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年1月11日云南镇雄赵家沟特大滑坡灾害研究 被引量:70
1
作者 殷跃平 刘传正 +2 位作者 陈红旗 任坚 祝传兵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5,共10页
2013年1月11日,云南镇雄发生滑坡,滑程近800m,堆积体积约40×104m3,赵家沟村民小组60多间房屋被毁,46人遇难。本文对旱季期间少遇的镇雄赵家沟特大滑坡灾害原因进行了现场调查,运用有限元法分析了久雨和采矿条件下滑坡失稳机理。从... 2013年1月11日,云南镇雄发生滑坡,滑程近800m,堆积体积约40×104m3,赵家沟村民小组60多间房屋被毁,46人遇难。本文对旱季期间少遇的镇雄赵家沟特大滑坡灾害原因进行了现场调查,运用有限元法分析了久雨和采矿条件下滑坡失稳机理。从地质上,滑坡位于乌蒙山区常见的煤系地层区,上部为陡倾的三叠系中统灰岩、白云岩,中部为相对较陡的三叠系下统砂页岩地层,下部为平缓的二叠系上统页岩、泥岩地层,局部含煤,具有上硬下软的工程地质结构和上部富水下部隔水的水文地质结构,极易形成滑坡地质灾害。在地形上,形似"靴状地形",上部陡峭地形导致山体易于失稳,而中下部开阔伸展良好的沟谷提供了远程的运动条件,较大的势能向动能的转化,容易形成高速远程滑动,造成严重的损失。可将滑坡区分成滑坡源区、铲刮与堆积区、滑覆成灾区3部分,其中,高速飞行的滑体直接滑覆了赵家沟村民小组数间民房,同时,其余抛散的滑坡体沿低缓沟谷部位液化滑动冲埋多间村民房屋,成为特大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堆积层斜坡的地下水位上升,可使赵家沟滑坡稳定系数降低10%以上,说明对位于陡坡沟谷中的残坡坡积物来说,持久小雨也可触发滑坡失稳;由于滑坡下部煤层较薄,顶板地层完整且距滑床厚达200多米,在20世纪60~70年代小煤窑开采情况下,对滑坡变形失稳没有明显影响。通过此次特大滑坡引发的社会问题,作者提出了加强特大地质灾害公共危机管理科学应对、加强煤系地层地区高速远程滑坡早期识别与风险管理和加强复杂地质灾害防灾专业知识培训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远程滑坡 铲刮效应 煤系地层 靴状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不同海拔梯度耕地自然质量等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余菊 郑宏刚 +2 位作者 文杰 彭云 李攀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4-228,共5页
针对农用地分等规程中未将海拔作为分等因素的情况,以云南省为例,探明耕地自然质量等随海拔梯度变化的规律。通过采用传统数理统计分析和统计学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耕地自然质量与海拔梯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自然质量等总体... 针对农用地分等规程中未将海拔作为分等因素的情况,以云南省为例,探明耕地自然质量等随海拔梯度变化的规律。通过采用传统数理统计分析和统计学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耕地自然质量与海拔梯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自然质量等总体上呈现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但海拔梯度在1 500~2 000m和3 500m以上的区域内有轻微的回升。因此,海拔层面的垂直分布直接影响到区域耕地结构,准确反映不同海拔区域耕地资源配置状况,对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挖掘资源潜力,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耕地 自然质量等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石林岩溶发育的古环境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玉辉 杨一光 +2 位作者 梁永宁 任坚 耿弘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1-95,共5页
以地质地貌景观调查、填图为基础 ,应用区域地层、古地磁资料、植物和孢粉化石、岩石与古土壤的化学成分 (含稀土元素 )、古土壤粘粒硅铝比值、钙华、溶蚀率等资料 ,研究了石林岩溶各主要演化阶段的古环境特点。石林地区能保留有早二叠... 以地质地貌景观调查、填图为基础 ,应用区域地层、古地磁资料、植物和孢粉化石、岩石与古土壤的化学成分 (含稀土元素 )、古土壤粘粒硅铝比值、钙华、溶蚀率等资料 ,研究了石林岩溶各主要演化阶段的古环境特点。石林地区能保留有早二叠世晚期至第四纪的石林岩溶是源于该区特殊古地理环境演变所控制的不同古环境下的岩溶过程差异。按照岩溶与环境的关系 ,可将石林岩溶演化的漫长过程分别划分出有利于石林岩溶发育与有利于石林岩溶保存的不同时期。石林地区的石林岩溶经历了古热带湿热海岸边缘、古热带行星风系干旱环境、半干旱山地湖泊环境与热带低海拔湿热气候到高原亚热带干湿季风气候演变。石林地区是研究漫长地质时期的不同环境下石林岩溶发育与保存的较好地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林岩溶 古环境 云南石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土地整治分区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国平 赵俊三 +3 位作者 张力 吴晓伟 马娟 葛俊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期853-855,875,共4页
