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FLOW-CFPv2 模型在岩溶隧道突涌水及对地下水环境影响中的应用: 以云南鹤庆锰矿沟岩溶水系统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肖竞 万军伟 +4 位作者 成建梅 李仲夏 余杭 李槿鸿 袁帅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1-310,共10页
滇中地区构造复杂、岩溶发育,隧洞突涌水及泉流量衰减是隧洞施工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锰矿沟岩溶水系统岩溶管道化程度高,岩溶裂隙与岩溶管道2种含水介质差异显著。采用MODFLOW-CFPv2双重介质数值模型对锰矿沟岩溶水系统展开数值模... 滇中地区构造复杂、岩溶发育,隧洞突涌水及泉流量衰减是隧洞施工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锰矿沟岩溶水系统岩溶管道化程度高,岩溶裂隙与岩溶管道2种含水介质差异显著。采用MODFLOW-CFPv2双重介质数值模型对锰矿沟岩溶水系统展开数值模拟研究,精细刻画岩溶管道与引水隧洞,进而掌握隧洞施工对地下水流场影响以及泉流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1)MODFLOW-CFPv2模型能够刻画岩溶地区复杂的地质结构,较好地模拟研究区地下水位的动态特征和岩溶泉流量响应特征。(2)在强排工况下隧洞单位长度最大涌水量为164 m^(3)/(d·m),单位长度稳定涌水量为69 m^(3)/(d·m),锰矿沟岩溶泉流量也出现显著下降的趋势,在模拟期内平均泉流量从天然条件下1578 L/s下降至1098 L/s,总体减少了30.4%;峰值泉流量从2133 L/s下降至1375 L/s,减少了35.5%,强排工况施工会对隧洞工程施工和地下水环境造成显著影响;限排工况下隧洞单位长度最大涌水量为39 m^(3)/(d·m),单位长度稳定涌水量为24 m^(3)/(d·m),隧洞单位长度涌水量显著降低,锰矿沟岩溶泉流量的下降趋势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模拟期内平均泉流量降低至1284 L/s,减少了18.6%,峰值泉流量降低至1617 L/s,减少了22.1%。采用的MODFLOW-CFPv2双重介质模型具有较精确刻画岩溶区管道、溶洞、裂隙共存的高度非均质岩溶水系统的能力,能够定量评价香炉山隧洞施工对锰矿沟岩溶水系统地下水流场及泉流量的影响,为香炉山隧洞工程的突涌水灾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岩溶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水研究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介质 数值模拟 引水隧洞 泉流量 MODFLOW-CFPv2模型 岩溶隧道 突涌水 云南锰矿沟岩溶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原始林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贵祥 施海静 +5 位作者 孟广涛 方向京 柴勇 和丽萍 张正海 杨永祥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6-400,共5页
运用植物群落学的调查方法,对云南省永仁县白马河林场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原始林的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松原始林以云南松纯林为主,林下层次结构复杂,物种丰富。高位芽植物在云南松原始林内分布最多(46.... 运用植物群落学的调查方法,对云南省永仁县白马河林场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原始林的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松原始林以云南松纯林为主,林下层次结构复杂,物种丰富。高位芽植物在云南松原始林内分布最多(46.1%),其后依次为地上芽植物(25.9%),地面芽植物(14.0%),隐芽植物(13.3%)和一年生植物(0.7%)。生活型谱反映了云南松原始林在其生长季节处于温热多湿的环境。云南松林木株数在径级分布上及在不同年龄段上均表现为中间多,两边少,趋向于对称性概率分布,表明了云南松原始林在演替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云南松原始林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n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Jsi分别是云南松次生林的4.6,3.7,3.9和4.6倍,表明云南松原始林具有更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云南松原始林 云南松次生林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恢复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育间伐对云南松纯林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贵祥 孟广涛 +3 位作者 方向京 张正海 柴勇 施海静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4-167,192,共5页
为了了解抚育间伐对云南松纯林的结构和多样性影响,在云南松纯林内设置抚育间伐和未间伐的定位观测样地和临时样地,通过对所设置的样地进行调查测定分析,并以空间代时间对同一立地条件中抚育间伐22 a后的云南松林及未间伐的云南松林物... 为了了解抚育间伐对云南松纯林的结构和多样性影响,在云南松纯林内设置抚育间伐和未间伐的定位观测样地和临时样地,通过对所设置的样地进行调查测定分析,并以空间代时间对同一立地条件中抚育间伐22 a后的云南松林及未间伐的云南松林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抚育间伐2 a后云南松林相较为整齐,林内乔木幼树出现,林分结构更加合理,林木生长加快,其树高增幅达26%,胸径增幅达28%。对树高结构来说,林木株数在每个径阶上的分布趋于正态分布。间伐使云南松密度降低,林内灌草有一定的生长空间,在短期内,灌草种群数量有一定的增加,草本层增加尤其明显,其种群数量、盖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和Jsi增幅分别达100%、150%、40%、53%、106%,并随着云南松纯林间伐年限的增加,灌草层物种丰富度增加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育间伐 云南松纯林 结构特征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激光点云密度对单木分割精度的影响
4
