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1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凌飞 付晓萍 +1 位作者 白忠彬 赵丹丹 《云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2期62-64,共3页
“新农科”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探索适应新形势的高质量人才势在必行。基于此,文章以云南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通过对“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该专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及人才素质的新需求进行分... “新农科”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探索适应新形势的高质量人才势在必行。基于此,文章以云南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通过对“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该专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及人才素质的新需求进行分析,从当前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人才培养构建思路、具体措施等方面全方位探讨了“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本科农业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一流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科院校如何开展新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2
作者 王再强 杨益成 +3 位作者 夏梓祥 杨茹艳 高鑫 周红 《农村科学实验》 2016年第1期6-6,共1页
及时对新生给予学习和生活指导,使他们尽快地熟悉、适应大学生活,是农科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云南农业大学在针对新生入学高度重视,开展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新生 思想政治教育 云南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线上教学效果调查研究
3
作者 李秀芬 廖小琳 白忠彬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21期108-110,114,共4页
从2020年起,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的线上教学已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首次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实施线上教学,并进行以学生为导向的线上教学效果评价研究,为线上课程建设和“混合式”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 线上教学 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评价 过程监督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三代测序技术分析云南鹤庆猪肝鲊微生物多样性
4
作者 王高 魏光强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24-132,共9页
采用第三代测序技术对猪肝鲊中细菌和真菌分别进行16S全长和内部转录间隔全长测序,分析云南鹤庆猪肝鲊中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并注释到种水平。猪肝鲊微生物群落呈现复杂多样性,门水平上,优势细菌和真菌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子囊菌... 采用第三代测序技术对猪肝鲊中细菌和真菌分别进行16S全长和内部转录间隔全长测序,分析云南鹤庆猪肝鲊中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并注释到种水平。猪肝鲊微生物群落呈现复杂多样性,门水平上,优势细菌和真菌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属水平上,优势细菌属为四联球菌属(Tetragenococcus),真菌属为米勒酵母属(Millerozyma);种水平上,优势细菌为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_halophilus),优势真菌为粉状米勒酵母(Millerozyma_farinosa),参与发酵的真菌种类多于细菌。由群落热图可知,ZGZ201、ZGZ202、ZGZ302样品的细菌和真菌组成最为相似。鹤庆猪肝鲊微生物群落构成以真菌为主,细菌为辅,注释出嗜盐四联球菌和粉状米勒酵母,可为后续潜在发酵菌株的筛选、发酵剂的研发以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肝鲊 第三代测序技术 种水平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技术在食品无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红欣 唐兴萍 +3 位作者 杨正明 张菊 陆娅娟 吴文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0-357,共8页
食品检测技术在确保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食品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且费时、低效、操作繁琐和不客观,因此探究无损、快速、高效的检测技术,对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光谱成像(Multispectr... 食品检测技术在确保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食品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且费时、低效、操作繁琐和不客观,因此探究无损、快速、高效的检测技术,对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光谱成像(Multispectral Imaging,MSI)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快速、无损、客观等特点,为食品领域快速、无损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论文介绍了MSI成像技术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多光谱成像技术的数据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多光谱技术在水果的品质评估、蔬菜分级、肉制品掺假和水产品的腐败变质检测等领域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多光谱技术在未来食品的内部品质和外部品质无损检测中的发展进行总结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技术 无损检测 食品安全 食品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E-MS代谢组学分析云南不同产地深纹核桃仁品质差异 被引量:1
