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薯类作物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应措施--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1
作者 王琼 周平 +1 位作者 唐然 郭华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272-274,277,共4页
薯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云南边疆的优势和特色作物。长期以来,云南农业大学利用丰富的薯类多样性资源和生态优势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平台分散、学科单一、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整合资源、... 薯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云南边疆的优势和特色作物。长期以来,云南农业大学利用丰富的薯类多样性资源和生态优势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平台分散、学科单一、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整合资源、学科融合、产教协同、加强国内外合作等措施,以促进薯类作物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类作物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云南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农科院校工科专业《农业设施学》教学改革——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立芸 张海东 +2 位作者 张鸿富 黎力 段青松 《农业工程》 2021年第2期121-125,共5页
农业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对我国农业机械化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设施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且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也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新增专业核心课程,在设施农业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 农业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对我国农业机械化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设施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且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也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新增专业核心课程,在设施农业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无法达成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但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和教育水平落后,学生综合素养有待提升,也制约着教学模式的革新。针对云南农业大学农机专业学生知识背景和专业素养,探索特色教学体系,将提炼整合知识点以微课模式融入理论教学中,融入双语教学元素和新兴学科前沿技术,有效改善了教学效果和提高了课程目标达成度,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国际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 微课 互联网 农业设施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器人导航系统设计与试验——基于无人机遥感与北斗定位
3
作者 李文峰 徐蕾 +4 位作者 朱崇阳 刘文荣 潘坤 李影芝 李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6-44,共9页
为解决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农业机器人受农田实况场景限制导致作业效率和导航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遥感影像与北斗RTK (Real Time Kinematic)定位相结合的导航系统,实现复杂农田环境下机器人的自动导航与跟踪控制。采... 为解决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农业机器人受农田实况场景限制导致作业效率和导航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遥感影像与北斗RTK (Real Time Kinematic)定位相结合的导航系统,实现复杂农田环境下机器人的自动导航与跟踪控制。采用无人机搭载影像传感器采集农田影像,进行二维重建生成二维正射影像,搭建农田地图;采用北斗RTK定位、双天线定向与陀螺仪进行组合导航,并融合补偿卡尔曼滤波算法获取机器人航向,对机器人实际位姿与跟踪直线间的横向偏差和航向偏差进行运动控制,使机器人跟随作业路径。试验结果表明:在0.3、0.5和0.7 m/s的行驶速度下,实际轨迹与目标路径横向偏差的平均值分别为4.1、6.2和7.6 cm,标准差为2.1、2.5和3.1 cm,各项偏差随着速度的提高而增大;3种速度下,目标点横向偏差的平均值分别为4.3、6.1和7.0 cm、标准差为2.1、2.4和2.8 cm,目标点航向偏差的平均值分别为6.8°、8.2°和9.7°、标准差为4.0°、6.1°和6.9°。无人机遥感影像构建的农田地图,可与北斗RTK定位有效结合,实现农业机器人精准路径规划和导航,导航精度可满足机器人在农田中开展作业任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器人 导航系统 无人机遥感 北斗RTK 双天线定向 补偿卡尔曼滤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三七工厂化育苗工程技术体系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文彩 朱有勇 +1 位作者 杜迁 奚琪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69-2073,共5页
