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高原特色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1
作者 包山敏 隋启君 杨万林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3期140-144,共5页
探讨智慧农业技术在农业种植、生产管理等农业生产环节的应用实践。对云南高原特色智慧农业发展成效进行分析,包括农业产业链逐渐延长,规模化经营成效明显,以及自主创新成果突出。探究智慧农业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和专业... 探讨智慧农业技术在农业种植、生产管理等农业生产环节的应用实践。对云南高原特色智慧农业发展成效进行分析,包括农业产业链逐渐延长,规模化经营成效明显,以及自主创新成果突出。探究智慧农业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和专业人才储备方面存在的需进一步提升的环节。以烟草、花卉、咖啡、茶叶和种业等为研究对象,对高原特色智慧农业重点产业发展策略进行分析,包括应用物联网技术发展烟草产业,应用产业物联网技术发展花卉产业,建设可追溯体系发展茶叶和咖啡产业,以及合理利用与保护种业资源。本文为促进高原特色农业的转型升级与产业化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高原特色农业 农业产业链 农业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实生籽诱导加倍及倍性鉴定研究
2
作者 黄彦 马燕燕 +5 位作者 姚春光 王迪 曾相琴 田周娥 白建明 林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7-596,共10页
【目的】马铃薯是全球最重要的块茎类粮食作物,栽培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且由于遗传背景狭窄,导致其杂交育种后代同质化明显。因此,以遗传背景更为丰富多样的二倍体为育种对象,是目前马铃薯育种的新趋势之一。其中,以二倍体马铃薯实生籽... 【目的】马铃薯是全球最重要的块茎类粮食作物,栽培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且由于遗传背景狭窄,导致其杂交育种后代同质化明显。因此,以遗传背景更为丰富多样的二倍体为育种对象,是目前马铃薯育种的新趋势之一。其中,以二倍体马铃薯实生籽为对象,通过染色体加倍技术创制多倍体,是一种高效创制新种质资源的技术。【方法】以二倍体马铃薯实生籽为研究对象,基于秋水仙素可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采用液体浸泡法和固体培养基法,探索不同的处理方式、处理浓度、处理时间等对马铃薯实生籽的加倍效果,探究不同加倍方法的多倍体化效应。同时采用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法对加倍前后的马铃薯材料进行表型鉴定,分析加倍后的植株特征。【结果】固体培养基法可高效获得加倍植株,部分基因型加倍率可高达91%,加倍后的植株茎秆粗壮、叶色加深,具有多倍体的特性。该方法直接作用于实生籽,通量高、操作简单且省时省力。相对于经典的秋水仙素浸种法,固体培养基法适用性广,可适用于多种马铃薯基因型。加倍后材料的农艺性状与原始二倍体材料相比,加倍后获得的四倍体在株高、茎粗、花粉大小等方面均有改善。【结论】该方法采用马铃薯的实生籽直接加倍,具有高效、高通量、操作简单、适用性广的特点,为马铃薯四倍体种质资源的创制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实生籽加倍 秋水仙素 多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文山地区马铃薯品种(系)引进筛选及评价
3
作者 赵强彪 梁淑敏 +2 位作者 王天杰 罗文娇 高建莉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40-43,共4页
[目的]筛选出适宜文山气候条件、市场接受程度高、竞争力强、产量品质优异的中早熟马铃薯新品种。[方法]以丽薯6号为对照,对引进不同马铃薯品种(系)开展农艺性状、块茎性状以及产量指标评价分析,以期为文山地区新品种引进推广提供理论... [目的]筛选出适宜文山气候条件、市场接受程度高、竞争力强、产量品质优异的中早熟马铃薯新品种。[方法]以丽薯6号为对照,对引进不同马铃薯品种(系)开展农艺性状、块茎性状以及产量指标评价分析,以期为文山地区新品种引进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C80属于中晚熟品种,其他参试品种(系)属于中熟、中早熟品种。各参试品种(系)株高在23.02~78.78 cm,茎粗在0.84~1.34 cm,茎色绿色或局部有褐色,叶色深绿色或绿色,株型开展或半直立,花色白色、浅紫色、浅红色、蓝紫色,各品种(系)表型性状差异明显。B4、华薯2号、华薯4号、C80单株块茎重高于对照,B4块茎产量位居第一,达40550.2 kg/hm^(2)。[结论]B4物候期、植株性状表现优异,块茎无生理缺陷,产量高,适宜在文山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文山地区 品种筛选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大理州烟草疫霉交配型及甲霜灵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曹继芬 霍超 +3 位作者 户艳霞 王新中 徐发华 赵志坚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54,共6页
