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北衙富碱斑岩的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44
1
作者 徐受民 莫宣学 +3 位作者 曾普胜 张文洪 赵海滨 赵寒冬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7-535,共9页
提供了与滇西北衙大型金矿床密切相关的富碱斑岩的主量元素及稀土和微量元素的分析数据,对富碱斑岩的成因、起源条件和源区类型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北衙地区的富碱斑岩具有较高的SiO2(w(SiO2)〉68%)和Al2O3(w(Al2O3)=13.45... 提供了与滇西北衙大型金矿床密切相关的富碱斑岩的主量元素及稀土和微量元素的分析数据,对富碱斑岩的成因、起源条件和源区类型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北衙地区的富碱斑岩具有较高的SiO2(w(SiO2)〉68%)和Al2O3(w(Al2O3)=13.45%-15.22%),具有富集Sr(w(Sr)=365×10^-6-930×10^-6),亏损HREE(w(Yb)=0.64×10^-6-1.17×10^-6和Y(w(Y)=7.17×10^-6-12.25×10^-6),较高的w(Sr)/w(Y)、w(La)N/w(Yb)。比值,无明显的负Eu异常等特征,显示了与埃达克岩的某些相似性。然而,富碱斑岩低的w(MgO)、w(Cr)和埘(Ni),又与典型的埃达克岩有所不同。富碱斑岩产出的地质背景及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富碱斑岩并非起源于俯冲的大洋板片,而是源于加厚地壳的底部,源区为榴辉岩相岩石。富碱斑岩显著富集Rb、Ba、Th、K,可能与俯冲大陆板片的脱水作用和流体的交代作用有关。产生富碱斑岩岩浆的动力学机制,与印度大陆板块和扬子大陆板块对“三江”的相向俯冲、金沙江-红河断裂带的走滑拉分及其诱发的软流圈上涌和流体交代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碱斑岩 埃达克岩 下地壳 扬子大陆板块 北衙 滇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17
2
作者 郭远生 曾普胜 +1 位作者 杨伟光 张文洪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第S1期218-223,共6页
详细讨论了北衙矿区的地质特征,通过对勘探资料的深入研究和野外观察,初步确定,北衙矿区存在两期岩浆活动,早期的石英正长斑岩、正长斑岩等近南北向分布,晚期的黑云正长斑岩、煌斑岩脉等呈近东西向展布。矿化主要与近南北向岩体关系密... 详细讨论了北衙矿区的地质特征,通过对勘探资料的深入研究和野外观察,初步确定,北衙矿区存在两期岩浆活动,早期的石英正长斑岩、正长斑岩等近南北向分布,晚期的黑云正长斑岩、煌斑岩脉等呈近东西向展布。矿化主要与近南北向岩体关系密切。北衙地区存在五种矿床类型,即矽卡岩型铁金矿床,其形成时代相对较早,分布于万硐山矿段、马头湾矿段等地;斑岩-隐爆角砾岩筒型金铜矿床,分布于北衙矿区的西矿带的万硐山-红泥塘(观音箐一带,形成时代相对较晚,并叠加于早期的矽卡岩型矿床之上;裂隙-溶洞型铁金矿床,主要分布于北衙矿区的东矿带的笔架山一带,属强氧化高品位金矿石;砂岩型铁金矿床,分布于本区的三叠系下统腊美组(T1l)砂岩中,呈似层状产出,成矿潜力巨大;红土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北衙盆地浅表部位的丽江组(E2l)和第四系堆积物中,易采易选,可供利用。北衙地区下一步勘探和研究的主要矿床类型应是深部具有潜力的斑岩(隐爆角砾岩筒型金铜矿床和三叠系下统碎屑岩中产出的砂岩型铁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 金矿 成因类型 成矿潜力 北衙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