结合三七的生长特性,从系统工程视角分析了三七工厂化育苗的基本工艺流程;将三七工厂化育苗周期划分为播种前期准备、播种期实施和播种后期管理三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相关设施设备的现状,指出设备选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研发适宜三... 结合三七的生长特性,从系统工程视角分析了三七工厂化育苗的基本工艺流程;将三七工厂化育苗周期划分为播种前期准备、播种期实施和播种后期管理三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相关设施设备的现状,指出设备选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研发适宜三七的精密播种机,针对三七育苗不同生长阶段对自动控制设备进行改进,研发三七大田移载与精准施肥相关设备,研发三七机械化收获与烘干工程等设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工厂化育苗 工程技术体系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状况及对策 被引量:7
5
作者 阮建雯 蔡宗寿 张霞 《中国沼气》 2008年第2期48-51,共4页
农业废弃物既是农业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又是可再生的生物资源。文章阐述了云南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状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云南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对策,其目的在于促进云南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云南 农业废弃物 资源化 利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黄景威 刘通 +3 位作者 肖勇 傅延祺 邱荣华 宁旺云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94,共4页
近年来,云南省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有关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现状和发展对策方面的研究较少。为探索云南省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对云南省多个地州的大中型沼气工程进行了实地调查,总结出云南省大中型... 近年来,云南省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有关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现状和发展对策方面的研究较少。为探索云南省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对云南省多个地州的大中型沼气工程进行了实地调查,总结出云南省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的经验和不足。针对云南省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及建议,以期对云南省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工程 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的云南红壤仿真参数标定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玉清 李诗沫 +3 位作者 谢钰 赵伟 陈再兴 张悦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473,共9页
为给云南红壤作业条件下的触土部件设计与优化提供更精准的参数,选用EDEM中Hertz-Mindlin with JKR Co-hesion接触模型标定云南地区红壤数值模拟参数。首先,采用物理试验测定红壤的基本物性参数以及接触参数,以物理试验结果为基础,确定... 为给云南红壤作业条件下的触土部件设计与优化提供更精准的参数,选用EDEM中Hertz-Mindlin with JKR Co-hesion接触模型标定云南地区红壤数值模拟参数。首先,采用物理试验测定红壤的基本物性参数以及接触参数,以物理试验结果为基础,确定仿真试验参数范围,开展Plackett-Burman试验,对仿真试验进行显著性筛选,得到对堆积角影响显著的3个参数:红壤-红壤静摩擦因数、红壤-45^(#)钢板间恢复系数和JKR表面能。随之设计最陡爬坡试验,优化显著性参数的最优取值范围。之后开展Box-Behnken试验,以红壤在45^(#)钢板上的堆积角为响应值,对二阶回归方程进行优化,获得最优接触参数组合:红壤-红壤静摩擦系数为0.502、红壤-45^(#)钢板恢复系数0.464、JKR表面能4.938 J·m^(-2)。最后以最优接触参数组合进行仿真试验,得出结果与物理试验误差为1.7%,无明显差异。此结果表明标定的云南红壤的离散元仿真参数可靠度较高,可为云南地区红壤作业条件下的触土部件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基础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法 参数标定 红壤 堆积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农业机械在云南马铃薯种植中的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危明川 张安占 +4 位作者 王涛 李彩斌 杨大为 王红玺 王琼 《河北农机》 2014年第7期58-60,共3页
智能化技术是实现高效农业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智能机械在云南马铃薯产业中进行了展望,提出了马铃薯生产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智能机械化在马铃薯生产中的高效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种植 智能化机械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云南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的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元 潘砚文 +2 位作者 李兴勇 邵小东 阳厚森 《云南农业》 2017年第9期74-76,共3页