为明确大理州烟草疫霉的群体结构和抗药性水平,采用对峙培养法和含药平板法研究了2013—2014年大理州烟区烟草疫霉的交配型和对甲霜灵敏感性。结果表明,测定的大理州烟区的150个烟草疫霉菌株全部为A2交配型,未发现A1或A0交配型;263个烟... 为明确大理州烟草疫霉的群体结构和抗药性水平,采用对峙培养法和含药平板法研究了2013—2014年大理州烟区烟草疫霉的交配型和对甲霜灵敏感性。结果表明,测定的大理州烟区的150个烟草疫霉菌株全部为A2交配型,未发现A1或A0交配型;263个烟草疫霉菌株对甲霜灵的EC50值分布于1.0829~33.6227 mg/L,平均EC50为8.7599±0.0358 mg/L。大理州烟草疫霉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差异显著,敏感、中抗和抗性菌株在群体中的比例分别为14.83%、52.85%和32.32%。大理州烟草疫霉在其侵染循环中主要进行无性繁殖,病原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水平较高,中抗和抗性菌株分布广泛,亟需加快其他新型高效安全替代制剂的筛选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烟草疫霉 交配型 甲霜灵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红花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郭丽芬 徐宁生 +3 位作者 刘旭云 胡尊红 杨谨 张锡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7-181,共5页
从已收集保存48个国家的3000多份红花种质资源中筛选的15份抗旱种质为材料,对其植株形态、产量构成因素等8个性状进行田间观测,观测项目包括物候期、植物学特征特性、生长势、抗逆性等。以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评价其抗... 从已收集保存48个国家的3000多份红花种质资源中筛选的15份抗旱种质为材料,对其植株形态、产量构成因素等8个性状进行田间观测,观测项目包括物候期、植物学特征特性、生长势、抗逆性等。以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评价其抗旱适应性、稳产性和丰产性。结果表明:在干旱处理条件下,不同类型种质的抗旱性有差异,不同性状受干旱影响程度也不同,其中YN-9mof,YN-4mf,YN-19mof表现出较对照高的分枝数、单株果球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说明这类种质材料具有较好的耐(抗)旱性,稳产性好,适宜在旱地种植和作为抗旱基因材料加以利用。试验结果证明在不同类型的红花种质资源中存在丰富的抗旱多样性,是红花抗旱育种的重要基因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种质资源 抗旱性 鉴定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红壤上蓖麻干物质积累和N、P、K吸收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江惠琼 李文昌 +1 位作者 郭顺堂 苏德纯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4-329,共6页
选用蓖麻品种TCO-202为试验材料,测定苗期、现蕾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根、茎、叶、花序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和氮(N)、磷(P)、钾(K)吸肥量。结果表明,干物质积累速率从出苗到灌浆呈上升趋势,到灌浆期达最大值,灌浆期以后上升速度开... 选用蓖麻品种TCO-202为试验材料,测定苗期、现蕾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根、茎、叶、花序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和氮(N)、磷(P)、钾(K)吸肥量。结果表明,干物质积累速率从出苗到灌浆呈上升趋势,到灌浆期达最大值,灌浆期以后上升速度开始减慢。各个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大小依次为:开花至灌浆期>苗期至现蕾期>灌浆期至成熟期>现蕾期至开花期>苗期;蓖麻氮、磷、钾的吸收量在整个生育期遵从“慢—快—慢—快—慢”的规律,吸收速率呈现双驼峰型,2个吸肥速率高峰出现在现蕾期和灌浆期;在云南红壤上蓖麻每生产100kg籽粒需氮(N)7.71kg,磷(P)1.26kg,钾(K)4.42kg,吸肥比例为1∶0.16∶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干物质积累 吸肥规律 红壤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薹属作物根肿病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罗延青 李劲峰 +2 位作者 俎峰 李鹏 王敬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9162-19163,共2页
对芸薹属作物上发生的根肿病致病机理、抗性遗传基础以及病害防控进行了综述,为根肿病的抗性遗传规律研究及抗病育种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芸薹属 根肿病 抗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杂交油菜适宜种植密度及化肥用法用量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符明联 原小燕 +7 位作者 汪铭 凌青 杨进成 贺斌 彭识 文和明 杨和团 李根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5-460,共6页
为配合杂交油菜品种的推广应用,集成云南杂交油菜配套栽培技术,组织了云南省5个不同生态产区,开展杂交油菜种植密度、施肥量以及施肥方法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地区、种植密度及磷肥用量3个因素极显著影响小区产量,同时... 为配合杂交油菜品种的推广应用,集成云南杂交油菜配套栽培技术,组织了云南省5个不同生态产区,开展杂交油菜种植密度、施肥量以及施肥方法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地区、种植密度及磷肥用量3个因素极显著影响小区产量,同时各地区油菜产量与种植密度、氮肥用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种植密度和磷肥用量有助于提高小区产量,但是过大的种植密度和磷肥用量有降低小区产量的趋势。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出各地区的最优处理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肥料用量 种植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工业大麻品种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胡学礼 郭鸿彦 +8 位作者 刘旭云 胡尊红 许艳萍 郭孟璧 杨谨 郭丽芬 唐志敏 于莉秋 杨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38-841,共4页
