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大豆间作中大豆根系生长及氮磷养分吸收的特点 被引量:18
1
作者 尹元萍 张雅琼 +4 位作者 申毓晗 赵志勇 谢世清 杨生超 梁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05-2310,共6页
设计大豆与玉米3种行比的间作,在红壤田间条件下研究大豆根系性状、氮、磷养分吸收特点和叶绿素值的变化,为探索玉米/大豆科学、合理间作促进氮磷等养分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大豆/玉米间作系统中2种作物根系存在显著... 设计大豆与玉米3种行比的间作,在红壤田间条件下研究大豆根系性状、氮、磷养分吸收特点和叶绿素值的变化,为探索玉米/大豆科学、合理间作促进氮磷等养分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大豆/玉米间作系统中2种作物根系存在显著的互作。与净种相比,间作大豆的生长在苗期受到的抑制作用显著,表现在根总长、根总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和根干重降低,根冠比提高;进入花期后,抑制作用减弱;生物量随行比增加而提高。间作条件下大豆氮、磷总量减少,吸收效率降低,而利用效率升高。间作的玉米吸收的氮、磷超过净种时的吸收量,氮增加30%~44%,磷增加14%~16%。对间作而言,小行比大豆植株氮、磷吸收量先升后降,大行比反之。从间作的大豆根系性状及氮、磷营养高效利用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大豆间作以2∶4的行比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 间作 根系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变异体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雅琼 黄莉 +3 位作者 申毓晗 王序英 梁泉 冯德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36-1241,共6页
对云南省铁皮石斛主产区收集到的9个变异系和2个野生种分别从基源、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分子标记技术和总多糖、甘露糖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9个二年生铁皮石斛无性变异,形态差异较大,茎长,节间长、茎色、药帽颜色等差... 对云南省铁皮石斛主产区收集到的9个变异系和2个野生种分别从基源、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分子标记技术和总多糖、甘露糖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9个二年生铁皮石斛无性变异,形态差异较大,茎长,节间长、茎色、药帽颜色等差异显著;9个无性变异总多糖存在显著差异,变幅在14.93%~42.36%,平均为28.81%,2个野生种平均为29.41%;9个无性变异甘露糖含量差异显著,变幅为18.82%~35.27%,平均值为20.60%,2个野生种平均为20.39%,人工栽培种多糖质量分数普遍高于野生药材,甘露糖含量差异较大;经SSR标记检测和UPGMA聚类,发现云南省铁皮石斛主产区的9个无性变异分属于普洱和文山州等3个不同的种源居群。研究结果为建立铁皮石斛产品质量标准和铁皮石斛优良品种培育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形态特征 总多糖 甘露糖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