介绍了云南省土地整治分区的原则和方法,根据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差异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农业区划、耕作制度特点、整治工程措施特性,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分析方法,建立了由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土地整... 介绍了云南省土地整治分区的原则和方法,根据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差异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农业区划、耕作制度特点、整治工程措施特性,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分析方法,建立了由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土地整治、土地质量等5个指标所组成的土地整治分区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把云南省划分为5个一级土地整治类型区:滇中中山湖盆高原整治区、滇西南中低山宽谷盆地整治区、滇东南喀斯特中低山整治区、滇西北高山高原整治区和滇东北中山山原整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土地整治 类型 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滇东北与玄武岩有关的铜矿床含矿岩系组成与划分 被引量:3
5
作者 侯蜀光 徐章宝 +3 位作者 包钢 章正军 钱壮志 高宏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75-78,共4页
滇东北与玄武岩有关的铜矿床是中国近3年来矿床学研究和资源勘查的热点之一,本文结合科研和资源勘查项目实际工作,对该区域含矿岩系的组成与划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依据研究,含矿岩系由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P2e)上部(第三岩性段顶部和... 滇东北与玄武岩有关的铜矿床是中国近3年来矿床学研究和资源勘查的热点之一,本文结合科研和资源勘查项目实际工作,对该区域含矿岩系的组成与划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依据研究,含矿岩系由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P2e)上部(第三岩性段顶部和第四岩性段)和宣威组(P2x)底部组成,可划分为5个矿化层,进而对5个矿化层的岩性组成、矿化特征和成矿前景进行全面总结,这将为该区域今后进一步开展找矿和勘查工作提供方向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北 玄武岩 铜矿床 含矿岩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基本模式与投资控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郑宏刚 尚彦 +2 位作者 廖晓虹 余杨 余建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1-447,共7页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新型工程建设项目,目前在工程投资控制方面缺乏可行的方法,由于工程建设投资涉及因素多,管理部门在决策时困难较大,通过建立基本模式,测算单位面积投资,建立全省统一工程建设标准下的投资标准,为管理层对土地开发整理...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新型工程建设项目,目前在工程投资控制方面缺乏可行的方法,由于工程建设投资涉及因素多,管理部门在决策时困难较大,通过建立基本模式,测算单位面积投资,建立全省统一工程建设标准下的投资标准,为管理层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整理 基本模式 投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分配博弈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春学 李连举 李春雪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年第5期20-24,共5页
由于矿产资源的特殊性,利益分配不均现象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尤为显著,资源富饶的地区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大,矛盾冲突多,社会安定堪忧。本文根据对云南部分矿种和矿区的实际调研,利用相关的博弈理论和方法,构建了矿产... 由于矿产资源的特殊性,利益分配不均现象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尤为显著,资源富饶的地区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大,矛盾冲突多,社会安定堪忧。本文根据对云南部分矿种和矿区的实际调研,利用相关的博弈理论和方法,构建了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和矿区居民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精炼贝叶斯均衡的求解,表明矿产资源开发中企业倾向于向矿区居民分配很低的利益且这种分配策略属于"混同均衡",进而推导出了各均衡点存在的必要条件,并以实际调研案例验证了其存在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从监管、补偿机制及分配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确保在矿产资源开发中进行利益合理分配的对策建议,为维护矿区社会稳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矿区居民 资源开发 矿产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粮食安全的耕地“红线”及其对策措施体系——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贺一梅 杨子生 +1 位作者 赵乔贵 杨咙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45-1349,共5页
