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贫困视角下经济效率的空间差异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云南省40个生态脆弱县的数据
1
作者 张焱 毛珮 +1 位作者 冯璐 胡雪枝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4,共11页
基于云南省40个生态脆弱县的全样本数据,运用DEA-BCC模型、Moran’s I指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云南省生态脆弱县经济效率的空间属性和影响因素,为提升区域抵御内外部风险能力,稳定脱贫成效,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步入高质量发展之列服务... 基于云南省40个生态脆弱县的全样本数据,运用DEA-BCC模型、Moran’s I指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云南省生态脆弱县经济效率的空间属性和影响因素,为提升区域抵御内外部风险能力,稳定脱贫成效,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步入高质量发展之列服务。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40个生态脆弱县的平均经济效率处于中上水平,其中乌蒙山区和滇西边境山区的经济效率较低。(2)云南省生态脆弱县经济效率的空间集聚性弱,近似随机分布,且生态脆弱县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边缘地带。(3)县域经济效率主要受到务工人口数占比、村集体收入、人均耕地面积等的影响,尽管不同区域的主导因素有所区别,但经济发展总体处于“U”型关系的前端,县域规模效益还未彰显。由此建议通过进一步提高帮扶投入精准度,加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县域经济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贫困 生态脆弱县 经济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莫兰指数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型组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新模式 被引量:9
2
作者 朱耀顺 孙康 朱家位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66-167,共2页
关键词 学习型组织 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共同愿意 自物超越 企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年限和生育期三七上桃蚜体内蛋白含量及主要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帅 罗文才 +2 位作者 符成悦 陈斌 张立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85-1991,共7页
【目的】探明不同种植年限和生育期三七上桃蚜体内蛋白含量及主要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以及随三七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为三七上蚜虫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试剂盒法,分别测定1年生、2年生和3年生三七(简称1年七、2年七和3... 【目的】探明不同种植年限和生育期三七上桃蚜体内蛋白含量及主要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以及随三七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为三七上蚜虫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试剂盒法,分别测定1年生、2年生和3年生三七(简称1年七、2年七和3年七)营养生长期、平缓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的桃蚜体内蛋白含量、主要解毒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保护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与甘蓝上桃蚜体内蛋白含量及主要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进行比较。【结果】相同种植年限不同生育期的三七,在其上取食的桃蚜体内蛋白含量表现为生殖生长期>平缓生长期>营养生长期;在三七营养生长期和平缓生长期,不同种植年限三七上取食的桃蚜体内蛋白含量表现为甘蓝>3年七>2年七>1年七,而在三七生殖生长期,种植年限对桃蚜体内蛋白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下同)。在相同种植年限三七的不同生育期内,随着三七的生长发育,桃蚜体内CarE、AChE和GSTs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在相同生育期不同种植年限三七上,在营养生长期和平缓生长期内,桃蚜体内AChE、CarE和GSTs活性表现为1年七>2年七>3年七>甘蓝,而在生殖生长期内,甘蓝上桃蚜体内AChE活性高于2年七和3年七,CarE和GSTs活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变化不明显。在相同种植年限三七的不同生育期内,桃蚜体内SOD活性表现为营养生长期>平缓生长期>生殖生长期,CAT活性表现为营养生长期<平缓生长期<生殖生长期,POD活性在1年七、3年七和甘蓝上均表现为营养生长期>平缓生长期>生殖生长期,而在2年七上表现为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平缓生长期;在相同生育期不同种植年限三七上,随着三七种植年限的增加,三七上桃蚜体内POD、CAT和SOD活性基本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在三七桃蚜防治实践中,从生育期防治策略上,应加强对营养生长期和平缓生长期内三七上桃蚜的防治;而从不同种植年限三七上蚜虫的防治策略上,应加强对1年七和2年七上桃蚜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三七 解毒酶 保护酶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联大对抗战时期国民精神的引领 被引量:2
4
作者 封海清 丁红卫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8-86,共9页
西南联大通过在抗战前期树立和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培育和增强国民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感,在抗战后期对国民进行现代政治意识启蒙,实现了抗战时期对国民的精神引领,由此奠定其作为精神灯塔的地位。西南联大的实践证明,大学不仅要做出... 西南联大通过在抗战前期树立和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培育和增强国民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感,在抗战后期对国民进行现代政治意识启蒙,实现了抗战时期对国民的精神引领,由此奠定其作为精神灯塔的地位。西南联大的实践证明,大学不仅要做出杰出的学术贡献,而且要担当造就公民心灵、引领社会精神发展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流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引领 精神 一流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色瓢虫幼虫对草地贪夜蛾卵和低龄幼虫的捕食作用 被引量:30
