
云南麻花坪钨铍矿床是“三江”地区唯一一个钨和铍均达大型的矿床。该矿床的Be-W矿体产于浅变质岩中,其大面积矿化及成矿分带表现出独特的成矿特征,然而因矿区及周边均未揭露到中酸性岩浆岩体,矿床成因不明,制约了其成矿机制的深入研究... 云南麻花坪钨铍矿床是“三江”地区唯一一个钨和铍均达大型的矿床。该矿床的Be-W矿体产于浅变质岩中,其大面积矿化及成矿分带表现出独特的成矿特征,然而因矿区及周边均未揭露到中酸性岩浆岩体,矿床成因不明,制约了其成矿机制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的找矿勘查。本文选择该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白钨矿、绿柱石、石英、萤石、方解石,通过系统的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及H-O-He-Ar同位素分析,示踪其流体来源和演化过程,探讨其矿床成因。包裹体岩相学及测温结果显示,包裹体以含CO_(2)包裹体及气液两相包裹体最为常见,从阶段Ⅰ到阶段Ⅳ温度为338.64~170.32℃,盐度为5.04%~2.88%NaCleqv,密度为0.70~0.92g/cm^(3),为中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H 2O-CO_(2)-NaCl体系,且流体温度和盐度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计算得出成矿流体的成矿压力为51.25~91.07MPa,成矿深度为3.71~5.84km。H-O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Ⅰ阶段δ^(18)D_(V-SMOW)和δ^(18)O_(H_(2)O)变化范围分别为-73.9‰~-89.8‰和4.42‰~5.63‰,落于岩浆水附近;Ⅱ、Ⅲ、Ⅳ阶段δ^(18)D_(V-SMOW)和δ^(18)O_(H_(2)O)均逐渐减小,明显向大气降水漂移,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成矿流体中有越来越多的大气降水加入。Ⅰ、Ⅱ、Ⅲ阶段中包裹体^(3)He/^(4)He值为0.11~0.29Ra,位于地幔氦和地壳氦之间(幔源He值为1.64%~4.62%),且地壳流体占主导地位。^(40)Ar/^(36)Ar值为315.5~687.0,经计算的成矿流体中大气^(40)Ar贡献介于6.33%~56.99%,显示出成矿流体富含大气Ar来源,与大气平衡的饱和大气水参与了成矿。因此,麻花坪钨铍矿的成矿流体是富含地壳放射成因氦的饱和大气降水与富含幔源氦的深源流体两端元混合的结果,同时,深部(3500m标高)样品的He同位素明显高于浅部,暗示隐伏岩体位于深部,成矿流体由深部向浅部运移。综合分析认为,麻花坪钨铍矿床为远端岩浆热液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铍矿床 H-O-He-Ar同位素 成矿流体 远端岩浆热液型矿床 云南麻花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的深入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罗惠麟 蒋志文 +3 位作者 武希彻 欧阳麟 宋学良 薛啸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67-375,共9页
本文简要报道了1987—1988年间对梅树村剖面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学等方面深入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重点对产于梅树村阶顶部的拉普渥斯壳(Lapworthella)进行了显微结构研究,特别是在中谊村段发现具有对比意义的遗迹化石Phyc... 本文简要报道了1987—1988年间对梅树村剖面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学等方面深入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重点对产于梅树村阶顶部的拉普渥斯壳(Lapworthella)进行了显微结构研究,特别是在中谊村段发现具有对比意义的遗迹化石Phycodes pedum Seilacher,玉案山段发现激江动物群的蠕形动物,水母和节肢动物.对梅树村阶的化石带作了补充。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的最新结果,提出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年龄值为597Ma。进一步讨论了“B”点仍是划分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树村 剖面 地层 前寒武纪 寒武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断裂两侧早第三纪古地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3
5
作者 杨振宇 孙知明 +2 位作者 马醒华 尹济云 Y.Otofuji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44,共10页
