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7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农业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 被引量:29
1
作者 林锐 李叶芳 +3 位作者 姜蕾 蔡薇 关文灵 陈贤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4-190,共7页
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校园的植物景观为主要研究内容,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生态结构、美学价值、心理影响3个方面对绿地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总结云南农业大学校园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期为云南农业大学校园建设... 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校园的植物景观为主要研究内容,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生态结构、美学价值、心理影响3个方面对绿地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总结云南农业大学校园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期为云南农业大学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植物景观的提质改造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农业大学校园园林植物共有247种,隶属于87个科176个属,其中乔木129种,灌木57种,藤本19种,草本42种;(2)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学校师生对校园植物景观与硬质景观的协调性、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对校园景观整体满意度、安全依靠感和舒适愉悦感等指标的评分,得分分别为7.124,6.876,7.118,7.397,7.225;(3)构建了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包括1个目标,3个准则,12个指标,由专家打分后计算获得准则层各指标权重值为:生态结构0.539,美学质量0.297,心理影响0.164;(4)云南农业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分值为75.21,属Ⅱ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植物景观 景观评价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科院校学风现状调查与建设对策——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彭春秀 洪明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6期10882-10885,共4页
以云南农业大学为样本,从学生对学校学风总体看法、学生课堂学风、考风与教风及学生对大学学习的认识四大方面25个子项目进行剖析,提出了农科院校学风建设对策。
关键词 农科院校 学风现状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柑桔产业的技术保障 中国果业信息的交流平台——庆祝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建所50周年
3
作者 张兴旺 《中国果业信息》 2010年第10期17-20,共4页
1960年10月建立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以下简称柑桔所)到如今已整整50年了。在这半个世纪里,柑桔所历经风雨、坎坷的凌厉磨炼和科学春天的雨露滋润,现已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平台汇集、专业人才集聚、技术服务能力较强... 1960年10月建立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以下简称柑桔所)到如今已整整50年了。在这半个世纪里,柑桔所历经风雨、坎坷的凌厉磨炼和科学春天的雨露滋润,现已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平台汇集、专业人才集聚、技术服务能力较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柑桔科学研究机构。随着时代的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柑桔产业 研究所 交流平台 技术 保障 云南 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E-MS代谢组学分析云南不同产地深纹核桃仁品质差异 被引量:2
4
作者 雷舒雯 赵红 +2 位作者 付晓萍 龚加顺 彭春秀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75-285,共11页
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究云南不同产地深纹核桃仁代谢产物的差异性。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QE-MS),通过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差异性分析对云南深纹核桃仁的代谢组学特征进... 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究云南不同产地深纹核桃仁代谢产物的差异性。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QE-MS),通过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差异性分析对云南深纹核桃仁的代谢组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共鉴定出305种代谢物,其中脂肪酸、莽草酸和苯丙酸、氨基酸和多肽占比较高,主要参与苯丙氨酸代谢,黄酮和黄酮醇、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8个产地深纹核桃仁中差异代谢物有185种(VIP>1且P<0.05),筛选到吲哚乙酸、黄腐酚、酮亮氨酸等为大理州永平县核桃仁潜在标志物,丁香酸、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癸酸等为丽江市古城区核桃仁潜在标志物,4-羟基-3-甲氧基肉桂醛为迪庆州香格里拉市核桃仁潜在标志物,异土木香内酯、山奈酚、胆绿素等为大理州漾濞县核桃仁潜在标志物,香兰素为普洱市景东县核桃仁潜在标志物,山奈素、亮氨酸、异亮氨酸等为楚雄州大姚县核桃仁潜在标志物,N-乙酰苯丙氨酸、丙二酸、天冬酰胺等为保山市昌宁县核桃仁潜在标志物,多巴黄质、7-乙酰氧基-4-甲基香豆素、十一烷酸等为临沧市凤庆县核桃仁潜在标志物,这些差异可能会对核桃仁的抗氧化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指纹图谱和相似度分析有效实现了不同产地核桃仁区分,提供了云南不同产地深纹核桃仁代谢物信息,UHPLC-QE-MS技术对云南不同产地深纹核桃仁的鉴别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纹核桃 代谢组学 不同产地 差异代谢物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国际合作的“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双语教学创新改革与探索