5
作者 赵英杰 符成悦 +4 位作者 李维薇 张立敏 杜广祖 陈斌 李正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4,86,共5页
为明确天敌昆虫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捕食能力,在室内光照培养箱中,于(25±1)℃、L∥D=16 h∥8 h条件下,研究了异色瓢虫幼虫对草地贪夜蛾卵和低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寻找效应。结果表明... 为明确天敌昆虫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捕食能力,在室内光照培养箱中,于(25±1)℃、L∥D=16 h∥8 h条件下,研究了异色瓢虫幼虫对草地贪夜蛾卵和低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寻找效应。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幼虫对草地贪夜蛾卵和低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异色瓢虫1龄幼虫对草地贪夜蛾卵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25.6粒、1.035和0.039 d;异色瓢虫4龄幼虫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33.3头、0.736和0.03 d。异色瓢虫幼虫对草地贪夜蛾卵和低龄幼虫的寻找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异色瓢虫幼虫对草地贪夜蛾卵和低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可用于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草地贪夜蛾 功能反应 寻找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蝽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捕食行为及捕食功能反应 被引量:15
6
作者 符成悦 徐天梅 +5 位作者 温绍海 张帅 刘飞 杜广祖 陈斌 张立敏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56-962,共7页
益蝽Picromeruslewisi(Scott)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本文研究了其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的捕食作用,为亚洲玉米螟的生物防治及益蝽的生防作用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室内(27±1)℃、光周期16L:8D... 益蝽Picromeruslewisi(Scott)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本文研究了其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的捕食作用,为亚洲玉米螟的生物防治及益蝽的生防作用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室内(27±1)℃、光周期16L:8D条件下,采用圆盘法测定了益蝽2、3、4和5龄若虫及雌、雄成虫对亚洲玉米螟2和3龄幼虫的捕食作用与搜寻效应,利用HollingⅡ方程对捕食测定数据进行模拟,建立了益蝽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结果表明:益蝽2、3、4和5龄若虫及雌、雄成虫对亚洲玉米螟2和3龄幼虫均具有捕食作用,其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 II型,搜寻效应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益蝽5龄若虫对亚洲玉米螟2龄幼虫的控害效能最强,为252.900,瞬时攻击率为1.012,实际日最大捕食量为26.40头/d;益蝽雌成虫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的控害效能最强,为202.900,瞬时攻击率为0.812,实际日最大捕食量为14.60头/d。益蝽雄成虫与益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之间各指数无显著性差异。综合以上结果,益蝽5龄若虫和成虫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具有较强的捕食作用,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蝽 亚洲玉米螟 捕食功能反应 搜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蠋蝽对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捕食特征研究
7
作者 符成悦 刘加寿 +3 位作者 黄明亮 张帅 陈斌 张立敏 《云南农业科技》 2019年第S01期26-30,共5页
为弄清不同龄期蠋蝽若虫和成虫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和高龄幼虫的捕食特征,本研究在室内研究了蠋蝽若虫和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龄和6龄幼虫的捕食过程、搜寻时间、攻击最短时间等捕食指标。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不同龄期蠋蝽若虫和成虫对草... 为弄清不同龄期蠋蝽若虫和成虫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和高龄幼虫的捕食特征,本研究在室内研究了蠋蝽若虫和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龄和6龄幼虫的捕食过程、搜寻时间、攻击最短时间等捕食指标。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不同龄期蠋蝽若虫和成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表现为“搜寻一攻击一刺吸取食”的过程,不同龄期蠋蝽若虫和成虫的搜寻时间不同,其中3龄和5龄若虫、雌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从搜寻到攻击的最短时间分别为2.6/0.5 min、2.1±0.6 min、1.6±0.5 min,对6龄幼虫从搜寻到攻击的最短时间分别为2.1/0.6 min、1.8±0.5 min和1.20/0.7 min。蠋蝽3龄和5龄若虫、雌成虫对从搜寻到3龄草地贪夜蛾到将口针刺入草地贪夜蛾体内最长用时分别为59.8±9.6 min、35.3±3.8 min和29.36±8.7 min,蠋蝽3龄和5龄若虫、雌成虫对从搜寻到草地贪夜蛾3龄到将口针刺入草地贪夜蛾体内最长用时分别为46.8±9.7 min、25.8±5.9 min和24.6±9.6 min。蠋蝽在捕食草地贪夜蛾幼虫时,多数选择从草地贪夜蛾幼虫胸部和腹部取食。随着蠋蝽龄期的增加,其对草地贪夜蛾幼虫捕食致死的时间逐渐缩短,随着草地贪夜蛾幼虫龄期的增加,蠋蝽捕食致死草地贪夜蛾的时间也逐渐延长。蠋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胸部和腹部的刺吸选择性显著高于头部和腹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蠋蝽 草地贪夜蛾 捕食行为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