通过在红河两侧(大姚、景谷、江城、勐腊剖面)的早第三纪古地磁样品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红河两侧由白垩纪古地磁研究所揭示的印支地块相对于华南地块存在的左旋相对运动。这一结果说明了印度支那地块在印度板块的挤压下,于早第三纪至中... 通过在红河两侧(大姚、景谷、江城、勐腊剖面)的早第三纪古地磁样品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红河两侧由白垩纪古地磁研究所揭示的印支地块相对于华南地块存在的左旋相对运动。这一结果说明了印度支那地块在印度板块的挤压下,于早第三纪至中新世沿红河大断裂发生向南侧向滑移达1000km左右,它不仅使青藏高原的巨大构造缩短得到调整,而且在北部湾地区形成伸展构造,并引起南中国海的张开。印度支那地块北部各地区的差异性旋转和红河断裂共轭的剪切断裂系的发育,以及红河大断裂早第三纪至中新世左旋剪切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大断裂 早第三纪 古地磁 区域构造 剩磁 岩石磁学 印度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与GIS相结合的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估——以云南省师宗县为例 被引量:22
6
作者 金艳珠 谈树成 +2 位作者 虎雄岗 蒋顺德 冯龙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3-178,共6页
以岩溶地貌发育的云南省师宗县作为研究实例,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岩溶塌陷评估因子及其权重值,并划分岩溶塌陷评估因子的等级。在此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岩溶塌陷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按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R值将研究区域... 以岩溶地貌发育的云南省师宗县作为研究实例,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岩溶塌陷评估因子及其权重值,并划分岩溶塌陷评估因子的等级。在此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岩溶塌陷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按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R值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三大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不同的区域,并通过实例验证分析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R值求取的可行性,实现了基于层次分析法与GIS技术相结合的云南省师宗县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和评估。结果显示:师宗县岩溶塌陷高易发区(4≤R≤5)集中分布于研究区域的北部和中部,占总面积的39.22%;中易发区(2<R<4)集中分布于北部和南部,占34.89%;低易发区(1≤R≤2)集中分布于南侧,占25.89%。总体上,该区域岩溶发育程度为强发育;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带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易发性分区 评估 GIS 师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主要地质背景区土壤理化性质及矿物质元素丰度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席冬梅 邓卫东 +1 位作者 高宏光 毛华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对云南省反刍动物生产基地所属的6个主要地质背景区的土壤和岩石样品的K、Na、Mg、Cu、Zn、Mn、Co、Fe、Se、I和F元素及土壤的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CEC)和pH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晚古生代玄武岩红壤区(Ⅴ)和碳酸岩盐红壤区(Ⅰ)土壤... 对云南省反刍动物生产基地所属的6个主要地质背景区的土壤和岩石样品的K、Na、Mg、Cu、Zn、Mn、Co、Fe、Se、I和F元素及土壤的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CEC)和pH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晚古生代玄武岩红壤区(Ⅴ)和碳酸岩盐红壤区(Ⅰ)土壤各种矿质元素都比较高,有机质含量与CEC都较高,特别是Ⅴ区最为显著;碳酸岩盐、碎屑岩和玄武岩混合型黄红壤区(Ⅱ)除了Co含量较低外,其他元素含量都居中等或偏上水平,有机质含量与CEC仅次于第1类背景区;碎屑岩紫色土区(Ⅲ)、变质岩赤红壤区(Ⅵ)和碎屑岩黄红壤区(Ⅳ)大多数矿质养分相对都比较低,有机质含量与CEC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背景区 土壤 岩石 矿物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土壤和植物性饲料中矿质元素含量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席冬梅 邓卫东 +1 位作者 高宏光 毛华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7-191,共5页
