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玉米/大豆间作中大豆根系生长及氮磷养分吸收的特点
被引量:
18
1
作者
尹元萍
张雅琼
+4 位作者
申毓晗
赵志勇
谢世清
杨生超
梁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05-2310,共6页
设计大豆与玉米3种行比的间作,在红壤田间条件下研究大豆根系性状、氮、磷养分吸收特点和叶绿素值的变化,为探索玉米/大豆科学、合理间作促进氮磷等养分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大豆/玉米间作系统中2种作物根系存在显著...
设计大豆与玉米3种行比的间作,在红壤田间条件下研究大豆根系性状、氮、磷养分吸收特点和叶绿素值的变化,为探索玉米/大豆科学、合理间作促进氮磷等养分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大豆/玉米间作系统中2种作物根系存在显著的互作。与净种相比,间作大豆的生长在苗期受到的抑制作用显著,表现在根总长、根总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和根干重降低,根冠比提高;进入花期后,抑制作用减弱;生物量随行比增加而提高。间作条件下大豆氮、磷总量减少,吸收效率降低,而利用效率升高。间作的玉米吸收的氮、磷超过净种时的吸收量,氮增加30%~44%,磷增加14%~16%。对间作而言,小行比大豆植株氮、磷吸收量先升后降,大行比反之。从间作的大豆根系性状及氮、磷营养高效利用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大豆间作以2∶4的行比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
间作
根系性状
氮
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铁皮石斛变异体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雅琼
黄莉
+3 位作者
申毓晗
王序英
梁泉
冯德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36-1241,共6页
对云南省铁皮石斛主产区收集到的9个变异系和2个野生种分别从基源、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分子标记技术和总多糖、甘露糖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9个二年生铁皮石斛无性变异,形态差异较大,茎长,节间长、茎色、药帽颜色等差...
对云南省铁皮石斛主产区收集到的9个变异系和2个野生种分别从基源、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分子标记技术和总多糖、甘露糖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9个二年生铁皮石斛无性变异,形态差异较大,茎长,节间长、茎色、药帽颜色等差异显著;9个无性变异总多糖存在显著差异,变幅在14.93%~42.36%,平均为28.81%,2个野生种平均为29.41%;9个无性变异甘露糖含量差异显著,变幅为18.82%~35.27%,平均值为20.60%,2个野生种平均为20.39%,人工栽培种多糖质量分数普遍高于野生药材,甘露糖含量差异较大;经SSR标记检测和UPGMA聚类,发现云南省铁皮石斛主产区的9个无性变异分属于普洱和文山州等3个不同的种源居群。研究结果为建立铁皮石斛产品质量标准和铁皮石斛优良品种培育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形态特征
总多糖
甘露糖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大豆间作中大豆根系生长及氮磷养分吸收的特点
被引量:
18
1
作者
尹元萍
张雅琼
申毓晗
赵志勇
谢世清
杨生超
梁泉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
资环
学院
云南
中医
学院
重庆
大学
城市科技
学院
蒙自市种子管理站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省优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05-231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豆根构型近等基因系构建及相关基因克隆"(31360497)
云天化集团.云南农业大学研究开发基金(YF2011-011)
文摘
设计大豆与玉米3种行比的间作,在红壤田间条件下研究大豆根系性状、氮、磷养分吸收特点和叶绿素值的变化,为探索玉米/大豆科学、合理间作促进氮磷等养分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大豆/玉米间作系统中2种作物根系存在显著的互作。与净种相比,间作大豆的生长在苗期受到的抑制作用显著,表现在根总长、根总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和根干重降低,根冠比提高;进入花期后,抑制作用减弱;生物量随行比增加而提高。间作条件下大豆氮、磷总量减少,吸收效率降低,而利用效率升高。间作的玉米吸收的氮、磷超过净种时的吸收量,氮增加30%~44%,磷增加14%~16%。对间作而言,小行比大豆植株氮、磷吸收量先升后降,大行比反之。从间作的大豆根系性状及氮、磷营养高效利用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大豆间作以2∶4的行比较为适宜。
关键词
大豆/玉米
间作
根系性状
氮
磷
Keywords
Soybeans/Maize
Intercropping system
Root traits
Nitrogen
Phosphorus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铁皮石斛变异体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雅琼
黄莉
申毓晗
王序英
梁泉
冯德强
机构
云南
中医
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省优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工程研究中心
重庆
大学
城市科技
学院
文山州
农业
科学
研究
院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36-1241,共6页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大专项"铁皮石斛自然变异的研究及鉴定体系的构建"(ZD2011006))
文摘
对云南省铁皮石斛主产区收集到的9个变异系和2个野生种分别从基源、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分子标记技术和总多糖、甘露糖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9个二年生铁皮石斛无性变异,形态差异较大,茎长,节间长、茎色、药帽颜色等差异显著;9个无性变异总多糖存在显著差异,变幅在14.93%~42.36%,平均为28.81%,2个野生种平均为29.41%;9个无性变异甘露糖含量差异显著,变幅为18.82%~35.27%,平均值为20.60%,2个野生种平均为20.39%,人工栽培种多糖质量分数普遍高于野生药材,甘露糖含量差异较大;经SSR标记检测和UPGMA聚类,发现云南省铁皮石斛主产区的9个无性变异分属于普洱和文山州等3个不同的种源居群。研究结果为建立铁皮石斛产品质量标准和铁皮石斛优良品种培育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形态特征
总多糖
甘露糖
SSR标记
Keywords
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s
Total polysaccharidea
Mannose
SSR markers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玉米/大豆间作中大豆根系生长及氮磷养分吸收的特点
尹元萍
张雅琼
申毓晗
赵志勇
谢世清
杨生超
梁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铁皮石斛变异体的差异性分析
张雅琼
黄莉
申毓晗
王序英
梁泉
冯德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