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香樟不同部位挥发性次生代谢产物差异 被引量:1
1
作者 雷金梅 江冰冰 +5 位作者 杨芳 郭存武 夏宇薪 邓秀娟 刘晓慧 王白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79-1691,共13页
香樟是宝贵的芳香植物资源,研究香樟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可为进一步提取和筛选香樟天然活性物质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香樟的鲜叶和鲜果为材料,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叶片和果实共检... 香樟是宝贵的芳香植物资源,研究香樟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可为进一步提取和筛选香樟天然活性物质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香樟的鲜叶和鲜果为材料,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叶片和果实共检测出1158种次生代谢产物,包括萜类、酯、杂环化合物、烃类、酮、醛等16类,其中萜类、酯和杂环化合物三类次生代谢产物占比最高。通过PCA和聚类分析发现,叶片与果实相比,存在141种差异代谢产物上调和417种下调。KEGG富集分析发现,叶片与果实的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倍半萜类和三萜类生物合成、单萜类生物合成、苯丙烷类生物合成等途径。萜类在叶片的相对含量占比达到92.33%,果实中的相对含量占比达到82.73%,是香樟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也是重要的药理活性物质。研究结果表明香樟叶片和果实挥发性次生代谢物的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本研究可为香樟叶片和果实资源的精细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 挥发性成分 代谢组学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