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光化蜡装置的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晓玲 黄新伟 +4 位作者 王金艳 和苏梅 匡海鸥 周丹银 董坤 《中国蜂业》 2021年第12期63-68,共6页
为了节约蜂蜡提取过程中的人工成本、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蜂蜡的提取效率和利用水平,本文对抽屉式日光化蜡装置的升温、保温和化蜡性能进行测定,分析太阳辐射与日光化蜡装置内部温度的关系,并对日光化蜡装置与水煮压榨化蜡装... 为了节约蜂蜡提取过程中的人工成本、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蜂蜡的提取效率和利用水平,本文对抽屉式日光化蜡装置的升温、保温和化蜡性能进行测定,分析太阳辐射与日光化蜡装置内部温度的关系,并对日光化蜡装置与水煮压榨化蜡装置的出蜡量和出蜡率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日光晒蜡装置的内部温度受外界温度和太阳辐射的影响,外界温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强,日光晒蜡装置内部上、中和下部的温度越高。同一时间点内,日光化蜡装置内部温度:上部>中部>下部。日光化蜡装置从高温下移入室内时,其内部温度持续下降,但仍能够维持3小时的化蜡工作,保温性能极好。与水煮压榨化蜡装置相比,该日光化蜡装置具有出蜡率高(95.96%),所得蜂蜡质量好,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成本等优点。本研究为我国日光化蜡装置的推广使用和蜂蜡的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化蜡装置 太阳辐射 升温 保温 出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日光化蜡器性能对比分析
2
作者 姜武韬 孟庆鑫 +8 位作者 蒋忠令 吕明奎 黄融 李慧 葛上伦 梁铖 刘意秋 董坤 周丹银 《中国蜂业》 2024年第12期67-72,共6页
日光化蜡器具有融蜡率高,获取蜂蜡质量好等优点,但我国目前关于不同材料和结构日光化蜡器化蜡性能未做对比分析。本实验设计三款日光化蜡器,记录其100min内到达的最高温度及升温速率、遮阴条件下降至60℃的降温速率、50g巢脾1小时的化... 日光化蜡器具有融蜡率高,获取蜂蜡质量好等优点,但我国目前关于不同材料和结构日光化蜡器化蜡性能未做对比分析。本实验设计三款日光化蜡器,记录其100min内到达的最高温度及升温速率、遮阴条件下降至60℃的降温速率、50g巢脾1小时的化蜡量及对完整巢脾2小时化蜡量,从而对三种日光化蜡器的升温性能、保温性能和化蜡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三种日光化蜡器升温速率无显著差异,但日光化蜡器Ⅰ型和Ⅱ型内部达到的平均最高温度显著大于化蜡器Ⅲ型,而日光化蜡器Ⅰ型和Ⅱ型内部25min温度下降的速率显著大于化蜡器Ⅲ型。此外,日光化蜡器Ⅰ型和Ⅱ型对50g老旧巢脾样本1小时的化蜡量和对完整巢脾2小时的化蜡量都显著大于日光化蜡器Ⅲ型。综上,化蜡器的化蜡效果与箱体内部的升温、保温能力密切相关,化蜡器的设计需要充分优化材料和结构,以获得较强的化蜡能力,本研究的结果将为我国日光化蜡器的推广和蜂蜡的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化蜡器 老旧巢脾 升温性能 保温性能 化蜡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3年国内外蜂蜡研究进展
3
作者 支丹丹 管志斌 +6 位作者 龚雪阳 史翔宇 汪建明 罗鑫铭 赵文正 董坤 田亚凯 《中国蜂业》 2025年第7期40-45,共6页
蜂蜡是蜜蜂蜂群内适龄工蜂腹部的4对蜡腺分泌的一种脂肪性物质,具有可塑性强、润滑性好和防潮等优点,因此蜂蜡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妆品和医疗保健等多个产业领域中。本文对2021~2023年国内外蜂蜡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其后续开发应... 蜂蜡是蜜蜂蜂群内适龄工蜂腹部的4对蜡腺分泌的一种脂肪性物质,具有可塑性强、润滑性好和防潮等优点,因此蜂蜡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妆品和医疗保健等多个产业领域中。本文对2021~2023年国内外蜂蜡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其后续开发应用提供参考和思路。综合来看,蜂蜡在成分鉴定、质量控制、医疗、包装、油凝胶上多有应用,但农药残留、医疗应用、包装以及凝胶油仍是蜂蜡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蜡 化学成分 质量控制 蜂蜡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红花油茶花梗内生细菌的多样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融 吴晓漫 +5 位作者 荀利杰 孟庆鑫 田亚凯 董坤 龚雪阳 董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97-2004,共8页