在评析云南省耕地资源基本态势的基础上,探讨云南省2020年总人口规模、人均粮食需求量、粮食自给率、耕地年粮食平均单产和粮播比例5个指标的合理取值问题,进而预测云南省2020年基于粮食安全目标的耕地需求量。结果表明,省域2020年... 在评析云南省耕地资源基本态势的基础上,探讨云南省2020年总人口规模、人均粮食需求量、粮食自给率、耕地年粮食平均单产和粮播比例5个指标的合理取值问题,进而预测云南省2020年基于粮食安全目标的耕地需求量。结果表明,省域2020年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可以确定为500万~510万hm^2,其中500万hm^2为保障云南粮食安全的耕地“红线”。并构建云南坚守500万hm^2耕地“红线”的对策与措施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粮食安全 耕地红线 对策措施体系 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保有量指标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孙晓莉 赵俊三 +2 位作者 吴晓伟 张雪岭 张万强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22,共6页
研究目的:分析云南省耕地规划保有量指标下达的合理性。研究方法:耕地规划指标实现指数、耕地压力指数以及二者之间的分析对比。研究结果:全省129个县中约89个县的耕地保有量规划指标下达与实际情况相适应;景洪市、晋宁县及思茅区等40... 研究目的:分析云南省耕地规划保有量指标下达的合理性。研究方法:耕地规划指标实现指数、耕地压力指数以及二者之间的分析对比。研究结果:全省129个县中约89个县的耕地保有量规划指标下达与实际情况相适应;景洪市、晋宁县及思茅区等40个县的耕地保有量指标下达不够合理,指标实现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全省2009年耕地现状面积与2020年规划指标相比有一定的空间,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对全省耕地保有量规划指标进行适度调整,指标调整应优先在各州市内部进行平衡。研究结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保有量指标下达时应综合考虑各州市、县(市、区)的耕地规划指标实现指数以及耕地压力指数,建议云南省对耕地保有量指标进行局部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规划 耕地保有量 合理性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生态环境中土地—水—植物资源利用三角形稳定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宏刚 尚彦 +1 位作者 廖晓虹 余建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44-849,共6页
流域中生态环境的优劣,不论影响因子有多少,最终是通过土地、水和植物的存量来体现的,文章介绍了流域中土地—水—植物天然稳定的三角形关系,它们共同支撑着生态环境。外来因素的侵入,无节制利用资源,破坏了这种天然稳定的土地—水—植... 流域中生态环境的优劣,不论影响因子有多少,最终是通过土地、水和植物的存量来体现的,文章介绍了流域中土地—水—植物天然稳定的三角形关系,它们共同支撑着生态环境。外来因素的侵入,无节制利用资源,破坏了这种天然稳定的土地—水—植物三角形关系,形成了超三角形的多边形,这种多边形是非稳定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 土地 植物 资源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腾冲观音庙硅藻土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火山作用的成因联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登红 蒋成兴 +2 位作者 应汉龙 陈从喜 李志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917-920,共4页
硅藻土矿床是典型的生物成因矿床,但往往与火山作用关系密切,我国的几个主要硅藻土矿床,如浙江的嵊县、山东的临朐、吉林的马鞍山等矿床均与新生代玄武岩具有密切的时空联系。为进一步探讨生物成矿与火山活动的关系,文章以云南腾冲观音... 硅藻土矿床是典型的生物成因矿床,但往往与火山作用关系密切,我国的几个主要硅藻土矿床,如浙江的嵊县、山东的临朐、吉林的马鞍山等矿床均与新生代玄武岩具有密切的时空联系。为进一步探讨生物成矿与火山活动的关系,文章以云南腾冲观音庙硅藻土矿床为例,从地球化学的角度研究,结果表明腾冲的硅藻土带有明显的"火成"烙印,火山喷发不但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而且提供了有利于生物活动的环境条件,从而为一些矿床的"外成内生"提供了新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地球化学 外成内生 云南腾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粮食安全的云南省2020年耕地需求量预测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咙霏 赵乔贵 杨子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806-10808,共3页
依据1996~2008年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数据,采用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预测方法,选取耕地面积、粮播比例、耕地年粮食单产、总人口和人均粮食产量5个指标,分析预测了2020年云南省耕地需求量。各指标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云南省总人口达... 依据1996~2008年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数据,采用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预测方法,选取耕地面积、粮播比例、耕地年粮食单产、总人口和人均粮食产量5个指标,分析预测了2020年云南省耕地需求量。各指标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云南省总人口达5146.40万人,显著高于控制数(5000万人);2020年云南省人均粮食需求量为400kg,处于小康型下限;粮食自给率按100%、95%和90%3个方案进行;耕地年粮食单产的年均增长率按2.5%和3.0%2个方案进行预测;将2020年粮播比例确定为66%。耕地需求量预测结果表明,通过分析得到云南省耕地需求量共计6个方案,方案Ⅰ是很难达到的目标,方案Ⅳ、方案Ⅴ和方案Ⅵ的预测结果偏低,不符合国家保护耕地的政策规定,也不利于保障粮食安全目标;方案Ⅱ和方案Ⅲ较为接近,但方案Ⅲ预测结果最佳,并将基于粮食安全的云南省2020年耕地需求量确定为590万hm2,以保障云南省粮食安全、实现省域粮食基本自给的耕地"红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需求量 预测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流域(云南段)砂金成因类型及其找矿前景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仲权 《黄金科学技术》 2003年第6期11-15,共5页