6
作者 雷舒雯 赵红 +2 位作者 付晓萍 龚加顺 彭春秀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75-285,共11页
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究云南不同产地深纹核桃仁代谢产物的差异性。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QE-MS),通过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差异性分析对云南深纹核桃仁的代谢组学特征进... 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究云南不同产地深纹核桃仁代谢产物的差异性。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QE-MS),通过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差异性分析对云南深纹核桃仁的代谢组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共鉴定出305种代谢物,其中脂肪酸、莽草酸和苯丙酸、氨基酸和多肽占比较高,主要参与苯丙氨酸代谢,黄酮和黄酮醇、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8个产地深纹核桃仁中差异代谢物有185种(VIP>1且P<0.05),筛选到吲哚乙酸、黄腐酚、酮亮氨酸等为大理州永平县核桃仁潜在标志物,丁香酸、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癸酸等为丽江市古城区核桃仁潜在标志物,4-羟基-3-甲氧基肉桂醛为迪庆州香格里拉市核桃仁潜在标志物,异土木香内酯、山奈酚、胆绿素等为大理州漾濞县核桃仁潜在标志物,香兰素为普洱市景东县核桃仁潜在标志物,山奈素、亮氨酸、异亮氨酸等为楚雄州大姚县核桃仁潜在标志物,N-乙酰苯丙氨酸、丙二酸、天冬酰胺等为保山市昌宁县核桃仁潜在标志物,多巴黄质、7-乙酰氧基-4-甲基香豆素、十一烷酸等为临沧市凤庆县核桃仁潜在标志物,这些差异可能会对核桃仁的抗氧化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指纹图谱和相似度分析有效实现了不同产地核桃仁区分,提供了云南不同产地深纹核桃仁代谢物信息,UHPLC-QE-MS技术对云南不同产地深纹核桃仁的鉴别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纹核桃 代谢组学 不同产地 差异代谢物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YOLOv8-FasterBlock模型的云南小粒咖啡生豆分级方法
7
作者 杨红欣 陈越 +6 位作者 裴国权 钱雪英 李沛瑶 朱才英 夏迁 刘自高 吴文斗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8-277,共10页
建立基于轻量化YOLOv8-FasterBlock模型的小粒咖啡生豆分级方法。实验主要收集来自云南的一级、二级、三级以及缺陷小粒咖啡生豆共500 g作为研究对象,混合后采集相应RGB图像作为咖啡生豆分级的数据集。随后对YOLOv8n模型进行改进,重点将... 建立基于轻量化YOLOv8-FasterBlock模型的小粒咖啡生豆分级方法。实验主要收集来自云南的一级、二级、三级以及缺陷小粒咖啡生豆共500 g作为研究对象,混合后采集相应RGB图像作为咖啡生豆分级的数据集。随后对YOLOv8n模型进行改进,重点将YOLOv8n模型中C2f模块的BottleneckBlock替换为FasterNet中的FasterBlock模块,改进后形成新的轻量化YOLOv8-FasterBlock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验中不同等级咖啡豆分级检测,结果显示,提出的YOLOv8-FasterBlock模型精确率、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均值分别达到了98.4%、94.3%、97.4%,其检测平均时间为2.4 ms。在后续进行的一系列对比实验、消融实验、轻量化实验以及粘连豆实验,证明了YOLOv8-FasterBlock模型的优越性和结构有效性。YOLOv8-FasterBlock模型在降低模型复杂度的同时,提升了对小粒咖啡生豆的特征提取能力和推理速度,可实现咖啡豆分级快速检测。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小粒咖啡生豆分级设备的视觉模块部署提供参考,也可以为其他农产品的分级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咖啡 生豆 YOLOv8-FasterBlock模型 目标检测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纤维在鱼糜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雍金叶 邹钰萱 +3 位作者 朱雨博 田洋 李秀芬 赵冰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7-232,共6页
膳食纤维具有独特的营养和功能性质,在鱼糜中添加膳食纤维能够改善其凝胶性能和营养品质。文章综述了膳食纤维在鱼糜食品中的应用现状以及膳食纤维对鱼糜食品结构和性质的影响,提出膳食纤维改善鱼糜凝胶性质的可能机制及未来发展趋势,... 膳食纤维具有独特的营养和功能性质,在鱼糜中添加膳食纤维能够改善其凝胶性能和营养品质。文章综述了膳食纤维在鱼糜食品中的应用现状以及膳食纤维对鱼糜食品结构和性质的影响,提出膳食纤维改善鱼糜凝胶性质的可能机制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膳食纤维在鱼糜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鱼糜 凝胶性质 相互作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花菌”发酵云南大叶种晒青茶的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9
作者 彭文书 郑彩兰 +6 位作者 范垚 刘新月 马莉 杨瑞娟 刘丽 王桥美 严亮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314,共11页
【目的】明确“金花菌”发酵云南大叶种晒青茶的工艺条件,为金花普洱茶的稳定生产及其深加工产品研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通过不同等级原料、不同压力、不同潮水量对比发酵,探究“金花菌”发酵普洱茶的工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 【目的】明确“金花菌”发酵云南大叶种晒青茶的工艺条件,为金花普洱茶的稳定生产及其深加工产品研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通过不同等级原料、不同压力、不同潮水量对比发酵,探究“金花菌”发酵普洱茶的工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发酵前后的茶叶香气物质分析比较,感官审评茶叶发酵前后的滋味,结合理化检测分析冠突散囊菌对普洱熟茶发酵的影响。【结果】确定“金花菌”发酵普洱茶最佳发酵条件:以7级云南晒青毛茶为原料,潮水量20%,温度29℃,湿度75%条件下培养40 d。在该条件下培养出的金花普洱茶砖,发花茂盛,松紧适宜,咖啡碱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所上升,而茶多酚含量则下降8.01%,茶汤深红明亮、口感顺滑、有独特的“菌香”,茶叶香气由花果香型转化为草木香或其他类型特殊香气。发酵后醇类、酮类、酯类等物质成分含量总体下降,氧化芳樟醇、正十三烷、苯乙酮等构成冠突散囊菌“菌香”香气特征的化学组分含量增加。【结论】“金花菌”发酵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可行,经过金花发酵工艺处理后的茶叶品质也会得到相应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大叶种晒青茶 冠突散囊菌 金花普洱茶 发酵工艺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分离与重组技术在玫瑰花天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荣书 董文明 赵晓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1-54,76,共5页