5
作者 苏静 王建军 +1 位作者 罗旭璐 马春花 《云南农业》 2025年第7期47-49,共3页
高校开设“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很有必要,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深入探讨“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双语教学创新改革。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新农科理念推动下,该课程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培养国际化园艺人才需求。文章详细阐述了授课... 高校开设“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很有必要,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深入探讨“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双语教学创新改革。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新农科理念推动下,该课程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培养国际化园艺人才需求。文章详细阐述了授课方式、教学理念等方面的改革内容,以及优化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等实施方案,并分析了改革的可行性。此次改革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园艺产业国际合作,为新农科人才培养及同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 课程改革 国际化人才 双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芒果枯萎病病原菌鉴定
6
作者 张治萍 张竹青 +5 位作者 窦敏 范福园 任云贵 刘波 沙素飞 李健强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8,共8页
2016年-2022年,采集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主要芒果种植基地疑似枯萎病样品60份,通过对疑似样品的分离、纯化,结合形态学特征、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及柯赫氏法则验证,对8株代表性分离物(MG-1-1,MG-1-3,MG-1-7,MG-1-10,MG-2-1,MG-2-4,MG-2-8,... 2016年-2022年,采集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主要芒果种植基地疑似枯萎病样品60份,通过对疑似样品的分离、纯化,结合形态学特征、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及柯赫氏法则验证,对8株代表性分离物(MG-1-1,MG-1-3,MG-1-7,MG-1-10,MG-2-1,MG-2-4,MG-2-8,MG-2-10)进行鉴定。结果表明:8株分离物在MYEA培养基上散发出果香味,形成大量子囊壳和子囊孢子团,子囊孢子帽盔状;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分离物的βT1、RPBII、MS204和FG1093序列与长喙壳属真菌Ceratocystis manginecans菌株序列相似性为100%,4个基因片段串联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8株分离物与源自阿曼和印度尼西亚的C.manginecans聚为一支,ML和BI分析支持率分别为93和0.98。选取2个分离物(MG-1-10和MG-2-8)进行致病性测定,均能引起芒果幼苗发病且症状与田间相似。综上,本研究明确了引起云南芒果枯萎病的病原菌为Ceratocystis manginec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枯萎病 病原鉴定 Ceratocystis manginec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设施园艺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孟金贵 张乃明 陈建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18-21,共4页
论述了加入wTO后云南省设施园艺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产业现状及区域化格局;提出了云南省设施园艺产业化发展的科技策略:特色种质资源开发,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特别是设施园艺产业化系统工程的宏观调控等.以最终实现设施园艺... 论述了加入wTO后云南省设施园艺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产业现状及区域化格局;提出了云南省设施园艺产业化发展的科技策略:特色种质资源开发,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特别是设施园艺产业化系统工程的宏观调控等.以最终实现设施园艺产业化、建设一流设施园艺业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设施园艺 持续农业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园艺产业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彭磊 谢秋生 +5 位作者 和立青 李雁云 黄汇 管志鹏 罗惠 杨国德 《西南园艺》 2002年第3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市场竞争 云南 园艺产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炜 吴晓敏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1期134-138,147,共6页
农业庄园经济对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及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增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建设的科学性,文章梳理了中西方庄园发展历史文献,总结台湾、安徽、云南等省农业庄园的建设经验。结果表明,云南农业庄园的产业结... 农业庄园经济对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及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增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建设的科学性,文章梳理了中西方庄园发展历史文献,总结台湾、安徽、云南等省农业庄园的建设经验。结果表明,云南农业庄园的产业结构是以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为核心,休闲农业为延伸。并以滇中坝区6个行政村为基础进行庄园建设的土地利用分析,提出集生产、生态、生活为一体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景观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庄园 景观格局 高原特色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算法的云南甘蔗产量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泳智 田鹏 +5 位作者 李富生 孙吉红 孙陈 刘振洋 刘念 钱晔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126-131,146,共7页
