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研究
1
作者 李荣辉 马菲菲 +2 位作者 王华艳 洪清清 王晖 《云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97-101,共5页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农业产业化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从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出发,通过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优势、潜力和方向进行分析研究,...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农业产业化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从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出发,通过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优势、潜力和方向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助推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特色农业 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产业培育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十里香茶树空间转录组测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冬雪 满佳旭 +2 位作者 武思敏 赵雪婷 张冬英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9-410,共12页
近年来,云南大叶种茶和古茶树资源备受关注,而对于云南小叶种茶树资源研究报道较少。十里香茶树品种是云南特有的小叶种茶树资源,品质独特且饮用历史悠久。空间转录组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基因表达分析技术,目前尚未见在茶树资源应用上的... 近年来,云南大叶种茶和古茶树资源备受关注,而对于云南小叶种茶树资源研究报道较少。十里香茶树品种是云南特有的小叶种茶树资源,品质独特且饮用历史悠久。空间转录组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基因表达分析技术,目前尚未见在茶树资源应用上的文献报道。利用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十里香茶树嫩芽的基因表征情况和空间调控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Spot聚类分析识别嫩芽细胞类型,划分为13个不同细胞类型cluster,构建空间转录组图谱,观察到不同细胞类型cluster在嫩芽的两种发育时期的空间表达位置存在差异,呈现空间异质性。进一步鉴定不同细胞类型cluster中的差异基因,主要以抗逆胁迫、生长发育调控为主,抗逆胁迫代表性基因为LOC114312694、 LOC114319171、 LOC114320792、 LOC114287723、 LOC114284011、LOC114289235,生长发育代表性基因为LOC114263486、LOC114320821、LOC114292779、LOC114321117、LOC114286858;并绘制空间分布图,发现这些抗逆胁迫和生长发育基因在幼叶中高表达,这说明在嫩芽发育的早期阶段,其在抗逆胁迫和生长发育调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GO与KEGG富集分析发现,十里香茶树嫩芽的差异基因涉及多个重要通路,如翻译、茉莉酸信号调控、钙离子结合、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这些都与茶树生长发育紧密相关。此研究结果可为十里香茶树发育生物学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其他茶树资源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里香 空间转录组 差异基因 空间异质性 发育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E-MS代谢组学分析云南不同产地深纹核桃仁品质差异 被引量:1
3
作者 雷舒雯 赵红 +2 位作者 付晓萍 龚加顺 彭春秀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75-285,共11页
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究云南不同产地深纹核桃仁代谢产物的差异性。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QE-MS),通过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差异性分析对云南深纹核桃仁的代谢组学特征进... 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究云南不同产地深纹核桃仁代谢产物的差异性。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QE-MS),通过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差异性分析对云南深纹核桃仁的代谢组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共鉴定出305种代谢物,其中脂肪酸、莽草酸和苯丙酸、氨基酸和多肽占比较高,主要参与苯丙氨酸代谢,黄酮和黄酮醇、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8个产地深纹核桃仁中差异代谢物有185种(VIP>1且P<0.05),筛选到吲哚乙酸、黄腐酚、酮亮氨酸等为大理州永平县核桃仁潜在标志物,丁香酸、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癸酸等为丽江市古城区核桃仁潜在标志物,4-羟基-3-甲氧基肉桂醛为迪庆州香格里拉市核桃仁潜在标志物,异土木香内酯、山奈酚、胆绿素等为大理州漾濞县核桃仁潜在标志物,香兰素为普洱市景东县核桃仁潜在标志物,山奈素、亮氨酸、异亮氨酸等为楚雄州大姚县核桃仁潜在标志物,N-乙酰苯丙氨酸、丙二酸、天冬酰胺等为保山市昌宁县核桃仁潜在标志物,多巴黄质、7-乙酰氧基-4-甲基香豆素、十一烷酸等为临沧市凤庆县核桃仁潜在标志物,这些差异可能会对核桃仁的抗氧化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指纹图谱和相似度分析有效实现了不同产地核桃仁区分,提供了云南不同产地深纹核桃仁代谢物信息,UHPLC-QE-MS技术对云南不同产地深纹核桃仁的鉴别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纹核桃 代谢组学 不同产地 差异代谢物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方式和体外模拟消化对4种食用昆虫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红 雷舒雯 +3 位作者 赵春燕 罗会清 彭春秀 龚加顺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0,共6页