对云南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2,3,4号)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进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工业大麻系列品种的种子均不能成熟;纤维除云麻1号外,其他3个品种均能成熟。云麻1号的干茎秆产量最高,为12 673kg/hm2... 对云南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2,3,4号)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进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工业大麻系列品种的种子均不能成熟;纤维除云麻1号外,其他3个品种均能成熟。云麻1号的干茎秆产量最高,为12 673kg/hm2,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但纤维不能成熟,不适宜该地区种植。云麻3号的纤维产量最高,为1715.5 kg/hm2,显著高于云麻1号和对照品种,最适宜该地区作纤维型大麻种植;而云麻2号、云麻4号次适宜该地区作纤维型大麻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 适应性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红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胡学礼 胡尊红 +4 位作者 杨谨 王沛琦 郭丽芬 刘旭云 李建增 《农学学报》 2018年第5期25-30,共6页
为系统总结回顾云南红花的研究与发展状况,通过对云南红花的分布、种质资源类型及收集保存利用现状资料分析和综述,总结了红花种质资源的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优异红花种质资源的现状、育种技术、栽培技术、综合利... 为系统总结回顾云南红花的研究与发展状况,通过对云南红花的分布、种质资源类型及收集保存利用现状资料分析和综述,总结了红花种质资源的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优异红花种质资源的现状、育种技术、栽培技术、综合利用及取得的科技成果等方面。分析表明,云南红花仍然存在整体水平不高、缺乏深入研究、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强基础研究、杂交育种和药用红花研究,为推动云南省乃至全国红花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品种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研究进展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马铃薯淀粉糊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丽英 张新华 +3 位作者 隋启君 杨琼芬 白建明 李先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B09期79-82,共4页
马铃薯是云南重要的淀粉原料来源,马铃薯的淀粉含量和淀粉性质常常决定马铃薯作食品和工业用的价值。采用淀粉粘度速测仪(RVA)分析了云南省10个高淀粉马薯品种(系)淀粉糊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品种间淀粉含量不同,淀粉糊化特... 马铃薯是云南重要的淀粉原料来源,马铃薯的淀粉含量和淀粉性质常常决定马铃薯作食品和工业用的价值。采用淀粉粘度速测仪(RVA)分析了云南省10个高淀粉马薯品种(系)淀粉糊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品种间淀粉含量不同,淀粉糊化特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YA03—3、YA03-4、云薯101、YA03—6和YA03—7不仅淀粉含量高,产量高,且淀粉的峰值粘度也较高,其中,YA03-6的淀粉同时还表现凝胶性较强,硬度相对较小的特性。而目前云南省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合作88和米拉的淀粉,不仅峰值粘度低,凝胶性弱,且硬度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淀粉 糊化特性 RVA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红壤上蓖麻栽培的施肥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文昌 江惠琼 +1 位作者 郭顺堂 苏德纯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14-118,共5页
以云南北亚热带气候下的红壤旱地为试验条件,选用蓖麻品种TCO-202为试验材料,依据蓖麻的营养特性和吸肥规律,结合云南红壤氮、磷、钾的含量与利用效率,制定适合云南红壤上蓖麻栽培的施肥技术研究方案。运用普通过磷酸钙(750 kg/hm2)和... 以云南北亚热带气候下的红壤旱地为试验条件,选用蓖麻品种TCO-202为试验材料,依据蓖麻的营养特性和吸肥规律,结合云南红壤氮、磷、钾的含量与利用效率,制定适合云南红壤上蓖麻栽培的施肥技术研究方案。运用普通过磷酸钙(750 kg/hm2)和腐熟农家肥(15 000 kg/hm2)做基肥,以不施任何基肥为对照,并以尿素的3种施肥水平(300 kg/hm2,450 kg/hm2,600 kg/hm2)做追肥处理,对当年生和第2年宿生蓖麻的产量作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TCO-202在云南红壤上栽培,以15 000 kg/hm2有机肥作底肥,450 kg/hm2尿素作追肥的产量最好,当年生和宿生都获得最高的种子产量,当年生蓖麻产量为2 403.35 kg/hm2,第2年宿生蓖麻产量为4 550.02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 施肥技术 蓖麻 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马铃薯主要栽培品种的孤雌生殖诱导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先平 李树莲 +2 位作者 隋启君 杨琼芬 白建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93-296,302,共5页