作者 贾越 夏永华 +3 位作者 赵昌福 伍福万 赵曲皑 王帅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1,共7页
点云密度是影响单木分割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究不同点云密度下单木分割方法的适用性和性能表现,针对阔叶林和针叶林两个不同类型的森林环境,采用一种非均匀最远点(NFPS)采样方法与传统的体素下采样方法,将样地点云数据重采样至5个不... 点云密度是影响单木分割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究不同点云密度下单木分割方法的适用性和性能表现,针对阔叶林和针叶林两个不同类型的森林环境,采用一种非均匀最远点(NFPS)采样方法与传统的体素下采样方法,将样地点云数据重采样至5个不同的密度等级,获取不同点云密度数据集,即原始点云数量的100%、 50%、 25%、 12%、 6%,以点云分割(PCS)和冠层高度模型(CHM)算法,对森林中的独立树木进行有效分割.评估单木分割在不同密度下的精度时,使用精确率、召回率和F分数等指标.结果表明,NFPS采样方法在不同密度点云中的分割精度均高于体素下采样方法.当点云密度为113点/m2时,两种分割方法的3个评价指标均表现最好.阔叶林样地中NFPSCHM和NFPS-PCS的F分数值分别为88%和84%;针叶林样地中NFPS-PCS与NFPS-CHM的F分数值分别为82%和65%.NFPS采样方法较传统采样方法对单木分割精度有较好的效果,适度降低点云密度的同时也让单木分割算法精度得到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点云 体素下采样 非均匀最远点采样 点云密度 单木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项目水土保持与土地复垦工作的思考与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文武 李阳春 张超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47-50,共4页
为做好矿山水土保持与土地复垦工作,通过对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坝子锡钨矿进行土地复垦验收,发现建设单位完成项目水保设施验收备案后,用于约束建设单位履行水土流失防治义务的方法和手段逐渐减弱或消除;目前我国土地复垦法律体系、技... 为做好矿山水土保持与土地复垦工作,通过对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坝子锡钨矿进行土地复垦验收,发现建设单位完成项目水保设施验收备案后,用于约束建设单位履行水土流失防治义务的方法和手段逐渐减弱或消除;目前我国土地复垦法律体系、技术标准、管理机制等需完善,建议借鉴水土保持信用管理机制进行土地复垦监管以提升效率;为提高项目水土流失治理效率和建设单位积极性,根据治理成效申请退还水土保持补偿费,是否可行值得大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项目 水土保持 土地复垦 监管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机制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小容 吴柳宗 +4 位作者 温绍福 殷莉清 陈鑫 汪雨蓉 侯秀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20,共8页
目前,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是土壤重金属修复的主要方式。在生物修复方面,植物根际在植物-土壤界面中发挥重要的生态作用,其中关于植物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重要进展。本文综述根系分... 目前,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是土壤重金属修复的主要方式。在生物修复方面,植物根际在植物-土壤界面中发挥重要的生态作用,其中关于植物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重要进展。本文综述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中的作用机制,总结了植物根系分泌物与土壤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包括:(1)植物根系分泌物能够与土壤重金属形成螯合物,从而减少重金属活性并将其固化,降低耐性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2)根际微生物能分泌生长素,降解重金属,促进植物生长,有助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3)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产生协同关系,根系分泌物组分、种类的变化会驱动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菌群的改变,微生物与根系分泌物协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本综述旨在分析重金属污染土壤环境中植物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的的生态效应,为深入挖掘植物与微生物协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微生物 修复机制 联合修复 重金属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区深埋隧洞涌水条件分析及涌水量预测——以滇中引水工程大坡子隧洞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罗一鸣 成建梅 +3 位作者 徐文杰 巴净慧 黄盛财 段天宇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24-1236,共13页