根据成矿作用、成矿环境及矿床特征,红河流域(云南段)砂金矿床可分为残坡积、洪积、冲洪积和冲积4种类型。成矿主要受基底含金地质体、地貌、气候、断层河系及水化学环境等综合控制,哀牢山西侧南段元阳、金平一带最具找矿前景。
关键词 砂金 成因类型 成矿条件 控矿因素 找矿前景 红河流域(云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会泽大黑山铜矿成矿特征
14
作者 唐冬梅 钱壮志 +1 位作者 章正军 侯蜀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371-374,共4页
位于云南省会泽县大黑山地区的铜矿化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铜矿化。矿化主要产出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上覆二叠纪宣威组底部,赋矿岩石主要为铝土质泥岩,岩石的Al2O3含量比正常粘土岩高出8%~17%,铜矿体呈层状产出,明显受铝土质泥岩层位... 位于云南省会泽县大黑山地区的铜矿化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铜矿化。矿化主要产出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上覆二叠纪宣威组底部,赋矿岩石主要为铝土质泥岩,岩石的Al2O3含量比正常粘土岩高出8%~17%,铜矿体呈层状产出,明显受铝土质泥岩层位控制。据野外宏观构造破碎、断裂带的控制,结合已有测年结果,矿化时间应为早白垩世末(<135Ma)。在赋矿岩石、矿化阶段等方面都与该地区赋存在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层位中的铜矿化有明显的不同,是一种新类型的铜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顶部 宣威组 铝土质泥岩 铜矿 会泽大黑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流集蓄利用技术在云南省山丘区土地整治中的应用
15
作者 文杰 李成学 +1 位作者 赵永丽 张建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0期198-199,204,共3页
阐述了径流集蓄利用技术在云南省山丘区土地整治应用中的不可替代性;总结了云南省山丘区土地整治中径流集蓄利用技术的组成及基本模型;并以临沧市耿马县勐撒等2个镇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验证了径流集蓄利用技术在山丘区土地整治中应用的可... 阐述了径流集蓄利用技术在云南省山丘区土地整治应用中的不可替代性;总结了云南省山丘区土地整治中径流集蓄利用技术的组成及基本模型;并以临沧市耿马县勐撒等2个镇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验证了径流集蓄利用技术在山丘区土地整治中应用的可行性,以为相关径流集蓄利用研究及生产实践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集蓄利用 土地整治 山丘区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耕地自然质量等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施冰臣 文杰 +2 位作者 李建华 张建生 余建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96-699,共4页
文章在云南省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面积加权法计算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耕地平均自然质量等,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流域内耕地自然质量等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耕地自然质量等范围1-26等,各等别面积差异较大,... 文章在云南省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面积加权法计算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耕地平均自然质量等,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流域内耕地自然质量等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耕地自然质量等范围1-26等,各等别面积差异较大,呈典型的偏态型分布,空间差异明显。耕地的自然质量等与土壤类型变化、纬度的变化、气候带的变化等呈现一定的非线性相关性,随着纬度的递增,气候带热量的减少,土壤质地的降低,耕地自然质量趋于下降。探讨澜沧江流域耕地自然质量等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优化流域内水量调配,为准确的掌握土地数据、合理利用土地、制定差异化的耕地质量提升策略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质量等 空间分布 耕地 澜沧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地质工作 筑牢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基础
17