利用孤雌生殖诱导的方法对13个云南马铃薯主要栽培品种的双单倍体诱导频率进行研究,诱导获得27株马铃薯双单倍体。不同的四倍体母本影响着双单倍体诱导的频率,C、云选2号和Spunta等3个品种的诱导频率较高,可作为优良的双单倍体诱导亲本... 利用孤雌生殖诱导的方法对13个云南马铃薯主要栽培品种的双单倍体诱导频率进行研究,诱导获得27株马铃薯双单倍体。不同的四倍体母本影响着双单倍体诱导的频率,C、云选2号和Spunta等3个品种的诱导频率较高,可作为优良的双单倍体诱导亲本加以利用。从IVP101的自交后代中筛选出O01-9-3和O01-9-10两个比对照优良的授粉者,它们的诱导率分别为13.33/100果和7.14/100果,远高于对照IVP101的2.05/100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孤雌生殖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马铃薯育种研究概况与建议 被引量:8
14
作者 白建明 姚春光 +2 位作者 李燕山 普红梅 隋启君 《中国马铃薯》 2016年第6期372-375,共4页
叙述了云南省马铃薯育种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并介绍了云南省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及应用情况。根据云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针对当前生产对马铃薯品种多样化的需求和马铃薯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云南省马铃薯育种工作的建... 叙述了云南省马铃薯育种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并介绍了云南省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及应用情况。根据云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针对当前生产对马铃薯品种多样化的需求和马铃薯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云南省马铃薯育种工作的建议,积极引进马铃薯种质资源,并进行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针对不同育种目标选配杂交组合;加强马铃薯育种体系和推广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马铃薯 育种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油菜生物能源研究应用现状及云南发展思路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符明联 蒋海玉 +1 位作者 李劲峰 张美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2期127-130,共4页
油菜是云南省主要的油料作物和重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9万hm^2左右(其中,秋播油菜15万hm^2,春、夏播油菜2万hm^2),是云南省主要的食用油来源。同时,也是云南省旅游业、畜牧业、养蜂业等各种行业的重要辅助产业。
关键词 生物能源 油菜 现状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油菜资源利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美华 刘丽 符明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5期17056-17057,共2页
云南省有丰富的油菜种质资源,特别是芥菜型油菜资源中蕴藏着一些多分枝、多角果、多粒、抗(耐)菌核病等病害的特异种质材料。通过甘芥油菜种间杂交、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已创制了一批大籽粒、双主茎、抗(耐)旱、高油酸甘蓝型油菜材料,并... 云南省有丰富的油菜种质资源,特别是芥菜型油菜资源中蕴藏着一些多分枝、多角果、多粒、抗(耐)菌核病等病害的特异种质材料。通过甘芥油菜种间杂交、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已创制了一批大籽粒、双主茎、抗(耐)旱、高油酸甘蓝型油菜材料,并育成油菜品种20余个应用于生产。随着劳动力转移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油菜产业向直播轻简化、机械化方向发展,要求品种具有突出的早熟性、适宜机械化生产、抗病抗逆能力强。利用包括转基因、小孢子培养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充分挖掘资源的利用潜力,将有效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种质资源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肿病对云南十字花科作物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娇娇 何晓莹 +4 位作者 俎峰 赵凯琴 束正齐 罗延青 李根泽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9期64-68,77,共6页