以竹虫、蜂蛹、蚂蚱、蚕蛹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烘烤、油炸和水煮3种加工方式进行处理,并以未加工的昆虫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处理的昆虫在体外模拟消化前后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模拟消化前相比,模拟消化后... 以竹虫、蜂蛹、蚂蚱、蚕蛹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烘烤、油炸和水煮3种加工方式进行处理,并以未加工的昆虫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处理的昆虫在体外模拟消化前后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模拟消化前相比,模拟消化后,烘烤和水煮处理的竹虫,油炸、烘烤和水煮处理的蜂蛹和蚂蚱的多酚含量均提高,4种食用昆虫的黄酮含量均不低于消化前且多肽含量均有提高。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模拟消化后,烘烤处理的竹虫、蜂蛹和蚂蚱以及油炸处理蚕蛹的抗氧化能力综合指数最高,说明烘烤和油炸是3种加工方法中比较适合加工食用昆虫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昆虫 加工方式 营养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菊花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与生姜协同抗氧化活性研究
5
作者 王紫薇 潘戴晨 +2 位作者 徐颂文 李雪瑞 蒋细旺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0,共6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菊花挥发油,以其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野菊花挥发油的工艺,并分析其与生姜挥发油成分及协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野菊花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40 min、提... 采用超声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菊花挥发油,以其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野菊花挥发油的工艺,并分析其与生姜挥发油成分及协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野菊花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40 min、提取温度203℃、料液比1∶14(g/mL),在此条件下野菊花挥发油得率为0.548%。野菊花、生姜挥发油中均含有桉叶油醇等多种抗氧化活性成分。与单一挥发油相比,襄阳、麻城的野菊花挥发油与生姜挥发油协同使用可使DPPH·、ABTS^(+)·清除率有较大提升,表明襄阳、麻城的野菊花挥发油与生姜挥发油具有良好的协同抗氧化作用,是开发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 生姜 挥发油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陶慧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2期235-238,共4页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分为种植业产品、畜牧业产品和渔业产品三个大类22个小类。云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最多的年份为2012年和2013年的15件,新增占比最高的为2012年的7.08%,累计占比最高的...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分为种植业产品、畜牧业产品和渔业产品三个大类22个小类。云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最多的年份为2012年和2013年的15件,新增占比最高的为2012年的7.08%,累计占比最高的为2014年的3.96%。建议加强省级农业机构(如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等)的统筹规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农产品地理标志 现状分析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传粉昆虫研究进展
7
作者 郑少秋 达娃 +1 位作者 刘秀嶶 普布 《西藏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90-94,共5页