作者 张其镔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第S1期33-36,共4页
论述了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实现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的跨越式转变,是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管理和矿业生产经营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提出了只有从矿产资源管理体制(生产关系)深化改革和矿业(生产力)引导、培育两方面入手,完善现行矿产资源管理... 论述了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实现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的跨越式转变,是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管理和矿业生产经营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提出了只有从矿产资源管理体制(生产关系)深化改革和矿业(生产力)引导、培育两方面入手,完善现行矿产资源管理制度,规范地质勘查、矿产开发活动,引导、鼓励、支持矿业生产经营者科学、合理、可持续地利用矿产资源,才能较好、较快地解决影响矿业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保障主体 两种性质地勘 矿产资源资产化 强化地质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北会泽地区发现铝土质泥岩铜矿 被引量:12
18
作者 钱壮志 侯蜀光 +4 位作者 章正军 姜常义 徐章宝 唐冬梅 高宏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2-495,共4页
最新研究显示,位于云南会泽县的大黑山层状铜矿的矿化分布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顶部间断面(假垫合面)之上的宣威组底部,明显受铝土质泥岩层位的控制。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及与国内典型砂岩铜矿的对比显示,该矿床在成矿背景、赋矿围... 最新研究显示,位于云南会泽县的大黑山层状铜矿的矿化分布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顶部间断面(假垫合面)之上的宣威组底部,明显受铝土质泥岩层位的控制。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及与国内典型砂岩铜矿的对比显示,该矿床在成矿背景、赋矿围岩岩性和成矿地质特征上,有别于中国南方川滇地区的砂岩/页岩铜矿,是一种新的铜矿类型。根据赋矿围岩和沉积层控等宏观地质特征,暂定为“铝土质泥岩铜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赋矿围岩 铝土质泥岩 大黑山 会泽地区 滇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被引量:13
19
作者 周利恩 尚彦 余建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17-522,共6页
随着人们对景观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传统的护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生态护坡技术应运而生,它采用植物护坡、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坡、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厚层基材喷射、喷混绿化、客土喷播、挂网植草等技术来... 随着人们对景观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传统的护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生态护坡技术应运而生,它采用植物护坡、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坡、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厚层基材喷射、喷混绿化、客土喷播、挂网植草等技术来达到护坡的目的。这些新兴的技术可弥补传统护坡方式的不足,逐步恢复自然生态和美化环境,同时也必将成为一种趋势而被人们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护坡 原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铜矿成矿物源示踪 被引量:2
20
作者 钱壮志 章正军 +2 位作者 姜常义 侯蜀光 唐冬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91-94,共4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滇东北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铜矿成矿物质来源,文章进行了矿石矿物和玄武岩围岩微量元素Co、Cr、Ni、Pb、Th、U以及铅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Th、U、Pb含量揭示了物源的相似性;Co、Cr、Ni含量对比分析提供了成矿物质... 为了进一步探讨滇东北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铜矿成矿物质来源,文章进行了矿石矿物和玄武岩围岩微量元素Co、Cr、Ni、Pb、Th、U以及铅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Th、U、Pb含量揭示了物源的相似性;Co、Cr、Ni含量对比分析提供了成矿物质非上部地壳来源的信息;铅同位素示踪显示了两者具有相同的铅源。由此判定了滇东北峨眉山玄武岩区3类铜矿的成矿物质是来自于该区的玄武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北 铜矿 物质来源 玄武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