隧洞涌水预测是隧洞安全施工的重要保证,而分析涌水条件、识别涌水来源是涌水量预测的前提。本文以滇中引水工程大坡子隧洞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结合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同位素结果,厘清了研究区地下水的水文地... 隧洞涌水预测是隧洞安全施工的重要保证,而分析涌水条件、识别涌水来源是涌水量预测的前提。本文以滇中引水工程大坡子隧洞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结合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同位素结果,厘清了研究区地下水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隧洞涌水补给来源;在此基础上,利用解析法和数值法对隧洞最大单位涌水量和正常单位涌水量进行计算,并将预测涌水量与实测涌水量进行了对比。其中,基于FEFLOW构建的地下水流数值模型,耦合模拟区域宏观流场的同时,采用多时间序列与各类内边界综合赋值的方法刻画动态施工过程。结果表明:解析法可以在工程初勘设计阶段高效计算隧洞涌水量,但不能动态预测隧洞涌水变化且在地下水位较高区段预测精确度不如数值法;数值法能够精细刻画含水系统结构、参数分布以及隧洞施工工况,能较精确预报施工涌水量变化;故采用解析-数值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涌水量预测效率和精度。本文采用的方法和模型对于大风险隧洞突涌水灾害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区 深埋隧洞 涌水条件 涌水量 解析法 数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边坡生态修复目标与技术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骆银辉 吴柳宗 +2 位作者 蒋学广 郭睿 陈允建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2期13-16,共4页
工程边坡生态修复是工程建设项目生态修复的大难题,国家尚未提出针对工程边坡生态修复的目标要求,大量的工程边坡治理的技术目标主要是满足工程安全,未能从全面恢复生态功能的要求开展生态修复。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 工程边坡生态修复是工程建设项目生态修复的大难题,国家尚未提出针对工程边坡生态修复的目标要求,大量的工程边坡治理的技术目标主要是满足工程安全,未能从全面恢复生态功能的要求开展生态修复。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要求,结合大量工程实践提出:建设工程边坡治理应将安全、环保、生态三大目标统筹考虑;生态修复的目标不仅仅是绿化,而是按照生态学理论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边坡生态功能修复的基本原则是安全优先、突出生态功能、注重景观、区域生态协调;基本途径是根据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及土壤条件,通过现代生态修复技术构建边坡植物立地条件,科学搭建边坡区域的植物群落,实现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修复。以修复边坡的森林生态功能为例,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边坡森林型生态系统重建模式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边坡 生态修复 生态功能 植物群落结构 生态系统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保山卫生学校3号楼东侧滑坡成因研究及防治措施
9
作者 李强 吴香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89,共4页
受2004年10月19日发生的地震的影响,云南省保山卫生学校3号楼东侧处的老滑坡复活变形,楼后庭院平台上产生多条拉张裂缝。在分析滑坡特征和成因后,采取了抗滑支挡结合排水护坡的处治方案,处治效果较好。
关键词 地震 滑坡 抗滑桩 排水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龙酸母液混制肥和草席覆盖措施对新疆旱区牧草生长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多美 孔涛 +4 位作者 陈曦 高明夫 高熙梣 曾泽宇 保佳慧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8-559,共12页
古龙酸母液(RAE)是工业上通过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胶质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是解钾细菌,二者在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土壤肥力和促进植物生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使用RAE与胶质芽胞杆菌的混合液作为古龙酸... 古龙酸母液(RAE)是工业上通过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胶质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是解钾细菌,二者在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土壤肥力和促进植物生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使用RAE与胶质芽胞杆菌的混合液作为古龙酸母液混制肥(RB),设RB施加量为0%(CK)、0.5%、1.0%的3个处理,并设置草席覆盖和未覆盖处理,开展田间小区试验,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的生长、生理指标、土壤养分指标及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同覆盖处理下,RB总体上显著提高了牧草的生长和生理指标,表现为1.0%>0.5%>CK,在1.0%RB处理下,紫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平均提高了112%,披碱草平均提高了80.1%。相同RB施加量处理,覆盖处理的牧草总体上发芽率、发芽势、株高、地上生物量和根系发育显著高于未覆盖处理,紫花苜蓿和披碱草发芽率平均提高164%和194%,地上生物量平均提高64.3%和24.9%。相同覆盖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和速效养分含量均随RB处理有效提高,1.0%RB将土壤有机碳和速效钾分别显著提高了33.1%和105%。相同RB施加量下,覆盖处理能提高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平均提高了2.75%。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RB和草席覆盖措施对牧草的生长、生理指标和土壤养分含量具有显著的交互影响。冗余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牧草生长生理指标的环境因子主要为有机碳、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建议采用1.0%RB与草席覆盖联用来改良新疆旱区土壤促进牧草生长。研究结果为古龙酸母液、胶质芽胞杆菌资源化利用和新疆旱区土地资源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酸母液 胶质芽胞杆菌 草席覆盖 紫花苜蓿 披碱草 土壤养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家村隧洞水化学特征分析及涌水水源判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欣静 李仲夏 +4 位作者 万军伟 成建梅 王志明 王玲 王铭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8-169,共12页