西藏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和地理环境,孕育了许多珍稀和特有物种,是我国传粉昆虫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总结西藏地区传粉昆虫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设施农业上的应用,以及其所面临气候、农药、入侵与引进物种等威胁的现... 西藏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和地理环境,孕育了许多珍稀和特有物种,是我国传粉昆虫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总结西藏地区传粉昆虫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设施农业上的应用,以及其所面临气候、农药、入侵与引进物种等威胁的现状,结合现有保护对策分析西藏传粉昆虫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可能解决的方向,为西藏今后对传粉昆虫多样性的保护和在设施农业上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传粉昆虫 现状 威胁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设计结合CRITIC、熵权-TOPSIS法研究复配精油对泡菜发酵过程中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吴昕怡 朱志妍 +4 位作者 田浩 李雪瑞 牛之瑞 王瀚墨 刘秀嶶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6,146,共8页
泡菜在发酵过程中易受微生物污染,柠檬精油、香茅精油和肉豆蔻精油的复配精油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但精油的配比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该研究以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不同配比的复配精油对泡菜发酵过程中品质的影响,采用CRITIC客观赋权法确定... 泡菜在发酵过程中易受微生物污染,柠檬精油、香茅精油和肉豆蔻精油的复配精油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但精油的配比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该研究以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不同配比的复配精油对泡菜发酵过程中品质的影响,采用CRITIC客观赋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结合熵权-TOPSIS综合评价,筛选出最适宜在泡菜中使用的复配精油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复配精油的最佳配比为柠檬精油0.05 g/kg、香茅精油0.15 g/kg、肉豆蔻精油0.15 g/kg。该研究可为泡菜的绿色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发酵过程 复配精油 正交试验设计 CRITIC 熵权-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鲜菜消费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毛昭庆 陈良正 +2 位作者 董晓波 杨芳 李梁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25-31,共7页
选取2002—2019年云南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各类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蔬菜作物播种面积、蔬菜及其各类作物产量和居民鲜菜人均消费量等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居民人均鲜菜消... 选取2002—2019年云南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各类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蔬菜作物播种面积、蔬菜及其各类作物产量和居民鲜菜人均消费量等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居民人均鲜菜消费量与粮食作物、各类非粮食作物、蔬菜作物播种面积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烟叶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粮食作物、其他作物和蔬菜作物。云南省居民人均鲜菜消费量与蔬菜内部各类作物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瓜类蔬菜、水生蔬菜类、白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叶菜类蔬菜、茄果类蔬菜、葱蒜类蔬菜、甘蓝类蔬菜和菜用豆类蔬菜。蔬菜作物播种面积调整对居民人均鲜菜消费量的关联度较小。蔬菜内部9大作物品种中,瓜菜类蔬菜、水生蔬菜类、白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4种作物的产量与居民人均鲜菜消费量的关联度较大,其他5种作物的产量与居民人均鲜菜消费量的关联度较低。为加快云南省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因地制宜调整优化种植业区域布局、紧跟市场需求变化调整蔬菜播种面积、挖掘地方特色培育高品质蔬菜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云南省 种植业结构调整 鲜菜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评价技术研究云南不同产地玛咖的质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朝祥 李智敏 +4 位作者 李东 王瀚墨 田浩 吕新华 潘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62-1167,共6页
【目的】以玛咖功效物质(玛咖酰胺、总生物碱、玛咖多糖)为主要指标,建立多指标评价体系对云南不同产地玛咖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价。【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检测玛咖多糖含量,酸性染料比色法检测玛咖总生物碱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 【目的】以玛咖功效物质(玛咖酰胺、总生物碱、玛咖多糖)为主要指标,建立多指标评价体系对云南不同产地玛咖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价。【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检测玛咖多糖含量,酸性染料比色法检测玛咖总生物碱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玛咖酰胺的含量。【结果】云南不同产地的玛咖主要化学物质有显著差异,德钦产区的玛咖多糖(8.6%)、玛咖总生物碱(3.18mg/g)及玛咖酰胺总量(2.46mg/g)含量均为最高,且德钦、维西地区的玛咖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结论】云南不同产地玛咖在主要化学物质(玛咖酰胺、总生物碱、玛咖多糖)含量上体现出的这种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与其产地的海拔和温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咖 多糖 生物碱 玛咖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淀粉钠/酪蛋白酸钠协同包埋柠檬香茅精油及微胶囊抑菌性能研究
