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悦乐水电站工程施工导流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玲 王飞 +1 位作者 李明华 代兴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2,22,共3页
在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修建在典型的山区河流上的悦乐水电站工程的施工导流方式。综合各种因素,决定枯期采用围堰挡水左岸导流明渠泄流;汛期利用已经建好的冲沙底孔和大坝预留缺口联合泄流;第二个枯期利用冲沙底孔导流,对... 在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修建在典型的山区河流上的悦乐水电站工程的施工导流方式。综合各种因素,决定枯期采用围堰挡水左岸导流明渠泄流;汛期利用已经建好的冲沙底孔和大坝预留缺口联合泄流;第二个枯期利用冲沙底孔导流,对预留缺口坝段继续完成浇筑施工。该导流方式施工简单,避免了修建汛期围堰,节省了工程投资,对于修建山区河流上的水电工程的施工导流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导流 围堰 冲沙底孔 大坝预留缺口 山区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宾川县农业高效用水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丽红 尹亚敏 杨志雷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05-707,共3页
针对云南省宾川县水资源紧缺的实际情况,分析宾川县农业高效用水的可行性,得出应从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采取工程措施减少输水损失,充分利用土壤水等途径来提高水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高效用水的目的。
关键词 宾川 高效用水 节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云南农业旱灾风险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余航 王龙 +2 位作者 田琳 张茂堂 杨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1-94,共4页
选取云南省1950-2009年体现农业旱灾损失的旱灾受灾面积,旱灾成灾面积,旱灾粮食损失3类指标数据,应用信息扩散理论推求3类指标联合超越概率,采用投影寻踪法得到3类指标的综合损失指数,继而得到综合损失指数的超越概率,最后分析云南省干... 选取云南省1950-2009年体现农业旱灾损失的旱灾受灾面积,旱灾成灾面积,旱灾粮食损失3类指标数据,应用信息扩散理论推求3类指标联合超越概率,采用投影寻踪法得到3类指标的综合损失指数,继而得到综合损失指数的超越概率,最后分析云南省干旱的历史重现概率。结果表明:每10a一遇的旱灾综合损失指数达到0.59;云南近10a旱灾损失巨大,特别是2005年发生了一次136.5年一遇的特大干旱;60年来,云南发生特大干旱为大于8.4a一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旱灾损失 信息扩散 投影寻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农业节水改造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以蜻蛉河大型灌区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王静 段顺琼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75,共4页
针对目前农业节水改造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缺乏科学评价手段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农业节水改造项目特点的综合经济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蜻蛉河大型灌区为例,运用前后对比法对蜻蛉河大型灌区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 针对目前农业节水改造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缺乏科学评价手段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农业节水改造项目特点的综合经济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蜻蛉河大型灌区为例,运用前后对比法对蜻蛉河大型灌区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但实际经济效益比预测的效益差,财务盈利能力比较差;用该体系及方法对蜻蛉河大型灌区的经济效益可以做出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该体系和方法能够全面抓住影响项目经济后评价特征的要素,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改造项目 前后对比法 经济效益 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水利资源管理与规划研究进展
5
作者 白玉艳 钟熙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5期100-101,共2页
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农业水利资源管理与规划的研究进展,对采用参考作物法和卫星遥感数据计算灌区农作物需水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对,同时,分析了利用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等技术提高水利设施和灌溉用水量的管理、监测、规划水平... 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农业水利资源管理与规划的研究进展,对采用参考作物法和卫星遥感数据计算灌区农作物需水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对,同时,分析了利用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等技术提高水利设施和灌溉用水量的管理、监测、规划水平,为提高水利设施的规划、灌溉用水量的管理与监测水平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用水量 水利资源管理 水利资源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小水电引水建筑物方案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黄超群 高贵全 +2 位作者 和云姬 孙飞 孙荣 《水电能源科学》 2008年第3期144-145,共2页
针对山区小水电引水工程中在相同过水断面条件下优先采用无压引水隧洞方案,分析其在工程造价、环境保护、运行管理和安全性等四方面的优势,并以工程实例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山区 小水电 无压引水隧洞 引水明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农业机械化发展特征分析与土地结构调整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高俊丽 龚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2期5606-5607,共2页
针对云南省地形条件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探讨制约以山区为主的云南省农机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整治土地的管理方案,提出:应进行土地整治,发展小型农业机具,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整修山区田间道路,使之适合于机械化操作,适当调整连片种... 针对云南省地形条件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探讨制约以山区为主的云南省农机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整治土地的管理方案,提出:应进行土地整治,发展小型农业机具,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整修山区田间道路,使之适合于机械化操作,适当调整连片种植,使之适合于机械的种植与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山区 农机化 土地整治 小型农业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耕地需求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穗 张建生 +5 位作者 彭尔瑞 张川 郝莉莎 郭颖良 陈运春 余建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6-263,共8页