对云南省家畜饲养基地所属的6个主要地质背景区的土壤和饲料样品的钾、钠、镁、铜、锌、锰、钴、铁、硒和碘元素进行测定分析,并进行了相关性统计,结果表明:玄武岩红壤区(Ⅴ)和碳酸岩盐红壤区(Ⅰ)土壤各种矿质元素都比较高;其次是碳酸... 对云南省家畜饲养基地所属的6个主要地质背景区的土壤和饲料样品的钾、钠、镁、铜、锌、锰、钴、铁、硒和碘元素进行测定分析,并进行了相关性统计,结果表明:玄武岩红壤区(Ⅴ)和碳酸岩盐红壤区(Ⅰ)土壤各种矿质元素都比较高;其次是碳酸岩盐、碎屑岩和玄武岩混合型黄红壤区(Ⅱ),除了钴较低外,其它元素含量都居中等或偏上水平;而碎屑岩紫色土区(Ⅲ)、变质岩赤红壤区(Ⅵ)和碎屑岩黄红壤区(Ⅳ)大多数矿质养分相对都比较低。大多数饲料中钴、铁和硒的含量受土壤中元素的丰度影响较大;其次为铜、镁、锰、锌和钾;饲料中碘受土壤碘含量影响最小。土壤和各主要饲料间铁、钴、镁、硒和铜相关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背景区 土壤 饲料 矿物质元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中部侏罗系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程政武 李佩贤 +5 位作者 庞其清 张子雄 张志军 靳悦高 卢立伍 方晓思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4-159,共6页
依据禄丰县川街剖面修订了昆明小区曾经使用半个多世纪的上、下禄丰系(群、组)岩石地层单位,厘定并重新命名了禄丰组(包括沙湾段和张家坳段),新建川街组、老罗村组、麻地山组,沿用安宁组,首次在禄丰区域内划分出上侏罗统。结合各组产出... 依据禄丰县川街剖面修订了昆明小区曾经使用半个多世纪的上、下禄丰系(群、组)岩石地层单位,厘定并重新命名了禄丰组(包括沙湾段和张家坳段),新建川街组、老罗村组、麻地山组,沿用安宁组,首次在禄丰区域内划分出上侏罗统。结合各组产出的化石,建立起侏罗纪早、中、晚3套脊椎动物群序列。进一步的考察研究又确认出昆明小区存在上三叠统舍资组和侏罗系的连续沉积。通过对比,确定昆明小区中侏罗统川街组底部和上侏罗统安宁组顶部,缺失楚雄小区张河组下部“绿砂岩段”和妥甸组上部“黄色泥岩段”。首次发现晚侏罗世妥甸组昆虫化石,昆虫化石的类型和叶肢介等门类化石有别于北方动物群。依据这些研究成果提出康滇地层分区侏罗系对比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 界线 生物-岩石地层 滇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反刍家畜饲养基地岩石—土壤—饲料系统中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席冬梅 毛华明 +1 位作者 邓卫东 高宏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了更好地评价云南省区域性反刍家畜饲料矿物质元素营养状况,并按照调盈补缺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作反刍家畜矿物质元素添加剂。对云南省反刍家畜主要饲养基地的岩石、土壤和饲料中的各矿物质元素进行分析测定,同时将岩石—土壤—饲料系... 为了更好地评价云南省区域性反刍家畜饲料矿物质元素营养状况,并按照调盈补缺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作反刍家畜矿物质元素添加剂。对云南省反刍家畜主要饲养基地的岩石、土壤和饲料中的各矿物质元素进行分析测定,同时将岩石—土壤—饲料系统中各元素含量在空间不同方向上进行了相关统计。结果发现:在水平方向上,从岩石、土壤到饲料,钴、硒、铁和锰4种元素之间一直呈较强的正相关,表现了该系统的统一。垂直方向岩石与土壤之间的钴、钾、镁和锰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 3(n=149),其余各元素的相关系数也都为正值;土壤—饲料之间,综合各主要饲料,土壤和饲料中的铁、钴、镁、硒和铜元素间的相关性最好,而岩石和饲料间各矿物质元素相关性较差,对区域性饲料矿物质元素营养价值的评价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家畜 岩石 土壤 饲料 矿物质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古地磁方法对云南元谋竹棚人猿超科化石年代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钱方 徐树金 +1 位作者 马醒华 梁其中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79-86,共8页