利用食用玫瑰鲜花的天然红色与自然香味研究生产色艳香浓的玫瑰鲜花饮料是目前花卉饮料生产的目标,但在实际生产中很难达到色泽、香味与口感协调的理想要求。本研究利用食品分离与重组技术将玫瑰的色素与挥发性香味物质进行提取,对影响... 利用食用玫瑰鲜花的天然红色与自然香味研究生产色艳香浓的玫瑰鲜花饮料是目前花卉饮料生产的目标,但在实际生产中很难达到色泽、香味与口感协调的理想要求。本研究利用食品分离与重组技术将玫瑰的色素与挥发性香味物质进行提取,对影响风味的苦涩味等酚类物质进行分离,在玫瑰花饮料生产中对需要的物质进行重组。结果表明,利用食品分离与重组技术进行玫瑰花饮料的生产能够获得色艳香浓、口味理想的玫瑰鲜花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 分离重组 天然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糖片球菌的益生功能及其在食品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曹振辉 潘洪彬 +3 位作者 张鲜焰 汪思凡 刘永仕 林秋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106-108,共3页
介绍了戊糖片球菌的抑制食源性致病菌、调节肠道免疫功能、降低胆固醇、抗肿瘤等益生功能,综述了其微生物制剂在食品科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发酵肉制品、乳制品和蔬菜,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乳酸菌 戊糖片球菌 食品发酵剂 益生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食品毒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斌 龚加顺 +1 位作者 黄艾祥 冯励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9期28-29,共2页
针对农业院校《食品毒理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与"学"之间的一些问题,探讨了该课程的改革措施,包括:培养学习兴趣,调整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技能;优化教学内容,丰富实验项目;完善考核制度,突... 针对农业院校《食品毒理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与"学"之间的一些问题,探讨了该课程的改革措施,包括:培养学习兴趣,调整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技能;优化教学内容,丰富实验项目;完善考核制度,突出实验成绩等内容,以期为改进实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食品毒理学 实验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部分地区畜禽肉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及其耐药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斌 任凌洁 +2 位作者 冯励 朱静静 黄艾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69,共7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生鲜畜禽肉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污染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采集生鲜畜禽肉样164份,对沙门氏菌分离培养后,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鉴定;采用玻片凝集法分析沙门氏菌血清型,并通... 【目的】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生鲜畜禽肉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污染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采集生鲜畜禽肉样164份,对沙门氏菌分离培养后,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鉴定;采用玻片凝集法分析沙门氏菌血清型,并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进行分子分型和聚类分析;再用药敏检测板(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沙门氏菌进行14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164份样品中,有12份样品检出沙门氏菌19株,总检出率为7.32%;分属于5个血清群,B群最多(10株,占52.60%);主要血清型包括鼠伤寒沙门氏菌5株、圣保罗沙门氏菌3株、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2株和鸭沙门氏菌2株。15株沙门氏菌PFGE分型产生14条不同的带型,表明畜禽肉中的少数沙门氏菌存在地域聚集,且存在交叉污染。19株沙门氏菌中有17株对抗生素耐药,多重耐药率为68.42%。【结论】生鲜畜禽肉中沙门氏菌检出率较高,呈现多重血清型,存在地域交叉污染,且耐药情况较为严重,需加强生肉制品卫生管理及抗生素使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畜禽肉 沙门氏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化学”课程建设中项目式学习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文娟 刘良燕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4期126-129,共4页