结合云南固有的地域和人文特点,针对云南实施农业机械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结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有针对性地研发实用性农业机械;切实有效地加强农业机械鉴定推广审核工作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云南农业机械化 针对性 适用性农机 农机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华 张福发 +3 位作者 杨林山 李德兴 杜继辉 陈立畅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41-45,共5页
为探索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依托中国知网(CNKI)收录数据库,以“农业机械化”为主题,检索出2014~2023年学界在中文核心、CSSCI和CSCD发表的关于农业机械化的学术文章,应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农业... 为探索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依托中国知网(CNKI)收录数据库,以“农业机械化”为主题,检索出2014~2023年学界在中文核心、CSSCI和CSCD发表的关于农业机械化的学术文章,应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领域的研究者未形成规模化的合作作者群,多数作者均是独立研究;农业机械化领域研究的机构主要以北京、南京、武汉等地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主;通过农业机械化热点关键词聚类分析,归纳出“农业机械”“粮食安全”“中介效应”和“农民增收”4个热点研究领域。未来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集中在机械化产业链、机械智能化、农机与农艺的融合3个方面,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知识图谱 中国 农业机械化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非饱和云南小粒速溶咖啡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研究
11
作者 黄峻伟 普晓蓉 +2 位作者 胡池 张霞 蒋快乐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105,113,共7页
为探究非饱和云南小粒速溶咖啡真空冷冻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以云南小粒速溶咖啡浓缩液为主要原料,采用“液氮制冰激凌法”制备非饱和物料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考察干燥温度、干燥压... 为探究非饱和云南小粒速溶咖啡真空冷冻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以云南小粒速溶咖啡浓缩液为主要原料,采用“液氮制冰激凌法”制备非饱和物料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考察干燥温度、干燥压力、比表面积和三者的交互作用对感官评定、单位能耗、干燥时间的影响,并建立回归方程,得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过程始终处于降速阶段;干燥温度越高,干燥速率越大,含水率下降越快;样品比表面积越大,干燥速率越大,含水率下降越快。样品比表面积对感官得分的影响极其显著(P<0.01),干燥温度、干燥压力和样品比表面积对单位能耗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干燥温度和样品比表面积对干燥时间的影响极其显著(P<0.01);综合优化干燥工艺参数为:干燥温度58℃、干燥压力50 Pa、样品比表面积4.13 cm^(2)/g,在此工艺条件下获得非饱和云南小粒速溶咖啡的感官得分为7.62,单位能耗为2.81 kJ/g,干燥时间为27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小粒速溶咖啡 真空冷冻干燥 初始孔隙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红壤热质传递相关物理参数的试验测定
12
作者 王东 黄国亮 +3 位作者 王东博 钱智勇 张毅杰 杨振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12894-12900,共7页
土壤蒸汽消毒技术在防治土传病害时具有显著优势,是解决土壤连作障碍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蒸汽在土壤中的热传递特性与特定土壤的相关物理参数密不可分。针对云南独特红壤,运用烘干法、比重瓶法、热探针法、准稳态平板法测定影响热质... 土壤蒸汽消毒技术在防治土传病害时具有显著优势,是解决土壤连作障碍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蒸汽在土壤中的热传递特性与特定土壤的相关物理参数密不可分。针对云南独特红壤,运用烘干法、比重瓶法、热探针法、准稳态平板法测定影响热质传递特性的主要物理参数,测定结果如下:土壤容重为0.736 g/cm^(3)、土壤含水率为26.2%、土壤颗粒密度为2.398 g/cm^(3)、土壤孔隙度为69.3%、土壤导热系数为0.2962 W/(m·℃),土壤质量比热容为57.8403 J/(kg·℃)。研究结果为后续土壤蒸汽消毒试验以及热质传递仿真模型构建,提供了前期试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消毒 云南红壤 土壤含水率 土壤孔隙度 土壤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奶牛场智能光照系统设计与控制参数整定
13
作者 王家陈 杨润承 +2 位作者 周利明 黄蕊 黄兆波 《农业工程》 2024年第8期88-93,共6页
针对云南省规模化奶牛场普遍存在的牛舍光照环境管理与奶牛生理需求不匹配现状,影响奶牛泌乳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西门子S7-1500型PLC控制架构的智能光照系统,探寻出符合奶牛实际光照需求的调控参数优化方法,旨在改善牛舍的光照环境,提... 针对云南省规模化奶牛场普遍存在的牛舍光照环境管理与奶牛生理需求不匹配现状,影响奶牛泌乳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西门子S7-1500型PLC控制架构的智能光照系统,探寻出符合奶牛实际光照需求的调控参数优化方法,旨在改善牛舍的光照环境,提高奶牛机体健康、生产福利及生产性能。希望能够为其他规模化奶牛场改善牛舍的光照环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场 牛舍 智能光照 系统设计 参数优化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与农业物联网的温室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14