【目的】探究腾冲红花油茶花梗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为腾冲红花油茶花梗中有益微生物的筛选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12和60年生树龄的腾冲红花油茶花梗,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其内生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差异。【结果... 【目的】探究腾冲红花油茶花梗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为腾冲红花油茶花梗中有益微生物的筛选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12和60年生树龄的腾冲红花油茶花梗,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其内生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差异。【结果】分类操作单元(OTU)和α多样性分析表明,2种树龄腾冲红花油茶花梗内生细菌丰富度和物种种类存在差异。在2种树龄腾冲红花油茶花梗中均检测出4个细菌门,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最高,在2组样品中占比均达60%以上。60年生样品检测到的特有细菌属包括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小单孢菌科未分类属(unclassified_f_Micromonosporaceae)和甲基球菌科未分类属(unclassified_f_Methylopilaceae),优势细菌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甲基杆菌—原单胞菌属(Methylobacterium-Methylorubrum)、1174-901-12、羊膜杆菌属(Amnibacterium)和Kineosporia;12年生样品的优势细菌属为1174-901-12、鞘氨醇单胞菌属、甲烷氧化细菌属(Methylocella)、酸杆菌属(Terriglobus)和甲基杆菌—原单胞菌属。2组样品中部分内生细菌在门和属水平的相对丰度呈显著差异(P<0.05,下同)。腾冲红花油茶花梗内生细菌的基因功能主要涉及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等。【结论】腾冲红花油茶花梗含有丰富的内生细菌,树龄大的腾冲红花油茶花梗中内生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增多,且优势细菌种类和相对丰度也发生改变。挖掘和利用腾冲红花油茶功能菌株时需充分考虑树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 树龄 内生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旧巢脾的不同放置方式对日光化蜡器出蜡率和出蜡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晓玲 和苏梅 +5 位作者 邓尚靠 王金艳 黄新伟 匡海鸥 周丹银 董坤 《中国蜂业》 2020年第1期61-66,共6页
在日光化蜡器熔蜡过程中,由于老旧巢脾中茧衣和杂质的大量沉积,容易出现部分熔出的蜡液滞留于残渣中难以流出的现象。为了揭示老旧巢脾的不同放置方式对日光化蜡器出蜡率和出蜡速度的影响,减少日光化蜡器中滞留的蜂蜡量,本研究对日光化... 在日光化蜡器熔蜡过程中,由于老旧巢脾中茧衣和杂质的大量沉积,容易出现部分熔出的蜡液滞留于残渣中难以流出的现象。为了揭示老旧巢脾的不同放置方式对日光化蜡器出蜡率和出蜡速度的影响,减少日光化蜡器中滞留的蜂蜡量,本研究对日光化蜡器中老旧巢脾的4种放置方式(Ⅰ组:所裁巢脾以巢框上框梁方向朝上,平放巢脾巢房向上倾斜方式摆放;Ⅱ组:所裁巢脾以巢框上框梁方向朝下,平放巢脾巢房向下倾斜方式摆放;Ⅲ组:所裁巢脾以巢框上框梁方向朝左,平放巢脾巢房向左倾斜方式摆放;Ⅳ组:所裁巢脾以竖立巢框与化蜡器垂直,竖放巢脾巢房方向水平向左右开口的方式摆放)的出蜡率和出蜡速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测老旧巢脾中的蜂蜡含量大致相同(P>0.05);日光化蜡器的出蜡率能达到93%以上,但其出蜡率和出蜡速度受老旧巢脾摆放方式的影响。Ⅱ组的出蜡率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Ⅰ组和Ⅲ组的出蜡率次之,且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单位时间内Ⅱ组的出蜡量最多,出蜡速度最快。从化蜡开始到结束,Ⅱ组的出蜡总时长最短,出蜡速度最快,Ⅲ组和Ⅰ组次之,耗时最长且速度最慢的是Ⅳ组。4个组的出蜡总时长和出蜡速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本研究确定了巢框上框梁朝下,平放巢脾巢房口向下倾斜(Ⅱ组)为老旧巢脾在日光化蜡器中的最佳放置方式,以期为我国日光化蜡器的应用推广和蜂蜡的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化蜡器 老旧巢脾 放置方式 出蜡率 出蜡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