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农科”背景下农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以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为例 |
唐然
郭华春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20 |
8
|
|
|
2
|
云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引文分析 |
刘敏惠
吴渝生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1998 |
3
|
|
|
3
|
作物学通论课程的教学思考与实践——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
何丽莲
赵银河
刘鸿高
彭凤梅
杨志清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7 |
1
|
|
|
4
|
薯类作物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应措施--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
王琼
周平
唐然
郭华春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21 |
0 |
|
|
5
|
生物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姚文华
陈洪梅
谭静
徐春霞
番兴明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6 |
2
|
|
|
6
|
微生物技术在烟草生产上应用研究进展 |
王津军
李永忠
文国松
|
《耕作与栽培》
|
2004 |
11
|
|
|
7
|
农业强国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理论视角和教学实践——以农业经济管理课程为例 |
龙华
张铨
施佳利
马小茜
|
《智慧农业导刊》
|
2025 |
0 |
|
|
8
|
不同轮作模式对烟草团棵期根系代谢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廖仁涛
耿少武
刘正杰
董陈文华
周绍松
林春
李军营
毛自朝
|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浅谈植物保护中的生物技术应用 |
王洪彬
刘鸿高
李杰庆
|
《广东蚕业》
|
2021 |
4
|
|
|
10
|
果蔗中甘蔗线条花叶病毒脱除技术 |
胡鑫
罗正英
刘新龙
吴才文
吴转娣
|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马铃薯茎秆、叶片原位降解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演化规律 |
曾豫
郭华春
杨勇涛
王玉龙
何安乐
王琼
白磊
李俊
张锐
|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高山附子根际功能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及其生物学活性 |
代兴汛
狄义宁
李琬婷
朱丽萍
李维纯
沙本才
字淑慧
刘鲁峰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茉莉酸甲酯处理对当归阿魏酸生物合成和JAZ基因家族表达的影响 |
袁成晓
李勒松
黄桂林
周品含
梁艳丽
杨生超
栗孟飞
赵艳
|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紫金龙异紫堇定生物合成相关6-OMT基因克隆与功能表征 |
李明
刘祥宇
王益娜
和四梅
沙本才
|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三七开花生物学与繁育系统研究 |
李可铖
王富贵
王再旺
张晓玉
尤古丽
杨生超
梁艳丽
|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不同等级发酵后云南茄芯烟叶代谢组差异分析 |
刘洪剑
周乐群
李贵忠
彭漫江
王雪锋
张光海
李枝桦
刘涛
|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近红外光谱技术实现茄芯烟叶7种化学成分的定量检测 |
李冬梅
周乐群
杨冬梅
黄晓明
肖旭斌
杨熠文
张光海
李枝桦
刘涛
刘洪剑
|
《安徽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18
|
优质抗病石榴新品种“黑钻”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
太若雪
温宪勤
张婷
夏艳波
荀岚
陆云艳
吴杰
|
《云南农业科技》
|
2025 |
0 |
|
|
19
|
云南珍稀野生菌长柄口蘑生物学研究 |
王元忠
张振富
陈兴全
何永宏
袁赛华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2004 |
12
|
|
|
20
|
云南生物多样性浅议 |
赵燕
李文祥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2000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