作者 普金安 白华飞 +5 位作者 孙石凤 李有荣 徐国富 张翠英 王婷 杨琳琳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7期245-251,共7页
针对温室作业环境分散复杂\监控系统不易进行大规模部署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边缘计算与农业物联网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GEMS)。1)在建立边缘计算与农业物联网相互融合的系统体系构架基础上,对温室环境监测系统的上位机、下位机进行需求... 针对温室作业环境分散复杂\监控系统不易进行大规模部署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边缘计算与农业物联网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GEMS)。1)在建立边缘计算与农业物联网相互融合的系统体系构架基础上,对温室环境监测系统的上位机、下位机进行需求建模。2)根据需求模型对上、下位机进行详细设计。上位机包括后台管理、实时监测、历史数据查询和数据分析等模块。下位机系统是由Arduino与多种环境传感器组成的数据采集模块、采用LoRa技术实现数据无线传输的通信模块、能对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的边缘计算模块和实现各节点间相互通讯的网关模块组成。3)基于B/S架构,采用Django Web框架、WebSocket协议、Ajax技术实现GEMS原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物联网 边缘计算 温室环境监测系统 Django Web框架 嵌入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云南小粒速溶咖啡真空冷冻干燥单因素试验分析
15
作者 黄峻伟 普晓蓉 +2 位作者 胡池 张霞 蒋快乐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以云南小粒速溶咖啡浓缩液为主要原料,采用液氮制冰激凌法制备非饱和云南小粒速溶咖啡液态物料,改变干燥温度、干燥压力和样品比表面积对非饱和云南小粒速溶咖啡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单因素试验设计,探究3者对非饱和云南小粒速溶咖啡真空冷... 以云南小粒速溶咖啡浓缩液为主要原料,采用液氮制冰激凌法制备非饱和云南小粒速溶咖啡液态物料,改变干燥温度、干燥压力和样品比表面积对非饱和云南小粒速溶咖啡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单因素试验设计,探究3者对非饱和云南小粒速溶咖啡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干燥速率、感官评定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非饱和云南小粒速溶咖啡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干燥压力和样品比表面积3者都能影响非饱和云南小粒速溶咖啡真空冷冻干燥的干燥速率,干燥温度和样品比表面积对样品的干燥速率都有显著的影响,样品比表面积对感官评定的影响较大;干燥压力对样品干燥速率和感官评定有小幅影响,其中对感官评定影响相对较大。该研究可为非饱和云南小粒速溶咖啡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提供参考,进而优化其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小粒速溶咖啡 真空冷冻干燥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根部微灌水器对云南红壤和黄沙土水分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余杨 杨振杰 +5 位作者 张建生 国攀 薛翔 张新星 胡红超 油瑞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84-90,F0003,共8页
探索根部微灌水器类型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和作用规律,是提高根部微灌水效率的有效途径。该文研究了根部微灌水器类型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试验采用2种灌溉方式(地上滴灌和根部微灌)、2种灌水器(流量可调式灌水器和内镶贴片式滴灌带)... 探索根部微灌水器类型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和作用规律,是提高根部微灌水效率的有效途径。该文研究了根部微灌水器类型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试验采用2种灌溉方式(地上滴灌和根部微灌)、2种灌水器(流量可调式灌水器和内镶贴片式滴灌带),测定各处理在3种灌水时长(5、15和30 min),在2种土壤(云南红壤土和黄沙土)时的土壤水分含量。结果表明:1)灌水器种类与土壤类型、灌水器种类与灌水时长对土壤水分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但三者之间没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2)流量可调式灌水器四周配有8个水平出水孔,其灌溉水在2种土壤中向四周渗出的水平宽度都较宽(25 cm左右),而内镶贴片式滴灌带只有1个向下单孔,灌溉水向四周渗出的水平宽度均较窄(16 cm左右);3)在红壤土中,根部微灌内镶贴片式滴灌带的高含水率区域更接近于作物根部区域,而地上滴灌的高含水率区域基本上集中在花盆土壤的上部区域;4)在红壤土中,基质势对灌溉水的运移起主要作用,而在黄沙土中重力势起主要作用;5)在红壤土中,灌水时间越短,土壤面积百分比为70%时对应的区域越集中在较窄的和较低的土壤含水率区段,且各区段是连续的,灌水30 min时,它所对应的土壤含水率区段最宽,土壤水分分布均匀性也最高;在黄沙土中,随着灌水时间的增加,土壤面积百分比为70%时所对应的土壤含水率区段范围大,且黄沙土所对应的分布区段大于红壤土,表明红壤土水分分布不均,而黄沙土水分分布较均匀。该文为提高根部微灌系统使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灌溉 根部微灌 云南红壤土 黄沙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农机融资租赁市场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瑞杰 孙鹤 宁旺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3-76,共4页
分析了农机融资租赁的市场潜力、发展环境及实施的合理性,指出开展农机融资租赁业务,对于解决农机投入不足,降低农机使用成本,拉动农机需求,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具有积极的作用。提出了培育和扶持农机融资租赁市场的措施。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投入 融资租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棚架式葡萄园固定管道喷雾装置设计与试验