构建基于智能算法的甘蔗产量预测模型,对云南省8个甘蔗产区甘蔗产量进行预测。选取云南省临沧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普洱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保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玉溪市2000—2020年每日的气... 构建基于智能算法的甘蔗产量预测模型,对云南省8个甘蔗产区甘蔗产量进行预测。选取云南省临沧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普洱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保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玉溪市2000—2020年每日的气象、土壤数据及产量数据,通过专家打分法初步筛选对甘蔗产量影响较大的气象、土壤因子,应用逐步回归分析算法筛选甘蔗生长周期内的气候、土壤关键影响因子。在数据集划分和筛选关键影响因子的基础上,以每年气象、土壤因子作为输入变量,以每年甘蔗产量为输出变量,建立了BP神经网络产量预测模型。以每日和每年的气象、土壤因子作为输入向量,以甘蔗产量为输出变量,建立了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神经网络产量预测模型。测试集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16、平均绝对误差(MAE)为28.65万t、均方根误差(RMSE)为40.83万t,LSTM神经网络模型R^(2)为0.978、MAE为16.04万t、RMSE为20.72万t。LSTM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高,模型性能优良,能较好地预测云南省甘蔗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算法 甘蔗 BP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神经网络 产量预测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观光农业园地域性景观设计研究
11
作者 林旭 关文灵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6期136-139,共4页
介绍近年来云南省观光农业园发展概况,认为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相互模仿,千园一样,缺乏地域性和文化特色。由此分析云南民俗文化、建筑、乡土植物、地形地貌在农业观光园地域性景观设计中的挖掘应用,并以大理弥渡红岩镇观光农业园为... 介绍近年来云南省观光农业园发展概况,认为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相互模仿,千园一样,缺乏地域性和文化特色。由此分析云南民俗文化、建筑、乡土植物、地形地貌在农业观光园地域性景观设计中的挖掘应用,并以大理弥渡红岩镇观光农业园为例作了具体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光农业园 景观设计 地域特征 乡土植物 农耕文化 弥渡县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黑籽南瓜种子形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丽 李耕耘 +4 位作者 张竞 符强 蒲鹏 吴航 贺水莲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19,共7页
以产自云南省32个采集地的黑籽南瓜种子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种子长度、宽度、厚度、种子形状指数、千粒重、种皮颜色、光泽度等7个种子表型指标,以及种子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等3个生理指标,分析不同种源间种子的形态变... 以产自云南省32个采集地的黑籽南瓜种子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种子长度、宽度、厚度、种子形状指数、千粒重、种皮颜色、光泽度等7个种子表型指标,以及种子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等3个生理指标,分析不同种源间种子的形态变异,并结合种源地地理位置、气象因子等探究气候因子对种子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的黑籽南瓜种子形态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种子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变异,其中千粒重和种子厚度变异最大,种子长度、宽度和种子形状指数则趋于稳定。千粒重与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子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种源地海拔与种子长度、宽度、千粒重,年降水量与种子厚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种源地经度与种子长度、宽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综合种子形态特征和地理气候因子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地理气候因子影响黑籽南瓜的种子形态,以产自保山市隆阳区、临沧市凤庆县、昆明市东川区、普洱市镇沅县、昆明市禄劝县的种子质量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籽南瓜 种子 种源 形态特征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低洼地辣椒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3
作者 吕俊恒 刘周斌 +2 位作者 欧立军 唐圣果 邓明华 《辣椒杂志》 2024年第3期35-38,共4页
辣椒是云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是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云南地形与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地势低洼地区水涝灾害频发。通过多年试验与示范,从品种选择、育苗、整地移栽、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总结了云南低洼地辣椒丰... 辣椒是云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是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云南地形与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地势低洼地区水涝灾害频发。通过多年试验与示范,从品种选择、育苗、整地移栽、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总结了云南低洼地辣椒丰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辣椒 水涝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季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与品种抗性评价
14