耕地保护关系到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耕地需求量预测是耕地保护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采用Excel,SPSS等数据分析软件,对云南省1997—2005年的人口数、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净调入或调出量、粮食平均单产、复种指数以... 耕地保护关系到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耕地需求量预测是耕地保护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采用Excel,SPSS等数据分析软件,对云南省1997—2005年的人口数、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净调入或调出量、粮食平均单产、复种指数以及粮播比等数据进行处理,并建立相应的耕地需求量数学预测模型,预测出云南省近期(2010年)和远期(2020年)的耕地需求量,这对预测云南省耕地变化趋势,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开发对策,保障粮食安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耕地需求量 预测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农用地分等省级数据汇总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闫宁 郑宏刚 +2 位作者 余建新 王波 刘锡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1-35,40,共6页
研究目的:研究云南省农用地分等省级数据汇总的方法,为省级汇总提供技术依据和理论参考。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数据归纳法,以定量化为主的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建立了云南省农用地分等省级数据汇总方法体系。研究结论:本研究方法满足... 研究目的:研究云南省农用地分等省级数据汇总的方法,为省级汇总提供技术依据和理论参考。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数据归纳法,以定量化为主的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建立了云南省农用地分等省级数据汇总方法体系。研究结论:本研究方法满足省级成果汇总要求,保证省级成果的可比性,以及省级与县级属性数据的可追溯性与空间分布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用地分等 数据汇总 分等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耕地数量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川 王穗 +5 位作者 张建生 郭颖良 彭尔瑞 郝莉莎 廖晓红 余建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80,共6页
采用时间序列法、耕地动态度模型和统计分析法,对云南省1997~2005年耕地数量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导致其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地类型变化以旱地的变化最为明显,而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变化面积处于下降的趋势;其变化除了受... 采用时间序列法、耕地动态度模型和统计分析法,对云南省1997~2005年耕地数量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导致其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地类型变化以旱地的变化最为明显,而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变化面积处于下降的趋势;其变化除了受人口和经济增长影响外,非农建设、生态退耕、自然灾毁、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土地整理等驱动因子对耕地变化也起到了进一步的促进作用。其中,生态退耕因子是导致耕地减少的最主要驱动因子,而土地开发因子是耕地增加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驱动因子 生态退耕 土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波 郑宏刚 +2 位作者 刘淑霞 闫宁 余建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9-103,共5页
基本农田保护是指质量和数量的双重保护。目前,基本农田仅定量地划定,而无科学的质量评价方法。农用地分等是基于土地的自然特性辅以科学的计算方法并得出农用地的自然质量等的一项技术。文中以农用地自然质量等作为依据,分析了云南省... 基本农田保护是指质量和数量的双重保护。目前,基本农田仅定量地划定,而无科学的质量评价方法。农用地分等是基于土地的自然特性辅以科学的计算方法并得出农用地的自然质量等的一项技术。文中以农用地自然质量等作为依据,分析了云南省耕地的质量分布规律,并对基本农田的数量确定和范围划定进行研究。自然质量等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弥补了对耕地的质量评价,有利于实现基本农田保护的数量指标和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分等 基本农田 自然质量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山洪灾害临界雨量空间插值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玉龙 王龙 +1 位作者 李靖 王瑞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70-573,581,共5页
临界雨量是进行山洪灾害预测、预报和预警的重要参数之一。采用空间变异理论,应用克里金空间插值分析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径向基函数插值法对云南省山洪灾害典型区的临界雨量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绘制相应等... 临界雨量是进行山洪灾害预测、预报和预警的重要参数之一。采用空间变异理论,应用克里金空间插值分析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径向基函数插值法对云南省山洪灾害典型区的临界雨量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绘制相应等值线图。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克里金空间插值分析方法能较好反映临界雨量的变化规律,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临界雨量 空间插值法 克里金法 等值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不同海拔梯度耕地自然质量等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余菊 郑宏刚 +2 位作者 文杰 彭云 李攀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4-228,共5页
针对农用地分等规程中未将海拔作为分等因素的情况,以云南省为例,探明耕地自然质量等随海拔梯度变化的规律。通过采用传统数理统计分析和统计学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耕地自然质量与海拔梯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自然质量等总体... 针对农用地分等规程中未将海拔作为分等因素的情况,以云南省为例,探明耕地自然质量等随海拔梯度变化的规律。通过采用传统数理统计分析和统计学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耕地自然质量与海拔梯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自然质量等总体上呈现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但海拔梯度在1 500~2 000m和3 500m以上的区域内有轻微的回升。因此,海拔层面的垂直分布直接影响到区域耕地结构,准确反映不同海拔区域耕地资源配置状况,对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挖掘资源潜力,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耕地 自然质量等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农荒草地土地开发整理经济效益研究——以云南省宾川县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穗 彭尔瑞 +5 位作者 阿泽光 张静 张建生 张川 郝莉莎 陈运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6853-6855,共3页
以云南省宾川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采用前后对比法、动态和静态经济效益指标定量研究了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的经济效益,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实际经济效益与预测经济效益出现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宜农荒草地 土地开发整理 经济效益 前后对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足迹的云南省楚雄州水资源利用评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新华 龚爱民 +1 位作者 文俊 郭美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8,共5页