在工程教育背景下,提高学生运用食品化学理论并指导学生在实际工作和生产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食品化学”课程的关键核心点所在。阐述了“食品化学”课程建设改革中引入项目式学习方式,同时把“食品化学”基础知识根据科学教育理念的... 在工程教育背景下,提高学生运用食品化学理论并指导学生在实际工作和生产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食品化学”课程的关键核心点所在。阐述了“食品化学”课程建设改革中引入项目式学习方式,同时把“食品化学”基础知识根据科学教育理念的维度进行提炼,以解决真实问题为目标,强调将科学与工程教育归还到真实情境中去,并提出了作者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思考,为进一步优化课程教育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化学 项目式学习 工程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边贸进口即食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状况及其呕吐毒素基因型检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俊蓉 陈芸 +8 位作者 李云飞 关鼎儒 范青 吕廷保 晏明兴 邬玮航 朱仁俊 胡永金 杨玲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86-191,共6页
为探究云南省边贸进口即食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状况及其呕吐毒素基因型携带情况,从云南边境各口岸进口食品贸易集散点(边民互市点、农贸市场以及进出口产品店等地)共采集市售包装样品224份。通过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 为探究云南省边贸进口即食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状况及其呕吐毒素基因型携带情况,从云南边境各口岸进口食品贸易集散点(边民互市点、农贸市场以及进出口产品店等地)共采集市售包装样品224份。通过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和双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Double real-time fluoresc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ual real-time PCR)技术对分离得到的蜡样芽胞杆菌进行鉴定,并对阳性菌株中的呕吐毒素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蜡样芽胞杆菌在所采集样品中的检出率为20.09%(45/224),天保、金水河、瑞丽以及畹町各口岸检出率均高于10%。检出率较高的食品类别为:酱腌菜60%(3/5)、调味品50%(15/30)、水产及其制品46.67%(7/15);从45份阳性样品中共分离出113株蜡样芽胞杆菌,其中呕吐型毒素基因cesB的携带率为0.88%(1/113),呕吐型毒素基因携带率较低,但是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风险仍不可忽视。该研究结果对边贸进口食品安全、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及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贸进口食品 蜡样芽胞杆菌 双重实时荧光PCR 呕吐毒素基因 污染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边贸进口即食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晏明兴 陈芸 +7 位作者 吕廷保 关鼎儒 李杜慧 何俊蓉 梁微 杨玲春 胡永金 朱仁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8-213,共6页
为探索云南边贸进口即食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对云南5个边境口岸城市采集到的10类459份进口边贸即食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验和分离,并对分离出的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生化确认、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以及16S rDNA序列... 为探索云南边贸进口即食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对云南5个边境口岸城市采集到的10类459份进口边贸即食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验和分离,并对分离出的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生化确认、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以及16S rDNA序列鉴定,同时利用16S 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从所采集的样品中检出2份阳性食品,检出率为0.43%,均为糖果和巧克力,占该类食品的3.8%。从2份阳性食品中分离出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通过16S rDNA系统发育树和遗传进化分析,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存在明显的样品来源不同遗传进化差异。该研究结果为构建云南边贸进口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溯源技术、致病菌安全预警平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食品 进口食品 金黄色葡萄球菌 16S rDNA 细菌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天麻抗疲劳成分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楠 张超 +4 位作者 李阳顺 马仲帅 马舒韵 余平莲 李凌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51-2060,共10页
【目的】探究天麻的抗疲劳主要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Web of Science (WOS)及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对天麻活性成分进行检索;通过数据库SwissTarget Prediction对天麻有效成分的作... 【目的】探究天麻的抗疲劳主要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Web of Science (WOS)及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对天麻活性成分进行检索;通过数据库SwissTarget Prediction对天麻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进行预测。采用数据库Disgenet获取与机体疲劳相关的靶基因,通过Venny及Cytoscape等软件,建立天麻-药效成分-抗疲劳靶点相互作用的调控网络,对其有效成分进行筛选。通过数据库String建立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网络,对中药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进行筛选,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究。