作者 王超 李艳杰 +5 位作者 牛芸 温联好 陈晶晶 吴红芝 杨玉勇 吴艳迪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7-1096,共10页
为明确2种月季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32个月季品种的抗病性,以分离得到的2种黑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蔷薇拟日规壳菌(Gnomoniopsis rosae)为病原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2种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 为明确2种月季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32个月季品种的抗病性,以分离得到的2种黑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蔷薇拟日规壳菌(Gnomoniopsis rosae)为病原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2种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32个月季品种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温度、pH值、碳源、氮源、光照、培养基影响2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A.alternata的最适生长条件如下:25℃,pH值6,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光照条件为12 h光照-12 h黑暗或24 h全光照,培养基为月季叶片煎汁培养基。G.rosae的最适生长条件如下:25℃,pH值6,碳源为蔗糖或葡萄糖,氮源为甘氨酸,光照条件为12 h光照-12 h黑暗,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或月季叶片煎汁培养基。A.alternata和G.rosae菌丝的致死温度均为55℃(10 min)。供试的月季品种中:纽约、福禄考美地兰等12个月季品种被评定为免疫品种,对这2种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抗性和免疫作用;象牙时尚、吉普赛男孩等5个品种被鉴定为感病或严重感病(SS)品种,对这2种病原菌的抗性较差。研究结果可为云南省月季黑斑病的防治及月季抗病品种的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黑斑病 链格孢菌 蔷薇拟日规壳菌 生物学特性 抗病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保鲜剂对北美冬青切枝瓶插效果的影响
15
作者 解玮佳 李峰 +3 位作者 廖兴跃 彭绿春 朱映安 宋杰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82-90,共9页
为找到适宜北美冬青切枝保鲜的最佳保鲜液配方,延长其瓶插观赏期,试验以北美冬青奥斯特切枝为材料,分别以去离子水(CK)、可利鲜(T1)、花之寿(T2)、1.0 g/L蔗糖+100 mg/L 8-羟基喹啉(8-HQ)+100 mg/L柠檬酸(T3)、2.0 g/L蔗糖+200 mg/L 8-... 为找到适宜北美冬青切枝保鲜的最佳保鲜液配方,延长其瓶插观赏期,试验以北美冬青奥斯特切枝为材料,分别以去离子水(CK)、可利鲜(T1)、花之寿(T2)、1.0 g/L蔗糖+100 mg/L 8-羟基喹啉(8-HQ)+100 mg/L柠檬酸(T3)、2.0 g/L蔗糖+200 mg/L 8-羟基喹啉(8-HQ)+100 mg/L柠檬酸(T4)、3.0 g/L蔗糖+300 mg/L8-羟基喹啉(8-HQ)+200 mg/L柠檬酸(T5)等6种保鲜剂配方进行切枝瓶插处理,研究不同保鲜剂对切枝的鲜质量、瓶插寿命、挂果率、皱果率、病果率以及果实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保鲜剂对北美冬青奥斯特切枝的果实品质及果色维持效果不同,T2保鲜剂在维持切枝鲜质量、挂果率及降低皱果率、病果率等方面有明显优势,显著延长了切枝瓶插寿命,保鲜效果最佳;而T4保鲜剂在保持果色方面更占优势。综上可知,花之寿和2.0 g/L蔗糖+200 mg/L 8-羟基喹啉(8-HQ)+100 mg/L柠檬酸这2种保鲜剂有效提高了北美冬青奥斯特瓶插切枝的品质,并延长了瓶插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冬青 切枝 保鲜剂 瓶插寿命 挂果率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梅主要品种表型性状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郝晓函 关文灵 +1 位作者 李叶芳 宋杰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2,共13页
三角梅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花卉,品种繁多,但分类比较混乱。本研究以云南引种保存的133个三角梅品种为研究对象,对133个品种的10个数量性状和41个质量性状进行频率分布统计、变异系数计算和多样性指数计算,并进行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三角梅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花卉,品种繁多,但分类比较混乱。本研究以云南引种保存的133个三角梅品种为研究对象,对133个品种的10个数量性状和41个质量性状进行频率分布统计、变异系数计算和多样性指数计算,并进行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3个三角梅品种多个性状多样性丰富,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9.61%~32.59%,平均值为26.64%,花序总梗长度、花被管宽度、叶柄长度、花序长度的变异系数最高,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69~2.09,平均值为1.92,叶片长度、苞片宽度、叶片宽度、苞片长度的多样性指数最高。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为0.17~2.19,多样性指数大于1的质量性状有11个,苞片颜色、花被管颜色多样性指数均大于2,多样性丰富。4个种系的三角梅品种中,巴特三角梅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多样性最丰富,其次是秘鲁三角梅、光叶三角梅,毛叶三角梅的多样性指数最小,多样性较小,但不同种系各有优势性状。51个性状中,有22个性状在种系之间呈现出了显著差异性,此22个性状对三角梅品种识别和类群划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根据苞片类型、枝刺多少、叶片大小进行聚类,133个三角梅品种可聚为重瓣少刺、重瓣多刺、单瓣少刺小叶、单瓣多刺大叶4类。上述研究结果显示,供试133个三角梅品种的表型性状多样性较高,数量性状变异类型丰富,本研究可为三角梅种质资源的系统评价、品种分类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梅 变异系数 多样性 分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缓解微塑料对玉米生物量和抗氧化酶的毒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鑫 谢晓燕 +3 位作者 李元 湛方栋 李祖然 王磊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2-1042,共11页
