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
作者 喜超 赵鸭桥 +1 位作者 张煜 谭淑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3期177-180,共4页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的农业使命从“保供给、保稳定”功能转化为“迎合需求、确保增收、促进振兴”,发展特色农业是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乡...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的农业使命从“保供给、保稳定”功能转化为“迎合需求、确保增收、促进振兴”,发展特色农业是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特色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和壁垒亟待破解。本文阐述了特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特色农业的发展建议,以期为特色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业 内涵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干巴菌云南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应军 吴鹏 +1 位作者 董莉 李杰庆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6,共13页
【目的】明确干巴菌在云南的适生区,并探讨未来气候变化对其分布及生境适宜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气候因子、土壤因子进行降维处理,将筛选后的生态因子输入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Ent)模型,对干巴菌适生区进行预测,... 【目的】明确干巴菌在云南的适生区,并探讨未来气候变化对其分布及生境适宜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气候因子、土壤因子进行降维处理,将筛选后的生态因子输入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Ent)模型,对干巴菌适生区进行预测,使用刀切法(Jackknife)和响应曲线确定影响物种分布的关键生态因子和适宜阈值范围;采用ArcGIS对预测结果进行空间统计分析和适生等级划分,研究未来气候条件下干巴菌分布范围的变化趋势。【结果】MaxEnt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和0.911,表明模型预测结果可靠。刀切分析结果显示:年降水量、等温性和坡度是影响干巴菌分布最为关键的因子。未来气候变化将影响干巴菌的分布,与当前相比,在SSP126情景下,21世纪末(2090s)的干巴菌云南适宜生境丧失和新增面积分别为1.09×10^(4)和2.60×10^(3)km^(2);在SSP370情景下,丧失和新增面积分别为1.21×10^(4)和5.20×10^(3)km^(2)。【结论】未来气候变化将导致云南境内的干巴菌适生区面积减小,其中滇中地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巴菌 生境适宜性 地理分布 气候变化 MaxEn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马铃薯产业新特点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5
3
作者 郝若诗 吕健菲 +2 位作者 王澳雪 吴翰 高明杰 《农业展望》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硬道理。在此必然要求和硬道理下,中国马铃薯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呈现生产规模出现分化、发展方式转向内涵型增长、“北薯南移”区域布局持续演化、市场供应量季节... 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硬道理。在此必然要求和硬道理下,中国马铃薯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呈现生产规模出现分化、发展方式转向内涵型增长、“北薯南移”区域布局持续演化、市场供应量季节波动逐渐弱化、价格波动程度越来越大、国际贸易优势日益凸显、直接食用向加工转化等新特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科技贡献趋缓、生产成本持续上涨、马铃薯消费增长乏力等问题的存在对马铃薯高质量发展形成不同程度的制约,预判中短期内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将呈现出规模基本稳定、市场波动季节波动性进一步弱化、产业发展加工导向逐渐凸显等趋势。推进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需通过加大马铃薯科技研发投入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发展加工践行大食物观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推广环境适应性生产模式促进产业绿色发展,强化行业管理部门引导促进产业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产业 高质量发展 新特点 趋势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空间效应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旺妮 张榆琴 李学坤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61-64,共4页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空间效应,并进行了空间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的农村产业...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空间效应,并进行了空间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民的增收效果最好,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财政支农水平能够促进农民增收,而农业受灾害的上升、农业信贷的不合理分配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会阻碍农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 农民收入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