在1986年10—12月间,从云南元谋竹棚地区的晚新生代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人猿超科化石及伴生的三趾马动物群。本文通过对含人猿超科化石地层的古地磁研究,并结合古生物和区域地层的对比,得出这套含人猿超科化石地层时代为晚新生代晚期,相... 在1986年10—12月间,从云南元谋竹棚地区的晚新生代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人猿超科化石及伴生的三趾马动物群。本文通过对含人猿超科化石地层的古地磁研究,并结合古生物和区域地层的对比,得出这套含人猿超科化石地层时代为晚新生代晚期,相当古地磁年表中的吉尔伯特晚期至高斯期,大约距今2.8—3.9 Ma,人猿超科化石年代为3Ma 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科 动物群 三趾马 古地磁研究 地层时代 大唇犀 云南元谋 亚粘土层 高斯期 新生代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9种矿物质元素在岩石—土壤—饲用植物中的分布及转移规律研究
12
作者 席冬梅 邓卫东 +1 位作者 高宏光 毛华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88-693,共6页
对云南省反刍家畜主要生产基地所属的6个地质背景区的土壤、岩石和饲料样品的钾、镁、铜、锌、锰、钴、铁、硒和碘等9种元素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和饲料中大多数矿物质元素含量在玄武岩(Ⅴ)和碳酸岩红壤区(Ⅰ)相对较丰富;碳酸岩... 对云南省反刍家畜主要生产基地所属的6个地质背景区的土壤、岩石和饲料样品的钾、镁、铜、锌、锰、钴、铁、硒和碘等9种元素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和饲料中大多数矿物质元素含量在玄武岩(Ⅴ)和碳酸岩红壤区(Ⅰ)相对较丰富;碳酸岩盐、碎屑岩和玄武岩混合型黄红壤区(Ⅱ)居中;而由碎屑岩(Ⅲ)和变质岩(Ⅵ)发育的土壤区土壤和饲料中元素含量相对最低。饲料中钴、铁和硒的含量受地质背景值特别是土壤中元素的丰度的影响较大,其次为铜、镁、锰、锌和钾,饲料中碘受地质背景影响最小。因此,在Ⅴ和Ⅰ区,反刍动物添加剂配方中铜、镁、锰、锌、钴、铁和硒添加可酌量减少,而Ⅲ、Ⅳ和Ⅵ区,则必须重点考虑实际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背景区 岩石 土壤 饲料 矿物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化壳型矿床划分地质块段的数理统计与图解分析——以云南省武定县梅子箐钛铁砂矿V1号矿体南矿段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云 何照波 +5 位作者 严城民 周晓峰 张云生 关志邦 徐延强 苗品俊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53,共11页
风化壳型矿床的资源储量,大多采用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进行估算,目前划分地质块段的原则与方法尚不统一。以云南省武定县梅子箐风化壳型钛铁砂矿V_(1)号矿体由78个钻孔控制的南矿段为研究实例,对划分地质块段的主要参数——矿体铅直厚度... 风化壳型矿床的资源储量,大多采用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进行估算,目前划分地质块段的原则与方法尚不统一。以云南省武定县梅子箐风化壳型钛铁砂矿V_(1)号矿体由78个钻孔控制的南矿段为研究实例,对划分地质块段的主要参数——矿体铅直厚度(m)、钛铁矿含量(kg/m^(3))、金红石含量(kg/m^(3))进行数理统计与图解分析,提出划分地质块段的方法。具体方法是:(1)以勘查网中地理位置相邻的3个或4个探矿工程围成的区域,作为划分地质块段的基本区块;(2)对单工程、基本区块的主要参数进行统计与计算,对基本区块的主要参数、关键参数进行图解分析;(3)将地理位置相邻、关键参数类型相同的基本区块进行归并,得出合理的地质块段划分方案。该方法能够合理地控制地质块段数量,优化地质块段划分方案,科学合理、简单易行,可在风化壳型钛铁砂矿和其他风化壳型矿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块段 主要参数 数理统计 图解分析 风化壳型矿床 梅子箐钛铁砂矿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情景视角下云南省“三生”空间变化模拟与效应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林志 李石华 +4 位作者 易邦进 傅涛 高七算 孙星玥 邱利丹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0-230,共11页