为了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在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和聚乳酸(PLA)处理下对玉米的毒性,本研究设置接种和未接种AMF两种情况,PE、PVC和PLA三种微塑料占土壤质量比0.1%、1%和10%三个浓度,进行玉米盆栽试验。结果表明:AMF的侵染率在微... 为了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在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和聚乳酸(PLA)处理下对玉米的毒性,本研究设置接种和未接种AMF两种情况,PE、PVC和PLA三种微塑料占土壤质量比0.1%、1%和10%三个浓度,进行玉米盆栽试验。结果表明:AMF的侵染率在微塑料处理下显著增加了39.31%~84.83%。微塑料处理下玉米根直径降低了13.46%~34.62%,根体积降低了16.30%~44.02%,接种AMF后玉米根直径和根体积显著增加了26.69%~88.23%和19.31%~29.52%。玉米地上干质量在微塑料处理下显著降低了17.49%~48.13%,接种AMF后显著增加了77.62%~166.67%;玉米丙二醛(MDA)含量在微塑料处理下显著增加了37.99%~149.03%,接种AMF后显著降低了29.00%~60.47%。PE只有在高浓度(10%)下才会对玉米产生毒害,而PVC和PLA在中高浓度(1%和10%)下就抑制玉米根系生长;由于微塑料促进了AMF对玉米的侵染,接种AMF后有效提高了玉米对微塑料的耐性,而降低了玉米的MDA含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了生物量。研究表明,AMF能缓解微塑料对玉米的毒性效应,但这与微塑料的类型和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微塑料 根系 抗氧化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方式和体外模拟消化对4种食用昆虫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红 雷舒雯 +3 位作者 赵春燕 罗会清 彭春秀 龚加顺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0,共6页
以竹虫、蜂蛹、蚂蚱、蚕蛹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烘烤、油炸和水煮3种加工方式进行处理,并以未加工的昆虫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处理的昆虫在体外模拟消化前后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模拟消化前相比,模拟消化后... 以竹虫、蜂蛹、蚂蚱、蚕蛹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烘烤、油炸和水煮3种加工方式进行处理,并以未加工的昆虫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处理的昆虫在体外模拟消化前后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模拟消化前相比,模拟消化后,烘烤和水煮处理的竹虫,油炸、烘烤和水煮处理的蜂蛹和蚂蚱的多酚含量均提高,4种食用昆虫的黄酮含量均不低于消化前且多肽含量均有提高。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模拟消化后,烘烤处理的竹虫、蜂蛹和蚂蚱以及油炸处理蚕蛹的抗氧化能力综合指数最高,说明烘烤和油炸是3种加工方法中比较适合加工食用昆虫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昆虫 加工方式 营养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25份石榴资源的RAPD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杨荣萍 龙雯虹 +2 位作者 张宏 许彬 李文祥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用RAPD标记技术分析了25份云南地方石榴材料(品种或类型)的亲缘关系,从128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多态性引物,并用这些引物对25份云南石榴材料进行RAPD扩增,共扩增出110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9.17条。多态性程度达到7... 用RAPD标记技术分析了25份云南地方石榴材料(品种或类型)的亲缘关系,从128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多态性引物,并用这些引物对25份云南石榴材料进行RAPD扩增,共扩增出110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9.17条。多态性程度达到71.8%。用Statistic分析软件计算出的遗传距离为0.027~0.342,对25份材料进行了UPGA法聚类,亲缘关系树状图显示,25份云南石榴材料的遗传背景较复杂,难以划分类群。研究结果与生产上根据风味、花色、皮色、子粒颜色、核软硬程度等某一性状及栽培目的的分类方法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种质资源 RAPD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含笑天然居群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8
20
作者 宋杰 李世峰 +3 位作者 刘丽娜 李树发 解玮佳 关文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2-279,共8页
为揭示云南含笑天然居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云南昆明地区天然分布的云南含笑为研究对象,调查了6个居群180个单株的14个表型性状,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变异系数、相关分析、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居... 为揭示云南含笑天然居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云南昆明地区天然分布的云南含笑为研究对象,调查了6个居群180个单株的14个表型性状,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变异系数、相关分析、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居群间和居群内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1)云南含笑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存在极其丰富的多样性,14个表型性状平均表型分化系数(24.38%)小于居群内变异(75.62%),居群内变异是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14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CV)在16.20%~60.11%之间,表明云南含笑居群内表型性状离散程度较高。(2)对云南含笑各居群的Shannon-Weaver指数分析表明,云南含笑各居群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总体表型多样性指数为1.772。(3)利用居群间欧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含笑6个天然居群可以聚为3类,而且表型性状并没有严格依地理距离而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含笑 天然居群 表型多样性 昆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