柳家村隧洞作为滇中引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挖过程中需穿越高水位富水地层,因而容易发生突涌水事故。隧址区地处红层,地下水作为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因此揭示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构建涌水判别模型,对于当地地下水资源... 柳家村隧洞作为滇中引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挖过程中需穿越高水位富水地层,因而容易发生突涌水事故。隧址区地处红层,地下水作为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因此揭示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构建涌水判别模型,对于当地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分别从3个不同含水层中采集了11组地下水水样以及2个施工支洞的2组涌水水样,运用Piper三线图、离子比例系数、水化学指标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揭示了区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以主成分分析法和Fisher判别法作为基础模型,构建了一种由R型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Fisher判别分析三者耦合的涌水水源快速判别模型,该模型可以较好地适用于水样数据较少的地区;此外,利用柳家村隧洞的实际样本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并与主成分分析、Fisher判别分析两者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地下水中离子成分主要来源于地层中的方解石、白云石、石膏、芒硝等矿物的溶解;利用本文提出的涌水水源快速判别模型判别涌水水源的精度相比于主成分分析、Fisher判别分析两者耦合的方法提高了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涌水水源判别 水化学特征 柳家村隧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龙湖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及预测
12
作者 何佳峰 赵行锋 +2 位作者 王春富 刘淑霞 郑宏刚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17-23,共7页
对异龙湖流域1990—2020年土地利用的遥感影像进行分期提取,得到其时空演变趋势,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与土地利用动态度探究近31年来异龙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入与转出量,并利用PLUS模型对异龙湖2030年与2050年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预... 对异龙湖流域1990—2020年土地利用的遥感影像进行分期提取,得到其时空演变趋势,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与土地利用动态度探究近31年来异龙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入与转出量,并利用PLUS模型对异龙湖2030年与2050年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90—2020年,异龙湖流域的耕地、水域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加,林地面积出现了小范围的减少,草地面积变化不大;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结果表明,大量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大量水域转为耕地,说明石屏县在近31年城市化扩张过程中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而为了维持耕地占补平衡采取了围湖造田措施;PLUS模型预测结果表明,2050年,异龙湖流域的建设用地规模会进一步扩大,而耕地面积会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动态度 时空变化 预测 PLUS模型 异龙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药物与个人护理品(PPCPs)的环境水平及降解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照荷 陈典 +3 位作者 赵微 袁国礼 李俊 焦杏春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9-666,共18页
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是一种存在于各种介质中的新污染物,具有生物富集、致癌致畸性,近年来在水环境中被广泛检出,其种类和浓度也有逐渐增多和加重的趋势,加之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家庭垃圾、医院废水、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 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是一种存在于各种介质中的新污染物,具有生物富集、致癌致畸性,近年来在水环境中被广泛检出,其种类和浓度也有逐渐增多和加重的趋势,加之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家庭垃圾、医院废水、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方式直接污染地表水,并进一步污染孔隙水、地下水等,致使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风险。因此,广泛了解PPCPs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浓度水平对于防范生态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对PPCPs浓度的调查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自1976年美国堪萨斯城首次报道药物以来,各国陆续报道了不同介质中PPCPs的存在,弥补了各研究区污染物及浓度的空白,有利于开展综合治理工作。