[目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统筹协调“三生”空间格局配置,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根本途径。[方法]以云南省土地利用为基础,结合自然和社会发展因素,采用MOP-PLUS耦合模型模拟2030年经济优先、生态优先和协同发展3种情景... [目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统筹协调“三生”空间格局配置,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根本途径。[方法]以云南省土地利用为基础,结合自然和社会发展因素,采用MOP-PLUS耦合模型模拟2030年经济优先、生态优先和协同发展3种情景下“三生”空间及效应变化。[结果](1)3种情景下经济效益分别增长40.29%,32.10%,34.79%,生态效益分别减少0.89%,0(未变),0.06%,生境质量均值分别下降0.78%,0.38%,0.43%,空间冲突强度均值分别增长2.79%,下降1.21%,下降2.32%;(2)3种情景生活空间均呈上升、生态空间呈下降趋势,生产空间仅在经济优先情景有较小增长;均存在生活空间侵占生产空间、生产空间再掠夺生态空间的情况,生活空间扩张呈中心向四周蚕食趋势;(3)不同发展情景下均伴随一定程度的生境质量下降,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可平衡空间冲突;相较于其他情景,协同发展情景经济效益增幅适中,生境质量变化幅度相对均衡,空间冲突强度下降最多,符合兼顾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多重目标。[结论]形成的模拟-效应-优化的反馈调控机制,可与不同尺度、不同目标结合开展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效应分析,为国土空间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MOP-PLUS模型 多情景模拟 生境质量 空间冲突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梅树村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的古地磁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梁其中 方武 Rob Van der Voo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64-274,共11页
梅树村剖面,已被推荐为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本文论述了对该剖面进行的古地磁研究,在剖面的碳酸盐及磷酸盐台地相地层中,依次采集了159块古地磁样品。热退磁结果表明:剖面中的大多数岩石已被现今地磁场强烈重磁化,但... 梅树村剖面,已被推荐为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本文论述了对该剖面进行的古地磁研究,在剖面的碳酸盐及磷酸盐台地相地层中,依次采集了159块古地磁样品。热退磁结果表明:剖面中的大多数岩石已被现今地磁场强烈重磁化,但仍有57块样品保存有呈互为对踱的剩磁方向(平均D/l=4.2°/7.1°,K=9,α_(95)=6.6。),并计算出古地磁极位置为68.8°N,270.7°E。这与华南年轻的显生宙岩石所得到的极位置皆不一样。该项研究的结果构成一极性带,至少有9次倒转。此极性带与苏联西伯利亚,澳大利亚及美国西部所获得的资料对比,都共同显示出以频繁的极性倒转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纪 寒武纪 候选剖面 古地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洱海现代沉积研究(英文) 被引量:6
16
作者 D.Eisma 孙顺才 +1 位作者 X.Song E.Thomasse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5-27,共3页
洱海是位于云南省境内较大的但相对较浅的断陷湖泊(水深小于20m)根据1990-1993年对该湖现代沉积的研究,结果表明,湖泊沉积物主要来自西部相对高2000m以上的山地,东部为低矮石灰岩山地,物源较少,南北两条入湖河... 洱海是位于云南省境内较大的但相对较浅的断陷湖泊(水深小于20m)根据1990-1993年对该湖现代沉积的研究,结果表明,湖泊沉积物主要来自西部相对高2000m以上的山地,东部为低矮石灰岩山地,物源较少,南北两条入湖河流亦是重要的物源供应区.湖区沉积物主要是由粉砂质粘土组成,来自山地的粗碎屑物质则大量的堆积于此地,三角洲、扇三角洲及滨湖地带,沉积速率在过去 13000年中平均为0.2cm a-1,相当于全湖平均每年堆积约600 t a-1,这个量也相当于 1992年 2月湖中悬浮物总量.这也表明丰富的陆源供给(雨季降雨,植被破坏和地震等),并说明了持续浅水湖泊的存在.湖泊沉积作用也受到内部因素影响而复杂化,如湖流作用使沉积物重新分布并扩展至整个湖底在现代沉积物中,水下滑坡和滑塌尚少见.对沉积物化学分析表明,其反映了周边岩石和土壤组成,包括生物成因的成份(主要是植硅石).沉积物微量元素相对较丰,可能系土壤渗漏、污染或细粒沉积物携带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洱海 沉积 现代沉积 湖泊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原湖泊滇池和星云湖pH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17
作者 莫美仙 张世涛 +3 位作者 叶许春 陈荣彦 宋学良 张子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3期269-273,共5页