11
作者 李雪瑞 刘秀嶶 +5 位作者 周继伟 王瀚墨 吴昕怡 朱志妍 范方宇 田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78-86,共9页
为了研究柠檬香茅精油在延长泡菜货架期方面的应用。本研究以柠檬香茅精油为芯材,羧甲基淀粉钠、酪蛋白酸钠为壁材制备柠檬香茅精油微胶囊,考察羧甲基淀粉钠与酪蛋白酸钠的质量比对柠檬香茅精油微胶囊的理化性能、微观形态、热稳定性等... 为了研究柠檬香茅精油在延长泡菜货架期方面的应用。本研究以柠檬香茅精油为芯材,羧甲基淀粉钠、酪蛋白酸钠为壁材制备柠檬香茅精油微胶囊,考察羧甲基淀粉钠与酪蛋白酸钠的质量比对柠檬香茅精油微胶囊的理化性能、微观形态、热稳定性等的影响,评估微胶囊化对精油中化学成分及泡菜中主要致病菌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羧甲基淀粉钠与酪蛋白酸钠质量比为1:5、1:9时,精油包埋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为98.29%、96.90%,其外观为球状、块状,随酪蛋白酸钠含量的增加,微胶囊表面的微孔逐渐减少,空洞变小。热失重曲线中最大失重速率的温度随酪蛋白含量增加而向高温方向移动,最高达314.27℃,纯精油仅为106.27℃。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果表明精油微胶囊处理保留了诸如橙花醇(34.69%)、乙酸香叶酯(27.41%)、芳樟醇(5.65%)、石竹烯(6.50%)等抑菌成分。这使得柠檬香茅精油微胶囊对泡菜中枯草芽孢杆菌(主要的腐败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引起包装袋胀袋的细菌)有较强的抑菌性,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97.66、195.31μg/mL,最大杀菌浓度均为1562.5μg/mL。综上所述,羧甲基淀粉钠与酪蛋白酸钠作为包封剂制备柠檬香茅精油微胶囊具有可行性,且对泡菜中主要腐败菌有抑制效果。这为进一步探究柠檬香茅精油在延长泡菜货架期上的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香茅精油 微胶囊 羧甲基淀粉钠 酪蛋白酸钠 抑菌性能 泡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根考克氏菌与植物乳植杆菌复合发酵对香肠品质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骏飞 申挥 +6 位作者 张珂铭 汤回花 胡永金 肖华 李宏 刘毕琴 史巧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以嗜根考克氏菌(Kocuria rhizophila)AP1和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L复配接种发酵香肠,以自然发酵香肠为空白对照,通过测定发酵香肠的pH值、水分含量、水分活度、亚硝酸盐含量、质构特性、色差、游离氨基酸含量及... 以嗜根考克氏菌(Kocuria rhizophila)AP1和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L复配接种发酵香肠,以自然发酵香肠为空白对照,通过测定发酵香肠的pH值、水分含量、水分活度、亚硝酸盐含量、质构特性、色差、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活菌数等指标,探究嗜根考克氏菌AP1和植物乳植杆菌L复合发酵对香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发酵剂后,pH值、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P<0.05),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提高了香肠的硬度和咀嚼性、提升了亮度和色泽,促进了发酵香肠游离氨基酸的释放,提升了香肠的感官品质;接种处理增强了优势菌的竞争力,抑制了有害菌的生长,嗜根考克氏菌AP1与多数游离氨基酸产量呈正相关。因此,考克氏菌与乳酸菌复配发酵可提升香肠品质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根考克氏菌 植物乳植杆菌 发酵香肠 细菌多样性 游离氨基酸 理化特性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速溶茶粉中茶褐素类物质的化学组成分析
13
作者 杨柳 王智能 +2 位作者 应雄美 龚加顺 彭春秀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8-215,共8页
为揭示普洱茶茶褐素主要结构特征及化学组成,采用超滤膜和质谱等技术联用研究不同分子质量茶褐素类物质的化学组成差异。针对不同分子质量茶褐素类物质,分析测定其蛋白质、多糖、总多酚、活性基团等含量以及色差变化,通过傅里叶变换红... 为揭示普洱茶茶褐素主要结构特征及化学组成,采用超滤膜和质谱等技术联用研究不同分子质量茶褐素类物质的化学组成差异。针对不同分子质量茶褐素类物质,分析测定其蛋白质、多糖、总多酚、活性基团等含量以及色差变化,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居里点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各分级样进行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随分子质量的减小,茶褐素不同分级样水溶液颜色越来越浅,活性基团含量变化不明显,但蛋白质、多糖、总多酚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茶褐素不同分子质量样品均含有较多的-OH基团、饱和C-H峰、C=C峰苯环,吸收峰出现在200 nm波长处。茶褐素m_(w)>300 kDa、500 Da<m_(w)<10 kDa样品中均含有核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不同分子质量的茶褐素热裂解产物主要有棕榈酸甲酯、十八碳烯酸甲酯、十八碳二烯酸甲酯、二十四烷、正二十五烷、呋喃甲醇、生育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茶褐素 理化性质 居里点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水仙碱提取分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光芬 杜文文 +5 位作者 金鹏程 段青 王祥宁 贾文杰 马璐琳 王继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5-304,共10页