传统用水量指标仅仅考虑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使用量(蓝水),忽略了对人类生产贡献巨大的绿水,水足迹是指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水平下,维持一定人群消费所需要的总的水资源数量,包含蓝水和绿水,水足迹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地区人类消费对水资源的占... 传统用水量指标仅仅考虑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使用量(蓝水),忽略了对人类生产贡献巨大的绿水,水足迹是指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水平下,维持一定人群消费所需要的总的水资源数量,包含蓝水和绿水,水足迹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地区人类消费对水资源的占有情况,为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引入了水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和相关评价指标,计算分析了2005年云南楚雄州生产用水量和水足迹。结果表明,楚雄州2005年的总的生产系统耗水量26.2亿m3,远远高于水资源公报中统计的蓝水消耗量,全州总的水足迹为13.257亿m3,人均水足迹516.52 m3,水足迹占生产系统耗水量的50.6%,其余49.4%的生产耗水以虚拟的形式流往其他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虚拟水 生产耗水量 楚雄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蒙自坝子主要作物需水量及灌溉需水量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新华 郭美华 范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22528-22532,共5页
根据蒙自坝子中部蒙自气象站1980~2010年逐月气象资料和相应的作物数据及CROPWAT软件,计算了蒙自坝子近31年来的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通过排频,确定了不同作物在相应保证率下的灌溉用水量。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玉米、马铃薯、烤烟... 根据蒙自坝子中部蒙自气象站1980~2010年逐月气象资料和相应的作物数据及CROPWAT软件,计算了蒙自坝子近31年来的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通过排频,确定了不同作物在相应保证率下的灌溉用水量。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玉米、马铃薯、烤烟、花生等大春作物的多年平均作物需水量分别为696.2、427.7、517.8、414.0和469.0 mm,作物需水量离差系数较小,大春作物生育期有效降雨量较多,故灌溉需水量很少,但水稻因为泡田用水、秧田用水、生长期渗漏等,导致灌溉用水量很大,成为灌溉需水量最大的作物;小春作物蚕豆、小麦、油菜的多年平均作物需水量分别为394.8、412.5、476.2 mm,因为生育期内有效降雨量相对较少,小春作物灌溉需水量很大;甘蔗、蔬菜为全年种植(生长)作物,作物需水量分别为1 308.3和1 186.9 mm,灌溉需水量分别为675.2和523.5 mm,成为仅次于水稻的第2和第3位灌溉需水量最大的作物。该研究为蒙自坝子灌溉制度制定、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自坝子 作物需水量 灌溉需水量 CROPWAT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渗灌方法在农业灌溉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余杨 王穗 余艳玲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22-425,共4页
美国用地下渗灌方法进行农业灌溉,已有20多年的历史,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本文主要介绍美国这项研究的历史,发展现状和用此法进行农业灌溉的具体管理方法。建议在我国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为大面积普及此灌溉方法作准备。
关键词 地下渗灌方法 农业灌溉 应用 美国 渗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基本模式与投资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宏刚 尚彦 +2 位作者 廖晓虹 余杨 余建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1-447,共7页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新型工程建设项目,目前在工程投资控制方面缺乏可行的方法,由于工程建设投资涉及因素多,管理部门在决策时困难较大,通过建立基本模式,测算单位面积投资,建立全省统一工程建设标准下的投资标准,为管理层对土地开发整理...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新型工程建设项目,目前在工程投资控制方面缺乏可行的方法,由于工程建设投资涉及因素多,管理部门在决策时困难较大,通过建立基本模式,测算单位面积投资,建立全省统一工程建设标准下的投资标准,为管理层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整理 基本模式 投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耕地资源动态变化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运春 郝莉莎 余建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2-166,共5页
以云南1996—2008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云南近10年耕地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耕地变化的驱动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中逐步筛选策略(Stepwise),建立耕地面积与驱动因素之间的驱动模型。结果表... 以云南1996—2008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云南近10年耕地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耕地变化的驱动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中逐步筛选策略(Stepwise),建立耕地面积与驱动因素之间的驱动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农业集约化水平是影响云南耕地数量变化的三大主要驱动因素。本研究对云南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驱动因子 相关系数分析 主成分分析 逐步筛选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云南干旱遥感监测 被引量:8
20
作者 龙晓敏 王龙 +1 位作者 杨蕊 田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6-139,144,共5页
土壤水分是干旱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应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利用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和分裂窗法反演的地表温度建立的NDVI-Ts特征空间中,得到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很好地表征了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从而实现干旱的... 土壤水分是干旱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应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利用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和分裂窗法反演的地表温度建立的NDVI-Ts特征空间中,得到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很好地表征了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从而实现干旱的监测。对云南省2009年1月、3月和2010年1月、4月干旱的时间、空间特性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冬春季旱情分布比较广,受旱面积均超过70%,其中重旱主要发生在滇西南和滇中北部,并且从冬季到春季,整个旱情均出现由南向北发展的趋势,发生干旱总面积在减少,但旱情等级在提高,春季重旱比冬季重旱面积大。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对干旱监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进行干旱监测,干旱发生范围与实际干旱发生情况是基本吻合的,其中重旱的主要集中区域在空间分布上是基本一致的,监测结果可信,能够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监测 遥感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