18
作者 唐秀英 王鲁敏 +4 位作者 尹志勤 程斌 杨琳琳 张毅杰 包立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02-209,共8页
针对云南地区水平棚架式葡萄园植保喷雾作业机械化水平低、人工作业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了适用于水平棚架式葡萄园的固定管道喷雾装置。为了探究其最佳喷雾时间、喷头孔径参数和固定管道喷雾装置对微域环境温湿度的影响,在大... 针对云南地区水平棚架式葡萄园植保喷雾作业机械化水平低、人工作业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了适用于水平棚架式葡萄园的固定管道喷雾装置。为了探究其最佳喷雾时间、喷头孔径参数和固定管道喷雾装置对微域环境温湿度的影响,在大理宾川富鑫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水平棚架式葡萄园内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喷雾时间8~13 s过程中,雾滴覆盖率提升最高,其中提升最大的是上冠层远喷头侧采样点,相比8秒时提升了70%;喷雾时间为13 s时,雾滴在冠层各采样点的覆盖率均大于33%,满足JB/T 9782—2014《植保机械通用试验方法》要求,建议植保喷雾时间选择13 s。(2)使用4号喷头喷雾时,各采样点雾滴沉积量均值最高(17.78μL/cm^(2)),雾滴沉积量变异系数最小(17.47%),雾滴可有效、均匀地沉积在叶片上,建议植保作业使用4号喷头。(3)喷雾过程中,葡萄园微域环境温湿度变化明显,喷雾时间在100~120 s之间时温湿度变化幅度最大,温度下降了1.3℃,相对湿度提高了5%,建议降温加湿喷雾时间不超过120 s。研究成果为水平棚架式葡萄园植保喷雾作业提供了新的方法,并为以后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园 管道喷雾 水平棚架式 微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ShuffleNet V1算法的咖啡豆分级方法研究
19
作者 赵玉清 焦雨杰 +3 位作者 李宏 王天允 李嘉舜 张悦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4-203,共10页
针对目前咖啡豆存在分级困难、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ShuffleNet V1咖啡豆分级模型(ECA—ShuffleNet MLP)。模型以ShuffleNet V1为主干网络,删去输入层的最大池化层,在ShuffleNet Unit第二个普通卷积后加入ECA注... 针对目前咖啡豆存在分级困难、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ShuffleNet V1咖啡豆分级模型(ECA—ShuffleNet MLP)。模型以ShuffleNet V1为主干网络,删去输入层的最大池化层,在ShuffleNet Unit第二个普通卷积后加入ECA注意力机制,同时添加一个多层感知器模块(MLP)作为分类头,并采用Fusion Loss作为损失函数。相比AlexNet、VGG16、MobileNet V1、MobileNet V2、ResNet34和ResNet50模型,在自建咖啡豆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ECA—ShuffleNeMLP模型的咖啡豆分级平均准确率为97.84%,分别提高8.49、5.41、3.85、2.71、4.16和3.20个百分点。在公开咖啡豆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ECA—ShuffleNet MLP模型分级平均准确率分别提高3.75、1.00、10.00、2.75、0.08和1.25个百分点。在自制咖啡豆分级分拣试验平台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当输送带运行速度为50 mm/s时,识别准确率和抓取成功率为84.00%和82.67%。ECA—ShuffleNet MLP模型具有分级准确率高和模型轻量化的优点,易于部署在硬件设备上,具有较好的泛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豆 深度学习 分级 注意力机制 多层感知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农田土壤抗剪强度参数检测方法研究
20
作者 于艳艳 朱龙图 刘鹤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5,共9页
土壤抗剪强度参数包括粘聚力和内摩擦角,是评价土壤侵蚀敏感性和反映耕层耕作性能的重要指标。为实现农田土壤抗剪切强度参数的快速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土壤抗剪切强度参数检测方法。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采用圆锥杆、... 土壤抗剪强度参数包括粘聚力和内摩擦角,是评价土壤侵蚀敏感性和反映耕层耕作性能的重要指标。为实现农田土壤抗剪切强度参数的快速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土壤抗剪切强度参数检测方法。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采用圆锥杆、滚珠丝杆滑台、三角支架等构建土壤数据采集装置,利用DYMH-103柱式压力传感器和FlexiForce薄膜传感器分别检测圆锥杆贯入土壤的锥尖阻力和锥侧压力,采用CSF11土壤水分传感器获取土壤含水率信息,通过多传感器数据特征向量提取构建建模数据集。数据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抗剪强度参数与锥尖阻力、锥侧压力和土壤含水率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利用蒙特卡罗交叉验证(Monte Carlo Cross Validation,MCCV)剔除了数据集中的4个异常样本;同时,提出了一种ELM-PLSR组合建模算法,以决定系数R^(2)和RPD为评价指标,对比评估了ELM、PLSR和ELM-PLSR 3种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结果表明:ELM-PLSR模型预测性能优于ELM模型和PLSR模型;检测粘聚力时,对应的R^(2)、RPD分别为0.919和3.475;检测内摩擦角时,对应的R 2和RPD分别为0.910和3.304。研究结果可为土壤抗剪强度参数快速测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土壤抗剪强度 多传感器 特征向量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