秋水仙碱是一种功能较多的植物源生物碱,在医药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系统地了解秋水仙碱提取、分离的技术类型有助于推动高纯度秋水仙碱的生产。本文介绍了秋水仙碱不同提取技术的特点、原理和应用效果,阐述了秋水仙碱在不同种类植物、... 秋水仙碱是一种功能较多的植物源生物碱,在医药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系统地了解秋水仙碱提取、分离的技术类型有助于推动高纯度秋水仙碱的生产。本文介绍了秋水仙碱不同提取技术的特点、原理和应用效果,阐述了秋水仙碱在不同种类植物、植物不同部位中的含量以及影响含量的因素,总结了传统的浸提法、回流法与超声波提取、超临界CO_(2)提取、微波提取、酶促提取等新提取方法,以及膜分离法、色谱分离法等秋水仙碱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提取分离技术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探讨了秋水仙碱提取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秋水仙碱的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 嘉兰属 提取方法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干燥方式对马铃薯全粉营养品质和加工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普红梅 杨万林 +5 位作者 李燕山 帅良 杨芳 张绍智 李雪瑞 白建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1-48,共8页
以新鲜"云薯304"切片后,采用漂烫冻干、不漂烫冻干、漂烫烘干和不漂烫烘干四种工艺条件制备干片,再经研磨粉碎制成半生的马铃薯全粉,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全粉的营养品质和加工特性。结果表明:采用漂烫冻干工艺,马铃薯全粉的颜... 以新鲜"云薯304"切片后,采用漂烫冻干、不漂烫冻干、漂烫烘干和不漂烫烘干四种工艺条件制备干片,再经研磨粉碎制成半生的马铃薯全粉,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全粉的营养品质和加工特性。结果表明:采用漂烫冻干工艺,马铃薯全粉的颜色与鲜马铃薯颜色最接近,制备的马铃薯全粉还原糖含量最低,为0.15%;蛋白质含量(9.01%)、总淀粉含量(69.12%)、直链淀粉含量(31.60%)与其他三种工艺处理无显著差异;从加工特性上看马铃薯全粉的持水力(5.27 g水/g全粉)和持油力(1.55 g油/g全粉)、透光率(83.43%)和各个温度下的膨胀度(50℃:9.32 g/g;60℃:11.98 g/g;70℃:13.11 g/g;80℃:15.35 g/g;90℃:12.50 g/g)均最高,都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工艺(P<0.05);且凝胶流程最短,为10.96 mm。因此,可认为漂烫冻干是制备马铃薯全粉的最优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全粉 营养品质 加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炮制方式的续断HPLC指纹图谱及化学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俊 李智敏 +6 位作者 吴丽华 石瑶 黄慧 李晚谊 张庭 王晓兵 肖丹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9-534,共6页
【目的】建立不同炮制方法续断指纹图谱,为评价续断炮制品的质量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15批续断样品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测定结果中23个共有峰的... 【目的】建立不同炮制方法续断指纹图谱,为评价续断炮制品的质量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15批续断样品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测定结果中23个共有峰的峰面积进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15批不同炮制加工后的续断样品间相似度在0.853~0.990,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以分为2类。【结论】建立的续断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准确可靠,炮制方法对续断中有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断 炮制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荷精油对‘云薯304’原原种抑芽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普红梅 杨万林 +4 位作者 刘凌云 杨琼芬 白建明 李燕山 姚春光 《作物研究》 2018年第3期194-197,共4页