pH值偏高是云南高原湖泊存在的特征性问题。磷是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表明,随着水体pH值的升高,沉积物的释磷量明显增加,增幅甚至可达几百倍。过量的氮、磷从地表水中汇入是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但是磷从底泥中释放... pH值偏高是云南高原湖泊存在的特征性问题。磷是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表明,随着水体pH值的升高,沉积物的释磷量明显增加,增幅甚至可达几百倍。过量的氮、磷从地表水中汇入是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但是磷从底泥中释放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使得用控制沉积物与湖水界面物-化要素限制磷释放的研究更显重要。为了给高原湖泊治理提供依据,从滇池湖区地质背景、浮游藻类、溶解氧、大地热流、水质富营养化等方面研究pH值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和星云湖 PH值 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姚安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7
18
作者 钱祥贵 李志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31-36,共6页
姚安金矿床以矿石品位富,载金矿物及其共生矿物组合较为特殊、复杂而引起地质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从含矿段岩石组合、围岩、含金矿石、含金矿物及火山-次火山侵入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结合矿石的同位素及包裹体分析资料对比研... 姚安金矿床以矿石品位富,载金矿物及其共生矿物组合较为特殊、复杂而引起地质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从含矿段岩石组合、围岩、含金矿石、含金矿物及火山-次火山侵入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结合矿石的同位素及包裹体分析资料对比研究,认为姚安金矿床金质来源于围岩(侏罗系碎屑岩)和火山-次火山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同位素 总体特征 金矿床 姚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南优质大米品质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周维全 谢蕴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3-26,共4页
滇西南地区是云南省著名的优质米生产基地,以毫木西为代表的遮放米,以含低直链淀粉、具高胶稠度的籼型软米而驰名。笔者采集该区20件精米样品,查出大米所含20种无机微量元素。本文从这些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研究入手,探索它们相互间的关... 滇西南地区是云南省著名的优质米生产基地,以毫木西为代表的遮放米,以含低直链淀粉、具高胶稠度的籼型软米而驰名。笔者采集该区20件精米样品,查出大米所含20种无机微量元素。本文从这些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研究入手,探索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及其与蛋白质、胶稠度的相关特征,证明了大米的蛋白质含量与Al、Si、P和微量元素总量间,胶稠度与Mg含量间呈负相关关系,建立了相应的回归函数式。同时指出这可能与大米生长的土壤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优质米 品质 微量元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川拖布卡-布卡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志伟 钱祥贵 田敏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37-43,共7页
东川拖布卡-布卡地区发现的独立型金矿是滇中昆阳群找矿工作取得的重大进展之一。金矿容矿地层-岔河组和清水沟组形成于昆阳裂陷槽演化的晚阶段。矿化类型有接触破碎带型和层控型金矿两种,其中,层控型金矿是本区主要的成矿类型。基于... 东川拖布卡-布卡地区发现的独立型金矿是滇中昆阳群找矿工作取得的重大进展之一。金矿容矿地层-岔河组和清水沟组形成于昆阳裂陷槽演化的晚阶段。矿化类型有接触破碎带型和层控型金矿两种,其中,层控型金矿是本区主要的成矿类型。基于成矿控制因素的综合讨论,对区域性找矿意义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找矿意义 昆阳群 东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