参考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根肿病对云南地区十字花科作物的危害以及根肿病大肆流行的原因,简述了应对根肿病的主要防治对策及存在问题,并以实地调研、网络查阅与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云南地区根肿菌种群分化类型做了进一步分析。结... 参考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根肿病对云南地区十字花科作物的危害以及根肿病大肆流行的原因,简述了应对根肿病的主要防治对策及存在问题,并以实地调研、网络查阅与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云南地区根肿菌种群分化类型做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地区芸薹根肿菌(Plasmodiphora brassicae Woronin)种群类型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根肿菌(Plasmodiphora brassicae Woronin) 根肿病 十字花科作物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生物农业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本勇 胡学礼 程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8367-18369,共3页
在对云南省生物农业产业发展进行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云南生物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加强宏观协调指导,制定生物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强化科技创新,建立跨越式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推进生物农业产业链发展,建立... 在对云南省生物农业产业发展进行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云南生物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加强宏观协调指导,制定生物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强化科技创新,建立跨越式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推进生物农业产业链发展,建立生物农业产业孵化基地;实施人才发展战略,营造吸引人才集聚的政策环境;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促进生物农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业 SWOT分析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马铃薯食味性状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颖 卢丽丽 +5 位作者 黄文静 祖春会 李燕山 邓梅 苏应熙 杨琼芬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0-97,共8页
为明确影响马铃薯食味品质的指标,对6个马铃薯品种的食味性状进行评价,并测定淀粉、蛋白质、还原糖、VC、铁、锌、磷、钾、钙和镁含量,同时分析块茎质构及蒸后滋味,研究马铃薯营养成分、质地及滋味与蒸熟后的食味关系。结果显示:在食味... 为明确影响马铃薯食味品质的指标,对6个马铃薯品种的食味性状进行评价,并测定淀粉、蛋白质、还原糖、VC、铁、锌、磷、钾、钙和镁含量,同时分析块茎质构及蒸后滋味,研究马铃薯营养成分、质地及滋味与蒸熟后的食味关系。结果显示:在食味评价中,开花洋芋的品尝前薯香味4.65分,块茎易断性5.00分,硬度2.88分,粉面性5.00分,湿黏性3.06分,品尝后薯香味4.60分,云薯702具有与开花洋芋类似的食味特点;马铃薯食味性状与块茎中的淀粉、蛋白质、铁、锌、磷及钾含量具有相关性,其中淀粉含量与食味综合评分呈显著正相关,蛋白质、铁、锌、磷及钾含量与食味综合评分呈显著负相关;马铃薯块茎的矿质元素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根据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来间接改良品种是加速马铃薯品质育种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食味性状 矿质元素 营养成分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产业在云南山地农业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桑月秋 周俊 +4 位作者 李文娟 田应金 李明福 包丽仙 徐宁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0期317-319,共3页
云南多山,其农业是典型的山地农业,发展重点以畜牧业和劳动力密集型种植业为宜。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甘薯种植国。通过对统计数据的比较,对甘薯在云南山地农业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云南甘薯种植面积约7万hm2,为全国第15位,约70%的... 云南多山,其农业是典型的山地农业,发展重点以畜牧业和劳动力密集型种植业为宜。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甘薯种植国。通过对统计数据的比较,对甘薯在云南山地农业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云南甘薯种植面积约7万hm2,为全国第15位,约70%的薯块用于饲料。在云南山地农业中,甘薯具有一定的优势,未来将会有一定的发展。建议以市场为导向,抓住云南畜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抓住甘薯产业由东向西转移的机遇,促进云南甘薯种植业发展,在云南农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产业 山地农业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