发芽是造成马铃薯贮藏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设置80、100、120μL/L等3个浓度梯度的薄荷精油,以0μL/L(CK2)和2%氯苯胺灵(CK1)作为对照,研究了薄荷精油对‘云薯304’原原种贮藏中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薄荷精油(CK2)相比,添... 发芽是造成马铃薯贮藏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设置80、100、120μL/L等3个浓度梯度的薄荷精油,以0μL/L(CK2)和2%氯苯胺灵(CK1)作为对照,研究了薄荷精油对‘云薯304’原原种贮藏中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薄荷精油(CK2)相比,添加薄荷精油使‘云薯304’原原种的发芽率和芽长显著降低,且薄荷精油浓度越高,发芽率和芽长值越低,说明薄荷精油对‘云薯304’原原种的抑芽效果还与薄荷精油浓度相关,浓度越大,抑芽效果越明显;高浓度(120μL/L)薄荷精油处理和2%CIPC(CK1)处理能够使‘云薯304’原原种在贮藏中保持较高的水分含量和较低的质量损失率,说明高浓度薄荷精油可以使‘云薯304’保持较好的外观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精油 马铃薯 抑芽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化方式和右旋糖酐对蚕豆蛋白凝胶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汤回花 李欣忆 +6 位作者 刘毕琴 唐蓉 陈骏飞 朱懿瑾 胡永金 李宏 史巧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93-199,共7页
研究了植物乳植杆菌P4和葡萄糖酸-δ-内酯(glucono-delta-lactone,GDL)2种酸化方式及添加右旋糖酐(dextran,DX)对蚕豆分离蛋白(faba bean protein isolate,FPI)凝胶理化、流变和相互作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到达酸化终点pH 5.0,GDL酸化... 研究了植物乳植杆菌P4和葡萄糖酸-δ-内酯(glucono-delta-lactone,GDL)2种酸化方式及添加右旋糖酐(dextran,DX)对蚕豆分离蛋白(faba bean protein isolate,FPI)凝胶理化、流变和相互作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到达酸化终点pH 5.0,GDL酸化诱导(FPI+GDL)凝胶所需酸化时间低于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酸化诱导(FPI+LAB)凝胶,尽管酸化速率不同,但酸化终点G′和G″没有显著性差异。相较于FPI+GDL凝胶,FPI+LAB凝胶具有较低的凝胶强度(0.65±0.06)N和较高的持水性(47.37±1.60)%。化学作用力结果显示,FPI+GDL凝胶以氢键为主,而FPI+LAB凝胶以二硫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为主。添加DX都会显著增加2种酸化方式诱导FPI凝胶的持水性;降低FPI+GDL凝胶的黏弹性和强度,但增强了FPI+LAB凝胶的黏弹性和强度,这与添加DX后凝胶的化学作用力变化一致。综上所述,酸化方式和DX的添加都会影响FPI凝胶的质构特性和流变性能,研究结果为拓展植物蛋白凝胶定制化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蛋白凝胶 葡萄糖酸-Δ-内酯 乳酸菌 流变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肉桂精油Pickering乳液壳聚糖涂膜对采后芒果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闯 杨林杰 +5 位作者 于丽娟 刘运浩 何祖宇 王超 杨子明 李普旺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3,共12页
目的通过对玉米醇溶蛋白(Zein)进行结构修饰,提高其在Pickering乳液两相界面之间的稳定性,并赋予其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负载肉桂精油Pickering乳液壳聚糖活性涂膜对采后芒果的保鲜效果。方法使用碱处理法制备没食子酸修饰的玉米醇溶蛋... 目的通过对玉米醇溶蛋白(Zein)进行结构修饰,提高其在Pickering乳液两相界面之间的稳定性,并赋予其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负载肉桂精油Pickering乳液壳聚糖活性涂膜对采后芒果的保鲜效果。方法使用碱处理法制备没食子酸修饰的玉米醇溶蛋白(Zein-g-GA)共价物,以其为乳化剂制备肉桂精油Pickering乳液,最后将乳液与壳聚糖溶液复合,并涂于芒果的表面,研究复合涂膜对采后芒果室温贮藏期间果实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评价Pickering乳液壳聚糖涂膜对采后芒果的保鲜效果。结果以Zein-g-GA为乳化剂制备得到的肉桂精油Pickering乳液粒径分布均匀,约为3.618μm。负载肉桂精油Pickering乳液壳聚糖活性涂膜液通过在芒果果实表面形成一层气体阻隔性薄膜,抑制果实的呼吸代谢,从而阻止果实的硬度、pH、可溶性固形物等发生剧烈的变化,同时抑制芒果体内丙二醛的积累,减少膜脂氧化损伤,提高果实体内抗氧化酶活性,保持芒果采后贮藏品质。结论Zein-g-GA具有稳定精油的能力,负载了肉桂精油Pickering乳液的壳聚糖活性涂膜可以提高对芒果的保鲜效果,延长其货架期,壳聚糖活性涂膜在水果保鲜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玉米醇溶蛋白 肉桂精油 Pickering乳液 涂膜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拉胶变性淀粉联合轻度熟化对灭菌型黄焖鸡品质的影响
20
作者 王馨蕊 李有莹 +2 位作者 马菲菲 李荣辉 苏火生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129,共7页
[目的]探索卡拉胶、变性淀粉这类多糖保水剂联合轻度熟化对灭菌型黄焖鸡食用品质的影响,改善常温贮藏的预制黄焖鸡的食用品质。[方法]在轻度熟化条件下,先对比单独、复配使用卡拉胶及变性淀粉的鸡肉嫩度保持效果,对较优的处理组进行单... [目的]探索卡拉胶、变性淀粉这类多糖保水剂联合轻度熟化对灭菌型黄焖鸡食用品质的影响,改善常温贮藏的预制黄焖鸡的食用品质。[方法]在轻度熟化条件下,先对比单独、复配使用卡拉胶及变性淀粉的鸡肉嫩度保持效果,对较优的处理组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开展全面试验,对全面试验得到的最优多糖保水剂配比进行验证实验。通过测定鸡肉剪切力、全质构特性、蒸煮损失率、色泽、感官评价等指标,对黄焖鸡品质进行评价。[结果]卡拉胶和变性淀粉两种多糖保水剂复配处理的鸡肉嫩度较好,最优组合为0.2%卡拉胶和0.5%变性淀粉复配,此多糖保水剂联合轻度熟化的黄焖鸡,在灭菌后食用品质保持效果较好,鸡肉嫩度较佳,硬度较小,蒸煮损失率较低,鸡肉光泽较好,口感较优,滋味良好。[结论]卡拉胶变性淀粉联合轻度熟化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灭菌导致的黄焖鸡品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保水剂 卡拉胶 变性淀粉 黄焖鸡 食用品质 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