PPCPs在水环境中常见的降解方式有水解、光解及生物降解,同时在降解过程还会受到pH、温度、共存离子等影响,而且在各种降解过程中生成的产物也有所不同。污水处理厂因为去除工艺的限制,使得地表水中许多PPCPs虽然经过了废水的生物降解环境,但是光降解仍然可能比暴露在阳光下的生物降解更强。其中,抗生素在水环境中主要发生光降解;布洛芬、碘普罗胺、咖啡因等更易发生生物降解;而自然界中PPCPs发生水解的概率较低,酯类和酰胺类是其中最常见的易水解的官能团,除此之外,四环素类等因为吸附到沉积物中,也会发生水解反应。目前,对于PPCPs浓度水平的研究很多集中在单一水体,而海水、雨水等介质缺乏监测和分析,同时对于降解行为的研究大都没有关注到降解过程和降解产物,使得一些降解产物的高毒性被低估。因此,全面了解各种水环境介质中PPCPs浓度可以较为准确、系统地获知各地区PPCPs的污染情况,对于PPCPs治理与削减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探究PPCPs在水环境中的降解行为,有利于了解其在环境中的残留和代谢情况,厘清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性质,以便针对性地对PPCPs的环境生态效应进行评估分析,降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 浓度水平 降解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滇中典型紧窄单斜岩溶水系统特征的隧洞涌水条件分析
14
作者 黄盛财 成建梅 +3 位作者 巴净慧 李仲夏 徐文杰 王研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8-537,共10页
中国西南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碳酸盐岩,地层和构造的空间组合结构差异形成了多种复杂而各具特色的岩溶水系统。当隧洞穿越岩溶水系统时,涌水问题表现各异,涌水条件难以识别,这一直是隧洞工程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滇中引水工程小扑隧洞隧... 中国西南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碳酸盐岩,地层和构造的空间组合结构差异形成了多种复杂而各具特色的岩溶水系统。当隧洞穿越岩溶水系统时,涌水问题表现各异,涌水条件难以识别,这一直是隧洞工程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滇中引水工程小扑隧洞隧址区发育线状延伸、紧密互层的可溶与非可溶岩地层,构成典型的紧窄单斜岩溶水系统。文章细致梳理研究区岩溶水系统特征的控制性因素,结合地下水监测信息和水化学特征识别小扑隧洞的涌水条件。结果表明:紧窄单斜构造影响了岩溶发育的空间格局和地下水的径流及转换方式,控制着含水层介质发育和地下水补径排分布的特征,进而可将研究区细分为4个特征各异的小尺度岩溶水系统。小扑隧洞不同段穿越的岩溶水系统特征差异较大,隧洞涌水经历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过程不尽相同,综合认为隧洞1#洞段涌水来源于暗河管道,2#洞段涌水为揭露岩溶裂隙所致,补给高程分别为2165.4 m和2234.69 m,并初步确定各自的充水水源补给范围。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隧洞防排水工程方案设计以及突涌水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窄单斜构造 岩溶水系统 水化学特征 涌水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洞突涌水指示西南岩溶大泉成因关系及水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段天宇 成建梅 +4 位作者 段勇 李仲夏 陈亮 黄盛财 谷芝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3-193,共11页
滇中引水工程昆呈隧洞横穿昆明市呈贡区主要的水源地——黑龙潭、白龙潭地区,隧洞涌水可能严重威胁城市供水安全。综合隧洞施工水文动态数据和水化学数据,分析岩溶水系统特征和隧洞施工的影响,论证两泉的成因关系;构建了昆呈隧洞黑龙潭... 滇中引水工程昆呈隧洞横穿昆明市呈贡区主要的水源地——黑龙潭、白龙潭地区,隧洞涌水可能严重威胁城市供水安全。综合隧洞施工水文动态数据和水化学数据,分析岩溶水系统特征和隧洞施工的影响,论证两泉的成因关系;构建了昆呈隧洞黑龙潭—白龙潭段三维地下水流模型,经模型识别验证后,开展隧洞施工条件岩溶水系统的流场和泉流量变化的模拟预测,分析评价其水环境效应。研究表明:黑龙潭与白龙潭分别属于相对独立的2套岩溶水系统,补给区均为P_(1)q+m组强岩溶含水层,但在三家村洼地下游,两泉分别受P_(1)d组隔水地层和浑水塘断层的控制而形成稳定的岩溶通道;昆呈隧洞掘进改变了区域地下水流场,并袭夺白龙潭泉流量使其断流,且泉流量恢复困难;但隧洞掘进对黑龙潭影响较小。本研究对岩溶泉的成因关系进行探讨,并定量分析隧道掘进的水环境影响,对防止岩溶地区隧道建设中的突涌水等问题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系统 隧洞涌水 数值模拟 水环境效应 泉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壤土基质喷播技术在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分析——以个旧市大屯黑马山矿山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学广 吴柳宗 陈允建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3年第3期45-49,共5页
喷播绿化是进行矿山边坡植被恢复常用的技术之一,本文结合个旧市大屯黑马山工程实例,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流程与坡面整治要求,发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相差较大的原因,提出了类壤土基质喷播技术在高陡边... 喷播绿化是进行矿山边坡植被恢复常用的技术之一,本文结合个旧市大屯黑马山工程实例,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流程与坡面整治要求,发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相差较大的原因,提出了类壤土基质喷播技术在高陡边坡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以便为类壤土基质喷播技术的推广应用与问题解决提供技术与案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壤土基质喷播 高陡边坡 底基层 表层 种子 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