利用数据库DAVID执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软件Autodock Vina,将天麻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与抗疲劳相关的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获得98个天麻活性成分,预测得到94个天麻抗疲劳靶点。筛选出5个抗疲劳的主要活性成分,分别为天麻素(gastrodin)、L-焦谷氨酸(L-pyroglutamic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3,4-二羟基苯甲醛(3,4-dihydroxybenz-aldehyde)、4-乙氧基甲基苯酚[4-(ethoxymethyl)-glucopyranosyl-phenol]。蛋白互作网络拓扑分析结果表明,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磷酸肌醇3激酶(PIK3CA)、磷酸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Β肽(PIK3CB)、磷酸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δ肽(PIK3CD)、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以及雌激素受体(ESR1)为天麻抗疲劳的关键靶点。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天麻抗疲劳作用涉及110个条目和141个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天麻的5个主要活性成分与抗疲劳关键靶点能够稳定结合。【结论】天麻抗疲劳作用涉及多种活性成分、多个信号通路以及多个作用靶点。天麻可能通过清除自由基、降低细胞炎症反应、促进能量代谢、加快细胞周期进程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发挥其抗疲劳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抗疲劳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胃切除术后专用乳剂型特医食品的开发及其稳定性
18
作者 张楠 范琨 +2 位作者 张超 李凌飞 刘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05-112,共8页
本研究旨在开发适合于胃切除术后的全营养乳剂。通过测定乳剂粒径、沉淀率以及胃切除术后小鼠血糖、体质量等指标,探究蛋白质种类、麦芽糊精葡萄糖当量(dextrose equivalent,DE)值以及油脂对乳剂的稳定性及胃切除术后小鼠的影响,并在此... 本研究旨在开发适合于胃切除术后的全营养乳剂。通过测定乳剂粒径、沉淀率以及胃切除术后小鼠血糖、体质量等指标,探究蛋白质种类、麦芽糊精葡萄糖当量(dextrose equivalent,DE)值以及油脂对乳剂的稳定性及胃切除术后小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乳剂加工过程中最佳均质次数、均质压力、pH值。结果表明,以乳清蛋白为蛋白来源、DE值为12的麦芽糊精、油脂配方以V(花生油)∶V(辛酸甘油三酯)=2∶1或V(花生油)∶V(癸酸甘油三酯)=2∶1所制成的乳剂稳定性较好,且最有利于部分胃切除术后小鼠的血糖和体质量恢复;均质次数7次、均质压力70kPa、均质pH7.0加工工艺下乳剂的粒径最小、沉淀率最低,乳剂稳定性最好。本研究获得了全营养乳剂最佳的三大宏量营养素来源以及最适的加工工艺条件,为胃切除术后专用乳剂型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剂 稳定性 加工工艺 术后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食用花卉80%甲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沈晓静 周绍琴 +3 位作者 王虹 李兴玉 黄璐璐 尹田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7-212,共6页
食用花卉因其健康作用而被广泛的消费。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云南食用花卉资源,评价其活性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对采自云南的17种食用花的80%(体积分数)甲醇提取物进行总酚(total phenolic contents,TPC)、总黄酮(total flavonoid cont... 食用花卉因其健康作用而被广泛的消费。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云南食用花卉资源,评价其活性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对采自云南的17种食用花的80%(体积分数)甲醇提取物进行总酚(total phenolic contents,TPC)、总黄酮(total flavonoid contents,TFC)及原花青素(total procyanidin contents,TPYC)含量测定,再通过DPPH法和FRAP法评估其抗氧化能力,并分析活性成分与抗氧化能力相关性。结果表明,17种食用花中以棠梨花所含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229.00±1.67)mg GCE/g Ex和(586.20±22.75)RE/g Ex。此外,棠梨花还具有较强的铁还原能力,其还原能力为(2.94±0.32)mmol Fe^(2+)/g Ex。石榴花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半抑制浓度值达(0.22±0.007)mg/mL。因此,这些食用花卉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重要潜在来源,并在人类饮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花卉 抗氧化活性 活性成分 相关性 热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盐津乌骨鸡肉中鲜味肽的提取与鉴定
20
作者 杨超辉 梁双敏 +1 位作者 葛长荣 肖智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5,46,共7页
利用超滤和凝胶过滤色谱法对盐津乌骨鸡肉中的鲜味肽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感官评价得到鲜味最佳的组分F1,进一步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从F1组分中鉴定出鲜味肽,对鉴定出的鲜味肽进行条件筛选、氨基酸组成和活性片段预测分析。结果... 利用超滤和凝胶过滤色谱法对盐津乌骨鸡肉中的鲜味肽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感官评价得到鲜味最佳的组分F1,进一步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从F1组分中鉴定出鲜味肽,对鉴定出的鲜味肽进行条件筛选、氨基酸组成和活性片段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从盐津乌骨鸡肉中鉴定出921条多肽,筛选后得到551条多肽,通过鲜味活性预测得到鲜味片段出现频率大于1的10条多肽,其中DTEEVEHGEE、EVHEEEVH、HEAEEVHEE、HEKLSEESEE、KVED、TPIPDLP 6条多肽可能具有较强的鲜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津乌骨鸡 鲜味肽 分离鉴定 条件筛选 活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